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8247U - 电梯功能柜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功能柜及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78247U CN220078247U CN202321663207.8U CN202321663207U CN220078247U CN 220078247 U CN220078247 U CN 220078247U CN 202321663207 U CN202321663207 U CN 202321663207U CN 220078247 U CN220078247 U CN 220078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plate
- housing
- elevator
- function cabinet
- elevator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功能柜及电梯。电梯功能柜包括电气元件、壳体、背板和紧固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纳所述电气元件的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壳体的围绕所述开口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背板设在所述开口内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背板用于安装至少部分所述电气元件,所述背板的周向侧部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第一装配孔,以使所述背板和所述壳体可拆卸相连。本实用新型体积更小,且安装电气元件时更加方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功能柜及电梯。
背景技术
一些相关技术中的电梯功能柜包括柜门以及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柜体,在向柜体中安装电气元件时,通过打开柜门,然后直接往柜体内装电气元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安装工具,因此柜体需要预留方便操作安装工具的空间;当柜体的前端设有门框时,由于门框的存在,一些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很难安装到柜体内,因此需要预留多余安装空间,以便于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可以放入柜体中,由此导致现有的电梯功能柜的尺寸较大,难以进一步缩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功能柜,体积更小,安装电气元件时更加方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功能柜,包括:
电气元件;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所述电气元件的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壳体的围绕所述开口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装配孔;
背板,所述背板设在所述开口内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背板用于安装至少部分所述电气元件,所述背板的周向侧部上设有第二装配孔;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第一装配孔,以使所述背板和所述壳体可拆卸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功能柜,一方面,通过在壳体的后端开口处设置可拆卸的背板,电气元件可以先安装在背板上,然后再与壳体连接,由此,壳体不会对电气元件的安装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电气元件时更加方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安装难度大的问题,另外,也不再需要预留多余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的体积更小;另一方面,采用紧固件穿设于第二装配孔和第一装配孔,以实现背板和壳体可拆卸相连,这样背板和壳体连接后的连接稳定性和整体性都更好,结构也更简单。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周向侧部设有翻边,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翻边止抵于所述壳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具有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后侧面,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开口内且向所述后侧面一侧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通过安装件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所述安装件具有沿设定方向凸出所述后侧面的凸出部,在所述设定方向上,所述翻边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凸出部的长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上设有进出线护线套,所述进出线护线套的至少部分沿设定方向凸出所述后侧面,在所述设定方向上,所述翻边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进出线护线套的凸出长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上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孔位与外部支撑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功能柜还包括接地铜排,所述接地铜排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内形成有环形内壁,所述翻边在所述背板上形成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止抵于所述环形内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电气元件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IO扩展板、显示面罩组件、功能板、松闸手柄、漏电开关和主断路器,所述电气元件还包括通信部件和电源插座,所述通信部件和所述松闸手柄沿所述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电源插座和所述漏电开关沿所述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电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梯,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的电梯功能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梯功能柜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梯功能柜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梯功能柜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梯功能柜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梯功能柜的第一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梯功能柜的第二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梯功能柜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梯功能柜;
10、壳体;
101、第一装配孔;102、安装孔位;
20、背板;
201、第二装配孔;202、翻边;
30、紧固件;
401、照明灯;402、IO扩展板;403、显示面罩组件;404、功能板;
405、松闸手柄;406、漏电开关;407、主断路器;408、通信部件;
409、电源插座;
50、安装件;
60、进出线护线套;
70、接地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功能柜100。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功能柜100,包括电气元件、壳体10、背板20和紧固件30。
壳体10具有容纳电气元件的容纳空间,壳体10的后端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且壳体10的围绕开口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装配孔101;背板20设在开口内以封闭开口,背板20用于安装至少部分电气元件,背板20的周向侧部上设有第二装配孔201;紧固件30穿设于第二装配孔201和第一装配孔101,以使背板20和壳体10可拆卸相连。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背板20设置在开口内,一方面,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的外观更加美观,另一方面,相比于采用背板20包覆开口的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背板20设置在开口内的设计,这样在背板20上安装电气元件时,无需考虑壳体10的厚度等尺寸对电气元件安装位置的影响,有利于简化安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背板20用于安装至少部分电气元件,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所有需要的电气元件均安装在背板20上,也可以只将部分电气元件安装在背板20上,另外一部分电气元件安装在壳体10上,例如可以将照明灯401等电气元件安装在壳体10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背板20的周向侧部上设有第二装配孔201;紧固件30穿设于第二装配孔201和第一装配孔101,以使背板20和壳体10可拆卸相连,例如,紧固件30可以为螺钉螺母组合,螺钉穿设第二装配孔201和第一装配孔101和螺母连接,这样,背板20和壳体10连接后的连接稳定性和整体性都更好,结构也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在组装时,首先将需要安装在背板20上的电气元件安装在背板20上,然后将安装有电气元件的背板20置于壳体10的开口中,接着利用紧固件30贯穿第一装配孔101和第二装配孔201实现背板20和壳体10的安装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背板20和壳体10可拆卸,因此,可以先将应当安装在背板20上的电气元件先安装在背板20上,再与壳体10连接,在安装电气元件时,由于壳体10在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板体和在长度方向的两侧的板体均不会对电气元件的安装操作过程造成影响,由此,安装电气元件时更加方便,在设计壳体10的大小时,无需考虑预留空间,以便于安装操作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的体积更小;并且,即使壳体10的前端处设有门框也不影响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的安装,无需考虑预留多余的安装空间的问题,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的体积更小。可以理解的是,更小体积的电梯功能柜100的生产成本更低且通用性更强,可以安装在一些空间小、可用空间有限的环境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功能柜100,一方面,通过在壳体10的后端开口处设置可拆卸的背板20,电气元件可以先安装在背板20上,然后再与壳体10连接,由此,壳体10不会对电气元件的安装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电气元件时更加方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安装难度大的问题,另外,也不再需要预留多余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的体积更小;另一方面,采用紧固件30穿设于第二装配孔201和第一装配孔101,以实现背板20和壳体10可拆卸相连,这样背板20和壳体10连接后的连接稳定性和整体性都更好,结构也更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背板20的周向侧部设有翻边202,背板20通过翻边202止抵于壳体10。需要说明的是,翻边202也设于开口内,一般背板20和壳体10均为薄壳件,因此,在背板20的周向侧部设置翻边202,可以起到加强背板20强度的作用,且有利于背板20和壳体10的稳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装配孔201设于翻边202上。背板20通过翻边202与壳体10连接,连接面积更大,连接更加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背板20具有远离容纳空间的后侧面,翻边202位于开口内且向后侧面一侧延伸。但不限于此,例如背板20具有朝向容纳空间的前侧面,翻边202位于开口内且可以向前侧面一侧延伸,但翻边202向后侧面一侧延伸,这样,可以降低翻边202影响电气元件的安装过程的可能,同时背板20前侧面的可用面积也更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包括翻边202且翻边202位于开口内的一些实施例中,背板20通过安装件50与电气元件连接,安装件50具有沿设定方向凸出后侧面的凸出部,在设定方向上,翻边202的延伸长度不小于凸出部的长度。这样,凸出部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位于壳体10自身所占用的空间内,从而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时,无需为凸出部额外预留空间,进而可以达到进一步降低电梯功能柜100所占体积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包括翻边202且翻边202位于开口内的一些实施例中,背板20上设有进出线护线套60,进出线护线套60用于进出线,进出线护线套60的至少部分沿设定方向凸出后侧面,在设定方向上,翻边202的长度不小于进出线护线套60的凸出长度。这样,进出线护线套60凸出后侧面的部分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位于壳体10自身所占用的空间内,从而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时,无需为进出线护线套60凸出后侧面的部分额外预留空间,进而可以达到进一步降低电梯功能柜100所占体积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出线护线套60均位于背板20的下侧,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将电气元件置于背板20的上侧,以方便人员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壳体10的底部上设有安装孔位102,壳体10通过安装孔位102与外部支撑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壳体10的顶部或侧部与外部支撑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壳体10的底部与外部支撑连接的方式,一方面,在安装时,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整个电梯功能柜100的重量可以直接支撑在外部支撑上,固定效果更好,固定更加稳定,另外,当外部支撑为墙体时,在墙体上开用于容纳电梯功能柜100的槽很难保证槽的宽度尺寸与壳体10的宽度尺寸适配,因此综合考虑,在壳体10底部设置安装孔位102都更加合理。这里,外部支撑可以为墙体,例如在墙壁上开槽,电梯功能柜100置于槽中,或者在一些场景下,外部支撑也可以为支架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梯功能柜100还包括接地铜排70,接地铜排70设在壳体10的底部上,这样,布局更加合理。需要说明的是,电梯功能柜100中需要接地的线缆、板卡、器件等会接到这个接地铜排70上;然后接地铜排70会通过一个线缆与外部的接地桩连在一起,以实现壳体10内电气元件的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开口内形成有环形内壁,翻边202在背板20上形成环形翻边,环形翻边止抵于环形内壁上。也就是说,翻边202为连续翻边,这样,一方面,具有环形翻边的背板20的强度更高,另一方面,背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效果也更好。但不限于此,翻边202也可以为不连续的多个翻边202,多个翻边202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板20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电气元件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IO扩展板402、显示面罩组件403、功能板404、松闸手柄405、漏电开关406和主断路器407,电气元件还包括通信部件408和电源插座409,例如通信部件408可以为对讲机,通信部件408和松闸手柄405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电源插座409和漏电开关406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这样,电气元件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应用于无机房的环境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无机房的前提条件下,用于控制电梯的设备通常包括无机房控制柜和电梯功能柜100,无机房控制柜通常放置在电梯井道内,无机房控制柜中通常放置一些用于控制电梯的核心器件,因无机房控制柜在井道内难以维保,但电梯需要1个月维保一次,所以可以把维保需要操作和显示的器件放到电梯功能柜100里,通过电梯功能柜100操作无机房控制柜。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板404上设置有无机房控制柜的调试接口,功能板404还用于一些门锁旁路和UCMP的测试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电梯功能柜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电梯功能柜100包括电气元件、壳体10、背板20和紧固件30。
壳体10具有容纳电气元件的容纳空间,壳体10的后端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且壳体10的围绕开口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装配孔101;背板20设在开口内以封闭开口,背板20用于安装至少部分电气元件,背板20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电气元件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IO扩展板402、显示面罩组件403、功能板404、松闸手柄405、漏电开关406和主断路器407,电气元件还包括通信部件408和电源插座409,通信部件408和松闸手柄405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电源插座409和漏电开关406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背板20的周向侧部上设有第二装配孔201;紧固件30穿设于第二装配孔201和第一装配孔101,以使背板20和壳体10可拆卸相连。背板20具有远离容纳空间的后侧面,翻边202位于开口内且向后侧面一侧延伸。开口内形成有环形内壁,翻边202在背板20上形成环形翻边202,环形翻边202止抵于环形内壁上。
背板20通过安装件50与电气元件连接,安装件50具有沿设定方向凸出后侧面的凸出部,在设定方向上,翻边202的延伸长度不小于凸出部的长度,背板20上设有进出线护线套60,进出线护线套60的至少部分沿设定方向凸出后侧面,在设定方向上,翻边202的长度不小于进出线护线套60的凸出长度。
壳体10的底部上设有安装孔位102,壳体10通过安装孔位102与外部支撑连接。
电梯功能柜100还包括接地铜排70,接地铜排70设在壳体10的底部上。
电梯功能柜10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70mm,电梯功能柜100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850mm,电梯功能柜10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为100mm。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功能柜100,具有如下优势,第一、通过在壳体10的后端开口处设置可拆卸的背板20,电气元件可以先安装在背板20上,然后再与壳体10连接,由此,壳体10不会对电气元件的安装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电气元件时更加方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体积较大的电气元件安装难度大的问题,另外,也不再需要预留多余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的体积更小。第二、采用紧固件30穿设于第二装配孔201和第一装配孔101,以实现背板20和壳体10可拆卸相连,这样背板20和壳体10连接后的连接稳定性和整体性都更好,结构也更简单。第三、安装件50的凸出部和进出线护线套60沿设定方向凸出后侧面的部分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位于壳体10自身所占用的空间内,从而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功能柜100时,无需为凸出部和进出线护线套60沿设定方向凸出后侧面的部分额外预留空间,从而可以达到进一步降低电梯功能柜100所占体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电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梯,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梯功能柜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气元件;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所述电气元件的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壳体的围绕所述开口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装配孔;
背板,所述背板设在所述开口内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背板用于安装至少部分所述电气元件,所述背板的周向侧部上设有第二装配孔;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和所述第一装配孔,以使所述背板和所述壳体可拆卸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周向侧部设有翻边,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翻边止抵于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后侧面,所述翻边位于所述开口内且向所述后侧面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通过安装件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所述安装件具有沿设定方向凸出所述后侧面的凸出部,在所述设定方向上,所述翻边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凸出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有进出线护线套,所述进出线护线套的至少部分沿设定方向凸出所述后侧面,在所述设定方向上,所述翻边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进出线护线套的凸出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上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孔位与外部支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功能柜还包括接地铜排,所述接地铜排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形成有环形内壁,所述翻边在所述背板上形成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止抵于所述环形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功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电气元件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IO扩展板、显示面罩组件、功能板、松闸手柄、漏电开关和主断路器,所述电气元件还包括通信部件和电源插座,所述通信部件和所述松闸手柄沿所述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电源插座和所述漏电开关沿所述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功能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63207.8U CN220078247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电梯功能柜及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63207.8U CN220078247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电梯功能柜及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78247U true CN220078247U (zh) | 2023-11-24 |
Family
ID=88825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63207.8U Active CN220078247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电梯功能柜及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78247U (zh) |
-
2023
- 2023-06-27 CN CN202321663207.8U patent/CN2200782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266088U (zh) | 一种控制柜柜体和协作机器人控制柜 | |
CN220078247U (zh) | 电梯功能柜及电梯 | |
CN109859969B (zh) | 一种智能墙壁开关组合式外壳 | |
CN216583622U (zh) | 用于电梯的控制柜和电梯 | |
CN200973205Y (zh) | 三折式多功能箱 | |
CN208806410U (zh) | 一种接线结构及其电力设备 | |
CN219042233U (zh) | 一种带翻转板的控制台墙体及控制台 | |
CN220519855U (zh) | 二合一的分体柜副柜 | |
CN221995745U (zh) | 一种射频设备机箱结构 | |
CN216850750U (zh) | 一种可遮挡电气件线束的面板结构 | |
JP3508885B2 (ja) | 増設機器取付装置 | |
CN113179608B (zh) | 一种电控盒以及空调器 | |
CN213367782U (zh) | 一种改进型对讲机pcb集成电路板结构 | |
CN214577655U (zh) | 一体式空压机变频系统 | |
CN216377084U (zh) | 用于安装在轿顶的电气箱及电梯 | |
JP7627837B2 (ja) | インターホン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 |
CN219585596U (zh) | 制动电阻箱的安装结构以及小机房电梯控制柜 | |
CN210959151U (zh) | 一种音频配线架柜 | |
CN217925347U (zh) | 一种过线结构和智能门锁 | |
CN210694553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信息通讯柜 | |
CN222263366U (zh) | Led显示装置的控制盒及led显示装置 | |
CN218383811U (zh) | 一种1u机架式服务器 | |
CN219352106U (zh) | 一种消防箱内的电控箱 | |
CN221509056U (zh) | 用于变频柜的接线盒及变频柜 | |
CN218290024U (zh) | 一种智慧电梯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