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106905U -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905U
CN220106905U CN202320155418.4U CN202320155418U CN220106905U CN 220106905 U CN220106905 U CN 220106905U CN 202320155418 U CN202320155418 U CN 202320155418U CN 220106905 U CN220106905 U CN 220106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m
housing
connection terminal
spring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54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斯·吉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1Spring details
    • H01R4/4814Self-latch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5Mechanically bistable arrangements, e.g. locked by the housing when the spring is bia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01R4/481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the spring shape allowing insertion of the conductor end when the spring is unbiased
    • H01R4/4821Single-blad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3Sliding arrangements, e.g. sliding butt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线(2)的连接端子(1),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壳体(10),该壳体具有插接开口(101),电导线(2)能够插入所述插接开口中以连接到连接端子(1),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布置在壳体(10)上的用于与电导线(2)电接触的接触元件(11),布置在壳体(10)上的弹簧元件(12),该弹簧元件具有夹紧臂(120),用于作用在电导线(2)上以便使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1)接触,并且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布置在壳体(10)上的操作元件(14),该操作元件能够为了调节夹紧臂(120)而从非操作位置调节到操作位置中。所述操作元件(14)具有主体(141)、布置在主体(141)上的能够弹性调节的弹簧臂(143)和布置在所述弹簧臂(143)上的锁止元件(14),所述锁止元件用于将操作元件(14)相对于壳体(10)卡锁在操作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这种连接端子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插接开口,电导线可以插入到该插接开口中以连接到连接端子上。在壳体上布置有接触元件,用于与电导线电接触。此外,在壳体上布置有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具有夹紧臂,该夹紧臂设计用于,当电导线插入到插接开口中时作用到电导线上,以便使电导线与接触元件接触。操作元件可以由用户操作,以便调节夹紧臂。为此例如可以在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将操作元件从非操作位置调节到操作位置中,以便在操作位置中调节夹紧臂,例如以便使电导线容易地插入到插接开口中或者以便从插接开口中取出电导线。
这种连接端子通过使用弹簧元件实现弹力接头,其中,电导线在与接触元件连接的位置中在弹簧元件的弹性弹簧作用下夹紧并且因此与接触元件电连接。
在由DE 10 2019 127 464 B3公开的连接端子中,设置有呈拉力弹簧形式的弹簧元件,所述拉力弹簧通过弹性的弹簧作用将所连接的电导线拉成与对应的接触元件贴靠并且因此建立在电导线和接触元件之间的夹紧连接。为此,电导线在放置时穿过夹紧臂中的开口移动并且在连接位置中夹紧在夹紧臂和接触元件之间。
在DE 10 2019 127 464 B3的连接端子中设置有锁止装置,通过所述锁止装置,夹紧臂在释放位置中相对于壳体卡锁。在插入电导线时,触发锁止装置并且因此取消卡锁,使得夹紧臂调节离开释放位置并且由此将电导线与接触元件夹紧。为了使夹紧臂转移到释放位置中,尤其是为了能够放置电导线或从连接端子上松开所连接的电导线,可以将工具、例如螺丝刀放置到连接端子上并且由此将力施加到夹紧臂上。
在DE 10 2019 127 464 B3中直接通过工具进行夹紧臂的调节,而在由DE 102019 135 203 A1和DE 10 2020 104 140 A1已知的连接端子中分别设置一个所谓推动器(Puscher)形式的操作元件,其可以压入连接端子的壳体中,以便通过这种方式作用到夹紧臂上并且使夹紧臂转移到其释放位置。操作元件分别经由呈压力弹簧形式的张紧弹簧相对于连接端子的壳体弹簧预紧。在此,在由DE 10 2019 135
203A1公开的连接端子中,在操作元件上设置有操作凸起,该操作凸起在操作元件的操作位置中钩入到保持元件的固定区段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将弹簧元件的夹紧臂保持在释放位置中,并且在此当夹紧臂从释放位置朝向用于连接电导线的夹紧位置的方向转移时进行可靠的显示。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来解决。
连接端子具有壳体,壳体具有插接开口,电导线能够插入所述插接开口中以连接到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具有布置在壳体上的用于与电导线电接触的接触元件,布置在壳体上的弹簧元件,弹簧元件具有夹紧臂,用于作用在电导线上以便使电导线与接触元件接触,并且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布置在壳体上的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能够为了调节夹紧臂而从非操作位置调节到操作位置中。因此,对于所述连接端子来说规定,操作元件具有主体、布置在所述主体上的、能够弹性调节的弹簧臂以及布置在所述弹簧臂上的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用于将所述操作元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卡锁在操作位置中。
在连接端子中,电导线与电接触元件电接触,其方式是,在电导线插入到插接开口中的情况下,夹紧臂作用到电导线上并且该电导线被弹簧弹性地朝与接触元件接触的方向加载。为了使电导线的插接变得容易,弹簧元件的夹紧臂可以通过操作该操作元件弹性地偏转,以便以这种方式使夹紧臂转移到释放位置中,在该释放位置中释放了在插接开口的区域中的空间并且因此可以将电导线以基本上无力的方式插入到插接开口中或者(替代地)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从连接端子取出所连接的电导线。操作元件例如可以按照推动器的形式设计并且通过用户操作向壳体中压入,以便以这种方式作用到夹紧臂上并且使夹紧臂朝释放位置的方向调节。
为了在操作之后将操作元件保持就位,操作元件具有布置在主体上的、可弹性调节的弹簧臂和布置在弹簧臂上的锁止元件。在操作元件的操作位置中,锁止元件建立卡锁,使得操作元件通过卡锁相对于壳体保持就位。因此,操作元件在操作之后保持在相对于壳体限定的位置中,使得对于用户而言直接可见操作元件被操作进而夹紧臂转移到释放位置中。
弹簧臂优选一件式地形成在操作元件的主体上。
通过操作元件相对于壳体的卡锁,也可以将夹紧臂保持在释放位置中。替代地,能够设有(附加的)锁止装置,经由所述锁止装置,夹紧臂卡锁在释放位置中。
弹簧臂上的锁止元件例如可以构造为锁止鼻。操作元件例如能够沿着操作方向操作,例如能够沿着操作方向相对于壳体移动。在此,弹簧臂例如可以沿着操作方向延伸,其中,锁止鼻形式的锁止元件横向于操作方向从弹簧臂突出,并且因此能够建立卡锁。
弹簧臂的锁止元件的卡锁可以利用壳体上的配对锁止元件实现。配对锁止元件例如可以形成为在壳体的壁区段上的卡锁鼻。在操作位置,弹簧臂的锁止元件与壳体的配对锁止元件接合,使得操作元件被相对于壳体以卡锁方式保持就位。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弹簧元件构造为拉力弹簧。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元件的夹紧臂被构造用于通过弹簧力将电导线拉到与接触元件贴靠。在这种情况下,在夹紧臂上例如可以形成开口,电导线在插入壳体的插接开口中时可以穿过该开口,以便在夹紧臂从释放位置触发之后将电导线拉到与接触元件夹紧接触。
替代地,弹簧元件可以构造为压力弹簧。在这种情况下,夹紧臂被构造用于通过弹簧力推压电导线与接触元件贴靠。在插入到插接开口中时,电导线到达夹紧臂和接触元件之间的空间中,其中在夹紧臂从释放位置触发之后,夹紧臂作用到电导线上并且将电导线压靠到接触元件上。
弹簧元件例如可以具有支撑臂,弹簧元件通过该支撑臂支撑在壳体上并且保持在壳体上的位置中。夹紧臂能相对于支撑臂弹性地偏转,其中,在释放位置中夹紧臂这样偏转,使得弹簧元件弹性地张紧并且夹紧臂在从释放位置中松开之后以弹性预紧的方式从释放位置中运动出来。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夹紧臂通过操作所述操作元件能够弹性地相对于所述壳体调节到释放位置中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通过锁止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卡锁地保持。因此,夹紧臂在释放位置中被相对于壳体锁止,从而夹紧臂在操作元件被操作之后保持在释放位置中。在此,锁止装置在夹紧臂和壳体之间建立卡锁。附加地,操作元件通过弹簧臂在操作位置中相对于壳体卡锁并且由此相对于壳体保持就位。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夹紧臂具有第一锁止元件并且锁止装置具有第二锁止元件。第一锁止元件和第二锁止元件在夹紧臂的释放位置中相互卡锁,从而由此夹紧臂被保持就位并且在插接开口的区域中的空间被释放,以便以该方式实现将电导线插入到插接开口中或松开所连接的电导线。
第一锁止元件例如可以成形为夹紧臂上的锁止鼻或锁止开口。第二锁止元件例如可互补地成形为锁止开口或锁止鼻,从而锁止元件可被相互接合,以便建立夹紧臂相对于壳体的卡锁。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第二锁止元件在弹簧元件的杠杆区段上成形并且由此设置在弹簧元件本身上。在此,杠杆区段例如可以通过弹簧元件的远离夹紧臂的区段形成。
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第二锁止元件可以在与弹簧元件分开的杠杆元件上成形,该杠杆元件例如按照跷跷板的方式与壳体连接。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锁止装置具有触发区段,该触发区段构造用于在将电导线插入到插接开口中时与电导线共同作用并且操作锁止装置以松开夹紧臂的卡锁保持。设置这种触发区段使得能够在插入电导线时自动地取消夹紧臂的卡锁。因此,不需要用于关闭连接端子的附加的用户交互。更确切地说,电导线在插入到插接开口中时自动地并且无需其他用户交互地与触发区段相互作用,并且由此操作锁止装置,使得取消夹紧臂的卡锁,并且夹紧臂自动地从释放位置出来朝向夹紧位置的方向运动。
例如,触发区段可以形成在布置于壳体上的杠杆元件上。杠杆元件例如可以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上。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触发区段构造用于在与电导线共同作用时调节第二锁止元件和/或夹紧臂以松开夹紧臂的卡锁保持。通过使触发区段和第二锁止元件形成在弹簧元件的杠杆区段上或者形成在与弹簧元件分开的杠杆元件上,触发区段例如能够与第二锁止元件集成地连接。可替代地,触发区段和第二锁止元件形成在单独的元件上。在调节触发区段时,例如第二锁止元件与触发区段共同地被调节,或者触发区段引起第二锁止元件被调节进而取消夹紧臂的卡锁。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在调节触发区段时可以引起作用到夹紧臂上的力作用,从而调节夹紧臂并且由此取消夹紧臂与第二锁止元件的卡锁。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夹紧臂构造用于在松开卡锁的保持之后从释放位置弹性地运动到夹紧位置中,以便将电导线与接触元件夹紧。在松开夹紧臂的卡锁之后,夹紧臂由此自动地从释放位置中运动出来并且将插入到插接开口中的电导线自动地与接触元件夹紧,从而使电导线与接触元件电接触。
夹紧臂到释放位置中的转移通过操作所述操作元件来实现,其中,夹紧臂在释放位置中优选自动地通过锁止装置卡锁并且此外操作元件通过弹簧臂上的锁止元件在操作位置中卡锁。如果夹紧臂在释放位置中的卡锁被取消且夹紧臂从释放位置中运动出来,则夹紧臂优选作用到操作元件的弹簧臂上,以便由此取消操作元件的卡锁。如果夹紧臂从释放位置中松开,那么因此也自动地取消操作元件的卡锁,从而操作元件能够从操作位置调节回到非操作位置中。
在夹紧臂运动时,操作元件例如能够由此朝向非操作位置的方向调节,使得夹紧臂在取消操作元件的卡锁之后作用到操作元件上并且一起调节所述操作元件。因此,在夹紧臂运动时,操作元件也向其非操作位置的方向返回运动。
附加地或替代地,能够设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用于提供在操作元件和壳体之间的预紧。在操作元件的操作位置中张紧弹簧被张紧。如果解除了操作元件和壳体之间的卡锁,那么操作元件由于张紧弹簧的预紧自动地回到非操作位置中,从而直接地且明确地向用户显示出,由于夹紧臂从释放位置中被松开且因此插入到插接开口中的电导线与接触元件接触,连接端子已触发。
通过设置张紧弹簧尤其可以实现,操作元件总是相对于壳体占据限定的位置。如果操作元件被操作用于将夹紧臂调节到释放位置中,则操作元件通过经由成形在主体上的弹簧臂的卡锁而保持在操作位置中。如果夹紧臂在插入电导线时从释放位置中松开,那么操作元件由于张紧弹簧的预紧力回到非操作位置中,在该非操作位置中操作元件例如贴靠在壳体的止挡部上并且因此占据相对于壳体的限定的位置。
张紧弹簧例如可以构造为压力弹簧。在操作元件的操作位置中,张紧弹簧在此被以压力张紧并且当操作元件从操作位置被释放时,张紧弹簧被卸载。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张紧弹簧以一个端部支撑在壳体的支撑区段上并且以另一个端部支撑在操作元件的支撑区段上。在此,张紧弹簧例如以结构空间高效的方式位于操作元件的凹部中并且作用在操作元件和壳体之间,以便将操作元件在操作位置中弹性地预紧,进而在取消操作元件的卡锁之后引起操作元件复位到非操作位置中。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思想。附图示出了:
图1示出了连接端子的一种实施例的视图,其中操作元件处于非操作位置;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连接端子的视图,其中操作元件处于操作位置中;
图3示出了在插入电导线时的连接端子的视图;
图4示出了连接有电导线的连接端子的视图;
图5示出了在连接端子的壳体上的操作元件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连接端子的壳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连接端子的操作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8示出了连接端子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连接端子的壳体的视图;
图10示出了壳体的侧视图;
图11示出了连接端子的操作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2示出了操作元件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连接端子的弹簧元件的单独视图;
图14示出了弹簧元件的侧视图;
图15示出了连接端子在操作元件处于非操作位置中时的视图;
图16示出了连接端子在操作元件处于操作位置中时的视图;
图17示出了连接有电导线的连接端子的视图;和
图18示出了在连接有电导线时的连接端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7示出了连接端子1的第一实施例,该连接端子具有壳体10、电接触元件11和弹簧元件12并且实现了电导线2的连接(参见图3和图4)。
接触元件11布置在壳体10上并且具有接触区段110,所述接触区段用于与电导线2的剥皮的导线端部20接触。接触元件11的连接腿111从壳体10中伸出,并且接触元件11可以通过连接腿111例如放置在电路板上并且电连接在电路板上。
弹簧元件12具有夹紧臂120和通过连接区段121与夹紧臂120连接的支撑臂122。弹簧元件12经由支撑臂122支撑在接触元件11上。连接区段121围绕壳体区段100,从而使得支撑臂122固定在壳体区段100与接触元件11的接触区段110之间并且弹簧元件12因此支撑在壳体10上。
夹紧臂120能弹性地相对于支撑臂122偏转并且用于将所连接的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2的接触区段110夹紧,以便以这种方式将电导线2通过剥皮的导线端部20与接触区段110形成电接触。
壳体10形成插接开口101,电导线2可以沿着插接方向E被插入该插接开口中。在插入位置中(见图3和图4),电导线2延伸穿过夹紧臂120中的通孔123并且通过夹紧臂120朝向接触元件11的接触区段110的方向被弹簧加载,并且由此夹紧地与接触区段110贴靠。
所谓的推动器(Pusher)形式的操作元件14以能够沿着操作方向B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壳体10的容纳开口102中。操作元件14的操作头140能从外部被接近并且例如可通过使用工具、例如螺丝刀由用户操作,以便以这种方式在壳体10内调节夹紧臂120。
操作元件14具有主体141,在该主体141上在远离操作头140的端部上形成具有相对于操作方向B倾斜延伸的斜面的推压区段122。经由推压区段142,操作元件14能够作用到弹簧元件12的夹紧臂120上,以便由此将夹紧臂120朝向释放位置的方向调节。
在操作元件14的主体141上布置有弹簧臂143,其可相对于主体141弹性偏转并且沿着操作方向B长形地延伸。弹簧臂143在面向操作头140的端部上一体地与主体141相连,并且从该端部开始相对于主体141自由地延伸,如例如在图7中所示。
在远离与主体141连接的端部的端部上,弹簧臂143承载锁止鼻形式的锁止元件144,所述锁止鼻用于,当操作元件14已经调节到操作位置中时,建立与在壳体10的壁区段103上的配对锁止元件104的锁止。
连接端子1具有锁止装置13,该锁止装置通过布置在保持区段112上的杠杆元件形成。保持区段112在接触元件11上形成并且承载杠杆元件,该杠杆元件以触发区段132伸入到壳体10内部的与插接开口101对准的空间中并且在保持区段112的背离触发区段132的侧上构造杠杆区段130以用于与夹紧臂120相互作用。
锁止装置13用于将夹紧臂120在图2所示的释放位置中相对于壳体10锁定,使得夹紧臂120在释放位置中相对于壳体10保持就位,并且因此电导线2能够以基本上无力的方式插入插接开口101中并且连接到该连接端子1上。在此,锁止装置13可以如在DE 10 2019127464B3中所描述的那样设计。例如,在夹紧臂120上可以形成锁止鼻形式的第一锁止元件125,其在释放位置与保持区段112上的锁止开口形式的第二锁止元件113卡锁,并且因此将夹紧臂120锁止地保持在保持区段112上。
触发区段132用于与插入到插接开口101中时的电导线2相互作用。通过使触发区段132伸入到与插接开口101对准的空间中,电导线2在插入到插接开口101中时与触发区段132贴靠并且以这种方式调节形成锁止装置13的杠杆元件。由此,杠杆区段130作用到夹紧臂120上并且相对于保持区段112调节该夹紧臂,使得锁止元件113、125彼此脱离接合并且在释放位置中取消夹紧臂120的卡锁。
下面参照图1至图4的顺序说明连接端子1的工作方式。
图1示出了弹簧元件12处于以下位置中的连接端子1,在该位置中不能容易地连接电导线2并且该位置相应于连接端子1的关闭位置。为了使弹簧元件12的夹紧臂120转移到释放位置中,用户例如可以在使用工具的情况下作用于操作元件14的操作头140并且由此使操作元件14沿操作方向B相对于壳体10调节。操作元件14通过操作区段142由此作用于夹紧臂120并且使该夹紧臂朝释放位置的方向调节,如这在从图1到图2的过渡中可见。
在根据图2的释放位置中,夹紧臂120通过锁止装置13相对于壳体10卡锁并且由此相对于壳体10保持就位。因此,在夹紧臂120中形成的通孔123与插接开口101对准,从而电导线2可以沿插接方向E插入到插接开口101中,如从图3中可见的那样。
为了调节夹紧臂120,操作元件14从根据图1的非操作位置调节到根据图2的操作位置。在操作位置中,操作元件14通过成形在弹簧臂143上的锁止元件144与壳体10卡锁,其方式是,锁止元件144与壳体10的壁区段103上的对应的配对锁止元件104处于接合中并且由此将操作元件14锁定在操作位置中。
如这从图2中可见,在操作元件14的操作位置中,处于释放位置中的弹簧元件12通过夹紧臂120与弹簧臂143的端部146贴靠。
如果如图3所示,电导线2插入到插接开口101中,则电导线2以剥皮的导体端部20作用到触发区段132上,并且沿插接方向E的方向调节所述触发区段。由此,杠杆区段130运动并且夹紧臂120相对于保持区段112调节,从而取消夹紧臂120的卡锁并且因此将夹紧臂120从释放位置中松开。
在取消卡锁时,夹紧臂120由于弹簧元件12在释放位置的弹性预紧自动地朝夹紧位置的方向调节,在该夹紧位置中,电导线2向与接触元件11的接触区段110贴靠的方向被加载。弹簧元件12拉动被剥皮的导线端部20因此与接触区段110贴靠,使得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1接触。
在调节夹紧臂120时,弹簧元件12作用到弹簧臂143的端部146上并且由此调节弹簧臂143,使得锁止元件144与壳体10的对应的配合锁止元件104脱离接合。因此,取消操作元件14的锁定,使得操作元件14从操作位置中调节出回到非操作位置中。
如从图5中可见,操作元件14经由张紧弹簧15相对于壳体10弹簧预紧。张紧弹簧15在此容纳在操作元件14的凹部中,并且以一个端部支撑在操作元件14的支撑区段145上并且以另一个端部支撑在壳体10的支撑区段105上。在操作位置(图2和图3)中张紧弹簧15被张紧。如果在从释放位置松开夹紧臂120时取消操作元件14的卡锁,那么操作元件14由于张紧弹簧15的弹簧预紧自动地快速回到非操作位置(图1和图4),从而操作元件14在弹簧元件12已触发时占据限定的、与非操作位置相应的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
由于操作元件14在操作位置中经由弹簧臂143相对于壳体10卡锁,操作元件14在操作位置中占据壳体10上的限定的位置。由于张紧弹簧15的弹簧预紧,操作元件14在弹簧元件12触发之后还返回到非操作位置,在非操作位置,操作元件14相对于壳体10再次占据限定的位置。因此,直接通过操作元件14的位置向用户显示,夹紧臂120是否处于释放位置中或者弹簧元件12是否已触发以连接电导线2。
如从图5中可见,壳体10上的支撑区段105在此同时用作在非操作位置中用于操作元件14的止挡部。
在连接端子1的另一种在图8至图18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弹簧元件12不是如在根据图1至图7的实施例中那样构造为拉力弹簧,而是构造为压力弹簧。
根据图8至图18的连接端子1具有壳体10,在该壳体上布置有接触元件11、弹簧元件12和操作元件14。弹簧元件12具有夹紧臂120,该夹紧臂被构造用于在电导线2已连接时提供压力,以便推压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1的接触区段110贴靠并且因此将电导线2以被剥皮的电导线端部20夹紧在夹紧臂120和接触区段110之间,如从图18中可见。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元件12以连接区段121围绕壳体区段100延伸并且通过支撑臂122支撑在壳体10上。在远离夹紧臂120的端部上,弹簧元件12构成杠杆区段130,该杠杆区段承载用于将夹紧臂120卡锁在释放位置中的锁止装置13的锁止钩形式的锁止元件131。在释放位置,锁止钩形式的锁止元件131接合在夹紧臂120上的锁止开口124(参见图13)中,以便由此将夹紧臂120保持就位。
操作元件14以能够沿着操作方向B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壳体10的容纳开口102中并且可以沿着操作方向B被操作,以便将夹紧臂120朝向释放位置的方向在壳体10中调节。操作元件14具有操作头140,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头140操作该操作元件14。用于作用在夹紧臂120上的操作区段142形成在操作元件14的主体141上。通过支撑区段145,操作元件14弹簧弹性地通过张紧弹簧15支撑在壳体10的支撑区段105上。
如图11所示,在操作元件14上形成有弹簧臂143,所述弹簧臂从主体141延伸并且在一个端部处与主体141连接。弹簧臂143可以相对于主体141弹性地偏转并且承载用于与壳体10上的锁止元件104卡锁地相互作用的锁止元件144(参见图9和图10以及图11)。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锁止装置13通过弹簧元件12的杠杆区段130构成,其上成形有锁止钩形式的锁止元件131。此外,锁止装置13具有杠杆元件133,该杠杆元件通过支承销106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10上并且与弹簧元件12分开地构造。杠杆元件133形成触发区段132,所述触发区段132构成为用于在将电导线2插入到插接开口101中时与电导线101共同作用并且经由力导入区段134作用到杠杆区段130上,以便由此调节锁止元件131并且取消夹紧臂120的卡锁。
为了使夹紧臂120转移到释放位置中,用户通过如下方式操作该操作元件14,即,用户将操作元件14沿操作方向B向壳体10中压入,如这在从图15向图16的过渡中可见的那样。经由操作区段142,操作元件14由此操作夹紧臂120并且使夹紧臂120转移到释放位置中,在所述释放位置中,夹紧臂120经由锁止装置13通过锁止元件131到夹紧臂120的锁止开口124中的接合而卡锁。
在根据图16的操作元件14的操作位置中,操作元件14通过弹簧臂143与壳体10卡锁,其方式是,弹簧臂143上的锁止元件144与壳体10上的锁止元件104接合。操作元件14因此卡锁地保持在根据图16的操作位置中。
在弹簧元件12的释放位置中,在壳体10中的与插接开口101对准的空间被释放,使得电导线2能够基本上无力地插入到插接开口101中,如这从图17中可见的那样。在插入时,电导线2以被剥皮的导线端部20与杠杆元件133的触发区段132贴靠,使得由此杠杆元件133围绕支承销106枢转,如这在从图17至图18的过渡中可见。
通过杠杆元件133的枢转,力导入区段134作用到弹簧元件12的杠杆区段130上并且因此调节锁止元件131,从而取消夹紧臂120的卡锁。由于弹簧元件12的弹性应力,夹紧臂120从释放位置运动出来并且与导线2的导线端部20贴靠,如这从图18中可看出的那样。因此,导线端部20被挤压成与接触元件11的接触区段110电接触地贴靠,从而使得导线2电连接到接触元件11上。
如之前借助于根据图1至图7的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所述夹紧臂120在从释放位置移出时作用于操作元件14的弹簧臂143的端部146,并且由此使所述弹簧臂143偏转,从而取消在弹簧臂143上的锁止元件144与壳体10上的锁止元件104之间的卡锁。由于张紧弹簧15的预张紧,因此将操作元件14调节回到根据图18的非操作位置中。
如果在根据图1至图7或根据图8至图18的实施例中,电导线2应当再次从连接端子1松脱,那么操作元件14又可以从根据图4或图18的位置中被操作,以便使弹簧元件12的夹紧臂120与导线2的导线端部20脱离贴靠,并且因此取消在导线2和接触元件11之间的力锁合。
由于操作元件14在操作位置与壳体10卡锁,并且当夹紧臂12从释放位置松开时该卡锁自动地取消并且操作元件14由于张紧弹簧15的弹簧预紧而相对于壳体10调节回到非操作位置,因此操作元件14相对于壳体10始终占据限定的、离散的位置,这为用户直接显示弹簧元件12的夹紧臂120处于哪个位置,以及连接端子1是否在连接电导线2时已经正确地触发。
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思想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而是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实现。
所描述类型的连接端子可以与另外的连接端子组合,以便以这种方式提供用于连接多个电导线的多个连接端子的组件。
所述类型的连接端子例如可以在电路板上使用。但是,连接端子也可例如为接线盒或其它电气或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端子
10壳体
100壳体区段
101插接开口
102容纳开口
103壁区段
104配对锁止元件
105支撑区段
106支承销
11接触元件
110接触区段
111连接腿
112保持区段
113锁止元件
12弹簧元件
120夹紧臂
121连接区段
122支撑臂
123通孔
124锁止开口
125锁止鼻
13锁止装置
130杠杆区段
131锁止鼻
132触发区段
133杠杆元件
134力导入区段
14操作元件
140操作头
141主体
142推压区段
143弹簧臂
144锁止元件
145支撑区段
146端部
15张紧弹簧
2导线
20导体端部
B操作方向
E插接方向

Claims (15)

1.用于连接电导线(2)的连接端子(1),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壳体(10),该壳体具有插接开口(101),电导线(2)能够插入所述插接开口中以连接到连接端子(1),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布置在壳体(10)上的用于与电导线(2)电接触的接触元件(11),布置在壳体(10)上的弹簧元件(12),该弹簧元件具有夹紧臂(120),用于作用在电导线(2)上以便使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1)接触,并且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布置在壳体(10)上的操作元件(14),该操作元件能够为了调节夹紧臂(120)而从非操作位置调节到操作位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14)具有主体(141)、布置在主体(141)上的能够弹性调节的弹簧臂(143)和布置在所述弹簧臂(143)上的锁止元件(144),所述锁止元件用于将操作元件(14)相对于壳体(10)卡锁在操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配对锁止元件(104),用于在操作位置中与所述操作元件(14)的锁止元件(144)卡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臂(120)被构造用于通过弹簧力推压或牵拉所述电导线(2)与所述接触元件(11)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臂(120)能够通过操作所述操作元件(14)而弹性地相对于所述壳体(10)调节到释放位置中,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通过锁止装置(13)相对于所述壳体(10)卡锁地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臂(120)具有第一锁止元件(124、125)并且所述锁止装置(13)具有第二锁止元件(113、131),其中所述第一锁止元件(124、125)和所述第二锁止元件(113、131)在所述夹紧臂(120)的释放位置中相互卡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元件(113、131)在所述弹簧元件(12)的杠杆区段(130)上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13)具有触发区段(132),所述触发区段构造用于在将电导线(2)插入到所述插接开口(101)中时与所述电导线(2)共同作用并且操作所述锁止装置(13)以松开所述夹紧臂(120)的卡锁保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13)具有以能够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10)上的杠杆元件(133),所述触发区段(132)布置在所述杠杆元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区段(132)构造用于在与所述电导线(2)共同作用时调节所述第二锁止元件(113、131)和/或所述夹紧臂(120)以便解除对所述夹紧臂(120)的卡锁保持。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臂(120)被构造成在解除了卡锁保持之后从释放位置弹性地向夹紧位置运动,以将所述电导线(2)与所述接触元件(11)夹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臂(120)被构造成在从释放位置运动时作用到所述操作元件(14)的弹簧臂(143)上,以便取消所述操作元件(14)的卡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臂(120)被构造为在从释放位置运动时并且在取消了所述操作元件(14)的卡锁之后将所述操作元件(14)从操作位置朝向非操作位置的方向调节。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操作元件(14)的操作位置中在所述操作元件(14)和所述壳体(10)之间提供预紧力的张紧弹簧(1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弹簧(15)构造为压力弹簧并且在所述操作元件(14)的操作位置中以压力张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弹簧(15)以一个端部支撑在所述壳体(10)的支撑区段(105)上并且以另一个端部支撑在所述操作元件(14)的支撑区段(145)上。
CN202320155418.4U 2022-02-08 2023-02-08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Active CN2201069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102887.9 2022-02-08
DE102022102887.9A DE102022102887A1 (de) 2022-02-08 2022-02-08 Anschlussklemme zum Anschließ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905U true CN220106905U (zh) 2023-11-28

Family

ID=86606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5418.4U Active CN220106905U (zh) 2022-02-08 2023-02-08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905U (zh)
DE (2) DE1020221028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23105328U1 (de) * 2023-09-14 2025-01-13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Federkraftklemmanschluss und Leiteranschlussklemme
DE202023105329U1 (de) * 2023-09-14 2024-12-19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Federkraftklemmanschluss und Leiteranschlussklemme
DE202023107154U1 (de) * 2023-12-01 2025-03-05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Federkraftklemmanschluss und Leiteranschlussklemme
CN118675389B (zh) * 2024-08-23 2024-11-05 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考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27464B3 (de) 2019-10-11 2021-03-25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einrichtung zum Anschließ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DE102019135203A1 (de) 2019-12-19 2021-06-2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anordnung, Anschlusseinrichtung sowie elektronisches Gerät
DE102020104140B4 (de) 2020-02-18 2021-09-2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02887A1 (de) 2023-08-10
DE202022104223U1 (de)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06905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CN214203998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装置
JP3285307B2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449966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314324B (zh) 用于导体的弹簧力端子
US7004781B2 (en) Terminal
KR101540809B1 (ko) 동축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4958645B2 (ja)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CN215377706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装置
WO2012127541A1 (ja)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KR20020046947A (ko) 로크 기구 부착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2006156380A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1971431A (zh) 同轴连接器
EP2917975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utomatic secondary lock
JPH1012294A (ja) プラグ、レセプタクル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る中継コネクタ
CN221262717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JP2001006812A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2017103160A (ja) コネクタ
JP2001015213A (ja) 半嵌合検知コネクタ
US5712569A (en) Tester for testing correct assembly of terminals in connector housings
CN221262718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CN214849349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装置
CN221379749U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接线端子
CN118198751A (zh)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KR100818629B1 (ko) 위치확보부재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