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106950U -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950U
CN220106950U CN202320935533.3U CN202320935533U CN220106950U CN 220106950 U CN220106950 U CN 220106950U CN 202320935533 U CN202320935533 U CN 202320935533U CN 220106950 U CN220106950 U CN 220106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ost
terminal
conducting plate
cable
wir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55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洪春
袁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anwei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anwei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anwei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anwei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55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柱、导通板和连接部,接线柱、导通板和连接部均为实心结构,接线柱上设有孔槽,导通板上设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线缆的端部由常规的开放结构改为闭环柱体结构,并在其轴心处设置孔槽,既可实现容纳连接线缆的目的,又可有效避免在模内成型过程中胶料进入孔槽内壁导致的线缆接触不良的现象;通过将接线柱、连接部和导通板均设为实心结构,将导通板设为锥形结构,接线端子整体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熔融胶液在成型过程中能够完全贴附在接线端子外表面,可避免或减缓成型对接线端子结构的影响,并确保接线端子在胶件内出现松动现象,进而确保与线缆和用电产品保持稳定地接触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作为连接电线与用电产品的产品,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地应用,其接线端大多为U形等开放结构,用于压接固定线缆,另一端与用电产品上的导电件匹配连接来导通电路,因此,如何提高接线端子两端部与线缆和用电产品连接的便捷性一直是接线端子的改进方向。
目前,在一些难以进行接线操作或装拆较为频繁的连接处,有采用间接连接的形式进行连接,即,将接线端子内置于塑胶件内进行模内成型,再直接固定塑胶件进行固定连接和电路导通,接线操作非常快捷,省时省力,且更加安全,但生产中很容易在开放的接线端部形成溢胶,绝缘胶料残留在接线端内壁上并影响线缆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塑模上也可采用相应控制方法控制溢胶,但模具成本会有所升高,成品分摊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接线端既可实现容纳连接线缆的目的,又可有效避免在模内成型过程中胶料进入孔槽内壁导致的线缆接触不良的现象,且接线端子结构在胶件内能始终保持稳定状态,确保与线缆和用电产品保持稳定地接触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柱和导通板,接线柱与所述导通板之间设有连接部,其中:
所述接线柱、所述导通板和所述连接部均为实心结构;
所述接线柱为圆柱结构,其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轴心处设有与线缆适配的孔槽;
所述导通板为锥形板结构,其尺寸较小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相接,尺寸较大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用电产品相接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部为异型结构,其一端部与所述导通板的横截面匹配相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接线柱的横截面匹配相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孔槽为与所述接线柱同轴的盲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导通板垂直设置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线柱和所述导通板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连接线缆的端部由常规的开放结构改为闭环柱体结构,并在其轴心处设置孔槽,既可实现容纳连接线缆的目的,又可有效避免在模内成型过程中胶料进入孔槽内壁导致的线缆接触不良的现象;通过将接线柱、连接部和导通板均设为实心结构,将导通板设为锥形结构,接线端子整体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熔融胶液在成型过程中能够完全贴附在接线端子外表面,可避免或减缓成型对接线端子结构的影响,并确保接线端子在胶件内出现松动现象,进而确保与线缆和用电产品保持稳定地接触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应用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接线柱;2、导通板;3、连接部;101、孔槽;201、连接件;4、塑胶件;5、导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柱1和导通板2,接线柱1与导通板2之间设有连接部3,其中:
接线柱1、导通板2和连接部3均为实心结构;
接线柱1为圆柱结构,其上远离连接部3的端部轴心处设有与线缆适配的孔槽101;
导通板2为锥形板结构,其尺寸较小的端部与连接部3相接,尺寸较大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用电产品相接的连接件201;
连接部3为异型结构,其一端部与导通板2的横截面匹配相接,另一端部与接线柱1的横截面匹配相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线缆的端部由常规的开放结构改为闭环柱体结构,并在其轴心处设置孔槽101,既可实现容纳连接线缆的目的,又可有效避免在模内成型过程中胶料进入孔槽101内壁导致的线缆接触不良的现象;通过将接线柱1、连接部3和导通板2均设为实心结构,接线端子具有较为稳定的机械性能,可避免或减缓熔融胶液裹覆在接线端子外围时对接线端子结构、形状及稳定性的影响,使得胶液能够完全贴附在接线端子外表面,确保接线端子在胶件内始终保持稳定状态,进而确保与线缆和用电产品保持稳定地接触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孔槽101为与接线柱1同轴的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01为与导通板2垂直设置的通孔。
可以理解的是,同轴的盲孔便于加工,且可形成相对较大的容纳线缆的空间,便于线缆与接线柱1保持稳定接触连接;通孔作为连接件201同样便于加工,且连接定位方式灵活多样,便于与多种结构件配合实现电路导通,整个产品加工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3与接线柱1和导通板2焊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采用实心焊,既可加强接线端子的稳定性,又可作为对线缆的隔断加强保护,避免其穿过接线柱1伸到导通板2上影响连接件201与其他元件的连接。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应用实施例,可看出,接线端子嵌在塑胶件4内,塑胶件4内还设有与连接件2相连的导电杆5,导电杆5和接线柱1均延伸到塑胶件4的外侧以便与线缆和用电产品相接,塑胶件4上设有螺纹等连接定位结构,可将产品整体固定在适当位置处,使用便捷。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柱和导通板,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导通板之间设有连接部,其中:
所述接线柱、导通板和所述连接部均为实心结构;
所述接线柱为圆柱结构,其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轴心处设有与线缆适配的孔槽;
所述导通板为锥形板结构,其尺寸较小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相接,尺寸较大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用电产品相接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部为异型结构,其一端部与所述导通板的横截面匹配相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接线柱的横截面匹配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为与所述接线柱同轴的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导通板垂直设置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线柱和所述导通板焊接固定。
CN202320935533.3U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Active CN220106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5533.3U CN220106950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5533.3U CN220106950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950U true CN22010695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5533.3U Active CN220106950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90735Y (zh) 电连接器
CN204885711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029120Y (zh) 电连接器
CN102055087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95658A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座及其制作方法
CN220106950U (zh) 一种便于模内成型的接线端子
CN201533045U (zh) 一种usb接口连接器
CN217361937U (zh) 一种具有浮动功能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20306538U (zh) 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
CN107611676B (zh) 陶瓷件与电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CN201126873Y (zh) 电连接器
CN21051711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1182720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
CN1144321C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3242890U (zh) 双导电端连接器
CN220544416U (zh) 一种rf同轴线缆连接器
CN209088126U (zh) 电连接器
CN218827898U (zh) 电动车贴片控制器接线件
CN218525312U (zh) 线缆组件
CN213184687U (zh) 一体式导电座
CN201829653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260009Y (zh) 电池连接器
CN216598067U (zh) 电连接器
CN219144564U (zh) 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0505436C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