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407U - 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67407U CN220067407U CN202322859082.2U CN202322859082U CN220067407U CN 220067407 U CN220067407 U CN 220067407U CN 202322859082 U CN202322859082 U CN 202322859082U CN 220067407 U CN220067407 U CN 2200674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gital
- analog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filter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包括耦合器、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天线、第二数模转换器和干扰抵消单元;干扰抵消单元包括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横向滤波器、合路器和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和横向滤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合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横向滤波器的另一输入端,合路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横向滤波器的输出端,合路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与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本申请针对单纯的数字干扰抵消时抑制能力低不能消除干扰信号的问题,实现模数混合状态下,利用横向滤波器重构出接收信道上干扰信号的复本,再进行抵消提高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机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宽带接收系统在全双工工作方式时同一时隙接收端和发射端同时工作,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在接收的同时即可转发业务信息,网络信息传输时延由传统网络的数十秒缩短到秒级,可快速响应网络节点变化,增强了网络拓扑动态调整适应性,是支撑大规模组网的基础之一。
但是,全双工工作下发射端会对接收信号尤其是灵敏度小信号产生影响,给收发信机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双工条件下发射载频经天线辐射进入接收机,由于携行设备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有限,导致进入接收机的发射信号仍具有较大功率,造成接收机阻塞,影响正常通信信号的接收。
受功放非线性、滤波器矩形系数等非理想因素的影响,发射频点带外产生显著的宽带噪声,这些噪声经接收天线接入接收机,恶化相同频段的接收机噪声,影响其接收灵敏度,对于宽带接收设备来说意味着可用接收频点减少,频谱效率下降。
考虑到发射载频和发射宽带噪声对全双工接收机产生的严重影响,单一的干扰抵消技术不足以达到满足使用要求的干扰抑制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着重抵消收射频链路末端小信号上附着的自发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针对单纯的数字干扰抵消时抑制能力低不能消除干扰信号的问题,实现模数混合状态下,利用横向滤波器重构出接收信道上干扰信号的复本,再进行抵消,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包括耦合器、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天线、第二数模转换器和干扰抵消单元;
所述耦合器设置在发射端,所述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与接收端的接收天线耦合连接;所述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之间通过干扰抵消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连接;
所述干扰抵消单元包括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横向滤波器、合路器和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所述横向滤波器设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和横向滤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横向滤波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合路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横向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合路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所述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与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干扰抵消单元设有多个,每个干扰抵消单元两端分别连接模数转换模块和第二数模转换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数模转换器,第一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第二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采用型号为MXT2144的采样芯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型号为ADS42LB69。
进一步优选的,包括所述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波段为225-678MHZ。
本申请公开的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采用耦合器从发射端的发射信号中提取参考信号,利用横向滤波器抽取干扰信号,再将抽取的干扰信号合并至接收端接收到的主路信号,实现主路信号中干扰信号的抵消,具备干扰抵消度高、收敛时间短等优点为宽带多收系统提供良好的抗干扰手段,适用于各种复杂电磁环境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干扰抵消单元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耦合器;2、模数转换模块;3、接收天线;4、第二数模转换器;5、干扰抵消单元;501、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502、横向滤波器;503、合路器;504、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6、数模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包括耦合器1、模数转换模块2、接收天线3、第二数模转换器4和干扰抵消单元5;所述耦合器1设置在发射端,所述耦合器1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与接收端的接收天线3耦合连接;所述耦合器1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模数转换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2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模转换器4的输出端之间通过干扰抵消单元5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4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3连接。
所述干扰抵消单元5包括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501、横向滤波器502、合路器503和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504;所述横向滤波器502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所述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501和横向滤波器502的第一输入端part1连接,所述合路器503的输出端连接横向滤波器502的第二输入端part2,所述合路器50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横向滤波器502的输出端,所述合路器503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504;所述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504与第二数模转换器4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干扰抵消单元5可以根据信道数量设为多个,每个干扰抵消单元5的两端分别连接模数转换模块2和第二数模转换器4。例如模数转换模块2输出的信号被多路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A1-An划分为不同的波段,其中第一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A1对应第一波段,将该波段信号输入第一横向滤波器5021中,第一横向滤波器从该波段中抽取第一波段干扰信号样本,输入第一合路器5031中,由于第一合路器5031同时连接接收端,具体为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利用第二数模转换器 4进行采样后,利用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B1至Bn也将总接收信号划分为多个波段,其中第一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B1与第一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A1划分的波段相同,因此,接收信号经过第一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B1后,输出的信号频段与第一合路器5031抽取第一干扰信号样本属于同一波段,经合路器合并后,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可以被抽取的第一干扰信号样本信号抵消掉。
按照上述步骤同理可得,第n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An划分出来的信号参考信号n,为第n波段;将该波段信号输入第n横向滤波器502n中,第n横向滤波器从该波段中抽取第n波段干扰信号样本,输入第n合路器503n中,由于第n合路器503n同时连接接收端,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利用第二数模转换器 4进行采样后,利用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B1至Bn也将总接收信号划分为多个波段,其中第n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Bn与第n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An划分的波段相同,因此,接收信号经过第n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Bn后,输出的信号频段与抽取的第n波段干扰信号样本属于同一波段,经合路器合并,由此实现了接收信号全波段的干扰信号可以被抽取的全波段的干扰信号样本信号抵消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数模转换器6,一个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具体地,耦合器为1套设在发射天线上的线圈,第一数模转换器6将信道中数字域的发射信号转换为模拟域后,利用天线发射出去,耦合器与发射天线耦合连接,产生耦合信号这样不影响正常的信号发射,同时也可以利用耦合器1对发射信号进行小幅度抽取,形成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6和第二数模转换器4采用型号为MXT2144的采样芯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2的型号为ADS42LB69。所述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波段为225-678MHZ。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器、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天线、第二数模转换器和干扰抵消单元;
所述耦合器设置在发射端,所述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发射天线与接收端的接收天线耦合连接;所述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之间通过干扰抵消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连接;
所述干扰抵消单元包括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横向滤波器、合路器和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所述横向滤波器设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参考信号数字滤波器和横向滤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横向滤波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合路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横向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合路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所述接收信号数字滤波器与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抵消单元设有多个,每个干扰抵消单元两端分别连接模数转换模块和第二数模转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数模转换器,第一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第二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采用型号为MXT2144的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采用型号为ADS42LB69的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波段为225-678MHZ。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59082.2U CN220067407U (zh) | 2023-10-25 | 2023-10-25 | 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59082.2U CN220067407U (zh) | 2023-10-25 | 2023-10-25 | 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67407U true CN220067407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67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59082.2U Active CN220067407U (zh) | 2023-10-25 | 2023-10-25 | 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67407U (zh) |
-
2023
- 2023-10-25 CN CN202322859082.2U patent/CN2200674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64697B (zh) | 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数字信道化转发器系统及转发方法 | |
CN101453228B (zh) | 共站址干扰消除系统和方法 | |
van Liempd et al. | An electrical-balance duplexer for in-band full-duplex with<-85dBm in-band distortion at+ 10dBm TX-power | |
CN101488795B (zh) | 一种应用于直放站的光纤数字化传输方法 | |
CN105610453A (zh) | 一种高增益窄带射频接收机 | |
CN104506205A (zh) | 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射频系统 | |
CN100362752C (zh) | 低复杂度超宽带射频前端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9474921B (zh) | 一种自组网应急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CN111510193A (zh) | 卫星地面站的非合作干扰抑制装置及其控制算法 | |
CN113938140A (zh) | 拉远传输覆盖方法、系统以及拉远单元 | |
CN105376184A (zh) | 一种窄带全双工系统的二维天线对消方法 | |
CN109412633A (zh) | 通信设备和直放站 | |
CN220067407U (zh) | 基于宽带接收机的模数混合数字域干扰抵消电路 | |
CN111585606B (zh) | 相干ffh/ds混合扩频系统 | |
CN209748549U (zh) | 一种基于干扰对消的干扰消除装置 | |
CN105577226B (zh) | 一种宽带全双工系统的二维多天线对消方法 | |
CN201243292Y (zh) | 数字选频光纤站 | |
CN101132249A (zh) | 一种无中频声表滤波器的宽带多载频接收机 | |
WO2024055327A1 (zh) | 子带全双工通信系统、方法及基站 | |
CN106411386A (zh) | 一种全频段直放站 | |
CN201781489U (zh) | 具有反馈干扰消除功能的无线直放站 | |
CN201528430U (zh) | 一种数字直放站室内覆盖系统 | |
CN221081299U (zh) | 一种适用于多路并行接收机的抗干扰电路 | |
Rosson et al. | SDR based test bench to evaluate analog cancellation techniques for In-Band Full-Duplex transceiver | |
CN113225132A (zh) | 一种5g基站耦合拉远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