CN220232197U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32197U CN220232197U CN202322394103.8U CN202322394103U CN220232197U CN 220232197 U CN220232197 U CN 220232197U CN 202322394103 U CN202322394103 U CN 202322394103U CN 220232197 U CN220232197 U CN 2202321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witch tube
- pixel
- liquid crystal
-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结构包括驱动开关管、存储电容和漏电开关管,驱动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扫描线相连、第一端与数据线相连、第二端与像素电极相连,存储电容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在一帧周期开始时充入数据线提供的第一驱动电压,漏电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一端均与像素电极相连,第二端和公共电极与公共信号端相连,且泄露开关在一帧显示结束时将第一驱动电压降至第二驱动电压,本公开通过漏电开关管在一帧显示过程中进行漏电,以在得到更多相对应方向光学的补偿而达到宽视角及大角度低色偏的光学规格的同时,还可提高像素结构开口率,降低背光亮度与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为实现宽视角模式,大多在每个像素中设置多个液晶分子,当未施加电压时,液晶垂直于屏幕,施加电压后,液晶分子下朝不同的方向偏转,从而使得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屏幕都能获得相对应方向上的补偿,为使得不同的液晶分子有不同的偏转角度,同一时间内,要对不同的液晶分子施加不同的电压,相应的就需要在阵列基板上设置更多的开关器件,造成显示装置画素开口率、穿透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在实现高分辨率的同时,还可降低成本。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用于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像素结构包括:
驱动开关管,所述驱动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与扫描线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数据线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像素电极连接;
存储电容,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共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所述公共电极用于与公共信号端连接,所述像素电极用于在一帧周期开始时充入所述数据线提供的第一驱动电压;
漏电开关管,所述漏电开关管的控制端和其第一端均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漏电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公共信号端连接,所述漏电开关管用于在一帧显示结束时将所述像素电极处的电压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下降至第二驱动电压。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多个按照规则排布的显示畴区,所述显示畴区具有倾斜设置的条状电极,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具有四个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阵列排布的所述显示畴区,在所述行方向上排布两所述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且在所述列方向上排布两所述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之比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7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扫描线和数据线,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结构,所述像素结构形成在所述衬底上。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开关管和所述漏电开关管均为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依次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有源层、第二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及第三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所述扫描线、所述公共电极、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所述第一栅极包括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并与所述扫描线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栅极包括所述漏电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扫描线、所述公共电极相互断开;
所述有源层包括第一有源部和第二有源部,所述第一有源部与所述第一栅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有源部与所述第二栅极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所述数据线以及相互断开的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部和第三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有源部和所述数据线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漏电开关管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有源部和所述第二有源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三电极部包括所述漏电开关管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有源部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三电极部还通过至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结构与所述公共电极相互连接;
所述第三电极层至少包括所述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二过孔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连接,且所述像素电极还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三过孔结构与所述第二栅极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极层还包括与所述像素电极相互断开的转接电极,所述第一过孔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转接孔和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转接孔,所述第一转接孔与所述第二转接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转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转接孔与所述第三电极部连接,所述转接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二转接孔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孔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有源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三过孔结构贯穿所述第二有源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并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有源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绝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置基板以及填充在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中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在像素结构设置一个漏电开关管可产生漏电路径,以将数据线充入至像素电极上的第一驱动电压逐渐降低至第二驱动电压,这样位于液晶分子远离像素电极一侧的共用电极层的电压不变时,在一帧周期中,由于像素电极上的第一驱动电压逐渐降低至第二驱动电压,因此,与像素电极对应的液晶分子在不同驱动电压下会发生不同角度偏转,继而使得显示装置获得更多不同视角下的相应补偿,实现宽视角及低色偏的显示效果,同时,像素结构用到的开关管数量较少,减少了液晶显示面板内开关管的布局面积,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面积增大,从而可提升像素开口率,继而可减少背光模组的亮度及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中像素结构的电路等效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中阵列基板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二中阵列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装置;
2、液晶显示面板;
21、阵列基板;
210、衬底;211、像素结构;2110、公共电极;2111、像素电极;212、扫描线;213、数据线;214、第一绝缘层;215、第二绝缘层;216、第一栅极;217、第二栅极;218、第一有源部;219、第二有源部;220、第一电极部;221、第二电极部;222、第三电极部;223、第一过孔结构;2230、第一转接孔;2231、第二转接孔;224、第二过孔结构;225、第三过孔结构;226、转接电极;
22、对置基板;
23、液晶分子;
3、背光模组;
T1、驱动开关管;C、存储电容;T2、漏电开关管;Acom、公共信号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211,可用于液晶显示面板2中。此像素结构211可包括驱动开关管T1、存储电容C和漏电开关管T2。
存储电容C可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共电极2110和像素电极2111,应当理解的是,公共电极2110与像素电极2111之间绝缘设置。其中,公共电极2110可与公共信号端Acom连接,此公共信号端Acom可向公共电极2110提供公共电压,此公共信号端Acom在一帧周期提供的公共电压可保持恒定,例如,恒定为0V,但不限于此,也可为1V、5V等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驱动开关管T1的控制端可与扫描线212连接,驱动开关管T1的第一端可与数据线213连接,驱动开关管T1的第二端与像素电极2111连接,其中,扫描线212可通入扫描信号,以控制驱动开关管T1打开,即:控制驱动开关管T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处于导通状态,数据线213上所载的第一驱动电压依次经驱动开关管T1的第一端、第二端充入至像素电极2111,也可理解为充入存储电容C中,由于对像素电极2111的充电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充电导通信号的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在数微秒至数十微秒,之后,扫描线212可通入关闭信号,以控制驱动开关管T1关闭,数据线213上的第一驱动电压充电完成,此时,像素电极2111处的电压为第一驱动电压,以用于驱动液晶分子发生偏转,换言之,像素电极2111用于在一帧周期开始时充入数据线213提供的第一驱动电压。
漏电开关管T2的控制端和其第一端均可与像素电极2111连接,漏电开关管T2的第二端用于与公共信号端Acom连接,由于在数据线213上的第一驱动电压充电完成时,像素电极2111处的电压为第一驱动电压,因此,漏电开关管T2的控制端和其第一端处的电压也为第一驱动电压,漏电开关管T2的控制端可响应第一驱动电压,以使漏电开关管T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处于导通状态,即:控制漏电开关管T2打开,此时,漏电开关管T2处于泄露状态,漏电开关管T2具体可在一帧周期结束时将像素电极2111处的电压从第一驱动电压逐渐降低至第二驱动电压,此时,漏电开关管T2的控制端处的电压可为第二驱动电压,漏电开关管T2可响应第二驱动电压关闭,即:漏电开关管T2的控制端可响应第二驱动电压,以使漏电开关管T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处于关断状态,以保证像素结构211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像素结构211设置一个漏电开关管T2可产生漏电路径,以将数据线213充入至像素电极2111上的第一驱动电压逐渐降低至第二驱动电压,这样位于液晶分子远离像素电极2111一侧的共用电极层的电压不变时,在一帧周期中,由于像素电极2111上的第一驱动电压逐渐降低至第二驱动电压,因此,与像素电极2111对应的液晶分子在不同驱动电压下会发生不同角度偏转,这样在不同视角可以有二种以上不同倾斜角的液晶分子,以得到更多相对应方向光学的补偿,即:使得显示装置获得更多不同视角下的相应补偿,实现宽视角及低色偏的显示效果,同时,像素结构211用到的开关管数量较少,减少了液晶显示面板2内开关管的布局面积,使得液晶显示面板2的透光面积增大,从而可提升像素开口率,继而可减少背光模组的亮度及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一帧周期是指扫描线212相邻的扫描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之间的时间。
举例而言,驱动开关管T1和漏电开关管T2可为薄膜晶体管,以驱动开关管T1和漏电开关管T2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为例,前述提到通入扫描线212的扫描信号可为高电位扫描电压,通入扫描线212的关闭信号可为低电位扫描电压,第一驱动电压可为高电位数据电压,第二驱动电压可为低电平数据电压,但不限于此,也可驱动开关管T1为P型薄膜晶体管,漏电开关管T2为N型薄膜晶体管等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像素电极2111可包括多个按照规则排布的显示畴区(图中未标示出),显示畴区可具有倾斜设置的条状电极,其中,至少两个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这样在显示过程中可使像素电极2111对应的液晶分子具有更多方向倾角,从不同的角度观查液晶显示面板2都可获得相对应方向的补偿,改善了可视角,利于实现宽视角显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畴区内的条状电极可为对像素电极2111进行图案化后形成,也可对像素电极2111下层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凸起和凹陷交错出现,像素电极2111为整面覆盖,通过利用下层绝缘层的凸起和凹陷交错出现使得像素电极2111形成多个不同倾斜设置的条状电极。
举例而言,像素电极2111可具有四个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阵列排布的显示畴区,也就是说,像素结构211可为4畴结构,其中,在行方向上排布两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且在列方向上排布两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这样在从更多不同角度观查液晶显示面板2都可获得相对应方向的补偿的同时,还可具有对像素电极2111的线宽/间隔(line/space)不敏感等优势,降低像素电极2111的制作难度。
其中,四个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整体可看作呈X形分布,整个像素电极2111可看作“米”字形,以降低像素电极2111的设计和加工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像素电极2111中显示畴区既可以是四个显示畴区,也可以是两个显示畴区、六个显示畴区、八个显示畴区或者其他数量的显示畴区。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显示效果,第二驱动电压与第一驱动电压之比的绝对值至少应该大于或等于40%,若要实现宽视角的显示效果,则第二驱动电压与第一驱动电压之比的绝对值还应大于或者等于70%。
以像素结构211为4畴结构为例,在第二驱动电压与第一驱动电压之比的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70%时,此像素结构211可达到相关技术8畴结构的显示效果,但相比于相关技术8畴结构,简化了电路设计,具体减少了开关管的数量,例如:相关技术中8畴结构通常包括3个开关管,而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211仅包括2个开关管,因此,本实施例这样设计可减少液晶显示面板2内开关管的布局面积,使得液晶显示面板2的透光面积增大,从而可提升像素开口率,继而可减少背光模组的亮度及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此外,在减小了像素结构211的复杂度,提高穿透率及良率外,同时也解决低色偏画素设计及DRD(Dual-gate,双栅)驱动之兼容性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限定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的比值,实际是对泄露驱动晶体管的尺寸进行限定,当晶体管的宽长比愈大时,第二驱动电压与第一驱动电压之比的绝对值愈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21,此阵列基板21包括衬底210和形成在衬底210上的扫描线212、数据线213和实施例一中提到的像素结构211,扫描线212整体可看作在行方向上延伸,数据线213整体可看作在列方向上延伸。
下面结合附图2和图3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2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衬底210可为玻璃基板,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材质的基板,例如PI材质等等。
以驱动开关管T1和漏电开关管T2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衬底210上可依次形成有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214、有源层、第二电极层、第二绝缘层215及第三电极层。
第一电极层可包括扫描线212、公共电极2110、第一栅极216和第二栅极217,第一栅极216包括驱动开关管T1的控制端,并与扫描线212相互连接,第二栅极217包括漏电开关管T2的控制端,第二栅极217与第一栅极216和扫描线212、公共电极2110相互断开。
举例而言,此第一电极层可采用金属或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包括钼、铝及钛等,以保证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制作而成。
在第一电极层采用金属或合金材料制作时,为了保证透光性能,可将公共电极2110设计呈线框状。
有源层可包括第一有源部218和第二有源部219,第一有源部218与第一栅极216相对设置,第二有源部219与第二栅极217相对设置,此第一有源部218和第二有源部219可相互断开设置,也可连接在一起,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电极层可包括数据线213以及相互断开的第一电极部220、第二电极部221和第三电极部222,第一电极部220包括驱动开关管T1的第一端,并与第一有源部218和数据线213相互连接,第二电极部221包括驱动开关管T1的第二端和漏电开关管T2的第一端,并与第一有源部218和第二有源部219相互连接,第三电极部222包括漏电开关管T2的第二端,并与第二有源部219相互连接,且第三电极部222还通过至少贯穿第一绝缘层214的第一过孔结构223与公共电极2110相互连接,也就是说,漏电开关管T2的第二端可通过公共电极2110与外围的公共信号端Acom连接,以简化设计。
举例而言,此第二电极层也可采用金属或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包括钼、铝及钛等,以保证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制作而成。
第三电极层至少可包括像素电极2111,像素电极2111通过贯穿第二绝缘层215的第二过孔结构224与第二电极部221相互连接,且像素电极2111还通过贯穿第二绝缘层215和第一绝缘层214的第三过孔结构225与第二栅极217连接。
其中,在公共电极2110设计呈线框状时,像素电极2111的边缘可与公共电极2110的线框在垂直衬底210方向上存在交叠,以形成存储电容C。
应当理解的是,像素电极2111的显示畴区在衬底210上的正投影位于公共电极2110的线框内。
进一步地,第三电极层可采用ITO(氧化铟锡)材料制作而成,以提高透光性,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透明导电材料制作而成。
示例地,第三电极层还可包括与像素电极2111相互断开的转接电极226,第一过孔结构223还包括贯穿第二绝缘层215的第一转接孔2230和贯穿第二绝缘层215和第一绝缘层214的第二转接孔2231,第一转接孔2230与第二转接孔2231相互间隔设置,转接电极226通过第一转接孔2230与第三电极部222连接,转接电极226还通过第二转接孔2231与公共电极2110连接。
本实施例利用与像素电极2111同层设置的转接电极226实现公共电极2110与第三电极部222连接,在不增加额外膜层的同时,可保证公共电极2110与第三电极部222的连接稳定性。
示例地,第三过孔结构225在衬底2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有源部219和第二电极部221在衬底210上的正投影内,第三过孔结构225贯穿第二有源部219和第二电极部221,并通过第二绝缘层215与第二有源部219和第二电极部221相互绝缘,这样设计可避免第三过孔结构225占用额外面板空间,从而可提高开口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开关管T1和漏电开关管T2不限于前述提到的底栅型,还可为顶栅型,在此不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结合图1至图4所示,显示装置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和背光模组3,此液晶显示面板2可设置在背光模组3的出光侧,背光模组3为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光源。
液晶显示面板2除了包括如实施例二所描述的阵列基板21,还可包括对置基板22和液晶分子23,其中,阵列基板21与对置基板22对盒设置,液晶分子23可填充在阵列基板21和对置基板22所围成的液晶盒中。
本实施例中,对置基板22可包括玻璃基底及形成在玻璃基底上的共用电极层,此共用电极层可与公共信号端Acom连接,共用电极层与像素电极2111之间可形成液晶电容,在显示时,共用电极层的公共电压大小可保持恒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置基板22除了包括共用电极层之外,还可包括黑矩阵层、色阻层、保护层、支撑层等至少一侧,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可为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宽视角模式,其液晶分子23长轴在未加电压时是垂直于衬底210,并且每个像素结构211都是由多个这种垂直取向的液晶分子23构成的,当电压加至液晶分子23上时,液晶分子23便倒向不同的方向,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观查面板都可获得相对应方向的补偿,也改善了可视角。PSVA技术是在液晶中加入特定的物质RM,在特定UV(紫外)光照射后,液晶分子23形成一定的预倾角并有序排列,实现同PVA类似的宽视角显示模式,但不用在上下基版新置凸起物结构或ITO刻缝。因此相较于PVA技术,PSVA的优点在于高对比度、响应时间快、透过率高、成本低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的限制,本领域常用的显示装置类型均可,具体例如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装置、手表等可穿戴设备、VR装置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设备的具体用途进行相应地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左”、“右”等仅用作区分以方便描述,不对本发明实施例做方位上的限制,比如所述“上”在实际中可以是“下”、“左”、“右”等方位。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公开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像素结构,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结构包括:
驱动开关管,所述驱动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与扫描线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数据线连接,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像素电极连接;
存储电容,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共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所述公共电极用于与公共信号端连接,所述像素电极用于在一帧周期开始时充入所述数据线提供的第一驱动电压;
漏电开关管,所述漏电开关管的控制端和其第一端均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漏电开关管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公共信号端连接,所述漏电开关管用于在一帧显示结束时将所述像素电极处的电压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逐渐下降至第二驱动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多个按照规则排布的显示畴区,所述显示畴区具有倾斜设置的条状电极,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具有四个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阵列排布的所述显示畴区,在所述行方向上排布两所述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且在所述列方向上排布两所述显示畴区的条状电极的倾斜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之比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70%。
5.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扫描线和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结构,所述像素结构形成在所述衬底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开关管和所述漏电开关管均为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依次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有源层、第二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及第三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所述扫描线、所述公共电极、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所述第一栅极包括所述驱动开关管的控制端,并与所述扫描线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栅极包括所述漏电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扫描线、所述公共电极相互断开;
所述有源层包括第一有源部和第二有源部,所述第一有源部与所述第一栅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有源部与所述第二栅极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所述数据线以及相互断开的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部和第三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有源部和所述数据线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所述驱动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漏电开关管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有源部和所述第二有源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三电极部包括所述漏电开关管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有源部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三电极部还通过至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结构与所述公共电极相互连接;
所述第三电极层至少包括所述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二过孔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连接,且所述像素电极还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三过孔结构与所述第二栅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层还包括与所述像素电极相互断开的转接电极,所述第一过孔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转接孔和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转接孔,所述第一转接孔与所述第二转接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转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转接孔与所述第三电极部连接,所述转接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二转接孔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孔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有源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三过孔结构贯穿所述第二有源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并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有源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相互绝缘。
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置基板以及填充在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94103.8U CN220232197U (zh) | 2023-08-31 | 2023-08-31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94103.8U CN220232197U (zh) | 2023-08-31 | 2023-08-31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32197U true CN220232197U (zh) | 2023-12-22 |
Family
ID=8917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94103.8U Active CN220232197U (zh) | 2023-08-31 | 2023-08-31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3219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55585A (zh) * | 2024-05-10 | 2024-06-0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8335029A (zh) * | 2024-04-29 | 2024-07-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
2023
- 2023-08-31 CN CN202322394103.8U patent/CN2202321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35029A (zh) * | 2024-04-29 | 2024-07-1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18335029B (zh) * | 2024-04-29 | 2025-03-0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18155585A (zh) * | 2024-05-10 | 2024-06-0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8155585B (zh) * | 2024-05-10 | 2024-08-0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232197U (zh)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1398658B1 (en) | Color active matrix type vertically aligned mode liquid cri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7329339B (zh) | 阵列基板及曲面液晶显示器 | |
US10331253B2 (en) | In-cell touch screen | |
US10901273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JP5260596B2 (ja) | ピクセル構造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
CN101013239A (zh) | 液晶显示面板 | |
US9436043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CN100480795C (zh) | 液晶显示器面板、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 | |
CN11420069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I241445B (en) | Multi-domain homeotropic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CN114280857B (zh) |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596976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
CN215297883U (zh) | 显示装置 | |
CN216083350U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114763B (zh) |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 |
CN11124011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40546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2666763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US8427593B2 (en) |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ing pixels having fringe field amplifying regions | |
CN220173712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355677B (zh)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7970711A (zh) |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944348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having pixels with embedded fringe field amplifiers | |
US20030234901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wide viewing angle and high brightness uniform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