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8263U - 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58263U CN220158263U CN202321514460.7U CN202321514460U CN220158263U CN 220158263 U CN220158263 U CN 220158263U CN 202321514460 U CN202321514460 U CN 202321514460U CN 220158263 U CN220158263 U CN 2201582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 neck
- board
- recess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包括设置有头颈限位槽的壳体,壳体顶部开口,在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颈部的缓冲垫,在壳体外侧设置有弹性带;缓冲垫包括用于支撑头颈部的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顶部两侧的用于固定头颈部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头颈限位槽两侧;支撑板顶部远离头颈限位槽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板,限位块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支撑板和限位块对头颈部支撑和固定,之后通过弹性带来加固,缓冲垫对头颈部保护,实现了对患者头颈部固定的同时,还提高了舒适度,同时利用头部重力作用使头部两侧第二板带动限位块夹紧头部,提高整体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
背景技术
医生在对患者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诊断时,需要进行头部CT检查,为了得到全面准确的影像,患者在CT检查时头颈部不能移动,然而对于昏迷、小孩或者老年患者来说,在检查过程中保持不动的姿势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借助工具将患者头部固定。
现有的CT检查床上的头部固定结构仅在头部两侧设置两个弧形挡板,固定效果较差,患者头部仍然可以左右转动,且其质地较硬,患者在使用时舒适度较低,且容易造成磕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T检查床上的头部固定结构固定效果较差且舒适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包括设置有头颈限位槽的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颈部的缓冲垫,在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弹性带;
所述缓冲垫包括用于支撑头颈部的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顶部两侧的用于固定头颈部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设置在头颈限位槽两侧;
所述支撑板顶部远离头颈限位槽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一端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板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板内,所述限位块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底部与第一板远离凹槽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底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顶部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下压板,所述第一板靠近凹槽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压块,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夹角为45-10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块顶部开设有用来放置耳部的放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垫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顶部一侧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向上弧形凸起;
所述支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有两个与插杆相匹配的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带包括分别设置在头颈限位槽两侧的延长带和固定带,所述延长带和固定带均固定连接在壳体外侧,所述延长带与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头颈限位槽和缓冲垫,使支撑板和限位块对头颈部支撑和固定,之后通过弹性带来加固,缓冲垫对头颈部保护,实现了对患者头颈部固定的同时,还提高了舒适度,同时利用头部重力作用使头部两侧第二板带动限位块夹紧头部,提高整体固定效果,患者头颈部不会发生偏转和移动,位置摆放合理,检查扫描时无移动伪影,检查结果的图像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弹性带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与插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壳体;2-头颈限位槽;3-缓冲垫;4-弹性带;
301-支撑板;302-限位块;303-凹槽;304-第一板;305-第二板;306-转轴;307-下压板;308-弹性件;309-下压块;310-放置槽;311-支撑块;312-插杆;313-插槽;
401-延长带;402-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CT检查床上的头部固定结构仅在头部两侧设置两个弧形挡板,固定效果较差,患者头部仍然可以左右转动,且其质地较硬,患者在使用时舒适度较低,且容易造成磕碰损伤,因此,研发出一款固定效果好且舒适性高的头颈固定装置很有必要。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主要通过头颈限位槽2和缓冲垫3来支撑和固定,海绵材料制成的缓冲垫3提高使用舒适性。
CT检查专用头颈固定槽包括设置有头颈限位槽2的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颈部的缓冲垫3,在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弹性带4;
所述缓冲垫3包括用于支撑头颈部的支撑板301和固定在支撑板301顶部两侧的用于固定头颈部的限位块302,两个所述限位块302分别设置在头颈限位槽2两侧;
所述支撑板301顶部远离头颈限位槽2一侧开设有凹槽303,所述凹槽30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板304,所述第一板304一端设置在凹槽303内,所述第一板304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板301内,所述限位块302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板305,所述第二板305底部与第一板304远离凹槽3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305底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两端分别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303顶部设有与凹槽303相匹配的下压板307,所述第一板304靠近凹槽303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308。
由于该装置为CT检查专用,因此,弹性件308为非金属材质制成,可以采用如非金属材质的弹簧、胶质等具有弹性结构或弹性的结构替代,如图3所示,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弹性件308优选为非金属材质的弹簧。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有头颈限位槽2和缓冲垫3,使支撑板301和限位块302对头颈部支撑和固定,之后通过弹性带4来加固,缓冲垫3对头颈部保护,实现了对患者头颈部固定的同时,还提高了舒适度,同时利用头部重力作用使头部两侧第二板305带动限位块302夹紧头部,提高整体固定效果。
在实际使用时,将头颈部放置在支撑板301上,使颈部卡放在头颈限位槽2上,头部两侧限位块302对头颈部限位,同时由于头部重力作用,头部向下压动下压板307,从而下压板307向下压动第一板304,此时弹性件308被压缩,则第一板304带动第二板305围绕转轴306向靠近凹槽303方向发生转动,从而第二板305带动第二板305上的限位块302夹紧头部两侧,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之后通过弹性带4再次固定头颈部。
当使用结束时,解开弹性带4,头部向上抬起时,由于下压下压板307的力消失,则由于弹性件308反弹力作用使第一板304远离第二板305的一端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板305围绕转轴306向远离凹槽303方向发生转动,从而使限位块302恢复原来位置,松开对头部两侧的夹持。
为了使下压板307下移时能够更快的带动第一板304一端下移,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下压板307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压块309,下压板307带动下压块309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板304一端向下转动。
为了使第二板305能够更好的带动限位块302夹紧头部两侧,所述第一板304与第二板305之间夹角为45-100度。第一板304一端向下转动时,第二板305随之转动来固定头部。
在固定头颈部时,为了方便放置两侧耳部,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块302顶部开设有用来放置耳部的放置槽310。将耳部放置在放置槽310内部,能够避免夹到耳部。若没有开设放置槽310,两侧的限位块302会挤压耳部,使耳部不适,且头部和颈部两侧的限位块302与头颈部之间会留有缝隙,不够贴合。
由于颈部具有一定的弯曲弧度,为了更好的支撑颈部,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缓冲垫3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301顶部一侧的支撑块311,所述支撑块311顶部向上弧形凸起;支撑块311对颈部支撑,使支撑块311顶部向上弧形凸起能够更加的贴合颈部,从而更好的支撑颈部,提高颈部稳定性,使颈部不易左右和上下移动,且提高使用舒适度。
为了方便支撑块311安装和拆卸,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块3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312,所述支撑板301顶部开设有两个与插杆312相匹配的插槽313。在使用时,将插杆312插到插槽313内完成支撑块311的安装,且支撑块311不易移动,将插杆312从插槽313内部拔出即可拆卸支撑块311。
为了使弹性带4有更大的调节范围,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带4包括分别设置在头颈限位槽2两侧的延长带401和固定带402,所述延长带401和固定带402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外侧,所述延长带401与固定带402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延长带401固定在固定带402上的不同位置上来增大弹性带4的使用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头颈限位槽(2)的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颈部的缓冲垫(3),在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弹性带(4);
所述缓冲垫(3)包括用于支撑头颈部的支撑板(301)和固定在支撑板(301)顶部两侧的用于固定头颈部的限位块(302),两个所述限位块(302)分别设置在头颈限位槽(2)两侧;
所述支撑板(301)顶部远离头颈限位槽(2)一侧开设有凹槽(303),所述凹槽(30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板(304),所述第一板(304)一端设置在凹槽(303)内,所述第一板(304)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板(301)内,所述限位块(302)内部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二板(305),所述第二板(305)底部与第一板(304)远离凹槽(3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305)底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两端分别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303)顶部设有与凹槽(303)相匹配的下压板(307),所述第一板(304)靠近凹槽(303)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板(307)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压块(309),所述第一板(304)与第二板(305)之间夹角为45-10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302)顶部开设有用来放置耳部的放置槽(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垫(3)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301)顶部一侧的支撑块(311),所述支撑块(311)顶部向上弧形凸起;
所述支撑块(3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312),所述支撑板(301)顶部开设有两个与插杆(312)相匹配的插槽(3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带(4)包括分别设置在头颈限位槽(2)两侧的延长带(401)和固定带(402),所述延长带(401)和固定带(402)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外侧,所述延长带(401)与固定带(402)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14460.7U CN220158263U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14460.7U CN220158263U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58263U true CN220158263U (zh) | 2023-12-12 |
Family
ID=8906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14460.7U Active CN220158263U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58263U (zh) |
-
2023
- 2023-06-14 CN CN202321514460.7U patent/CN2201582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249833U (zh) | 一种用于脑血管造影的头部固定装置 | |
CN220158263U (zh) | 一种体位固定的头颈固定枕 | |
CN109259975A (zh) | 下颌固定器 | |
CN210673643U (zh) | 儿科护理用头枕 | |
US20050265518A1 (en) | Mammography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ain when compressing a breast | |
CN215503069U (zh) | 一种放射科用的造影辅助器 | |
CN215273658U (zh) | 一种定位精准的骨科纠正辅助用具 | |
CN211511773U (zh) | 一种口扫仪 | |
CN210114455U (zh) | 一种可调节式磁共振头部检查用固定器 | |
CN214180396U (zh) | 一种乳腺线圈配套托架 | |
CN209153674U (zh) | 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 | |
CN213490184U (zh) | 仰卧位手术头颈固定装置 | |
CN219594629U (zh) | 一种脑血管造影头部固定装置 | |
CN222172287U (zh) | 一种手术病人头部固定架 | |
CN219594634U (zh) | 一种可调节定位头架 | |
CN213910571U (zh) | 一种磁共振检查床的头部固定装置及磁共振检查床 | |
CN209966379U (zh) | 一种ct或磁共振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 | |
CN222444142U (zh) | 一种ct辅助装置 | |
CN213525195U (zh) | 一种ct检查托臂装置 | |
CN216535281U (zh) |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 |
CN222426369U (zh) | 一种甲状腺手术颈托 | |
CN215875416U (zh) | 眼科手术用头部固定器 | |
CN219000332U (zh) | 一种医学检查用头部辅助固定结构 | |
CN220554499U (zh) | 一种影像科ct检查头托 | |
CN222130506U (zh) | 一种儿童胃肠镜检测体位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