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5623U - 片材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供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55623U CN220055623U CN202321479303.7U CN202321479303U CN220055623U CN 220055623 U CN220055623 U CN 220055623U CN 202321479303 U CN202321479303 U CN 202321479303U CN 220055623 U CN220055623 U CN 2200556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partition
- side plate
- lifting
- movable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片材供料装置,包括基板、与基板相对设置的抵靠件、位于基板一侧的侧板、与侧板相对且可沿X向相对于基板运动的活动侧板;基板、抵靠件、侧板、活动侧板均沿Z向延伸并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升降板,侧板和活动侧板之间设置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料仓;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一避让通槽,第一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设在第一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第一隔板运动。本实用新型在确保对片材提供较佳支撑、定位的前提下,避免升降板与两容置空间之间的隔板发生干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材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3C行业的玻璃钢化膜、盖板、亚克力面板等片料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将片材堆叠放置在料仓内进行定位,再通过取料机构将片材逐一取出,每取出一个片材,料仓内的升降台会在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升高一个与片材厚度相等的高度,确保取料机构的取料高度始终不变。
为了适配更多片材的存储,通常会利用板件将供料装置的内部空间围设成两个以上的料仓,以使供料装置的内部空间能够堆叠放置两列以上的片材,为了使料仓的空间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片材,通常还需要使部分围设料仓的板件是能够沿X向、Y向移动的,由于升降台需要在两个料仓内部上下移动,这就使得升降台必须横跨两个料仓,这就使得升降台与板件的水平移动发生干涉,尤其是位于两个料仓之间的板件必然会与升降台干涉,如改变升降台的形状来规避干涉,则升降台顶部的支撑面就不能较为完整的覆盖片材的底面,导致片材在堆叠于支撑面上后会发生倾斜,甚至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材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片材供料装置,包括基板、与基板相对设置的抵靠件、位于基板一侧的侧板、与侧板相对且可沿X向相对于基板运动的活动侧板;基板、抵靠件、侧板、活动侧板均沿Z向延伸并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升降板,侧板和活动侧板之间设置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料仓;
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一避让通槽,第一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设在第一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第一隔板运动。
优选的,第一隔板与活动侧板之间设置有沿Z向延伸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与基板固定配合,第二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接在第一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第二隔板运动;其中一个料仓由基板、侧板、第一隔板以及抵靠件围成;另一个料仓由基板、活动侧板、第二隔板以及抵靠件围成。
优选的,第一隔板与活动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第一隔板和活动侧板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以上的连接杆沿Z向排列,且连接杆沿X向延伸,第二隔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导向孔,连接杆与导向孔一一对应,且连接杆穿接在与其对应的导向孔中。
优选的,升降板包括若干沿Y向排列的第一嵌置部,相邻的第一嵌置部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避让通槽;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包括若干沿Y向排列的第二嵌置部,相邻的第二嵌置部之间的镂空部分形成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二避让通槽;每一个第一避让通槽内均滑动的嵌置有一个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的第二嵌置部,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上的每一个第二避让通槽内均滑动的嵌置有一个第一嵌置部。
优选的,基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一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机构,活动侧板以及第一隔板均滑动的安装在该第一导向机构上;第二隔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优选的,底板上设置有沿Y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机构,抵靠件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导向机构上。
优选的,底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基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抵靠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基板的抵靠面,两抵靠面分别与两料仓对应。
优选的,抵靠件包括两个抵靠杆,两抵靠杆上正对基板的面形成抵靠面;升降板上设置有两个由其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且沿Y向延伸的通槽,通槽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板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缺口,两抵靠杆分别与两通槽的缺口正对设置并能够由缺口嵌入到通槽中。
优选的,升降板包括两个对置的板单元,两板单元对接的位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避让通槽由其中一个板单元延伸至另一个板单元上。
优选的,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三避让通槽,第三避让通槽延伸至升降板靠近活动侧板的一端形成开口,活动侧板上至少有一部分能够经由开口嵌入到第三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活动侧板运动。
优选的,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沿X向延伸的第三嵌置部,相邻的第三嵌置部之间形成第三避让通槽,活动侧板包括若干沿Y向排列的第四嵌置部,相邻的第四嵌置部之间的镂空部分形成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四避让通槽;每一个第三避让通槽能够供一个第四嵌置部由其开口嵌入,且当第四嵌置部嵌入第三避让通槽时,每一个第四避让通槽中均嵌置有一个第三嵌置部。
优选的,升降板由一驱动组件驱动沿Z向活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由电机带动的传动机构,电机的机体部分固定连接在基板上,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与升降板连接。
片材供料装置,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一侧的侧板、可拆卸安装于基板及侧板下部的底板、升降板,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或第二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与基板、侧板配合共同围成一个Z向延伸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二配合结构与基板、侧板配合围成两个独立的Z向延伸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均包括一个与基板相对的抵靠件、以及与侧板相对的侧壁;升降板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或横跨两个第二容置空间,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侧板和侧壁之间的隔板;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避让通槽,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设在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隔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片材供料装置中,升降板横跨两个容置空间,使两个容置空间内形成的料仓能够分别用于堆叠放置两组片材,并且通过升降板带动两组片材升降,在确保对片材提供较佳支撑、定位的前提下,避免升降板与两容置空间之间的隔板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升降板与第一隔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升降板与活动侧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片材供料装置,其包括基板10、抵靠件40、侧板20、活动侧板30,抵靠件40与基板10相对设置,侧板20固定连接在基板10的一侧,活动侧板30与侧板20相对设置,并且,活动侧板30能够沿X向相对于基板10运动,以使活动侧板30能够靠近或远离侧板20;基板10、抵靠件40、侧板20、活动侧板30均沿Z向延伸并且共同围成一个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一升降板50,具体的,升降板50被水平的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升降板50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侧板20和活动侧板30之间设置一个沿Z向延伸第一隔板60、以及第二隔板70,其中,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均是与侧板20和活动侧板30平行设置;第二隔板70被置于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之间,如此一来,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与基板10、抵靠件40、侧板20、活动侧板30配合将容置空间分隔出两个独立的料仓,具体的,由基板10、侧板20、第一隔板60以及抵靠件40围成一个料仓A,由基板10、活动侧板30、第二隔板70以及抵靠件40围成一个料仓B围成。
第二隔板70与基板10固定配合;第一隔板60能够沿X向相对于基板10运动,当沿X向移动第一隔板60时,可调整第一隔板60与侧板20之间的间距,继而调整料仓A在X向的尺寸;当沿X向移动活动侧板30时,可调整活动侧板30与第二隔板70之间的间距,继而调整料仓B在X向的尺寸。
升降板50上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一避让通槽51,第一避让通槽51由升降板50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第一隔板60和第二隔板70上均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上至下穿设在第一避让通槽51中的,如此,在升降板50于腔室内沿Z向上下运动时,第一隔板60和第二隔板70中嵌置于第一避让通槽51中的部分在第一避让通槽51内部沿Z向相对于第一避让通槽51滑动;在调整料仓A在X向的尺寸时,第一隔板60上嵌置在第一避让通槽51中的部分能够沿X向顺着第一通槽51的延伸方向滑动,如此使得升降板50能够升降板50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第一隔板60运动,同时升降板50能够相沿Z向相对于第二隔板70运动,避免升降板50与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干涉。
优选的,升降板50包括三个沿Y向排列的第一嵌置部52,相邻的两个第一嵌置部5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避让通槽51,如此,三个第一嵌置部52和两个第一避让通槽51使升降板50形成格栅构造;对应升降板50的上述构造,将第一隔板60同样设置为格栅构造,具体的,在第一隔板60上设置两个第二避让通槽61,第二避让通槽61均沿Z向延伸,并且从第一隔板60的一侧面贯穿至另一侧面,两个第二避让通槽61沿Y向排列,将第一隔板60分隔为三个第二嵌置部62,并使三个第二嵌置部62均为沿Z向延伸的条状构造;格栅构造的第一隔板60与格栅构造的升降板50交错设置,具体的,升降板50上的两个第一嵌置部52分别嵌置在第一隔板60的两个第二避让通槽61中,第一隔板60上的两个第二嵌置部62分别嵌置在升降板50的两个第一避让通槽51中;上述的第一嵌置部52和第二嵌置部62均为长条状,第一嵌置部52的宽度与第二避让通槽61的宽度相当,以使第一嵌置部52能够在第二避让通槽61中滑动,同样的,第二嵌置部62的宽度与第一避让通槽51的宽度相当,以使第二嵌置部62能够在第一避让通槽51中滑动。第二隔板70的构造与第一隔板60相同,其上同样设置两个第二避让通槽,通过两个避让通槽将第二隔板70分隔为沿Y向排列的三个第二嵌置部,第二隔板70形成格栅构造,以使格栅构造的第二隔板70与格栅构造的升降板50按照上述同样的方式交错设置。
将升降板50、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均设置为上述格栅构造,采用交错设置的配合方式,使升降板50在沿Z向移动时,不会与第一隔板60和第二隔板70产生干涉,同时,第一隔板60在沿X向移动时,不会与升降板50干涉;并且升降板50由于与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交错设置,使升降板50上表面能够在第一隔板60的左侧、以及第二隔板70的右侧分别形成一个支撑面,两个支撑面分别位于料仓A和料仓B的底部,以分别支撑料仓A和料仓B内堆叠的片料。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是将第一隔板60与活动侧板30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隔板60能够与活动侧板30能够被同时沿X向移动,继而同时调整料仓A和料仓B沿X向的尺寸。具体的,活动侧板30和第一隔板60通过位于其二者之间的连接杆31固定在一起,连接杆31活动的穿设在第二隔板70上,使连接杆31与第二隔板70滑动配合,当移动第一隔板60或活动侧板30的其中一个时,使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同步的沿X向移动,料仓A和料仓B的在X向的尺寸同时变化。
可以是利用两个连接杆31将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固定连接在一起,具体的,两个连接杆31沿Z向排列,并且连接杆31沿X向延伸,连接杆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的底部,在第二隔板70上设置两个与连接杆31一一对应的导向孔,两连接杆31分别活动的穿接在两导向孔内,通过导向孔与连接杆31配合,对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沿X向的运动进行导向,在调整料仓大小时,使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能够稳定的沿X向活动。上述结构中,导向孔与连接杆31配合形成导向结构,将两组导向结构沿Z向错开设置,避免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在沿X向移动时发生偏摆,使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能够更为精准的定位片材。同时,将两连接杆31沿Z向排列布置,能够充分的利用第二隔板70的Z向空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数量更多的连接杆31,进一步提升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沿X向运动时的稳定性。
为了增大料仓A和料仓B的调节范围,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小尺寸片材的放置,升降板50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三避让通槽54,该第三避让通槽54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板50靠近活动侧板30的一端形成开口,活动侧板30上至少有一部分能够经由第三避让通槽54的开口嵌入到第三避让通槽54中的,通过将活动侧板30上的该至少一部分嵌置在第三避让通槽54中,可使得升降板50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活动侧板30移动,例如,当向着靠近第二隔板70的方向移动活动侧板30,活动侧板30不会被升降板50的端部阻挡,活动侧板30上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由第三避让通槽54的开口嵌入第三避让通槽54,活动侧板30上的该至少一部分不仅能够沿第三避让通槽54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升降板50滑动,同时由于第三避让通槽54是贯穿升降板50的上下表面的,使得活动侧板30上的该至少一部分能够在第三避让通槽54内沿Z向相对于升降板50运动。可以是将活动侧板30设置为与上述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相同的格栅构造,对应的,在升降板50上设置三个沿X向延伸的第三嵌置部55,相邻的两个第三嵌置部55之间形成一个上述的第三避让通槽54,活动侧板30包括三个沿Y向排列的第四嵌置部62,相邻的第四嵌置部62之间镂空的部分形成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四避让通槽61,如此,三个第四嵌置部62与两个第四避让通槽61使活动侧板30形成格栅构造,在活动侧板30沿X向移动至升降板50的端部时,其中的两个第四嵌置部62分别从两个第三避让通槽54的开口嵌入到第三避让通槽54中,同时,升降板50上的两个第三嵌置部55分别嵌置在活动侧板30上的两个第四避让通槽61中,使得升降板50与活动侧板30交错设置,第三嵌置部55可沿Z向在第四避让通槽61内部滑动、第四嵌置部62能够沿X向顺着第三避让通槽54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活动侧板30的结构、尺寸是相同的,其三者能够按照统一的形状尺寸被加工。
在优选实施例中,将升降板50设置为分体式构造,使升降板50能够与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组装在一起,例如,升降板50可以是包括对置的板单元501和板单元502,板单元501和板单元502在X向排列,相当于在X向于升降板50的中间位置将升降板50断开,板单元501和板单元502对接的位置处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或板单元501和板单元502对接的位置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上述的第一避让通槽51由板单元501上延伸至板单元502上,同时,第一嵌置部52也是由板单元501延伸至板单元502。在将升降板50与第一隔板60和第二隔板70组装时,升降板50被拆分为板单元501和板单元502,将板单元501上的第一嵌置部52横穿到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上的第二避让通槽,并使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上的第二嵌置部从第一避让通槽51在板单元501对接处形成的缺口穿入板单元501上的第一避让通槽51中,接着将板单元502与板单元501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将升降板50断开的结构,可确保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上的第二避让通槽的两端为盲端;相同的,也可以是将升降板50设置为一个整体构造,将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从其二者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断开,断开的两部分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上的第二避让通槽设置为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开放端口的结构,例如,第二避让通槽的底部为盲端、顶部延伸至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的顶面,组装时,升降板50从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的顶部与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组装成相互交错设置。
优选实施例中,在基板10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一底板80,在底板80上设置沿X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机构,活动侧板30以及第一隔板60均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导向机构上,第二隔板70被固定安装在底板80上;底板80上还设置有沿Y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机构,抵靠件40被安装在第二导向机构上。通过上述结构,将抵靠件40可活动的与基板10配合,即可沿Y向调整抵靠件40与基板10的间距,以调整料仓A和料仓B在Y向的尺寸,当在X向和Y向分别调整料仓尺寸时,可使料仓的四个壁面分别贴靠于片材的四个边,以对片材起到较佳的定位作用。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可采用常见的直线导向,其中,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80上且沿X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杆85、两个直线轴承86,两直线轴承86分别套设在两导向杆85上,当活动侧板30与第一隔板60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可以是活动侧板30和第一隔板60的其中一个的底部固定在两直线轴承86上,如果活动侧板30和第一隔板60是可分别沿X向调整位置时,活动侧板30和第一隔板60可以是分别通过两个直线轴承连接在两导向杆85上;在其中一个直线轴承86上固定一个套设在导向杆85上的安装板87,安装板87上横向的螺接有一螺栓88,沿X向将活动侧板30调整到位后,旋紧螺栓88,利用螺栓88的内侧端压紧在导向杆85的表面上,限定安装板87相对于导向杆85运动的自由度,继而锁定活动侧板30的位置。第二导向机构与上述第一导向机构的结构相同,其包括两个导向杆81、两个直线轴承82,两导向杆81安装在底板80上并沿Y向延伸,两直线轴承82分别安装在两导向杆81上,抵靠件40的底部连接在两直线轴承82上,其中一个直线轴承上固定有一套设在导向杆81上的安装板83,安装板83上螺接有一螺栓84,旋紧螺栓84即可将锁定抵靠件40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并不限于是采用直线轴承与导向杆配合的结构,其还可以是其他的直线导线该机构,例如,可以是在底板80上设置直线导轨,将第一隔板60、活动侧板30、抵靠件40固定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上述两个连接杆31与第二隔板70上的两个导向孔配合组成两个导向结构,两个导向结构与第一导向机构配合,避免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在沿X向滑动时偏摆,继而进一步的提高片材的定位精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仅设置第一隔板60、活动侧板30,即在第一隔板60和活动侧板30之间不设置第二隔板70,基板10、侧板20、第一隔板60、抵靠件40围成一个料仓,基板10、第一隔板60、活动侧板30、抵靠件围成另一个料仓;活动侧板30和第一隔板60可以是相对独立的沿X向相对于基板10运动。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上述方案中,侧板20与基板10固定配合,实际上,也可以是将侧板20可活动的安装在基板10上,具体的,使侧板20能够沿X向相对于基板10活动,以调整侧板20在X向的位置,继而调整料仓在X向的尺寸。
参见图1、3所示,升降板50可以是由一驱动组件驱动以沿Z向活动,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91、由电机91带动的传动机构,电机91的机体部分固定在基板10上,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电机9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板50连接。传动机构置于基板10的背面,其包括安装在基板10上的主动链轮92、安装在基板10上的从动链轮93、以及同步绕设在主动链轮92和从动链轮93上的传动链条94,在传动链条94上连接有一活动块95,活动块95上设置有伸入到基板10正面的升降座503,升降板50被固定连接在升降座503上,启动电机91,接口带动升降板50沿Z向运动。当然,传动机构并不限于是上述的链条传动机构,其也可以是由电机91带动的丝杆传动机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将底板80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基板10固定连接,参见图1,在基板10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座11,底板80置于连接座11上,其二者通过螺栓横穿固定在一起,可以是仅将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活动侧板30安装在底板80,也可以是将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活动侧板30、以及抵靠件40均安装在底板80上;由于将底板80与基板1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得底板80可被更换。例如,在针对一些相对较小的片材时,可安装如图1所示的底板80,此时底板80上设置的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活动侧板30、抵靠件40与基板10、侧板20配合围成料仓A和料仓B,此时,如图7、8所示,片材供料装置的料仓A和料仓B可分别放置一组堆叠的片材。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片材供料装置,在图1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将底板80拆卸,更换底板80’,底板80’上设置活动侧板30’以及抵靠件40’,活动侧板30’与抵靠件40’分别通过一个X向和Y向的导向机构安装在底板80’上,在将底板80’通过螺栓或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基板10上后,基板10、侧板20、活动侧板30’、抵靠件40’共同围成一个料仓,参见图10,该料仓适用于较大尺寸的片材堆叠放置。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底板80上设置的第一隔板60、第二隔板70、活动侧板30、抵靠件40组成第二配合结构,该配合结构与基板10、侧板20配合围成两个独立的容置空间,该两容置空间分别形成一个料仓;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底板80’上的活动侧板30’、抵靠件40’组成第一配合结构,该配合结构与基板10、侧板20配合共同围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形成一个尺寸相对较大的料仓。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更换不同的底板,使底板上不同的配合结构与基板10和侧板20配合组成沿Z向延伸的不同构造的容置空间;第二配合结构和第一配合结构均包括一个与基板10相对的抵靠件以及一个与侧板20相对的侧壁,在形成单一料仓时,在底板上仅设置抵靠件和侧壁,将底板与基板10固定后,由基板10、侧板20、抵靠件和侧壁围成一个沿Z向延伸的容置空间,升降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当需要形成两个独立料仓时,底板上设置抵靠件、侧壁以及一个隔板,隔板与侧壁平行,在将底板与基板10固定后,隔板位于侧板20和侧壁之间,基板10、侧板20、抵靠件、隔板以及侧壁围成两个独立的沿Z向延伸的容置空间,两容置空间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升降板横跨两容置空间,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避让通槽,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设在该避让通槽内,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隔板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底板上设置两个隔板,以形成与图1相同的结构或类似于图1的结构。
采用上述上述底板可拆卸的方式改变料仓布局的方式中,可以是将上述的活动侧板30、活动侧板30’替换为一个固定在底板上的板结构,该板结构上形成一个沿Z向延伸的、与底板相对固定的侧壁,将底板与基板10固定后,基板10、侧板20、侧壁以及抵靠件围成一个料仓。当需要改变料仓大小时,更换其他的底板,该其他的底板不同的位置处设置一个用于形成侧壁的板结构,将该其他的底板固定于基板10后,即可改变料仓的大小,以此,通过底板可拆卸的方式来调整单个料仓大小;也可以是通过底板可拆卸的方式来调整料仓的数量,例如,可以是在底板上安装一个形成侧壁的板结构,同时在底板上安装一个位于侧板和侧壁之间的隔板,板结构和隔板均与底板固定连接,将底板安装在基板上后,即可利用侧壁、隔板组成的配合结构与基板10、侧板20配合围成两个独立的料仓。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在底板上配置数量更多的隔板,将底板固定于基板10后,获得较多数量的料仓,隔板可以是固定在底板上,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结构,可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
抵靠件40上设置有两个抵靠面42,该两个抵靠42面分别与料仓A和料仓B对应,两抵靠面42可以是平齐设置的,即其二者与基板10之间的间距是相同的,即料仓A、料仓B中用于放置的片材在Y向的尺寸是相同的,当然,两个抵靠面42也可以是沿Y向错开一定距离,使料仓A、料仓B内分别放置不同尺寸的片材,至少料仓A和料仓B内放置的片材在Y向的尺寸是不同的。抵靠件40具体包括两个抵靠杆41,该两抵靠杆41均沿Z向延伸,其二者正对基板10的面形成抵靠面42,两抵靠杆41在X向错开一定距离设置,并且两抵靠杆41的底部均固定在一个底座43上,可以是将该底座43连接在上述的第二导向机构上,以使两个抵靠杆41能够同步的沿Y向移动。参见图7所示,当用于放置的片材在Y向的尺寸小于升降板50的宽度时,可以是在升降板50上设置两个通槽53,通槽53由升降板50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并且通槽53沿Y向延伸,通槽53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板50远离基板10的一侧并形成缺口,通槽53的宽度被设置为恰好能够供抵靠杆41嵌入,在将抵靠杆41沿Y向靠近基板10移动时,抵靠杆41能够由通槽53的缺口嵌入,并在通槽53内沿Y向移动,同时由于通槽53贯穿升降板50的上下表面,使得抵靠杆41能够在嵌入通槽53后相对于升降板50沿Z向上下运动,抵靠杆41在嵌入通槽53后,其上的抵靠面42与基板10配合,能够在Y向上夹紧片材;参见图8所示,在针对一些沿Y向的尺寸相对较大的片材时,无需抵靠杆41置于通槽53中,两个抵靠杆41分别抵顶料仓A和料仓B中的片材;总之在升降板50上设置通槽53,能够在针对一些小尺寸片材时,在确保抵靠件能够与基板10沿Y向夹紧片材的前提下,避免抵靠件40与升降杆50干涉。在如图9、10所示的单个料仓的结构中,抵靠件40’可以是呈板状,以使抵靠件40’能够较好的抵顶尺寸较大的片材,继而对片材起到较佳的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片材供料装置中,升降板横跨两个容置空间,使两个容置空间内形成的料仓能够分别用于堆叠放置两组片材,并且通过升降板带动两组片材升降,在确保对片材提供较佳支撑、定位的前提下,避免升降板与两容置空间之间的隔板发生干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局限于这些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与基板相对设置的抵靠件、位于基板一侧的侧板、与侧板相对且可沿X向相对于基板运动的活动侧板;基板、抵靠件、侧板、活动侧板均沿Z向延伸并共同围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升降板,侧板和活动侧板之间设置有沿Z向延伸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料仓;
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一避让通槽,第一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设在第一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第一隔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与活动侧板之间设置有沿Z向延伸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与基板固定配合,第二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接在第一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第二隔板运动;其中一个料仓由基板、侧板、第一隔板以及抵靠件围成;另一个料仓由基板、活动侧板、第二隔板以及抵靠件围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与活动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和活动侧板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以上的连接杆沿Z向排列,且连接杆沿X向延伸,第二隔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导向孔,连接杆与导向孔一一对应,且连接杆穿接在与其对应的导向孔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包括若干沿Y向排列的第一嵌置部,相邻的第一嵌置部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避让通槽;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包括若干沿Y向排列的第二嵌置部,相邻的第二嵌置部之间的镂空部分形成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二避让通槽;每一个第一避让通槽内均滑动的嵌置有一个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的第二嵌置部,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上的每一个第二避让通槽内均滑动的嵌置有一个第一嵌置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一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机构,活动侧板以及第一隔板均滑动的安装在该第一导向机构上;第二隔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置有沿Y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机构,抵靠件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导向机构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基板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抵靠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基板的抵靠面,两抵靠面分别与两料仓对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抵靠件包括两个抵靠杆,两抵靠杆上正对基板的面形成抵靠面;升降板上设置有两个由其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且沿Y向延伸的通槽,通槽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板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缺口,两抵靠杆分别与两通槽的缺口正对设置并能够由缺口嵌入到通槽中。
11.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包括两个对置的板单元,两板单元对接的位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避让通槽由其中一个板单元延伸至另一个板单元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第三避让通槽,第三避让通槽延伸至升降板靠近活动侧板的一端形成开口,活动侧板上至少有一部分能够经由开口嵌入到第三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活动侧板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沿X向延伸的第三嵌置部,相邻的第三嵌置部之间形成第三避让通槽,活动侧板包括若干沿Y向排列的第四嵌置部,相邻的第四嵌置部之间的镂空部分形成一个沿Z向延伸的第四避让通槽;每一个第三避让通槽能够供一个第四嵌置部由其开口嵌入,且当第四嵌置部嵌入第三避让通槽时,每一个第四避让通槽中均嵌置有一个第三嵌置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由一驱动组件驱动沿Z向活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由电机带动的传动机构,电机的机体部分固定连接在基板上,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与升降板连接。
15.片材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一侧的侧板、可拆卸安装于基板及侧板下部的底板、升降板,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或第二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与基板、侧板配合共同围成一个Z向延伸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二配合结构与基板、侧板配合围成两个独立的Z向延伸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均包括一个与基板相对的抵靠件、以及与侧板相对的侧壁;升降板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或横跨两个第二容置空间,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侧板和侧壁之间的隔板;升降板上下贯穿地设置有沿X向延伸的避让通槽,隔板上至少有一部分由上至下穿设在避让通槽中以使升降板能够沿X向以及Z向相对于隔板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79303.7U CN220055623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片材供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79303.7U CN220055623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片材供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55623U true CN220055623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6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79303.7U Active CN220055623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片材供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55623U (zh) |
-
2023
- 2023-06-09 CN CN202321479303.7U patent/CN2200556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35997B (zh) | 一种螺丝与胶圈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1718113B (zh) | 玻璃切割设备 | |
CN111792389A (zh) | 一种托盘供给装置 | |
CN220055623U (zh) | 片材供料装置 | |
CN219885155U (zh) | 一种磁铁输送排列设备 | |
CN212291983U (zh) | 一种托盘供给装置 | |
CN109301338B (zh) | 一种锂离子方壳动力电池夹紧托盘 | |
CN219031030U (zh) | 一种Tray盘上料机 | |
CN219215788U (zh) | 托盘机构及分收盘装置 | |
CN117068740A (zh) | 一种手机屏加工系统的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 |
CN215357466U (zh) | 一种短轴后送料供料装置 | |
CN212833474U (zh) | 玻璃切割设备 | |
CN217122123U (zh) | 激光切割机 | |
JP5631114B2 (ja) | 平板状被検査体の検査装置 | |
CN212602197U (zh) | 一种蜂窝纸板分切机的送料机构 | |
CN212581762U (zh) | 玻璃切割设备 | |
CN211361222U (zh) | 一种直线模组机构 | |
CN216706311U (zh) |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激光打标机 | |
CN218859722U (zh) | 电池夹持装置 | |
CN113102979B (zh) | 一种吸头滤芯安装装置 | |
CN222472580U (zh) | 一种胶板分片机 | |
CN112320369A (zh) | 一种料盘分料机构 | |
CN221068901U (zh) | 电池托盘 | |
CN217894470U (zh) | 一种适用于切换器叶片的叠垛摆盘装置 | |
CN213010737U (zh) | 上料机构及玻璃切割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