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5685U - 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85685U CN220185685U CN202321392170.XU CN202321392170U CN220185685U CN 220185685 U CN220185685 U CN 220185685U CN 202321392170 U CN202321392170 U CN 202321392170U CN 220185685 U CN220185685 U CN 2201856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heat dissipation
- dissipation structure
- absorber body
- conven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包括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相对应设置的固定螺孔,还包括L型安装板和散热风扇,所述L型安装板通过手拧螺栓固定安装在减震器本体上,两个所述散热风扇均安装固定在L型安装板的外侧并朝向减震器本体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通过L型板和手拧螺栓的设置,可便于更多的汽车减震器进行安装使用,安装时只需将汽车减震器拆卸并在其上打出螺纹孔,然后将该散热装置通过L型板和手拧螺栓旋拧固定即可,安装较为方便、快捷,利于缩短安装时间,便于更快投入使用,并且该装置也便于后期进行维护和更换,成本低廉、维修费用较低,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振器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是通过消耗机械能实现减振目的的装置。减振器耗散的机械能在减振器中会转化为热能,产生热量主要是靠空气流通带走,通常情况下减振器能正常工作,但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者道路工况较差时,减振器的工作温度就会很高,减振器温度过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减振器阻尼特性变差、减振器油液泄露、甚至因漏油带来的减振器彻底失效等;
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多种,经检索,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97945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减振器散热装置”,该方案中“包括温度传感器(1)、控制器(3)、制冷器(5)及散热管道(6);温度传感器(1)设置在车身(9)上,位于汽车减振器(8)的一侧,温度传感器(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线(2)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线(4)与制冷器(5)的控制端连接;散热管道(6)的一端与制冷器(5)的出风口连接,散热管道(6)的另一端延伸到汽车减振器(8)外筒的侧部,使制冷器(5)向汽车减振器(8)吹风散热。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减振器的散热,能解决因减振器温度太高而导致的阻尼特性变差、油液泄露等问题”;
前述方案解决了汽车减震器散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前述方案不适用已经安装在车体上的减震器使用,车主需要将减震器拆下安装散热机构,前述方案需要安装制冷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此些部件还需要进行调试,并且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并且后期的维修成本也较为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廉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包括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相对应设置的固定螺孔,还包括L型安装板和散热风扇,所述L型安装板通过手拧螺栓固定安装在减震器本体上,两个所述散热风扇均安装固定在L型安装板的外侧并朝向减震器本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安装板上位于散热风扇的安装处开设有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环套在散热风扇的外侧并固定在L型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罩通过螺栓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安装板可跟随所述减震器本体的伸缩运动进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扇朝向减震器本体的伸缩杆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通过L型板和手拧螺栓的设置,可便于更多的汽车减震器进行安装使用,安装时只需将汽车减震器拆卸并在其上打出螺纹孔,然后将该散热装置通过L型板和手拧螺栓旋拧固定即可,安装较为方便、快捷,利于缩短安装时间,便于更快投入使用,并且该装置也便于后期进行维护和更换,成本低廉、维修费用较低,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器本体;2、L型安装板;3、防尘罩;4、手拧螺栓;5、固定螺孔;6、散热风扇;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包括减震器本体1,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相对应设置的固定螺孔5,还包括L型安装板2和散热风扇6,L型安装板2通过手拧螺栓4固定安装在减震器本体1上,两个散热风扇6均安装固定在L型安装板2的外侧并朝向减震器本体1设置;安装时,首先根据手拧螺栓4的型号在减震器本体1上预设对应型号的固定螺孔5,然后只需顺时针旋拧手拧螺栓4将L型安装板2安装在减震器本体1上即可,在使用期间,散热风扇6会向减震器本体1吹风以降低其热量,从而避免损坏,便于使用,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拆卸较为方便,也便于后期进行维护和更换,并且适用性较高,便于使用。
具体的,由附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L型安装板2上位于散热风扇6的安装处开设有出风口7;出风口7用于为散热风扇6的出风散热。
具体的,由附图1和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尘罩3,防尘罩3环套在散热风扇6的外侧并固定在L型安装板2上;防尘罩3可便于减少灰尘进入散热风扇6,进而对减震器本体1造成影响,便于使用。
具体的,由附图1可知,本实施例中,防尘罩3通过螺栓安装固定;螺栓固定可便于拆卸更换或对散热风扇6进行检修。
具体的,由附图1可知,本实施例中,L型安装板2可跟随减震器本体1的伸缩运动进行移动;当减震器本体1伸缩运动时,L型安装板2跟随减震器本体1的上端进行移动,从而利于风量时刻吹向减震器本体1,为其进行散热。
具体的,由附图1可知,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6朝向减震器本体1的伸缩杆处设置;减震器本体1的伸缩杆在颠震时会出现多次伸缩现象,这也是减震器本体1的主要发热原因,通过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相关技术领域中的现有结构部件,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部分,且本实施例中的特有部件或槽孔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定制获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安装时,首先根据手拧螺栓4的型号在减震器本体1上预设对应型号的固定螺孔5,然后只需顺时针旋拧手拧螺栓4将L型安装板2安装在减震器本体1上即可,在使用期间,散热风扇6会向减震器本体1吹风以降低其热量,从而避免损坏,便于使用,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拆卸较为方便,也便于后期进行维护和更换,并且适用性较高,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包括减震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相对应设置的固定螺孔(5),还包括L型安装板(2)和散热风扇(6),所述L型安装板(2)通过手拧螺栓(4)固定安装在减震器本体(1)上,两个所述散热风扇(6)均安装固定在L型安装板(2)的外侧并朝向减震器本体(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安装板(2)上位于散热风扇(6)的安装处开设有出风口(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3),所述防尘罩(3)环套在散热风扇(6)的外侧并固定在L型安装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3)通过螺栓安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安装板(2)可跟随所述减震器本体(1)的伸缩运动进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朝向减震器本体(1)的伸缩杆处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92170.XU CN220185685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92170.XU CN220185685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85685U true CN220185685U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911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92170.XU Active CN220185685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85685U (zh) |
-
2023
- 2023-06-02 CN CN202321392170.XU patent/CN2201856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27043B (zh) | 一种带可控风门的多风扇冷却模块及控制方法 | |
CN110233219B (zh) | 一种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 |
CN220185685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散热结构 | |
CN211592232U (zh) |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用散热器支架 | |
CN203920405U (zh) | 汽车散热器的固定支架 | |
CN206510720U (zh) | 一种带可控风门的多风扇冷却模块 | |
CN216413712U (zh) | 一种高性能的散热防水防尘电气柜 | |
CN110296561A (zh) | 一种整车震动试验减震器冷却装置 | |
CN201769648U (zh) | 一种中小型卡车空调冷凝器总成 | |
CN211314951U (zh) | 一种水冷板支撑结构 | |
CN220168444U (zh) |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的减震结构 | |
CN223089467U (zh) | 一种车载泡沫液变频泵 | |
CN220082024U (zh) | 一种带摩擦缓冲环的汽车减振器 | |
CN20776608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外壳结构 | |
CN221443190U (zh) | 一种液压站监测机构 | |
CN214985670U (zh) | 一种降噪散热结构的汽车发动机盖板 | |
CN112469218A (zh) | 一种汽车控制保护装置 | |
CN219565057U (zh) |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用真空泵减震座 | |
CN213442077U (zh) |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减震垫 | |
CN112277574A (zh) | 一种汽车用压缩机总成隔热装置 | |
CN222102411U (zh) | 一种新型暖通设备减震装置 | |
CN206884724U (zh) | 一种冷却模块辅助悬置结构 | |
CN104085292A (zh) |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 | |
CN221467976U (zh) | 一种车身控制电路板组件 | |
CN222315221U (zh) | 一种摩托车水箱散热器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