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1190U - 一种午休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午休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41190U CN220141190U CN202321408545.7U CN202321408545U CN220141190U CN 220141190 U CN220141190 U CN 220141190U CN 202321408545 U CN202321408545 U CN 202321408545U CN 220141190 U CN220141190 U CN 2201411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cushion
- frame
- chair
- noon break
- chair b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0340 Sleep Depriv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0 sleep qu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7 tired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6255 tired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午休椅,包括座垫,及可调节角度的椅背,及位于座垫下方的可调整的脚垫,及位于座垫下方的椅脚,在椅背的后方设置有椅背支撑件,该椅背支撑件包括上支撑部和防爆壳;此款午休椅具有可调节椅背角度,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午休椅。
背景技术
椅子是常见的用品,以前椅子只是一个居家用品,后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跟使用者,椅子分成了:办公用、家居用、学校用品等,本申请的午休椅主要用于学校的学生;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充足的良好睡眠是中小学生身高的关键因素,睡眠不充足或者睡眠质量的降低,都可以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而中小学生大部分都是走读生,每天早上到学校,下午回家,这样中午就没有午休的床铺,午休时很多都是趴在课桌上休息,这样的姿势除了累还不舒服,不适合睡眠;而在教室里安排床铺睡觉是非常麻烦的,第一存放不方便,中小学不像幼儿园,孩子都很小,大家占用的床铺面积有限,可以在教室里铺床,中小学生身高较高,睡觉是占用的地方,而且中小学一个班的学生也比幼儿园多,无法让大家都铺床在教室里休息,因此将本来就必备的椅子改良成可以躺卧的午休椅是较好的方案。
现有的很多午休椅已经可以实现躺卧,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椅背的调节方式上,采用转轴、铰接等方式,稳定性不够好,同时没有一定的保护结构设计,中小学生比较活泼,没有保护结构的设计,他们在使用时,很容易发生夹手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调节椅背角度,及安全性高的午休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午休椅,包括座垫,及可调节角度的椅背,及位于座垫下方的可调整的脚垫,及位于座垫下方的椅脚,在椅背的后方设置有椅背支撑件,该椅背支撑件包括上支撑部和防爆壳。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下方设置有座垫架,椅背上设置有椅背架,所述椅背架位于座垫架的后端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座垫架与椅背架之间设置有气杆,气杆的一端固定在座垫架的前端部,另一端固定在椅背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椅背架由支撑架a和支撑架b组成;所述支撑架a为向上延伸的支撑杆,用于支撑住椅背;支撑架b为向下延伸的U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a位于上支撑部与椅背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架后端的两侧边上分别套设有防护筒。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扶手,扶手与座垫之间,设置有连接件b,连接件b的一端固定在座垫架的下方,另一端延伸到座垫的两侧边外,扶手套设在连接件b上,可以以连接件b为转轴向后转动90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b与座垫平行,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脚垫可伸缩的设置于座垫架的前端位置,脚垫与座垫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件a,脚垫可活动的设置在两个连接件a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可拆卸的设置在椅背的上方;头枕的后方设置有头枕卡件,头枕卡件一端固定在头枕上,另一端贯穿椅背后可拆卸的固定在上支撑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支撑架b及防爆壳的设计,让午休椅整体的背部延伸到座垫的下方位置,向下延伸出的支撑架b加防爆壳的结构,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气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对使用者造成危险。
另外,防护筒的设计也让本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扶手放倒后与座垫平行的设计,让本产品既可以保证安全性又提升了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侧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爆炸侧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扶手调整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扶手调整角度后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躺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躺卧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座垫、2-椅背、3-头枕、4-扶手、5-椅脚、6-脚垫、7-椅背支撑件、8-防护筒、9-连接件a、11-座垫架、12-气杆开关、13-气杆、3.1-头枕卡件、4.1-连接件b、7.1-上支撑部、7.2-防爆壳、7.11-卡扣、7.21-前防爆壳、7.22-后防爆壳、9.1-伸缩杆、10.1-支撑架a、10.2-支撑架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2所示,一种午休椅,主要用于中小学生用的椅子,可让使用者躺卧式的进行休息。包括座垫1,及可调节角度的椅背2,及位于座垫1下方的可调整的脚垫6,及位于座垫1下方的椅脚5,上述部件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申请人不在此做详细的描述。
如图3-7所示,在椅背2的后方设置有椅背支撑件7,该椅背支撑件7包括上支撑部7.1和防爆壳7.2,所述防爆壳7.2为U型形状。该防爆壳7.2包括前防爆壳7.21和后防爆壳7.22,具体的说,前防爆壳7.21与后防爆壳7.22为可拆分开的两个部件,前防爆壳7.21与上支撑部7.1连接在一起,后防爆壳7.22为与前防爆壳7.21对应连接的单独部件,在后防爆壳7.22的下方中间位置开设有一个开口部位。
如图5、图8所示,所述座垫1下方设置有座垫架11,椅背2上设置有椅背架,所述椅背架位于座垫架11的后端部。具体的说,椅背架的下端位于设置在座垫架11的后端部,并且两者为可前后活动的连接,也就是椅背架可以以座垫架11为固定点,进行前后角度的调节,可调节的角度为90-135°之间。
在座垫架11与椅背架之间设置有气杆13,气杆13的一端固定在座垫架11的前端部,另一端固定在椅背架上。具体的说,椅背架就是利用气杆13实现角度调节功能。这里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气杆可实现角度调节的功能,为现有技术,申请人采用的气杆13为现有产品,具体型号为:广州塞蒙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YG300N,在座垫架11的侧下方设置有气杆开关12,用于控制气杆13的开启和关闭的作业,通过气杆开关12来控制气杆13这一技术为现有技术,申请人不在此做详细的阐述。
所述椅背架由支撑架a10.1和支撑架b10.2组成;所述支撑架a10.1为向上延伸的支撑杆,用于支撑住椅背2;支撑架b10.2为向下延伸的U型结构。具体的说,支撑架b10.2与防爆壳7.2对应,防爆壳7.2套设在支撑架b10.2的外周,将支撑架b10.2包裹在防爆壳7.2内;后防爆壳7.22位于支撑架b10.2的前方,前防爆壳7.21位于支撑架b10.2的后方,气杆13的一端从后防爆壳7.22中间的开口部位贯穿连接到支撑架b10.2上。
支撑架a10.1位于上支撑部7.1与椅背2之间;具体的说,椅背2位于支撑架a10.1的前方,上支撑部7.1位于支撑架a10.1的后方,椅背2贯穿支撑架a10.1与上支撑部7.1连接固定。
所述座垫架11后端的两侧边上分别套设有防护筒8,用于将椅背架与座垫架11连接处的两侧边包裹住,由于椅背架可以以座垫架11为固定点,进行角度调节,因此两者的连接处难免出现缝隙,这样使用者就存在使用时手被该缝隙夹住,套设防护筒8后就可以将椅背架与座垫架11的连接处包裹在里面,这样就能避免使用者的手不小心被夹住。
所述座垫1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扶手4。具体的说,扶手4与座垫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b4.1,连接件b4.1的一端固定在座垫架11的下方,另一端延伸到座垫1的两侧边外,扶手4套设在连接件b4.1上,可以以连接件b4.1为转轴向后转动90度。
所述连接件b4.1与座垫1平行,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在扶手4向后转动90度后,整个扶手4与座垫1处于平行状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午休椅在处于躺卧状态时,座垫1的两边不会有突出的扶手,现有同类产品,扶手在任何状态下都是高于座垫的,即便是扶手放倒后,也有一部分的位置是高于座垫的,这样使用者在躺卧时两边的扶手就会形成一个障碍,不能够完全平整的躺卧,当然现有的这种扶手也是考虑到安全问题,防止使用者从侧边翻落,但本申请的扶手4,在准备躺卧时可以将扶手4向后放倒,让扶手4与座垫1形成一个平面,使用者躺下后,可根据自身宽度情况或者习惯,决定是否将扶手4向上翻回,如果翻回扶手4将起到两侧防翻落的效果,如果不翻回也可以让使用者躺平,不被扶手4阻碍,造成不舒服的情况,因此本申请的扶手4与座垫1平行的设计,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能让午休椅在躺卧时更舒服(扶手4放倒后的状态,可参见图12-13)。
如图9所示,所述脚垫6可伸缩的设置于座垫架11的前端位置,脚垫6与座垫架11之间设置有伸缩杆9.1,伸缩杆9.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件a9,脚垫6可活动的设置在两个连接件a9之间;具体的说,脚垫6通过伸缩杆9.1可以实现前后的伸缩,需要躺卧时将脚垫6向前拉伸出来,反之收在座垫1的下方;脚垫6还可以绕连接件a9进行转动,在使用者不躺卧时,脚垫6通过伸缩杆9.1收在座垫1的下方后,再绕连接件a9向下转动,最后最大程度的贴合在座垫1的下方。
所述头枕3可拆卸的设置在椅背2的上方;头枕3的后方设置有头枕卡件3.1,头枕卡件3.1一端固定在头枕3上,另一端贯穿椅背2后可拆卸的固定在上支撑部7.1上。具体的说,在上支撑部7.1的上端部设置有卡扣7.11,在头枕卡件3.1的末端位置设置有一个通孔与卡扣7.11对应,该通孔可卡入到卡扣7.11上,头枕卡件3.1贯穿椅背2可拆卸的固定在上支撑部7.1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椅背2的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a(未标注),头枕卡件3.1就是穿过这一通孔a后让头枕卡件3.1末端的通孔卡入到卡扣7.11上的,因为在椅背2上开设这样一个通孔a是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因此申请人不对此做详细的阐述)后,可以从上端对椅背2起到一个进一步固定的作用,本来椅背2贯穿支撑架a10.1后与上支撑部7.1连接,现在头枕3通过上述结构可拆卸的固定到上支撑部7.1上后,也能从椅背2的上端对其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午休椅从坐立状态到躺卧状态,将脚垫6拉出,之后使用者坐到座垫1上,打开气杆开关12启动气杆13,也就是给气杆13解锁,然后人体向后躺下,给椅背2造成外力,这样椅背2也就向后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停止向下躺,椅背2在失去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停止向下转动,随后松开气杆开关12,让气杆13被锁住即可完成午休椅的展开(午休椅展开后的状态可参加图14-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支撑架b及防爆壳的设计,让午休椅整体的背部延伸到座垫的下方位置,向下延伸出的支撑架b加防爆壳的结构,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气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对使用者造成危险。
另外,防护筒的设计也让本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扶手放倒后与座垫平行的设计,让本产品既可以保证安全性又提升了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午休椅,包括座垫(1),及可调节角度的椅背(2),及位于座垫(1)下方的可调整的脚垫(6),及位于座垫(1)下方的椅脚(5);其特征在于:在椅背(2)的后方设置有椅背支撑件(7),该椅背支撑件(7)包括上支撑部(7.1)和防爆壳(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1)下方设置有座垫架(11),椅背(2)上设置有椅背架,所述椅背架位于座垫架(11)的后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垫架(11)与椅背架之间设置有气杆(13),气杆(13)的一端固定在座垫架(11)的前端部,另一端固定在椅背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架由支撑架a(10.1)和支撑架b(10.2)组成;所述支撑架a(10.1)为向上延伸的支撑杆,用于支撑住椅背(2);支撑架b(10.2)为向下延伸的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a(10.1)位于上支撑部(7.1)与椅背(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架(11)后端的两侧边上分别套设有防护筒(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1)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扶手(4),扶手(4)与座垫(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b(4.1),连接件b(4.1)的一端固定在座垫架(11)的下方,另一端延伸到座垫(1)的两侧边外,扶手(4)套设在连接件b(4.1)上,可以以连接件b(4.1)为转轴向后转动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b(4.1)与座垫(1)平行,在同一水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6)可伸缩的设置于座垫架(11)的前端位置,脚垫(6)与座垫架(11)之间设置有伸缩杆(9.1),伸缩杆(9.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件a(9),脚垫(6)可活动的设置在两个连接件a(9)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午休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2)的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头枕(3);头枕(3)的后方设置有头枕卡件(3.1),头枕卡件(3.1)一端固定在头枕(3)上,另一端贯穿椅背(2)后可拆卸的固定在上支撑部(7.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08545.7U CN220141190U (zh) | 2023-06-05 | 2023-06-05 | 一种午休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08545.7U CN220141190U (zh) | 2023-06-05 | 2023-06-05 | 一种午休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41190U true CN220141190U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901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08545.7U Active CN220141190U (zh) | 2023-06-05 | 2023-06-05 | 一种午休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41190U (zh) |
-
2023
- 2023-06-05 CN CN202321408545.7U patent/CN2201411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68742B (zh) | 可调头枕、可调理疗床头枕、可调椅背头枕及可调桌面头枕 | |
CN110448101A (zh) | 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婴儿摇椅 | |
US20140203608A1 (en) | Adjustable furniture apparatus | |
WO2021179473A1 (zh) | 坐站椅 | |
KR101479647B1 (ko) | 유아용 식탁 의자 | |
US7134727B2 (en) | Sofa lovers' sofa | |
CN220141190U (zh) | 一种午休椅 | |
CN107616641B (zh) | 婴儿座椅 | |
JPWO2008004583A1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腰掛構造物 | |
CN210520537U (zh) | 一种方便生产和使用的休闲椅 | |
WO2006022669A1 (en) | A seat that converts into a bed | |
CN201019330Y (zh) | 能平躺睡觉、双靠背折叠、两侧扶手可做落地支架使用的椅子 | |
US20090127892A1 (en) | Chair capable of being adjusted as a chaise | |
CN203280323U (zh) | 多功能老人护理椅 | |
KR101062371B1 (ko) | 침대 겸용 의자 | |
KR20110008591U (ko) | 벤치 | |
KR200414598Y1 (ko) | 접이식 의자용 팔걸이구조 | |
CN201861177U (zh) | 靠枕结构 | |
CN215603983U (zh) | 一种半坐卧休息装置及其桌椅 | |
US4487450A (en) | Armchair convertible into chaise longue with separate hinged base and tilting head rest | |
JPH0731721Y2 (ja) | 椅子の回転収納式座体取付構造 | |
CN219845701U (zh) | 一种带有扶手的多功能组合户外椅 | |
JPH07213358A (ja) | 机と椅子との組合わせ | |
CN215820330U (zh) | 一种可坐可躺的沙发椅 | |
CN115299726B (zh) | 一种坐站调节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