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4572U - 一种减震吸塑托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吸塑托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54572U CN220054572U CN202321566247.0U CN202321566247U CN220054572U CN 220054572 U CN220054572 U CN 220054572U CN 202321566247 U CN202321566247 U CN 202321566247U CN 220054572 U CN220054572 U CN 2200545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y
- tray body
- plastic
- plastic plate
- art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托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包括第一连接塑板,所述第一连接塑板下端连接有第一托盘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塑板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塑板,所述第二连接塑板上端连接有第二托盘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塑板下端两侧设有卡合塑条,所述第一连接塑板与卡合塑条接触处开设有滑槽。此装置设计合理,该一种减震吸塑托盘,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均为双层结构,设置有空心层,在包裹物品进行保护时,物品不易接触到硬物,物品安置到第一托盘本体内,第一托盘本体内壁设置有海绵垫和防护塑片,物品贴合防护塑片放置,压缩海绵垫,物品四周的海绵垫可发生形变,可更好地包裹物品,起到减震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托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吸塑托盘。
背景技术
吸塑托盘是将产品置于凹槽内,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也有运输型的托盘包装,托盘使用较多都是以方便为主,吸塑托盘大多使用塑料凸起与凹槽卡合的结构进行闭合,在运输中易由于震动结构松散,吸塑托盘与物品分离无法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且吸塑托盘为单层结构,在运输中与硬物撞击易直接撞击到被保护的物品,物品直接安置到吸塑托盘内,存在空隙,运输中的震动易导致物品受损。为此,亟需提出改进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震吸塑托盘,解决了吸塑托盘大多使用塑料凸起与凹槽卡合的结构进行闭合,在运输中易由于震动结构松散,吸塑托盘与物品分离无法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且吸塑托盘为单层结构,在运输中与硬物撞击易直接撞击到被保护的物品,物品直接安置到吸塑托盘内,存在空隙,运输中的震动易导致物品受损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包括第一连接塑板,所述第一连接塑板下端连接有第一托盘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塑板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塑板,所述第二连接塑板上端连接有第二托盘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塑板下端两侧设有卡合塑条,所述第一连接塑板与卡合塑条接触处开设有滑槽;
所述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内壁四周粘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一侧粘接有防护塑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为双层结构,所述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夹层之间设置有空心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为矩形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的一侧四角均设置有加固防护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内部均开设有矩形置物槽。
优选的,所述加固防护套设置有八个,所述加固防护套通过粘接分别与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合塑条截面呈T字形,所述卡合塑条通过滑槽与第一连接塑板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有两条,所述滑槽呈T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托盘本体和第二托盘本体均为双层结构,设置有空心层,在包裹物品进行保护时,物品不易接触到硬物,物品安置到第一托盘本体内,第一托盘本体内壁设置有海绵垫和防护塑片,物品贴合防护塑片放置,压缩海绵垫,物品四周的海绵垫可发生形变,可更好地包裹物品,起到减震作用,且第二连接塑板下端的卡合塑条可沿着第一连接塑板上端的滑槽前后滑动,便于打开和闭合第一托盘本体与第二托盘本体,取拿和放置物品到置物槽内时更加便捷,且结构稳定,可更好地保护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吸塑托盘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吸塑托盘第一连接塑板与第二连接塑板分离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吸塑托盘第二连接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吸塑托盘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吸塑托盘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塑板;2、第一托盘本体;3、加固防护套;4、第二连接塑板;5、第二托盘本体;6、卡合塑条;7、滑槽;8、置物槽;9、海绵垫;10、防护塑片;11、空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请结合参阅图1-5,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包括第一连接塑板1,第一连接塑板1下端连接有第一托盘本体2,第一连接塑板1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塑板4,第二连接塑板4上端连接有第二托盘本体5,第二连接塑板4下端两侧设有卡合塑条6,第一连接塑板1与卡合塑条6接触处开设有滑槽7,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为双层结构,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夹层之间设置有空心层11,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为矩形中空结构,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的一侧四角均设置有加固防护套3,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内部均开设有矩形置物槽8,加固防护套3设置有八个,加固防护套3通过粘接分别与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相连接,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均为双层结构,设置有空心层11,在包裹物品进行保护时,物品不易接触到硬物,物品安置到第一托盘本体2内,第一托盘本体2内壁设置有海绵垫9和防护塑片10,物品贴合防护塑片10放置,压缩海绵垫9,物品四周的海绵垫9可发生形变,可更好地包裹物品,起到减震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内壁四周粘接有海绵垫9,海绵垫9一侧粘接有防护塑片10,卡合塑条6截面呈T字形,卡合塑条6通过滑槽7与第一连接塑板1构成滑动结构,滑槽7设置有两条,滑槽7呈T字形,第二连接塑板4下端的卡合塑条6可沿着第一连接塑板1上端的滑槽7前后滑动,便于打开和闭合第一托盘本体2与第二托盘本体5,取拿和放置物品到置物槽8内时更加便捷,且第一托盘本体2与第二托盘本体5四角均设置有加固防护套3,避免第一托盘本体2与第二托盘本体5四角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应用的过程中,第二连接塑板4下端的卡合塑条6可沿着第一连接塑板1上端的滑槽7前后滑动,便于打开和闭合第一托盘本体2与第二托盘本体5,取拿和放置物品到置物槽8内时更加便捷,且第一托盘本体2与第二托盘本体5四角均设置有加固防护套3,避免第一托盘本体2与第二托盘本体5四角变形,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均为双层结构,设置有空心层11,在包裹物品进行保护时,物品不易接触到硬物,物品安置到第一托盘本体2内,第一托盘本体2内壁设置有海绵垫9和防护塑片10,物品贴合防护塑片10放置,压缩海绵垫9,物品四周的海绵垫9可发生形变,可更好地包裹物品,起到减震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包括第一连接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塑板(1)下端连接有第一托盘本体(2),所述第一连接塑板(1)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塑板(4),所述第二连接塑板(4)上端连接有第二托盘本体(5),所述第二连接塑板(4)下端两侧设有卡合塑条(6),所述第一连接塑板(1)与卡合塑条(6)接触处开设有滑槽(7);
所述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内壁四周粘接有海绵垫(9),所述海绵垫(9)一侧粘接有防护塑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为双层结构,所述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夹层之间设置有空心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为矩形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的一侧四角均设置有加固防护套(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内部均开设有矩形置物槽(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防护套(3)设置有八个,所述加固防护套(3)通过粘接分别与第一托盘本体(2)和第二托盘本体(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塑条(6)截面呈T字形,所述卡合塑条(6)通过滑槽(7)与第一连接塑板(1)构成滑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吸塑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设置有两条,所述滑槽(7)呈T字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66247.0U CN220054572U (zh) | 2023-06-19 | 2023-06-19 | 一种减震吸塑托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66247.0U CN220054572U (zh) | 2023-06-19 | 2023-06-19 | 一种减震吸塑托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54572U true CN220054572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6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66247.0U Active CN220054572U (zh) | 2023-06-19 | 2023-06-19 | 一种减震吸塑托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54572U (zh) |
-
2023
- 2023-06-19 CN CN202321566247.0U patent/CN2200545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58052U (zh) |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卧式包装结构 | |
CN220054572U (zh) | 一种减震吸塑托盘 | |
CN210883469U (zh) | 缓冲衬垫件、包装结构和家用电器 | |
CN210417647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家具用包装纸箱 | |
CN208485048U (zh) | 一种易碎物品缓冲防护运输包装箱 | |
CN210913329U (zh) | 一种具有防护缓冲结构的纸盒 | |
CN108529000A (zh) | 包装结构 | |
CN208683494U (zh) | 一种带有抗压防震功能的包装纸盒 | |
CN218559815U (zh) | 一种减震型瓦楞纸箱 | |
CN211711323U (zh) |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瓦楞纸板箱 | |
CN212862520U (zh) | 包装防护结构 | |
CN221776345U (zh) | 一种柔性缓冲显示器包装纸箱 | |
CN207985699U (zh) | 高强度抗压纸盒 | |
CN210063788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蜂窝纸箱 | |
CN214825895U (zh) | 一种便于保温具有减震结构的瓦楞纸箱 | |
CN220866120U (zh) | 一种防挤压的包装盒 | |
CN220115242U (zh) | 一种具有抗压结构的epe珍珠棉垫片 | |
CN219155156U (zh) | 一种保温泡沫包装盒 | |
CN217125501U (zh) | 一种内置缓冲结构的瓦楞纸箱 | |
CN212196507U (zh) | 一种抗冲击的高保护型包装盒 | |
CN215852657U (zh) | 一种运输用鸡蛋盒防碎装置 | |
CN222497043U (zh) | 一种抗摔瓦楞纸箱 | |
CN218704642U (zh) | 一种加固型包装盒 | |
CN219884618U (zh) | 一种洗地拖地机缓冲包装 | |
CN220949402U (zh) | 具有抗挤压结构的纸质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