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4576U - 一种差速锁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锁的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04576U CN220204576U CN202320168603.7U CN202320168603U CN220204576U CN 220204576 U CN220204576 U CN 220204576U CN 202320168603 U CN202320168603 U CN 202320168603U CN 220204576 U CN220204576 U CN 2202045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shell
- shaft
- sliding sleeve
- half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699 differen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差速锁结构由左壳、右壳、伞齿轮A、伞齿轮B、固定锁套、滑套、锁销以及左半轴、右半轴组成,两个伞齿轮B贯穿横轴,横轴置于左壳、右壳中间并且相对于壳体固定,左半轴、右半轴分别通过花键和轴用挡圈固定安装伞齿轮A,且两个伞齿轮A分别与伞齿轮B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当一个驱动轮打滑时,将差速器壳体与半轴锁紧成一体,使两半轴变为刚性联接,从而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扭矩传给不滑转的半轴,充分利用它的附着力而产生足够牵引力,使汽车能够继续行驶,提高了汽车在坏路面上的通过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锁的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差速器,虽然可以允许左右车轮以不同速度转动,但当其中一个车轮空转时,另一个在良好路面上的车轮也得不到扭矩,汽车就失去了行驶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差速器不起作用。这样两个车轮连在一起,动力至少可以传递到另一侧车轮,使汽车得到行驶的动力,从而摆脱困境。这种情况在中央差速器也同样存在。这样,人们就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差速锁。
国外的有些差速锁,滑套和差速器壳体的接合是开放式的,可以视为锁销和壳体之间没有任何防护,这样的结构带来的弊端就是泥沙容易封堵壳体端面的接合孔,造成锁销不能插入接合孔内,差速锁失效;再者,锁销随滑套一起旋转,诸如细绳、草茎等柔性异物容易缠绕在锁销和接合部位,同样造成差速锁失效,并同时对车辆造成损坏,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锁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差速锁结构由左壳、右壳、伞齿轮A、伞齿轮B、固定锁套以及左半轴、右半轴组成,两个所述伞齿轮B贯穿横轴,所述横轴置于左壳、右壳中间并且相对于壳体固定,所述左半轴、右半轴分别通过花键和轴用挡圈固定安装伞齿轮A,且两个所述伞齿轮A分别与伞齿轮B啮合,所述左壳、右壳和固定锁套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形成差速器壳体。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其中,还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套在右半轴上,在所述右半轴上装有半圆键,所述滑套的内孔上有键槽,所述滑套通过键槽和半圆键的配合在轴上移动滑动不可旋转。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其中,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右半轴上。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其中,在所述固定锁套相对滑套的端面上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孔,在所述滑套相对固定锁套的端面上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锁销,所述滑套朝着固定锁套方向移动。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其中,所述左壳、右壳和固定锁套的内孔都装有耐磨轴套A、耐磨轴套B,所述左半轴、右半轴分别与轴套间隙配合。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锁套内孔端面装有油封A用于与滑套的密封;在所述滑套内孔端面装有油封B用于与右半轴的密封。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锁套的外圆上装有呼吸器,减轻滑套在左右移动时内压的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当一个驱动轮打滑时,将差速器壳体与半轴锁紧成一体,使两半轴变为刚性联接,从而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扭矩传给不滑转的半轴,充分利用它的附着力而产生足够牵引力,使汽车能够继续行驶,提高了汽车在坏路面上的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壳1、右壳2、伞齿轮A3、伞齿轮B4、固定锁套5、左半轴6、右半轴7、横轴8、轴用挡圈9、滑套10、半圆键11、定位环12、紧定螺钉13、锁销14、耐磨轴套A15、耐磨轴套B16、油封A17、油封B18、呼吸器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差速锁结构由左壳1、右壳2、伞齿轮A3、伞齿轮B4、固定锁套5以及左半轴6、右半轴7组成,两个所述伞齿轮B4贯穿横轴8,所述横轴8置于左壳1、右壳2中间并且相对于壳体固定,所述左半轴6、右半轴7分别通过花键和轴用挡圈9固定安装伞齿轮A3,且两个所述伞齿轮A3分别与伞齿轮B4啮合,所述左壳1、右壳2和固定锁套5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形成差速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滑套10,所述滑套10套在右半轴7上,在所述右半轴7上装有半圆键11,所述滑套10的内孔上有键槽,所述滑套10通过键槽和半圆键11的配合在轴上移动滑动不可旋转。在左壳端面同时与螺栓连接在一起的采用链轮,或齿轮、带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链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定位环12,所述定位环12通过紧定螺钉13固定在右半轴7上,这是滑套脱开离合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固定锁套5相对滑套10的端面上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孔,在所述滑套10相对固定锁套的端面上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锁销14,所述滑套10朝着固定锁套5方向移动。当锁销插入到固定锁套端面的四个孔中时,左右半轴之间就不能相对旋转,即实现了左、右半轴的同步旋转,这种状态称为接合状态。当滑套朝着定位环方向滑动使得锁销脱离开四个孔时,左、右半轴可以相对旋转,这种状态称为分离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壳1、右壳2和固定锁套5的内孔都装有耐磨轴套A15、耐磨轴套B16,所述左半轴6、右半轴7分别与轴套间隙配合。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锁套5内孔端面装有油封A17用于与滑套的密封;在所述滑套10内孔端面装有油封B18用于与右半轴的密封;固定锁套5的外圆上装有呼吸器19,减轻滑套在左右移动时内压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中,锁销隐含在固定锁套5之内;油封A17的设置,使得锁销及其接合区间处于封闭空间,隔绝异物不能进入;油封B18可以保持右半轴上滑套移动段不会因为生锈造成滑套和右半轴咬合;由于油封A17和油封B18的密封作用,向内移动滑套会引起内压增大造成滑套移动力大增,在固定滑套5的外圆上安装呼吸器,使封闭空间与大气相连,这样移动滑套就不会产生内压,移动就可以非常轻松。呼吸器可以阻隔异物进入封闭空间。呼吸器的安装不突出于固定锁套5的外圆,可以避免柔性异物缠绕在旋转的壳体上,使行驶车辆更为安全。
另外,为设置滑套脱开离合的极限位置,一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右半轴上加工出环形槽安装轴用挡圈,这样的做法有两个弊端,一是轴用挡圈有缺口,容易挂住诸如细绳、草茎等柔性异物导致这些异物缠绕在半轴上,二是、环形槽切断了半轴表面组织纤维,导致抗扭强度的下降。定位环12和紧定螺钉13结构避免了这样的弊端。定位环是连续的外圆,不会挂住柔性异物造成缠绕,紧定螺钉锁紧在半轴外圆的极小凹坑内,轴向不会位移。而且紧定螺钉不突出定位环的外圆,同样不会挂住柔性异物造成缠绕。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差速锁壳体通过螺栓联接的链轮把动力输入,使得壳体旋转;与壳体相对固定的横轴也同步旋转;套在横轴两端的伞齿轮B通过轮齿与啮合的伞齿轮A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与伞齿轮A固定联接的左右半轴上;
B、当汽车转弯时,两侧车轮以不同的速度转动,两侧车轮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扭矩,通过半轴反应到伞齿轮A上,迫使伞齿轮B转动,减缓内半轴齿的转速,加速外半轴的转速,使两侧车轮的转速不同,从而实现差速,让汽车能够平稳的转弯;
C、当滑套朝着固定锁套方向移动,并且锁销插入到固定锁套端面的四个孔中时,这时右半轴就与壳体固定,由于伞齿轮A、伞齿轮B轮齿啮合,因此,左右半轴和壳体之间都不能相对旋转,即实现了左、右半轴的同步旋转。
图2所示是变速箱和差速锁的运用实例。
变速箱20固定的机架21上,差速锁24的左右半轴分别通过带法兰支架的轴承也同样固定在同一机架上。变速箱20输出轴上的小链轮22通过链条23与差速锁24的大链轮25连接。小链轮22的旋转通过链条23传递给大链轮25使壳体旋转。滑套处于定位环位置时,锁销与固定锁套分离,这时是差速状态,车辆可以平稳转弯。当滑套向内滑入并使锁销插入到固定锁套的孔中,这时是锁定状态,左右驱动轮不再具有差速功能,车辆可以突破极坏的路面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当一个驱动轮打滑时,将差速器壳体与半轴锁紧成一体,使两半轴变为刚性联接,从而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扭矩传给不滑转的半轴,充分利用它的附着力而产生足够牵引力,使汽车能够继续行驶,提高了汽车在坏路面上的通过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
1.一种差速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差速锁结构由左壳(1)、右壳(2)、伞齿轮A(3)、伞齿轮B(4)、固定锁套(5)以及左半轴(6)、右半轴(7)组成,两个所述伞齿轮B(4)贯穿横轴(8),所述横轴(8)置于左壳(1)、右壳(2)中间并且相对于壳体固定,所述左半轴(6)、右半轴(7)分别通过花键和轴用挡圈(9)固定安装伞齿轮A(3),且两个所述伞齿轮A(3)分别与伞齿轮B(4)啮合,所述左壳(1)、右壳(2)和固定锁套(5)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形成差速器壳体;
还包括滑套(10),所述滑套(10)套在右半轴(7)上,在所述右半轴(7)上装有半圆键(11),所述滑套(10)的内孔上有键槽,所述滑套(10)通过键槽和半圆键(11)的配合在轴上移动滑动不可旋转;
还包括定位环(12),所述定位环(12)通过紧定螺钉(13)固定在右半轴(7)上;
在所述固定锁套(5)相对滑套(10)的端面上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孔,在所述滑套(10)相对固定锁套的端面上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锁销(14),所述滑套(10)朝着固定锁套(5)方向移动;
所述左壳(1)、右壳(2)和固定锁套(5)的内孔都装有耐磨轴套A(15)、耐磨轴套B(16),所述左半轴(6)、右半轴(7)分别与轴套间隙配合;
所述固定锁套(5)内孔端面装有油封A(17)用于与滑套的密封;在所述滑套(10)内孔端面装有油封B(18)用于与右半轴的密封;
所述固定锁套(5)的外圆上装有呼吸器(19),减轻滑套在左右移动时内压的阻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68603.7U CN220204576U (zh) | 2023-01-19 | 2023-01-19 | 一种差速锁的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68603.7U CN220204576U (zh) | 2023-01-19 | 2023-01-19 | 一种差速锁的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04576U true CN220204576U (zh) | 2023-12-19 |
Family
ID=89154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68603.7U Active CN220204576U (zh) | 2023-01-19 | 2023-01-19 | 一种差速锁的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04576U (zh) |
-
2023
- 2023-01-19 CN CN202320168603.7U patent/CN2202045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953950A (zh) | 带有副轴齿轮组的齿轮减速模块的车桥组件 | |
US4644822A (en) | Transfer case for vehicle drivetrains | |
US5472385A (en) | Differential | |
CN100582523C (zh) | 一种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总成 | |
CA1045414A (en) | Positive hold differential | |
WO2011012972A1 (en) | Differential having improved torque capacity and torque density | |
EP3395599B1 (en) | Bogie axle system | |
US5951434A (en) |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for a light vehicle such as a motorcycle | |
JP4223736B2 (ja) | デフ・アセンブリ | |
CN220204576U (zh) | 一种差速锁的结构 | |
JP2615086B2 (ja) | センターデフ付4輪駆動車 | |
US6354979B1 (en) | Limited-slip differential | |
CN115303041A (zh) | 具有带多个齿轮组的齿轮减速模块的车桥组件 | |
GB2057987A (en) | Vehicle transmission | |
JPS60236839A (ja) |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 |
CN211599449U (zh) | 一种行星防滑差速传动机构 | |
CN203703047U (zh) | 无噪型限滑差速器 | |
CN220646668U (zh) | 三轮摩托车后桥差速锁止装置 | |
CN222479366U (zh) | 执行电机锁止限滑减速器 | |
CN109442017B (zh) | 一种多功能清洁车后桥传动系统 | |
CN210770098U (zh) | 一种车桥驱动装置、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 |
KR20030007016A (ko) | 정상적으로 상호간 잠궈지는 만능 차동 전동장치 | |
CN220646669U (zh) | 一种机械式自介入锁止的差速器总成 | |
CN103742621A (zh) | 蜗轮蜗杆万向节差速器 | |
CN2765007Y (zh) | 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