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819U - 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38819U CN220138819U CN202320922576.8U CN202320922576U CN220138819U CN 220138819 U CN220138819 U CN 220138819U CN 202320922576 U CN202320922576 U CN 202320922576U CN 220138819 U CN220138819 U CN 2201388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plate
- locking
- connection terminal
- cable connection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1092 H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7 he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该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座体和锁合件,座体包括第一壁板和位于第一壁板一侧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容纳锁合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穿接杆和操作部,操作部固接于穿接杆的一端,穿接杆的另一端包括适于被锁合件锁合的锁合部,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二者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导电,其中,线缆连接端子具有穿接杆穿过第一壁板的锁合状态,且操作部与锁合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该线缆连接端子可以实现方便简单地连接固定线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背景技术
线鼻子(DT)是电气领域常用的标准件,配件厂商往往标准化地进行制造。设置不同规格线缆时,可按标准选用对应尺寸的线鼻子。为了将线缆连接到电气设备,通常需要用螺丝穿过线鼻子的连接孔,并螺接到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等处。
电气设备中可设置印制电路板,常规线缆中可包括有接地线缆和供电输入线缆。在连接这些线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线缆的弯曲扭转应力会使得线鼻子与印制电路板的端子不易对齐,继而穿接螺钉不便。印制电路板水平放置时螺钉与螺孔稍易于对齐;而印制电路板倾斜或竖直放置时,螺钉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偏差掉落。操作者在操作时,一只手会被螺丝刀占用,另一只手需要把持线缆来保证孔位对齐,双手被占用的情况下很难确保螺丝的放置稳定。一旦出现螺丝偏斜掉落,会造成需要多次重复操作,试错成本较高,操作时间过长,维护不便。
主板竖直布局的产品在涉及多盘位机型的硬盘录像机或服务器上属于一种相对常规的布局方式,即使是水平布局的主板也可能出现掉落情况。现在可见一些异形快速接线的设计,但是都要改造线鼻子的结构,而定制化设计较困难且成本高。大部分实际场景下,线缆及线鼻子还是使用标准设计,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应标准线鼻子的快速线缆连接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线缆的快速固定问题,提供一种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线缆连接端子,该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座体和锁合件,座体包括第一壁板和位于第一壁板一侧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容纳锁合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穿接杆和操作部,操作部固接于穿接杆的一端,穿接杆的另一端包括适于被锁合件锁合的锁合部,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二者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导电,其中,线缆连接端子具有穿接杆穿过第一壁板的锁合状态,且操作部与锁合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线缆连接端子,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连接线缆。此外,能够不借助其他工具而实现与线缆的稳定连接,该线缆连接端子可操作性好,可单人可靠地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接杆的杆体的外径小于锁合部的外径,锁合件包括卡接部,卡接部适于沿穿接杆的径向弹动,并限制锁合部沿穿接杆的轴向移动
通过设置卡接部,可使得穿接杆被外力推入第一连接组件后,被卡接部限制移动。此外,可利用锁合件与锁合部的配合来保证线鼻子被线缆连接端子夹持,以保证电连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合件还包括弹性弯折部和保持部,弹性弯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卡接部和保持部;座体包括卷边,卷边固接于第一壁板并用于固定保持部
如此设置的锁合件结构小巧轻便,且座体能保证锁合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合部具有圆盘形,锁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卡接部;座体包括引导部,引导部自第一壁板延伸入容纳空间,引导部用于引导穿接杆,并具有与第一壁板相对的托举部,托举部与第一壁板沿相对的方向限制卡接部。
如此设置,穿接杆周向360°均可自由地穿入引导部,且锁合部与锁合件能实现稳定的卡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端子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座体和操作部;操作部包括弧形翘边,弧形翘边沿穿接杆的轴向翘起。
如此设置,弧形翘边可避免操作部伤手,且便于抠起操作部以使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脱离;通过设置连接件可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没有处于锁合状态时仍保持连接,避免组件掉落、丢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合部包括螺杆,锁合件包括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锁合件适于在容纳空间沿穿接杆的轴向移动。
如此设置,可较好地控制锁合部与锁合件的锁合力量,能实现无工具快装和快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壁板固接并用于限制穿接杆沿轴向脱离锁合件的距离。
如此设置,可保证穿接杆的穿接方向以连接件鼻子,并且锁合件与锁合部的锁合仍然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组件为压铆松不脱螺钉;座体包括卷边,卷边固接于第一壁板并用于限制锁合件的行程。
如此设置,可便于线缆连接端子的制造组装,并且能实现方便的拆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还包括第二壁板和针脚,针脚位于容纳空间的背离第一壁板的一侧,第二壁板连接于针脚与第一壁板之间。
如此设置,座体可以良好地连接到电路板并实现电连接,同时第二壁板保证容纳空间的形成并可用于支撑第一壁板。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主板,该主板包括:电路板;及前述的线缆连接端子,线缆连接端子与电路板固接且电连接。
配备有该线缆端子的主板适于连接件缆,该主板便于组装。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主机,该主机包括:前述的主板;以及导线,导线包括线缆和固定于线缆一端的线鼻子,线鼻子连接于线缆连接端子的夹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的线缆连接方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主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锁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主机的示意性组装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主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线缆连接端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锁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线缆连接端子处于锁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线缆连接端子处于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线缆连接端子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路板;2、螺纹座;3、螺钉;4、线鼻子;5、线缆;6、线缆连接端子;60、夹持空间;7、第一连接组件;70、座体;8、第二连接组件;9、第一壁板;90、容纳空间;10、第二壁板;11、针脚;12、锁合件;13、卷边;14、引导部;15、托举部;16、卡接部;17、弹性弯折部;18、保持部;19、穿接杆;20、锁合部;21、杆体;22、操作部;23、弧形翘边;24、连接件;10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实施方式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公开实施方式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公开实施方式不受下面公开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垂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示例性地,第一连接组件可被称作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也可被称作第一连接组件。在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柔性连接,也可以是沿至少一个方向的刚性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使直接相连同时存在中间媒介,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固定”等可以广义理解为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1示出了常见的线缆连接方案的示意图。电路板1可为印制电路板。电路板1处可设置有螺纹座2,且螺纹座2可与电路板1电连接。电路板1需要连接至例如电源导线,电源导线可包括线缆5和固接于线缆5一端的线鼻子4。线鼻子4可具有一过孔。螺钉3可穿过线鼻子4的过孔并与螺纹座2螺接,如此使得线缆5与电路板1电连接。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的一只手要持有螺丝刀,另一只手持有线缆5以保证对齐,螺钉3在多种力的作用下很可能错位、脱落。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有线缆的主板。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主板100包括电路板1和线缆连接端子6。线缆连接端子6与电路板1固接且电连接。主板100可作为主机的一部分,线缆5可以是电源导线或其他导线,该导线通过其设置的线鼻子4与主板100可实现固定连接且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端子6,其可包括第一连接组件7和第二连接组件8。如图2所示,可以是第一连接组件7与电路板1固定连接。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连接组件与电路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组件7和第二连接组件8可从开锁状态转为锁合状态,并将线鼻子4稳定地夹持。第一连接组件7和第二连接组件8相对的方向可大致平行于Z轴方向。电路板1可大致平行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构成的XY面。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7包括座体70和锁合件12。座体70包括第一壁板9和容纳空间90。容纳空间90位于第一壁板9沿Z轴方向的一侧。锁合件12可被约束于容纳空间90,同时可在容纳空间90内运动或变形。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座体。示例性地,座体70包括引导部14,引导部14自第一壁板9延伸入容纳空间90,可用于引导第二连接组件8的一部分以实现锁合。引导部14具有与第一壁板9相对的托举部15。托举部15与第一壁板9沿Z轴方向相对,共同用于限制锁合件12。可认为引导部14在避开锁合件12的位置连接到第一壁板9,也可认为引导部14开设了避让锁合件12的避让槽。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锁合件。示例性地,锁合件12可以为回形针。锁合件12可包括卡接部16、弹性弯折部17和保持部18。弹性弯折部17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于卡接部16和保持部18。弹性弯折部17可具有S型构造,可在XY面内变形,使得卡接部16在图3中X轴方向可弹动。参考图3,座体70可包括卷边13。卷边13固接于第一壁板9并用于固定保持部18。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接部16通过其他形状的弹性弯折部17实现弹动,或者弹性弯折部17的变形面在XY面外的其他空间位置,或者卡接部16通过其他方式沿X轴方向实现弹动。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组件。该第二连接组件8包括穿接杆19和操作部22。穿接杆19的轴向可平行于Z轴方向。操作部22位于穿接杆19的一端,操作部22可具有朝向穿接杆19的用于贴靠线鼻子4的夹持面。穿接杆19可包括杆体21和位于杆体21的背离操作部22一端的锁合部20,换言之,锁合部20可作为穿接杆19的下端部。
穿接杆19的杆体21的外径小于锁合部的外径。示例性地,锁合部20具有圆盘形。卡接部16适于沿穿接杆19的径向弹动,以限制锁合部20沿穿接杆19的轴向移动。锁合件12可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卡接部16。锁合部20在XY面内任意转动位置均可被锁合件12锁合。
示例性地,操作部22包括弧形翘边23。在平行于Z轴方向的平面内,弧形翘边23背离锁合部20翘起,便于第二连接组件8被抠起,并可避免操作者被划伤。
图7示出了线缆连接端子处于锁合状态时的一种主机的局部结构。如图7所示并参考图2至6,穿接杆19的锁合部20适于闯过第一壁板9并可穿过锁合件12,而被锁合件12锁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二连接组件8沿Z轴方向被限制而不会脱离第一连接组件7。锁合部20在穿过锁合件12时,卡接部16可沿X轴方向相对锁合部20后退,然后回弹以限制锁合部20。示例性地,引导部14可用于引导穿接杆19的锁合部20。
操作部22与锁合件1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60,示例性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2与第一壁板9之间形成夹持空间60。示例性地,锁合状态下,锁合部20与锁合件12保持抵顶,卡接部16沿X轴方向保持部分地被压缩状态,以保证线鼻子4被夹持。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线缆连接端子6可通过简单的按动就实现第一连接组件7与第二连接组件8的连接,即处于锁合状态,可以方便地将线缆5固定,并使得线缆5与电路板1实现电连接。
如图7所示并参考图3,第一连接组件7的座体70包括第二壁板10和针脚11。针脚11位于容纳空间90的背离第一壁板9的一侧,第二壁板10连接于针脚11与第一壁板9之间。针脚11可以为PIN针,用于插接在电路板1对应的封装孔中,针脚11可以与电路板1焊接固定。第二壁板10可用于将第一壁板9支撑离开电路板1,以保证容纳空间90的使用。第二壁板10还可用于导电。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有线缆的主板。图8中的线缆连接端子6可处于开锁状态。示例性地,线缆连接端子6可包括连接件24,可选地,连接件24为连接线或转轴。形成为扣帽的第二连接组件8可以重复进行锁合或开锁,而不会从形成为扣座的第一连接组件7脱落、丢失。可选地,连接件24的一端连接于操作部22,另一端连接于座体70。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有线缆的主板。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主机可包括主板100和至少一根线缆5,线缆5可用于供电还可有接地线等线缆5。线缆5的末端固接有线鼻子4。主板100包括电路板1和线缆连接端子6。图9中的线缆连接端子6可处于锁合状态。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线缆连接端子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端子6包括第一连接组件7和第二连接组件8。
参考图11和图12,第一连接组件7包括座体70和锁合件12。座体70包括第一壁板9和位于第一壁板9沿Z轴方向下侧的容纳空间90。容纳空间90用于容纳锁合件12。
示例性地,座体70还包括第二壁板10和针脚11。针脚11位于容纳空间90的背离第一壁板9的一侧。座体70可包括卷边13,示例性地,容纳空间90可从卷边13处连通至座体70的外侧。线鼻子4适于穿过卷边13而部分地插入容纳空间90,并可插入第一壁板9与锁合件12之间。
参考图13,第二连接组件8包括穿接杆19和操作部22。操作部22固接于穿接杆19的上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接杆19的下端包括螺杆作为锁合部20。示例性地,第二连接组件8可为松不脱螺钉,可选地为压铆松不脱螺钉,该压铆松不脱螺钉可压铆至第一壁板9。如图14和图15所示,可视为第二连接组件8包括连接件24,连接件24与第一壁板9固接并用于限制穿接杆19沿轴向脱离锁合件12的距离。
锁合件12包括螺纹孔作为卡接部16。该螺纹孔与该螺杆适配。座体70可在XY面内用于限制锁合件12旋转。如图12所示,锁合件12可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周形状,也可具有其他非圆形状。第二壁板10及卷边13分别可用于限制锁合件12的旋转。继而锁合件12被配置为浮动螺母,可在与穿接杆19的操作部22配合时,沿Z轴方向在容纳空间90内滑动。
如图13所示,线缆连接端子6具有穿接杆19穿过第一壁板9的锁合状态,且操作部22与锁合件12之间、具体地第一壁板9与锁合件12之间可形成夹持空间60。操作者可用手旋拧操作部22,也可利用螺丝刀旋拧操作部22。锁合件12在向第一壁板9移动的过程中可夹紧线鼻子4,继而可利用螺纹的自锁能力保持该锁合状态。
如图14所示,线缆连接端子6具有穿接杆19与锁合件12脱离的开锁状态。线鼻子4可抽出或插入容纳空间90。图15展示了线缆连接端子6可实现的状态,此时未连接至线缆。在锁合件12处于行程最低端时,穿接杆19的最下端螺纹可与锁合件12螺接例如至少一圈。
在形成座体70的过程中,锁合件12可先放置于容纳空间90,然后形成卷边13以限制锁合件12。第二连接组件8包括压铆松不脱螺钉时,可将压铆松不脱螺钉铆接第一连接组件7。第二连接组件8和第一连接组件7二者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导电。
以上公开的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公开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线缆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7),包括座体(70)和锁合件(12),所述座体(70)包括第一壁板(9)和位于所述第一壁板(9)一侧的容纳空间(90),所述容纳空间(90)容纳所述锁合件(12);和
第二连接组件(8),包括穿接杆(19)和操作部(22),所述操作部(22)固接于所述穿接杆(19)的一端,所述穿接杆(19)的另一端包括适于被所述锁合件(12)锁合的锁合部(2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8)和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二者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导电,
其中,所述线缆连接端子(6)具有所述穿接杆(19)穿过所述第一壁板(9)的锁合状态,且所述操作部(22)与所述锁合件(1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穿接杆(19)的杆体(21)的外径小于所述锁合部(20)的外径,
所述锁合件(12)包括卡接部(16),所述卡接部(16)适于沿所述穿接杆(19)的径向弹动,并限制所述锁合部(20)沿所述穿接杆(19)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所述锁合件(12)还包括弹性弯折部(17)和保持部(18),所述弹性弯折部(1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卡接部(16)和所述保持部(18);
所述座体(70)包括卷边(13),所述卷边(13)固接于所述第一壁板(9)并用于固定所述保持部(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所述锁合部(20)具有圆盘形,所述锁合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卡接部(16);
所述座体(70)包括引导部(14),所述引导部(14)自所述第一壁板(9)延伸入所述容纳空间(90),所述引导部(14)用于引导所述穿接杆(19),并具有与所述第一壁板(9)相对的托举部(15),所述托举部(15)与所述第一壁板(9)沿相对的方向限制所述卡接部(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还包括连接件(24),所述连接件(2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座体(70)和所述操作部(22);
所述操作部(22)包括弧形翘边(23),所述弧形翘边(23)沿所述穿接杆(19)的轴向翘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所述锁合部(20)包括螺杆,所述锁合件(12)包括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纹孔,所述锁合件(12)适于在所述容纳空间(90)沿所述穿接杆(19)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8)包括连接件(24),所述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壁板(9)固接并用于限制所述穿接杆(19)沿轴向脱离所述锁合件(12)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8)为压铆松不脱螺钉;
所述座体(70)包括卷边(13),所述卷边(13)固接于所述第一壁板(9)并用于限制所述锁合件(12)的行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其中,所述座体(70)还包括第二壁板(10)和针脚(11),所述针脚(11)位于所述容纳空间(90)的背离所述第一壁板(9)的一侧,所述第二壁板(10)连接于所述针脚(11)与所述第一壁板(9)之间。
10.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1);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端子(6),所述线缆连接端子(6)与所述电路板(1)固接且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22576.8U CN220138819U (zh) | 2023-04-13 | 2023-04-13 | 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22576.8U CN220138819U (zh) | 2023-04-13 | 2023-04-13 | 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38819U true CN220138819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55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22576.8U Active CN220138819U (zh) | 2023-04-13 | 2023-04-13 | 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38819U (zh) |
-
2023
- 2023-04-13 CN CN202320922576.8U patent/CN2201388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28621B2 (en) | Electric device with rotatable and receivable plug | |
US5018982A (en) | Adapter for stack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US7265996B2 (en) | Retaining device for expansion cards | |
US6498731B1 (en) | System for prot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US8054624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storage device | |
US7707718B2 (en) | Methods for assembling computers | |
CN104063027B (zh) | 电子装置 | |
JPH0869836A (ja) | カードエッジ型コネクタ | |
CN101491167B (zh) | 具有锁扣机构的电连接器插座 | |
US8011088B2 (en) | Method for securing a circuit board to a socket | |
CN220138819U (zh) | 线缆连接端子、包括线缆连接端子的主板 | |
US7556519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ing a circuit board to a computer assembly | |
US4917624A (en) | Socket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JP4115974B2 (ja) | ゼロ挿入力電気コネクタ | |
US724413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locking device | |
US751040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oldable plug | |
US12160968B2 (en) | Remote releasing module and circuit board device | |
US20210305730A1 (en) | Collapsable alignment member | |
CN201126918Y (zh) | 具可固定式转换插头之旋转插头 | |
CN113867481A (zh) | 电子设备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 |
TWI358859B (en) | Electronic connector and plug and socket thereof | |
US5273451A (en) | Clamp fixing structure of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 |
CN215896871U (zh) | 可旋转usb装置 | |
TWM417589U (en) | Screw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crewing structure | |
CN113140932B (zh) | 浮动式导引插入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