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114712U -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 Google Patents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4712U
CN220114712U CN202320965285.7U CN202320965285U CN220114712U CN 220114712 U CN220114712 U CN 220114712U CN 202320965285 U CN202320965285 U CN 202320965285U CN 220114712 U CN220114712 U CN 220114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link
track chain
chain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52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春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pa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pa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pa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pa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52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4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4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4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一种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履带链板结构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履带链板结构包含一第一主体以及一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包含一第一链板部及一第一连接部。第一链板部包含一第一轴孔。第一连接部包含一第一斜面结构及一第一连接结构。第二主体包含一第二链板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二链板部包含一第二轴孔。第二连接部包含一第二斜面结构及一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以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结合而形成履带链板结构。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履带链板结构具有拆卸方便、结构稳固性佳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Description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履带式行动机具的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背景技术
履带链条是由多个履带链板与多个履带板通过销套与插销固定而串联组成的结构,其通过啮合链轮的外齿结构,可利用链轮的动力驱动各履带链板在一定的幅度内相对旋转,使履带链条具有可变形的特性,当面对崎岖不平的地形时,履带链条的履带板仍可紧密贴合地面,并允许机械移动,因而广泛应用于如推土机、挖掘机、坦克等履带式行动机具。
习知的履带链板大多为一体铸造而成,在履带链条的组装过程中,多数采用人工锤打紧固件的方式以使履带链板与履带板相互连接。当履带链板或履带板因摩擦和冲击造成磨损时,仍需采用敲锤的方式将两者分离,因而使习知的履带链板在维修过程中较为费力费时。
为此,市面上出现分体式的履带链板,其通过紧固件将左右两个分体彼此紧固而形成完整的履带链板。当欲断开履带链条以进行维修或保养时,可通过移除连接两个分体的紧固件的方式,以拆除部分履带链板来分离履带链条,进而提升履带链条拆卸过程中的便利性。然而,由于分体式履带链板的左右两分体的连接面皆为平面,在操作履带式行动机具的过程中,左右两分体容易产生晃动,当扭力过大时,甚至会造成紧固件断裂,并可能出现履带链条脱落的现象。
有鉴于此,如何使履带链板在具备便于拆卸的优点的情况下提升其结构稳固性,进而延长履带链板的使用寿命,仍为目前市面上具有经济价值的诉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履带链板结构,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且履带链板结构包含一第一主体以及一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包含一第一链板部及一第一连接部。第一链板部包含一第一轴孔。第一连接部一体连接于第一链板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垂直履带链板结构的一长轴的高度小于履带链板结构的最大高度,且第一连接部包含一第一斜面结构及一第一连接结构。第一斜面结构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一顶面。第一连接结构一体设置于第一斜面结构上。第二主体包含一第二链板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二链板部包含一第二轴孔。第二连接部一体连接于第二链板部,其中第二连接部垂直履带链板结构的长轴的高度小于履带链板结构的最大高度,且第二连接部包含一第二斜面结构及一第二连接结构。第二斜面结构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的一底面。第二连接结构一体设置于第二斜面结构上。第一斜面结构自外表面朝内表面向下倾斜或自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第二斜面结构自外表面朝内表面向下倾斜或自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以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结合而形成履带链板结构,第一斜面结构对应第二斜面结构,且第一连接结构匹配第二连接结构。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板结构,其中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时,第一连接部垂直履带链板结构的长轴的高度为H11,第二连接部垂直履带链板结构的长轴的高度为H12,履带链板结构的最大高度为Hmax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H11+H12≤Hmax1。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板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可为一凹槽,第二连接结构可为一凸块。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时,第二连接结构可卡设于第一连接结构中。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板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可为一凸块,第二连接结构可为一凹槽。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时,第一连接结构可卡设于第二连接结构中。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板结构,其中第一连接部可还包含二孔槽,二孔槽彼此分离地开设于第一连接部的顶面。第二连接部可还包含二贯孔,二贯孔贯设于第二连接部,且二贯孔分别对应二孔槽。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板结构,其中第一主体可还包含一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一体设置于第一链板部,其中凸出结构可环设于第一轴孔外并凸出外表面。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板结构,其中第一主体可还包含一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凹设于内表面,且凹槽结构可与第一轴孔连通。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板结构,其中第一斜面结构可自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第二斜面结构可自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履带链条总成,包含至少二销组、至少一如前段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以及至少一履带链节结构。各销组包含一销套及一插销,且一个插销插设于一个销套。履带链节结构包含一第一贯通孔及一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用以供一销组的插销自履带链节结构的一外表面插设。第二贯通孔用以供另一销组的插销自履带链节结构的外表面插设,且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彼此分离。所述一销组是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外表面穿过第一轴孔后穿设于履带链节结构的第一贯通孔,所述另一销组是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外表面穿过第二轴孔后穿设于履带链节结构的第二贯通孔。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履带链节结构可还包含一第一链节主体以及一第二链节主体。第一链节主体可包含一第一链节部及一第一结合部。第一贯通孔设置于第一链节部。第一结合部一体连接于第一链节部,其中第一结合部垂直履带链节结构的一长轴的高度可小于履带链节结构的最大高度,且第一结合部可包含一第一平面结构及一第一结合结构。第一平面结构设置于第一结合部的一顶面,其中第一平面结构平行于履带链节结构的一上表面。第一结合结构一体设置于第一平面结构上。第二链节主体可包含一第二链节部及一第二结合部。第二贯通孔设置于第二链节部。第二结合部一体连接于第二链节部,其中第二结合部垂直履带链节结构的长轴的高度可小于履带链节结构的最大高度,且第二结合部可包含一第二平面结构及一第二结合结构。第二平面结构设置于第二结合部的一底面,其中第二平面结构平行于履带链节结构的一下表面。第二结合结构一体设置于第二平面结构上。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以使第一链节主体与第二链节主体结合而形成履带链节结构,且第一结合结构匹配第二结合结构。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当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时,第一结合部垂直履带链节结构的长轴的高度为H21,第二结合部垂直履带链节结构的长轴的高度为H22,履带链节结构的最大高度为Hmax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H21+H22≤Hmax2。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第一结合结构可为一凹槽,第二结合结构可为一凸块。当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时,第二结合结构可卡设于第一结合结构中。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第一结合结构可为一凸块,第二结合结构可为一凹槽。当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时,第一结合结构可卡设于第二结合结构中。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第一结合部可还包含二通孔槽,二通孔槽彼此分离地开设于第一结合部的顶面。第二结合部可还包含二通孔,二通孔贯设于第二结合部,且二通孔分别对应二通孔槽。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履带链节结构可还包含一延伸结构。延伸结构可环设于第一贯通孔外并凸出履带链节结构的外表面。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履带链节结构可还包含一槽状结构。槽状结构凹设于履带链节结构的一内表面,且槽状结构可与第一贯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履带链条总成,包含至少二销组以及至少二如前段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各销组包含一销套及一插销,且一个插销插设于一个销套。一销组是自一履带链板结构的外表面穿过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轴孔后穿设于另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轴孔,另一销组是自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的外表面穿过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二轴孔后穿设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二轴孔。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斜面结构可自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且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斜面结构可自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履带链条总成,其中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斜面结构的一倾斜角度可相同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斜面结构的一倾斜角度。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通过履带链板结构包含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结构配置,有利于提升履带链条总成在拆卸过程中的便利性,以方便履带式行动机具进行维修或保养。再者,通过至少二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斜面结构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外表面朝内表面向下倾斜或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的结构配置,有利于提升履带链条总成的结构稳固性,并可降低操作履带式行动机具时,因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间发生相对位移等晃动现象而造成紧固件变形及断裂的风险,进而延长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绘示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条总成的部分示意图;
图4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条总成的部分示意图;
图5是绘示图4中履带链节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绘示图4的履带链条总成的履带链板结构与履带链节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7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条总成的一部分示意图;
图8是绘示图7的履带链条总成的另一部分示意图;
图9是绘示图7的履带链条总成的又一部分示意图;以及
图10是绘示图7的履带链条总成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履带链板结构
101:外表面
102:内表面
103:顶面
110:第一主体
120:第二主体
130:第一链板部
131:第一轴孔
140:第一连接部
141:第一斜面结构
142:第一连接结构
143:孔槽
150:第二链板部
151:第二轴孔
160:第二连接部
161:第二斜面结构
162:第二连接结构
163:贯孔
170:凸出结构
180:凹槽结构
200,400,600:履带链条总成
300,500:履带链节结构
301,501:外表面
302,502:内表面
303,503:上表面
310,531:第一贯通孔
320,551:第二贯通孔
330,563:通孔
340,580:槽状结构
410,610:销组
411,611:销套
412,612:插销
510:第一链节主体
520:第二链节主体
530:第一链节部
540:第一结合部
541:第一平面结构
542:第一结合结构
543:通孔槽
550:第二链节部
560:第二结合部
561:第二平面结构
562:第二结合结构
570:延伸结构
620:履带板
630:紧固件
H11:第一连接部垂直履带链板结构的长轴的高度
H12:第二连接部垂直履带链板结构的长轴的高度
H21:第一结合部垂直履带链节结构的长轴的高度
H22:第二结合部垂直履带链节结构的长轴的高度
Hmax1:履带链板结构的最大高度
Hmax2:履带链节结构的最大高度
L1:履带链板结构的长轴
L2:履带链节结构的长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将更详细讨论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然而,此实施方式可为各种新型概念的应用,可被具体实行在各种不同的特定范围内。特定的实施方式是仅以说明为目的,且不受限于揭露的范围。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照图1与图2,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示意图,图2是绘示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爆炸图。履带链板结构100具有一外表面101及一内表面102,且履带链板结构100包含一第一主体110以及一第二主体120。
第一主体110包含一第一链板部130及一第一连接部140。第一链板部130包含一第一轴孔131,其中第一轴孔131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朝内表面102贯穿设置于第一链板部130,以利于后续至少二个履带链板结构100彼此连接。第一连接部140一体连接于第一链板部130,其中第一连接部140垂直履带链板结构100的一长轴L1的高度H11小于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最大高度Hmax1,如此将有利于提升履带链板结构100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40包含一第一斜面结构141及一第一连接结构142。第一斜面结构141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40的一顶面(图未标示)。第一连接结构142一体设置于第一斜面结构141上。
第二主体120包含一第二链板部150及一第二连接部160。第二链板部150包含一第二轴孔151,其中第二轴孔151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朝内表面102贯穿设置于第二链板部150,以利于后续至少二个履带链板结构100彼此连接。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部160一体连接于第二链板部150,其中第二连接部160垂直履带链板结构100的长轴L1的高度H12小于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最大高度Hmax1,如此将有利于提升履带链板结构100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再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160包含一第二斜面结构161及一第二连接结构162。第二斜面结构161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60的一底面(图未标示)。第二连接结构162一体设置于第二斜面结构161上。
具体而言,在履带链板结构100中,第一斜面结构141与第二斜面结构161皆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朝外表面101向下倾斜,且第一斜面结构141对应第二斜面结构161,以利于后续第一连接部140与第二连接部160对应连接。借此,通过第一连接部140包含第一斜面结构141以及第二连接部160包含第二斜面结构161的结构配置,可降低履带链板结构100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间发生相对位移等晃动现象,进而增加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结构稳固性,并降低履带链条脱落的风险。
再者,虽图未绘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斜面结构与第二斜面结构亦可皆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外表面朝履带链板结构的内表面向下倾斜,以因应不同的使用需求,且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再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40与第二连接部160对应连接以使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结合而形成履带链板结构100,其中第一连接部140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42与第二连接结构162而与第二连接部160连接,且第一连接结构142匹配第二连接结构162。详细而言,在履带链板结构100中,第一连接结构142为一凹槽,第二连接结构162为一凸块,当第一连接部140与第二连接部160对应连接时,第二连接结构162是卡设于第一连接结构142中。借此,通过履带链板结构100包含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的结构配置,有利于提升包含本实用新型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履带链条在拆卸过程中的便利性,且使用者可通过拆卸部分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方式来分离履带链条,以方便履带式行动机具进行维修或保养。
再者,虽图未绘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可为一凸块,第二连接结构可为一凹槽,以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时,第一连接结构可卡设于第二连接结构中。另外,所述凸块亦可概呈齿状、圆柱状、立方体、三角柱、四角柱等结构,以利用不同的形状增减元件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再如图1所示,当第一连接部140与第二连接部160对应连接时,第一连接部140垂直履带链板结构100的长轴L1的高度H11、第二连接部160垂直履带链板结构100的长轴L1的高度H12以及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最大高度Hmax1可满足下列条件:H11+H12≤Hmax1。借此,可增加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结构稳固性,并可使履带板与履带链板结构100接触的表面紧密贴合,以降低在操作履带式行动机具的过程中履带链条断裂的可能性。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H11+H12=Hmax1。
再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40可还包含二孔槽143,二孔槽143彼此分离地开设于第一连接部140的顶面。第二连接部160可还包含二贯孔163,二贯孔163贯设于第二连接部160,其中二贯孔163是分别自第二连接部160的顶面103朝第二连接部160的底面的方向而贯设于第二连接部160,且二贯孔163分别对应二孔槽143。详细而言,各孔槽143与各贯孔163可供紧固件(图未绘示)设置,以使第一连接部140与第二连接部160紧密连接,有助于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对应连结而形成履带链板结构100,并可提升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结构稳固性,以及增进履带链板结构100安装或拆卸的便利性。
再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孔槽与各贯孔可分别设有内螺纹结构,以使紧固件的外螺纹结构可与孔槽及贯孔的内螺纹结构相互啮合,进而提升履带链板结构安装或拆卸的便利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再者,所述紧固件可视需求而选用螺丝或螺栓,较佳为螺丝,使紧固件不需额外搭配辅助固定元件(如螺帽)进行使用,以避免因震动等环境因素而导致螺帽松脱的可能性。
再如图1所示,第一主体110可还包含一凸出结构170以及一凹槽结构(图未绘示)。凸出结构170一体设置于第一链板部130,其中凸出结构170可环设于第一轴孔131外并凸出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而有利于提升第一轴孔131的结构强度。凹槽结构凹设于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且凹槽结构可与第一轴孔131连通。借此,通过第一主体110包含凸出结构170与凹槽结构的结构配置,有利于增加履带链板结构100通过销组连结时彼此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照图3,其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条总成200的部分示意图。履带链条总成200包含至少二销组(图未绘示)、至少一履带链板结构100以及至少一履带链节结构300。详细而言,履带链条总成200可视实际使用状况而选择所需的节数,而图3中仅以一节示意来进行说明。另外,销组、履带链板结构100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连接关系与图6、图8与图9相同,为简化说明,在此不以附图进行揭示。
在履带链条总成200中,履带链板结构100可为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100,是以相同的元件的细节请参照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描述,在此将不再赘述。
详细而言,履带链节结构300包含一第一贯通孔310及一第二贯通孔320。第一贯通孔310用以供一销组的插销自履带链节结构300的一外表面301插设。第二贯通孔320用以供另一销组的插销自履带链节结构300的外表面301插设,且第一贯通孔310与第二贯通孔320彼此分离。
具体而言,在履带链条总成200中,履带链板结构100通过销组而与履带链节结构300连接。当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内表面302彼此相对时,一销组将可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穿过第一轴孔131后穿设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第一贯通孔310,另一销组将可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穿过第二轴孔151后穿设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第二贯通孔320。
而如图3所示,履带链节结构300可还包含二通孔330。二通孔330彼此分离地设置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一上表面303,其中各通孔330可提供紧固件(图未绘示)将履带板(图未绘示)固定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上表面303,并有利于提升履带板更换作业的便利性。
履带链节结构300可还包含一延伸结构(图未绘示)与一槽状结构340。延伸结构可环设于第一贯通孔310外并凸出履带链节结构300的外表面301,以利于提升第一贯通孔310的结构强度。槽状结构340凹设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内表面302,且槽状结构340可与第一贯通孔310连通。借此,有利于增加履带链板结构100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连接关系的稳固性。另外,一销组的销套的二端可分别容设于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凹槽结构(图未绘示)与履带链节结构300的槽状结构340中,以避免因销套旋转而导致其位移的风险,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4至图6,图4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条总成400的部分示意图,图5是绘示图4中履带链节结构500的爆炸图,图6是绘示图4的履带链条总成400的履带链板结构100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部分示意图。履带链条总成400包含至少二销组410(图6中仅绘示一个销组410)、至少一履带链板结构100以及至少一履带链节结构500。详细而言,履带链条总成400可视实际使用状况而选择所需的节数,而图4中仅以一节示意来进行说明。
在履带链条总成400中,各销组410包含一销套411及一插销412,且一个插销412插设于一个销套411,其中销套411可概呈一中空圆柱的结构,使销套411可相对于插销412旋转。借此,通过施加在销套411上的力,可驱动插销412进行旋转,以利于履带式行动机具在地面上移动。
再者,在履带链条总成400中,履带链板结构100可为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100,是以相同的元件的细节请参照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描述,在此将不再赘述。
如图4至图6所示,履带链节结构500具有一外表面501及一内表面502,且履带链节结构500包含一第一链节主体510以及一第二链节主体520。
第一链节主体510包含一第一链节部530及一第一结合部540。第一链节部530包含一第一贯通孔531,其中第一贯通孔531自履带链节结构500的外表面501朝内表面502贯穿设置于第一链节部530,以利于后续履带链节结构500与履带链板结构100彼此连接。第一结合部540一体连接于第一链节部530,其中第一结合部540垂直履带链节结构500的一长轴L2的高度H21小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最大高度Hmax2,如此将有利于提升履带链节结构500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再如图5所示,第一结合部540包含一第一平面结构541及一第一结合结构542。第一平面结构541设置于第一结合部540的一顶面(图未标示),其中第一平面结构541平行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一上表面503。第一结合结构542一体设置于第一平面结构541上。
第二链节主体520包含一第二链节部550及一第二结合部560。第二链节部550包含一第二贯通孔551,其中第二贯通孔551自履带链节结构500的外表面501朝内表面502贯穿设置于第二链节部550,有利于后续履带链节结构500与履带链板结构100彼此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结合部560一体连接于第二链节部550,其中第二结合部560垂直履带链节结构500的长轴L2的高度H22小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最大高度Hmax2,如此将有利于提升履带链节结构500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再如图5所示,第二结合部560包含一第二平面结构561及一第二结合结构562。第二平面结构561设置于第二结合部560的一底面(图未标示),其中第二平面结构561平行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一下表面(图未标示)。所述下表面与上表面503相互平行。第二结合结构562一体设置于第二平面结构561上。
具体而言,在履带链节结构500中,第一结合部540与第二结合部560对应连接以使第一链节主体510与第二链节主体520结合而形成履带链节结构500,其中第一结合部540通过第一结合结构542与第二结合结构562而与第二结合部560连接,且第一结合结构542匹配第二结合结构562。而在履带链节结构500中,第一结合结构542可为一凹槽,第二结合结构562可为一凸块,当第一结合部540与第二结合部560对应连接时,第二结合结构562是卡设于第一结合结构542中,其中第一结合结构542、第二结合结构562与图2的第一连接结构142、第二连接结构162在结构上相仿,是以相同的元件的细节请参图2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说明,在此将不再赘述。借此,通过履带链节结构500包含第一链节主体510与第二链节主体520的结构配置,有利于提升包含履带链节结构500的履带链条在拆卸过程中的便利性,进而方便履带式行动机具进行维修或保养。
再者,虽图未绘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结合结构可为一凸块,第二结合结构可为一凹槽,以使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时,第一结合结构可卡设于第二结合结构中,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再如图4与图6所示,在履带链条总成400中,履带链板结构100通过销组410而与履带链节结构500连接。详细而言,当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内表面502彼此相对时,一销组410是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穿过第一轴孔131后穿设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第一贯通孔531,另一销组410是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穿过第二轴孔151后穿设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第二贯通孔551。而如图6所示,当履带链板结构100与履带链节结构500连接时,第一斜面结构141将对应第一平面结构541而呈现斜面与平面并列设置的配置,如此将可有利于降低履带链条总成400使用时,履带链板结构100与履带链节结构500因外力影响而发生相对位移等晃动现象,进而提升履带链条总成400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安全性。
再如图4所示,当第一结合部540与第二结合部560对应连接时,第一结合部540垂直履带链节结构500的长轴L2的高度H21、第二结合部560垂直履带链节结构500的长轴L2的高度H22以及履带链节结构500的最大高度Hmax2可满足下列条件:H21+H22≤Hmax2。借此,可增加履带链节结构500的结构稳固性,并可使履带板与履带链节结构500接触的表面紧密贴合,以降低在操作履带式行动机具的过程中履带链条总成400断裂的可能性。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H21+H22=Hmax2,如此将可使第二结合部560的一顶面(图未标示)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上表面503位于同一平面,而有利于履带板的安装。
另外,当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最大高度Hmax1相等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最大高度Hmax2时,可使履带板结合于履带链板结构100与履带链节结构500时,履带板的不同部位相对于履带链条总成400不会出现高度落差,进而提升履带链条总成400的使用安全性。
再如图5所示,第一结合部540可还包含二通孔槽543,二通孔槽543彼此分离地开设于第一结合部540的顶面。第二结合部560可还包含二通孔563,二通孔563贯设于第二结合部560,其中二通孔563是分别自第二结合部560的顶面朝第二结合部560的底面的方向而贯设于第二结合部560,且二通孔563分别对应二通孔槽543。
另外,通孔槽543、通孔563与图2的孔槽143、贯孔163在结构上相仿,是以相同的元件的细节请参图2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说明,在此将不再赘述。
再如图4与图5所示,第一链节主体510可还包含一延伸结构570以及一槽状结构580。延伸结构570可环设于第一贯通孔531外并凸出履带链节结构500的外表面501,而有利于提升第一贯通孔531的结构强度。槽状结构580凹设于履带链节结构500的内表面502,且槽状结构580可与第一贯通孔531连通。借此,通过第一链节主体510包含延伸结构570与槽状结构580的结构配置,有利于增加履带链节结构500与履带链板结构100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照图7至图10,图7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履带链条总成600的一部分示意图,图8是绘示图7的履带链条总成600的另一部分示意图,图9是绘示图7的履带链条总成600的又一部分示意图,图10是绘示图7的履带链条总成600的部分组装示意图。履带链条总成600包含至少二销组610(图8与图9中仅绘示一个销组610)以及至少二履带链板结构100。详细而言,履带链条总成600可视实际使用状况而选择所需的节数,而图7至图10中仅以一节或二节示意来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履带链条总成600的各销组610包含一销套611及一插销612,且一个插销612插设于一个销套611,其中销套611可概呈中空圆柱的结构,使销套611可相对于插销612旋转。借此,通过施加在销套611上的力,可驱动插销612进行旋转,以利于履带式行动机具在地面上移动。
再者,在履带链条总成600中,各履带链板结构100可为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100,是以相同的元件的细节请参照图1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描述,在此将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在履带链条总成600中,当二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彼此相对时,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斜面结构141可自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朝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向下倾斜,且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斜面结构141可自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朝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向下倾斜,使二个第一斜面结构141在履带链条总成600中对应呈现八字形的结构配置。借此,有利于提升履带链条总成600的结构稳固性,并可避免操作履带式行动机具时,因二个履带链板结构100各自的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间发生相对位移等晃动现象而造成紧固件变形及断裂的风险。再者,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斜面结构141的一倾斜角度可相同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斜面结构141的一倾斜角度,以使各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连接结构142受力相等,并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彼此抵消所受的应力,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履带链条总成600的结构稳固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连接结构142可为一凹槽,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连接结构162可为一凸块,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连接结构142可为一凹槽,且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连接结构162可为一凸块。借此,有利于将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应力集中于第一连接结构142,以降低履带链条总成600使用过程中,第一主体110与第二主体120断开的风险。
具体而言,一履带链板结构100通过销组610而与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连接。当二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彼此相对时,一销组610的销套611的二端分别容设于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凹槽结构180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凹槽结构180中,而所述一销组610的插销612自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穿过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轴孔131后穿设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轴孔131。另一销组610的销套611的二端分别穿设于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轴孔151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轴孔151,而所述另一销组610的插销612自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穿过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轴孔151后穿设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轴孔151。
再请参照图9,一销组610可将四个履带链板结构100连接在一起。具体而言,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内表面102与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彼此相对,且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轴孔131与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轴孔151对正。当销套611的一端穿过所述另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轴孔151后将容设于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凹槽结构180中,而销套611的另一端穿过再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二轴孔151后将容设于又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凹槽结构180中,插销612则可自所述一履带链板结构100的外表面101穿过销套611后而将四个履带链板结构100连接在一起,依此可将多个履带链板结构100串接成一履带链条总成600。
再如图10所示,履带链条总成600可还包含至少一履带板620与至少二紧固件630,而在图10的实施例中,紧固件630的数量为四,履带板620包含四安装孔(图未绘示),且履带板620通过紧固件630设置于二个履带链板结构100的顶面(图未标示)。具体来说,紧固件630穿过履带板620的安装孔后将依序进入第二连接部160的贯孔163与第一连接部140的孔槽143,以使履带板620稳固结合于履带链板结构100,且紧固件630进一步将履带链板结构100的第一连接部140与第二连接部160紧固在一起。
综合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履带链板结构与履带链条总成的优点如下。其一,通过履带链板结构包含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结构配置,有利于提升履带链条总成在拆卸过程中的便利性,并可降低汰换成本。其二,通过至少二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斜面结构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外表面朝内表面向下倾斜或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的结构配置,有利于提升履带链条总成的结构稳固性,并可降低操作履带式行动机具时,因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间发生相对位移等晃动现象而造成紧固件变形及断裂的风险,进而延长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的使用寿命。其三,通过至少二履带链板结构的第一斜面结构与第二斜面结构皆自履带链板结构的内表面朝外表面向下倾斜的结构配置,可进一步提升履带链条总成的结构稳固性,并避免因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间发生相对位移等晃动现象而造成紧固件变形及断裂的风险,有利于延长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的使用寿命。其四,通过履带链板结构包含贯孔与孔槽的结构配置,可使紧固件直接设置于其中,不需额外使用辅助固定元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履带链板结构,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履带链板结构包含:
一第一主体,包含:
一第一链板部,包含一第一轴孔;及
一第一连接部,一体连接于该第一链板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垂直该履带链板结构的一长轴的高度小于该履带链板结构的最大高度,且该第一连接部包含:
一第一斜面结构,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的一顶面;及
一第一连接结构,一体设置于该第一斜面结构上;以及
一第二主体,包含:
一第二链板部,包含一第二轴孔;及
一第二连接部,一体连接于该第二链板部,其中该第二连接部垂直该履带链板结构的该长轴的高度小于该履带链板结构的最大高度,且该第二连接部包含:
一第二斜面结构,设置于该第二连接部的一底面;及
一第二连接结构,一体设置于该第二斜面结构上;
其中,该第一斜面结构自该外表面朝该内表面向下倾斜或自该内表面朝该外表面向下倾斜,该第二斜面结构自该外表面朝该内表面向下倾斜或自该内表面朝该外表面向下倾斜;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以使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二主体结合而形成该履带链板结构,该第一斜面结构对应该第二斜面结构,且该第一连接结构匹配该第二连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时,该第一连接部垂直该履带链板结构的该长轴的高度为H11,该第二连接部垂直该履带链板结构的该长轴的高度为H12,该履带链板结构的最大高度为Hmax1,其满足下列条件:
H11+H12≤Hmax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结构为一凹槽,该第二连接结构为一凸块,当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时,该第二连接结构是卡设于该第一连接结构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结构为一凸块,该第二连接结构为一凹槽,当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时,该第一连接结构是卡设于该第二连接结构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连接部还包含二孔槽,二该孔槽彼此分离地开设于该第一连接部的该顶面;以及
该第二连接部还包含二贯孔,二该贯孔贯设于该第二连接部,且二该贯孔分别对应二该孔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体还包含:
一凸出结构,一体设置于该第一链板部,其中该凸出结构是环设于该第一轴孔外并凸出该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体还包含:
一凹槽结构,凹设于该内表面,且该凹槽结构与该第一轴孔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斜面结构自该内表面朝该外表面向下倾斜,该第二斜面结构自该内表面朝该外表面向下倾斜。
9.一种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二销组,各该销组包含一销套及一插销,且一该插销插设于一该销套;
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以及
至少一履带链节结构,该履带链节结构包含:
一第一贯通孔,用以供一该销组的该插销自该履带链节结构的一外表面插设;及
一第二贯通孔,用以供另一该销组的该插销自该履带链节结构的该外表面插设,且该第一贯通孔与该第二贯通孔彼此分离;
其中,该一销组是自该履带链板结构的该外表面穿过该第一轴孔后穿设于该履带链节结构的该第一贯通孔,该另一销组是自该履带链板结构的该外表面穿过该第二轴孔后穿设于该履带链节结构的该第二贯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履带链节结构还包含:
一第一链节主体,包含:
一第一链节部,其中该第一贯通孔设置于该第一链节部;及
一第一结合部,一体连接于该第一链节部,其中该第一结合部垂直该履带链节结构的一长轴的高度小于该履带链节结构的最大高度,且该第一结合部包含:
一第一平面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结合部的一顶面,其中该第一平面结构平行于该履带链节结构的一上表面;及
一第一结合结构,一体设置于该第一平面结构上;以及
一第二链节主体,包含:
一第二链节部,其中该第二贯通孔设置于该第二链节部;及
一第二结合部,一体连接于该第二链节部,其中该第二结合部垂直该履带链节结构的该长轴的高度小于该履带链节结构的最大高度,且该第二结合部包含:
一第二平面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结合部的一底面,其中该第二平面结构平行于该履带链节结构的一下表面;及
一第二结合结构,一体设置于该第二平面结构上;
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以使该第一链节主体与该第二链节主体结合而形成该履带链节结构,且该第一结合结构匹配该第二结合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时,该第一结合部垂直该履带链节结构的该长轴的高度为H21,该第二结合部垂直该履带链节结构的该长轴的高度为H22,该履带链节结构的最大高度为Hmax2,其满足下列条件:
H21+H22≤Hmax2。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结构为一凹槽,该第二结合结构为一凸块,当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时,该第二结合结构是卡设于该第一结合结构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结构为一凸块,该第二结合结构为一凹槽,当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对应连接时,该第一结合结构是卡设于该第二结合结构中。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结合部还包含二通孔槽,二该通孔槽彼此分离地开设于该第一结合部的该顶面;以及
该第二结合部还包含二通孔,二该通孔贯设于该第二结合部,且二该通孔分别对应二该通孔槽。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履带链节结构还包含:
一延伸结构,环设于该第一贯通孔外并凸出该履带链节结构的该外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履带链节结构还包含:
一槽状结构,凹设于该履带链节结构的一内表面,且该槽状结构与该第一贯通孔连通。
17.一种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二销组,各该销组包含一销套及一插销,且一该插销插设于一该销套;以及
至少二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履带链板结构;
其中,一该销组是自一该履带链板结构的该外表面穿过该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一轴孔后穿设于另一该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一轴孔,另一该销组是自该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外表面穿过该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二轴孔后穿设于该另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二轴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一斜面结构自该内表面朝该外表面向下倾斜,且该另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一斜面结构自该内表面朝该外表面向下倾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履带链条总成,其特征在于,该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一斜面结构的一倾斜角度相同于该另一履带链板结构的该第一斜面结构的一倾斜角度。
CN202320965285.7U 2023-04-25 2023-04-25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Active CN220114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5285.7U CN220114712U (zh) 2023-04-25 2023-04-25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5285.7U CN220114712U (zh) 2023-04-25 2023-04-25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4712U true CN220114712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1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5285.7U Active CN220114712U (zh) 2023-04-25 2023-04-25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4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4917C (zh) 耐磨组件及耐磨构件
US6695087B2 (en) Snowmobile engine mount
CA2591115C (en) Track shoe assembly for tracked vehicle
US7614709B2 (en) Tapered master link design for tracked undercarriage
CN220114712U (zh)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CN101403590A (zh) 用于轻型履带车的履带板总成
KR100870983B1 (ko) 유압브레이커 어셈블리
CN118833311A (zh) 履带链板结构及履带链条总成
TWM654252U (zh) 履帶鏈板結構及履帶鏈條總成
CN111810602A (zh) 绳链组合式自平衡传动装置
CN214057748U (zh) 履带装置、行走机构和作业设备
CN210235132U (zh) 履带装配单元及履带总成
CN210235139U (zh) 一种稳固且便于更换的履带靴
CN218204653U (zh) 破碎锤机芯及破碎锤
CN217533046U (zh) 一种链轨组件、履带及工程机械
JP4342898B2 (ja)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構造
KR101327701B1 (ko) 무한궤도용 트랙슈조립체
CN113187798B (zh) 抽油机曲柄销螺母预紧装置
KR19980064370U (ko) 차량의 서스펜션 로어 암 조립체
CN218509871U (zh) 一种钢构件加固组合座
CN222629458U (zh) 履带架及履带式起重机
KR200153898Y1 (ko) 충격 운동 공구의 완충 장치
CN2808340Y (zh) 振动筛筛网单边快速拉紧装置
CN114575231B (zh) 一种合金钢共振大梁
CN215594168U (zh) 作业机械间隙调节装置及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