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765U - 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38765U CN220138765U CN202320562828.0U CN202320562828U CN220138765U CN 220138765 U CN220138765 U CN 220138765U CN 202320562828 U CN202320562828 U CN 202320562828U CN 220138765 U CN220138765 U CN 2201387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eld
- insulating housing
- contact carrier
- stop
- cable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成形为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并且具有敞开的近端端部和远端端部的中空的筒状件;以及接触件载体,容置在绝缘壳体内部形成的容置腔内,接触件载体包括线缆端子组件以及固定地套设在线缆端子组件外侧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第一屏蔽件的近端部分固定地套设在第二屏蔽件的远端部分外侧并且与第二屏蔽件的远端部分机械地且电气地连接。接触件载体从绝缘壳体的近端端部插入到绝缘壳体中,接触件载体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并且在绝缘壳体的容置腔内设置有与限位装置接合的止动装置,止动装置与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上的限位装置接合,将接触件载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地配装在绝缘壳体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提供高信号完整性的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连接器特别地可以是5G高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被用于许多电子系统中。通常,将系统制造为单独的电子组件是更容易且更经济有效的,这种单独的电子组件可以与电连接器连结在一起。电连接器可用于对电子组件进行互连,使得电子组件可以作为系统的一部分而一起工作。通常,电连接器包括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板连接器和与该板连接器配合的线缆连接器。在一些系统中,通过直接对印刷电路板上的板连接器进行配合连接来连结两个印刷电路板可能是不现实的。例如,当组装系统时,对于直接将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板连接器连接起来而言,这些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可能间隔太大。
在一些系统中,电子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线缆来进行。线缆可以端接有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板连接器配合的线缆连接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作为线缆组件的一部分的线缆连接器插塞到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板连接器中,从而在电子组件之间进行连接。在其他系统中,端接有线缆的线缆连接器可以与端接有另一线缆的另一线缆连接器相配合。
将组件通过线缆连接起来的系统的示例为现代的车辆。例如,自动化车辆包括用于对各种车辆系统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各种车辆系统比如为发动机、变速器(TCU)、安全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照明系统、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娱乐系统、导航系统和摄像头。电子控制单元可以作为单独的组件进行制造。为了简化车辆的制造,组件可以单独形成,然后经由端接有线缆连接器的线缆进行连接,该线缆连接器能够连接至端接有其他线缆连接器或者在组件内附接至印刷电路板的配合的板连接器。
车辆运行导致了对于线缆连接器而言的恶劣环境。车辆可能振动,从而导致线缆连接器松开,并且完全停止工作。即使振动不能完全阻止线缆连接器的工作,这种振动也会引起电气噪声,从而干扰通过包括线缆连接器的互连器而进行连结的电子设备的工作。例如,噪声可能是由线缆连接器内的组成部件的相对运动引起的,这种相对运动可能会改变线缆连接器的电气特性。电气特性的变化又会导致通过互连器的信号的变化,这是干扰对底层信号进行处理的噪声的形式。
在车辆运行环境中,电气噪声也可能来自于产生电磁辐射的车辆部件。这种辐射可能耦接至线缆连接器的传导结构,从而在通过这些传导结构的任何信号上产生噪声。在车辆中,许多部件中的任何一者都可能产生电磁辐射,如火花塞、交流发电机或电源开关。电气噪音对于高速信号例如那些用于通过车辆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信号而言尤其严重。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比如在车辆中提供高的信号完整性的线缆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特别地可以是5G高速连接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该线缆连接器可以包括: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可以成形为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并且具有敞开的近端端部和远端端部的中空的筒状件;以及接触件载体,该接触件载体可以容置在绝缘壳体内部形成的容置腔内,接触件载体可以包括线缆端子组件以及固定地套设在线缆端子组件外侧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其中,第一屏蔽件的近端部分固定地套设在第二屏蔽件的远端部分外侧并且与第二屏蔽件的远端部分机械地且电气地连接,以及其中,接触件载体从绝缘壳体的近端端部插入到绝缘壳体中,接触件载体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并且在绝缘壳体的容置腔内设置有与限位装置接合的止动装置,止动装置与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上的限位装置接合,将接触件载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地配装在绝缘壳体内。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设置有绝缘壳体以及容置在该绝缘壳体内的接触件载体,接触件载体包括第一屏蔽件以及部分地以固定的方式套设在该第一屏蔽件内的第二屏蔽件,并且接触件载体上还设置有限位装置,绝缘壳体内设置有与该限位装置相接合的止动装置。以此方式,通过绝缘壳体内的止动装置与接触件载体上的限位装置之间的接合,阻止接触件载体在绝缘壳体中的相对运动,从而将接触件载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地配装在绝缘壳体内。由此,本公开的线缆连接器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避免了由于振动而导致的线缆连接器的松开/松动,进而提供了更一致的信号路径。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止动装置可以设置在绝缘壳体的侧壁上并且构造成沿纵向方向延伸且在远端端部悬置的悬臂梁,在悬臂梁的悬置端部处可以设置有延伸到绝缘壳体内部的容置腔中的第一止动件,第一止动件可以与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的第二屏蔽件抵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悬臂梁可以经由第一止动件向接触件载体的第二屏蔽件施加朝向绝缘壳体内部的偏置力。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止动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绝缘壳体的内壁上且朝向绝缘壳体内部的容置腔突出的接合止动部,第一屏蔽件可以包括从第一屏蔽件的外表面沿背离接触件载体的方向突出的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接合止动部可以与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的第一屏蔽件上的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抵接并且位于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的远端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可以为由第一片材围成的中空的筒形件,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可以形成为在正交于第一片材的外表面的方向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内壁上的接合止动部的近端端面可以与第一屏蔽件上形成的凸起部的远端端面在纵向方向上形成面接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定位保障装置,该定位保障装置可以沿与纵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绝缘壳体的外部插入到绝缘壳体内并且定位于接触件载体与绝缘壳体之间,以及其中,止动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定位保障装置上的定位保障止动部,定位保障止动部可以沿与纵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到绝缘壳体内部的容置腔中并且与沿纵向方向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的第一屏蔽件的近端端部相接合。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位保障装置可以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基部;以及从基部延伸的两个闩锁臂,两个闩锁臂设置在基部的远端端部附近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并且两个闩锁臂沿与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相垂直竖向方向延伸,以及其中,定位保障止动部可以设置在基部的近端端部处并且沿竖向方向与两个闩锁臂同向地延伸。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闩锁臂可以在远离基部的端部处具有钩挂式闩锁部,以及其中,绝缘壳体的在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个相反的侧壁上均可以构造有窗形部,窗形部可以接纳并闩锁被插入到绝缘壳体内的定位保障装置上的闩锁臂的钩挂式闩锁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绝缘壳体的形成有窗形部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上,还可以形成有沿纵向方向延伸且在远端端部悬置的悬臂梁,在悬臂梁的悬置端部处可以设置有延伸到绝缘壳体内部的容置腔中的第一止动件,第一止动件可以与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的第二屏蔽件抵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形成在第一片材的内表面上,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的叠置区域中的第一止动部,第一止动部可以在正交于第一片材的内表面的方向上朝向第一容置腔延伸,以及其中,第二屏蔽件可以包括接纳第一止动部的第一槽,第一止动部与第一槽的接合将第一屏蔽件机械地固定至第二屏蔽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屏蔽件在叠置区域中可以具有椭圆形横截面,椭圆形横截面可以包括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以及由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连结的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并且其中,第二屏蔽件在叠置区域中可以包括分别从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且沿周向延伸的凸形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屏蔽件的凸形部可以与第一屏蔽件的内表面接合,将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屏蔽件的第一槽可以设置在第二屏蔽件的第一直线部分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还可以包括第二止动部,以及其中,第二屏蔽件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槽平行的第二槽,以及其中,第二止动部的端部部分延伸穿过第二槽。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考附图对仅通过非限制性说明的方式提供的本公开的多个特定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且本公开的另外的目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沿图3的线缆连接器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沿图5的线缆连接器的B-B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触件载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触件载体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沿图8的接触件载体的C-C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0示出了接触件载体的第二屏蔽件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沿图10的第二屏蔽件的D-D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2示出了线缆连接器的定位保障装置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在这方面,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不同形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描述。
还应指出的是,为了清楚起见,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并未描述和示出实际的特定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另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细节模糊了本公开关注的技术方案,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仅描述和示出了与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布置结构,而省略了与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关系不大的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细节。
相应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为使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公开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公开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公开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就本公开的公开内容而言,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单数包括复数,反之亦然,词语“和”和“或”应当既是连接的又是分离的,词语“任何”和“所有”均指“任何和所有”。还应理解,尽管本文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之类的序数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某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与其他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区分开。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公开的线缆连接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线缆连接器可以是具有单端口的连接器,并且构造成与具有单端口的板连接器(未示出)相配合。
参照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1的立体图,并且图2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线缆连接器1的分解图。
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器1可以包括绝缘壳体100和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绝缘壳体100中的接触件载体200。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100可以构造成中空的筒状件。筒状的绝缘壳体100在纵向方向(如图中示出的y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敞开的近端端部101和远端端部102。也就是说,绝缘壳体100在近端端部101处形成有开口,并且在远端端部102处也形成有开口。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用语“近端”和“远端”是参照将接触件载体200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的插入方向(图示中的y方向)而言的。举例而言,线缆连接器的绝缘壳体100的“近端端部”与“远端端部”分别指的是绝缘壳体100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相反两个端部。更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绝缘壳体100的“近端端部”指的是绝缘壳体100的供接触件载体200插入的端部,即由附图标记“101”指示的端部,而绝缘壳体100的“远端端部”指的是绝缘壳体100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近端端部101相反的端部,即由附图标记“102”指示的端部。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器的接触件载体构造成从绝缘壳体的近端端部处插入到绝缘壳体中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地配装在绝缘壳体内。绝缘壳体的远端端部可以用于与配对的板连接器(未示出)接合。
如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1的接触件载体200可以从绝缘壳体100的近端端部101处沿绝缘壳体100的纵向方向(y方向)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并且容置在由绝缘壳体100的中空筒状件围成的容置腔中。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接触件载体200可以从绝缘壳体100拆卸,以进行维修或更换。也就是说,接触件载体200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配装在绝缘壳体100内。
现在参照图3至图7,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线缆连接器1的接触件载体200可以包括线缆端子组件205以及固定地套设在线缆端子组件205外侧的第一屏蔽件210和第二屏蔽件220。第一屏蔽件210和第二屏蔽件220可以机械地且电气地联接在一起。
如图6中所示,接触件载体200的第一屏蔽件210可以设置成与绝缘壳体100的远端端部102相邻。接触件载体200的第二屏蔽件220可以设置成与绝缘壳体100的近端端部101相邻。第二屏蔽件220固定地套设并附接在线缆端子组件205外侧上。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210的近端部分固定地套设在第二屏蔽件220的远端部分的外侧并且与第二屏蔽件220的远端部分机械地且电气地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屏蔽件210的近端部分与第二屏蔽件220的远端部分叠置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缆端子组件205可以包括线缆部分230和与线缆部分230相连的配合接口部分260。线缆端子组件205的配合接口部分26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出第二屏蔽件220的远端端部而容置在第一屏蔽件210的远端部分内。配合接口部分260的远端端部经由第一屏蔽件210的远端端部处的开口和绝缘壳体100的远端端部102的开口而暴露,从而可用于与配对的板连接器(未示出)的接口相接合。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接触件载体上可以设置有限位装置,并且可以在绝缘壳体内部的容置腔内设置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与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上的限位装置的接合,可以将所述接触件载体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地配装在绝缘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100的一个侧壁上可以设置有开口110,开口110中可以设置有从开口110的近端端部111沿纵向方向(y方向)朝向开口110的远端端部112延伸的悬臂梁120,如图3中所示。悬臂梁120包括悬置端部121以及设置在悬置端部121上的第一止动件122。第一止动件122在悬置端部121处朝向绝缘壳体100的内部的容置腔延伸。如图4中所示,当接触件载体200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时,第一止动件122与接触件载体200的第二屏蔽件220相接合并且抵接在第二屏蔽件220的外表面上。
参照图4,接触件载体200可以在悬臂梁120的第一止动件122的作用下闩锁至绝缘壳体100。具体地,悬臂梁120可以构造为可弹性变形的构件,并且悬臂梁120的第一止动件122可以具有凸轮形表面。当接触件载体200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时,第二屏蔽件220可以与第一止动件122相接合,在该接合位置中,悬臂梁120自身的弹性力将推动悬臂梁120沿图4的向下方向移位,从而在与绝缘壳体100的纵向方向(y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第二屏蔽件220进行闩锁。
以此方式,悬臂梁120作为设置在绝缘壳体100的容置腔中的止动装置,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经由第一止动件122向所述接触件载体200的第二屏蔽件220施加朝向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偏置力,由此在与纵向方向相垂直的横向方向(如图中示出的x方向)上向第二屏蔽件220施加偏压力。在该横向方向的偏置力的作用下,防止接触件载体200在绝缘壳体100内沿横向方向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线缆连接器的结构更稳定。
此外,通过采用在绝缘壳体100的侧壁上设置可弹性变形的悬臂梁120的方式,使得第一止动件122与绝缘壳体100一体成形,简化了止动结构,同时减少线缆连接器的安装时间。由此,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止动件122的结构不限于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100的侧壁与接触件载体200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比如弹簧,以对接触件载体200施加弹性作用,从而防止接触件载体200沿横向方向的运动。另外,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线缆连接器1还可以设置各种偏压构件,只要偏压构件能够穿过绝缘壳体100的开口110而朝向绝缘壳体100内部偏压接触件载体200即可。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绝缘壳体100的容置腔中的止动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绝缘壳体100的内壁上的且朝向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容置腔突出的接合止动部103,如图6所示。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210可以包括从第一屏蔽件210的外表面沿背离套设在第一屏蔽件210中接触件载体200的方向向外突出的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在接触件载体200沿纵向方向(y方向)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的状态下,绝缘壳体100上的接合止动部103与第一屏蔽件210上设置的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相抵接,并且接合止动部103位于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的远端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210可以是由第一片材211围成的中空的筒形件。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可以形成为在正交于第一片材211的外表面的方向上沿该中空筒形件的径向向外的方向延伸的凸起部213a。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绝缘壳体100内壁上设置的接合止动部103的近端端面与第一屏蔽件210上形成的凸起部213a的远端端面在线缆连接器1的纵向方向(y方向)上形成面接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合止动部103在绝缘壳体100的周向上设置于与形成有开口110和悬臂梁120的侧壁相邻的侧壁上。
以此方式,设置在绝缘壳体100的内壁上的接合止动部103与第一屏蔽件210的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的接合提供了止动功能,这种止动功能防止第一屏蔽件210以及设置在第一屏蔽件210内的接触件载体200相对于绝缘壳体100在纵向方向(图中示出的y方向)和竖向方向(如图中示出的z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从而增强了线缆连接器1的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屏蔽件可以包括第一片材,第一片材围成容置配合接口和第二屏蔽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容置腔。第二屏蔽件可以包括第二片材,第二片材围成容置线缆部分的第二容置腔。第二屏蔽件的一部分套设于第一屏蔽件中以形成叠置区域。
如图7中所示,第一屏蔽件210可以由第一片材211形成,以及第二屏蔽件220可以由第二片材221形成。可以将第一片材211和第二片材221形成为中空的管状件。并且管状件可以围成第一容置腔212和第二容置腔222。第一容置腔212和第二容置腔222的周缘可以分别由第一片材211和第二片材221来限界。第一容置腔212中可以容置有配合接口部分260,配合接口部分260可以插入到对配合接口部分260进行容置的壳体270中,壳体270可以插入到第一容置腔212中,配合接口部分260可以为一对信号端子,这对信号端子构造成与板连接器的端子相配合。
参照图8,金属片材可以具有接合在一起的两个边缘,两个边缘彼此连接以使得管状件围成容置腔,在所示的示例中,两个边缘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互锁部,例如一个或更多个互锁的突出部和凹部。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屏蔽件220的第二片材221可以具有突出部221a和对应的凹部221b。当形成第二屏蔽件220时,突出部221a配装至凹部221b,使得在突出部221a和凹部221b互锁后,可以为第二屏蔽件220提供进一步的机械完整性。金属片材可以冲压成型,以这种方式形成金属片材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可以理解的是,金属片材也可以使用其他成型方式,比如锻造成型。
如图6中所示,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形成为在正交于所述第一片材211的外表面的方向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213a。凸起部213a从第一片材211的表面在远离第一容置腔212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闩锁特征。以此方式,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可以与第一屏蔽件210一体成形,由此,简化了线缆连接器1的结构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继续参照图6,绝缘壳体100的接合止动部103从绝缘壳体100的内壁朝向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容置腔延伸。接合止动部103在纵向方向上与凸起部213a对准,在接触件载体200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时,接触件载体200的凸起部213a与绝缘壳体100的接合止动部103相接合。由此,限制接触件载体200在绝缘壳体100内沿纵向方向和竖向方向的运动。应当指出的是,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的结构不限于凸起部213a的形式,还可以在绝缘壳体100与接触件载体200之间设置止动销,以阻止接触件载体200在绝缘壳体100内沿竖向方向的运动。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线缆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定位保障装置,该定位保障装置可以沿与绝缘壳体的纵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绝缘壳体的外部插入到绝缘壳体内并且定位于接触件载体与绝缘壳体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绝缘壳体内部的容置腔中的止动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保障装置上的定位保障止动部。定位保障止动部可以沿与所述纵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到绝缘壳体内部的容置腔中并且与沿所述纵向方向插入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件载体的第一屏蔽件的近端端部相接合。
返回参照图2,线缆连接器1还可以包括定位保障装置300。定位保障装置300可以设置有定位保障止动部302,定位保障止动部302可以用于将接触件载体200进一步闩锁在绝缘壳体100中。当接触件载体200在绝缘壳体100中插入到期望位置中时,定位保障装置300可以被按压而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并且定位保障止动部302与接触件载体200的第一屏障件210的近端端部相接合,从而阻止接触件载体200从绝缘壳体100中移出。以此方式,定位保障止动部302防止接触件载体200在绝缘壳体100内沿纵向方向的运动,从而增强了线缆连接器1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2中所示,定位保障装置300具有沿纵向方向(y方向)延伸的基部301和定位保障止动部302,定位保障止动部302从基部301的与绝缘壳体100的近端端部101靠近的一端在竖向方向上延伸。在图6所示的工作状态下,定位保障装置300完全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定位保障止动部302与第一屏蔽件210的套设在第二屏蔽件220上的近端端部相接合,也就是说,定位保障止动部302与第一屏蔽件210的靠近绝缘壳体100的近端端部101的端部相接合。以此方式,定位保障装置300抵接在第二屏蔽件220的侧部,并且向第二屏蔽件220施加压力,以阻止接触件载体200沿纵向方向的运动。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定位保障装置还可以包括从基部延伸的两个闩锁臂,两个闩锁臂设置在基部的远端端部附近并且分别设置在基部的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并且两个闩锁臂沿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相垂直竖向方向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可以在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相反的两个侧壁上均构造有窗形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窗形部中的一个窗形部与绝缘壳体的悬臂梁及其开口位于相同的侧壁上。绝缘壳体的窗形部可以构造成使得:在接触件载体插入到绝缘壳体中后,定位保障装置的闩锁臂的钩挂式闩锁部被接纳并闩锁在窗形部中。
继续参照图2,定位保障装置300还可以包括两个闩锁臂303。两个闩锁臂303设置在基部301的远端端部附近并且分别设置在基部301的与所述纵向方向(y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两个闩锁臂303沿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相垂直竖向方向从基部301的横向两端在竖向方向上延伸。闩锁臂303与定位保障止动部302间隔开。定位保障止动部302设置在所述基部301的近端端部处并且沿所述竖向方向与两个所述闩锁臂303同向地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100的底壁上可以设置有供闩锁臂303插入的开口。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位保障装置300的闩锁臂303的端部处设置有钩挂式闩锁部304。
绝缘壳体100在相反的两个侧壁上构造有窗形部104,窗形部104可以接纳钩挂式闩锁部304。当定位保障装置300完全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时,钩挂式闩锁部304被接纳在窗形部104中。在这种情况下,接触件载体200被锁定到绝缘壳体100中。通过如上所述的钩挂方式,定位保障装置300可以被牢固地配装在绝缘壳体100中,从而提高了闩锁作用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使线缆连接器1的结构更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壳体100的接纳闩锁臂303的结构不限于此,替代性地,还可以在绝缘壳体100的内壁设置凹部,以接纳闩锁臂303。
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100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另外的窗形部104’,另外的窗形部104’位于窗形部104下方,在定位保障装置300部分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的情况下,钩挂式闩锁部304被接纳在另外的窗形部104’中,在这种状态下,接触件载体200可以在绝缘壳体100内沿纵向方向运动,以此方式,可以对接触件载体200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绝缘壳体100的形成有窗形部104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上,还形成有沿纵向方向(y方向)延伸且在远端端部悬置的悬臂梁120。在悬臂梁120的悬置端部处设置有延伸到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容置腔中的第一止动件122,第一止动件122与插入到绝缘壳体100中的接触件载体200的第二屏蔽件220抵接。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可以形成在第一片材的内表面上,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包括位于叠置区域中的第一止动部,第一止动部在正交于第一片材的内表面的方向上朝向第一容置腔延伸,以及第二屏蔽件还可以包括构造成接纳第一止动部的第一槽,使得第一屏蔽件机械地连接至第二屏蔽件。
参照图8,第一屏蔽件210还包括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214,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214由第一止动部214a形成,第一止动部214a形成在第一片材211侧壁上,并且第一止动部214a朝向第一容置腔212的内部延伸,第二屏蔽件220还包括第一槽223,第一槽223可以接纳第一止动部214a。以此方式,第一屏蔽件210机械地连接至第二屏蔽件220。应当指出的是,第一屏蔽件210与第二屏蔽件22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210可以螺纹连接至第二屏蔽件220,替代性地,第一屏蔽件210还可以键连接至第二屏蔽件220。本公开的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地将第一屏蔽件210套设在第二屏蔽件220上,并且本公开通过在第一片材211的侧壁设置向第一容置腔212内延伸的第一止动部214,可以使接触件载体200的整体尺寸减小,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
应当指出的是,第一屏蔽件210上可以设置多个止动部,并且第二屏蔽件220上可以设置多个对应的槽。例如,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件210还可以包括第二止动部(未示出),第二止动部可以沿纵向方向设置在第一止动部214a的前方或后方,并且第二屏蔽件220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槽223平行的第二槽(未示出),第二槽的位置与第二止动部的位置相对应,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止动部和第二槽的配装方式与第一止动部和第一槽的配装方式相同,即,第二止动部的端部部分延伸穿过第二槽。以此方式,提高了第一屏蔽件210与第二屏蔽件220的机械连接的稳定性。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屏蔽件在叠置区域中可以具有椭圆形横截面,椭圆形横截面包括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以及由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连结的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并且第二屏蔽件可以在叠置区域中包括分别从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且沿周向延伸的凸形部。
图2中示出的第二屏蔽件220在叠置区域中可以具有椭圆形横截面225,椭圆形横截面225可以包括彼此连结的第一直线部分225a、第二直线部分225b、第一弯曲部分225c和第二弯曲部分225d,第二屏蔽件220的第一槽223可以设置在第二屏蔽件220的第一直线部分225a中,第二屏蔽件220还可以包括凸形部224,凸形部224可以设置在第二屏蔽件220的外表面上,凸形部224可以从第一弯曲部分225c和第二弯曲部分225d在远离第二容置腔222的方向上向外突出,如图2中所示,凸形部224可以形成为围绕第二屏蔽件220延伸的脊。凸形部224可以与第一屏蔽件210接触,使得第一屏蔽件210与第二屏蔽件220电连接。以此方式,增大了第一屏蔽件210与第二屏蔽件220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了接触件载体200的结构稳定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线缆连接器1的线缆部分230可以包括被线缆屏蔽件围绕的一对绝缘导体231a和231b,线缆屏蔽件又被绝缘护套覆盖。为了进行端接,绝缘护套可以被移除,以使线缆线缆屏蔽件暴露。这种对线缆部分230的操作使绝缘导体231a和231b可以附接至板连接器的端子。接触件载体200的配合接口部分260可以被压接至线缆部分230的绝缘导体231a和231b,其中配合接口部分260的压接端部是暴露的,或者,配合接口部分260可以在压接至线缆部分230的绝缘导体231a和231b后插入到对配合接口部分260进行容置的壳体270中。
图2中所示的线缆连接器1还可以包括套圈240。线缆屏蔽件的一部分通过将线缆护套的一部分移除而暴露,线缆屏蔽件的暴露的部分可以插入到套圈240中,并且第二屏蔽件220可以围绕套圈240进行压接,以此方式,形成线缆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220之间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触件载体200还可以包括阻抗适配器250,阻抗适配器250可以围绕线缆部分230布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阻抗适配器250可以是金属件,并且可以与第二屏蔽件220电接触。阻抗适配器250与第二屏蔽件220相比更靠近于线缆部分230的绝缘导体,并且阻抗适配器250基本上可以对线缆部分230的绝缘导体的移除了线缆屏蔽件的部分进行覆盖。阻抗适配器250可以与线缆导体间隔开,以提供与线缆内的导体的阻抗相配合的阻抗。
本公开的线缆连接器可以应用于5G、新能源、环保等领域。举例而言,本公开的图1至图14中所示的线缆连接器可以是5G高速连接器。
即使已经就多个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显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实施方式一起使用,并且这种变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实现方式还可以包括上述特征或实施方式中的任何一个特征或实施方式,或上述特征或实施方式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特征或实施方式的组合。
与本实施方式相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上述特征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方面进行各种改变。所公开的方法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并且在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内容等效范围内的所有差异均应被视为包含在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连接器(1)包括:
绝缘壳体(100),所述绝缘壳体(100)成形为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并且具有敞开的近端端部(101)和远端端部(102)的中空的筒状件;以及
接触件载体(200),所述接触件载体(200)容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00)内部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接触件载体(200)包括线缆端子组件(205)以及固定地套设在所述线缆端子组件(205)外侧的第一屏蔽件(210)和第二屏蔽件(22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的近端部分固定地套设在所述第二屏蔽件(220)的远端部分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屏蔽件(220)的远端部分机械地且电气地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接触件载体(200)从所述绝缘壳体(100)的所述近端端部(101)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中,所述接触件载体(200)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并且在所述绝缘壳体(100)的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装置接合的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与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中的所述接触件载体(200)上的所述限位装置接合,将所述接触件载体(200)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地配装在所述绝缘壳体(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00)的侧壁上并且构造成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且在远端端部悬置的悬臂梁(120),在所述悬臂梁(120)的悬置端部处设置有延伸到所述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容置腔中的第一止动件(122),所述第一止动件(122)与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中的所述接触件载体(200)的所述第二屏蔽件(220)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120)经由所述第一止动件(122)向所述接触件载体(200)的所述第二屏蔽件(220)施加朝向所述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偏置力。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00)的内壁上且朝向所述绝缘壳体(100)内部的所述容置腔突出的接合止动部(103),所述第一屏蔽件(210)包括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的外表面沿背离所述接触件载体(200)的方向突出的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所述接合止动部(103)与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中的所述接触件载体(200)的所述第一屏蔽件(210)上的所述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抵接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的远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为由第一片材(211)围成的中空的筒形件,所述第一屏蔽件限位装置(213)形成为在正交于所述第一片材(211)的外表面的方向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213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00)内壁上的所述接合止动部(103)的近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上形成的所述凸起部(213a)的远端端面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形成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还包括定位保障装置(300),所述定位保障装置(300)沿与所述纵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从所述绝缘壳体(100)的外部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内并且定位于所述接触件载体(200)与所述绝缘壳体(100)之间,以及
其中,所述止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保障装置(300)上的定位保障止动部(302),所述定位保障止动部(302)沿与所述纵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到所述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容置腔中并且与沿所述纵向方向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中的所述接触件载体(200)的所述第一屏蔽件(210)的近端端部相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保障装置(300)包括: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基部(301);以及从所述基部(301)延伸的两个闩锁臂(303),两个所述闩锁臂(303)设置在所述基部的远端端部附近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并且两个所述闩锁臂(303)沿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相垂直竖向方向延伸,以及
其中,定位保障止动部(302)设置在所述基部(301)的近端端部处并且沿所述竖向方向与两个所述闩锁臂(303)同向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臂(303)在远离所述基部(301)的端部处具有钩挂式闩锁部(304),以及
其中,所述绝缘壳体(100)的在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个相反的侧壁上均构造有窗形部(104),所述窗形部(104)接纳并闩锁被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内的所述定位保障装置(300)上的所述闩锁臂(303)的钩挂式闩锁部(3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壳体(100)的形成有所述窗形部(104)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上,还形成有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且在远端端部悬置的悬臂梁(120),在所述悬臂梁(120)的悬置端部处设置有延伸到所述绝缘壳体(100)内部的容置腔中的第一止动件(122),所述第一止动件(122)与插入到所述绝缘壳体(100)中的所述接触件载体(200)的所述第二屏蔽件(220)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还包括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214),所述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214)形成在所述第一片材(211)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屏蔽件止动装置(214)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与所述第二屏蔽件(220)的叠置区域中的第一止动部(214a),所述第一止动部(214a)在正交于所述第一片材(211)的所述内表面的方向上朝向由所述第一片材(211)围成的第一容置腔(212)延伸,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件(220)包括接纳所述第一止动部(214a)的第一槽(223),所述第一止动部(214a)与所述第一槽(223)的接合将所述第一屏蔽件(210)机械地固定至所述第二屏蔽件(22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件(220)在所述叠置区域中具有椭圆形横截面(225),所述椭圆形横截面(225)包括第一直线部分(225a)和第二直线部分(225b)、以及由所述第一直线部分(225a)和所述第二直线部分(225b)连结的第一弯曲部分(225c)和第二弯曲部分(225d),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件(220)在所述叠置区域中包括分别从所述第一弯曲部分(225c)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分(225d)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且沿周向延伸的凸形部(22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件(220)的所述凸形部(224)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内表面接合,将所述第一屏蔽件(210)与所述第二屏蔽件(220)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件(220)的所述第一槽(223)设置在所述第二屏蔽件(220)的所述第一直线部分(225a)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210)还包括第二止动部,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件(22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223)平行的第二槽,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止动部的端部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62828.0U CN220138765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线缆连接器 |
PCT/CN2023/113192 WO2024187676A1 (zh) | 2023-03-13 | 2023-08-15 | 线缆连接器 |
US18/603,097 US20240313458A1 (en) | 2023-03-13 | 2024-03-12 | Reliable high speed connector |
TW113202536U TWM663049U (zh) | 2023-03-13 | 2024-03-13 | 可靠的高速連接器及端子子總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62828.0U CN220138765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线缆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38765U true CN220138765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4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62828.0U Active CN220138765U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线缆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38765U (zh) |
WO (1) | WO202418767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021420B1 (de) * | 2014-11-12 | 2017-01-11 | MD Elektronik GmbH | Mehradriges geschirmtes Kab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erartigen Kabels |
JP6404867B2 (ja) * | 2016-01-12 | 2018-10-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EP3783741A1 (en) * | 2019-08-20 | 2021-02-24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Connector and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CN111682373B (zh) * | 2020-06-30 | 2021-09-17 |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其安装方法 |
KR20240049371A (ko) * | 2021-09-01 | 2024-04-16 | 에프씨아이 유에스에이 엘엘씨 | 고속, 견고한 커넥터 |
CN217691946U (zh) * | 2022-05-14 | 2022-10-2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
2023
- 2023-03-13 CN CN202320562828.0U patent/CN220138765U/zh active Active
- 2023-08-15 WO PCT/CN2023/113192 patent/WO2024187676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87676A1 (zh) | 2024-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6878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able and a manufactured electrical coaxial cable | |
CN109149297B (zh) | 同轴连接器组装体 | |
EP2127039B1 (en) | High voltage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JP2602473B2 (ja) | プラグ・ソケット型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050048846A1 (en) |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joint-type connector | |
JP4514356B2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CN102957052A (zh) | 屏蔽连接器 | |
EP4270679A1 (en) |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reassembled emi sheilding | |
JP4851355B2 (ja) | 外導体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KR20210110882A (ko) | 자동차용 이더넷 커넥터, 및 이더넷 커넥터를 포함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
US20230062139A1 (en) | High speed, ruggedized connector | |
US11211737B2 (en) | Network connector module for a network connector | |
KR20110089275A (ko) | 스타 쿼드 케이블용 플러그 커넥터 | |
KR102550876B1 (ko) | 동축 케이블용 커넥터 | |
CN220138765U (zh) | 线缆连接器 | |
US11482814B2 (en) | Connector with structure for suppressing rattling of the shield terminal | |
US11909147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1410012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3151080U (zh) |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 |
US20240313458A1 (en) | Reliable high speed connector | |
CN111864434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24077440A1 (en) | High speed, ruggedized compact cable connector | |
US12003054B2 (en) | Terminal system of a connector system | |
US20240305047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10784628B2 (en) |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