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7391U -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47391U CN220047391U CN202320156094.6U CN202320156094U CN220047391U CN 220047391 U CN220047391 U CN 220047391U CN 202320156094 U CN202320156094 U CN 202320156094U CN 220047391 U CN220047391 U CN 2200473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gae
- inlet pipe
- sedimentation tank
- water inlet
-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包括基座部、过滤部、进水管、抽吸部和第一推送部;过滤部设置于基座部内侧,过滤部用于过滤藻类;进水管的第一端连通于过滤部,进水管的第二端连通于基座部的外侧;抽吸部连通于过滤部,抽吸部用于将过滤部内部的水抽至过滤部外部;第一推送部设置于基座部外侧,第一推送部用于将远离进水管第二端的藻类推向所述进水管第二端。本申请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推送部,将原本远离进水管的藻类推送至进水管附近以被进水管吸入,扩大了除藻范围,提高了除藻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二沉池是生物处理后的沉淀池的总称。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二沉池容易滋生藻类,而藻类是不能进入污水处理设备的,容易使污水处理装备受到损伤,因此需要使用除藻设备处理二沉池内部的藻类。
专利CN202220140480.1公开的一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堰加盖除藻装置,该方案提出了“箱体的中部上端活动设置有滤筒,且滤筒的顶端活动贯穿箱体的顶端内壁中部,滤筒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中部固定贯穿设置有注水管,顶盖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把手,滤筒的底部设置有转板,且滤筒的底端与转板的顶端贴合连接”,该方案的除藻装置仅依靠顶部的开口对含有水藻的污水进行吸收,具有吸收的范围小、除藻耗时长以及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优化了整体的结构,实现快速收集和除藻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具有除藻范围大、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包含:
基座部;
设置于所述基座部内侧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用于过滤藻类;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部,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基座部的外侧,所述进水管用于将所述基座部外侧含藻类的水引入所述过滤部以过滤水中的藻类;
抽吸部,所述抽吸部连通于所述过滤部,所述抽吸部用于将所述过滤部内部的水抽至所述过滤部外部;
设置于所述基座部外侧的第一推送部,所述第一推送部用于将远离所述进水管第二端的藻类推向所述进水管第二端。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基座部外侧设置第一推送部,第一推送部将水面上远离进水管的藻类推向进水管,使得原本进水管抽吸不到区域的藻类也能被吸入进水管,扩大了除藻范围,提高了除藻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推送部包括驱动部件、回转轴和转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所述回转轴驱动所述转动部件绕所述回转轴转动,所述转动部件远离所述回转轴的一端用于在水面相对所述进水管第二端的转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绕回转轴转动的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将远离进水管的藻类拨动至进水管,转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
较佳地,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推动杆和浮力部,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轴,所述浮力部连接于所述推动杆且设置于所述推动杆和所述基座部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推动杆的下方设置浮力部,确保推动杆能始终保持漂浮在水面上的状态,确保推动杆在转动过程中能推动漂浮在水面的藻类。
较佳地,所述浮力部具有几个提供不同大小浮力的档位。
在本方案中,通过给浮力部设置几个不同浮力的档位,根据所处的水体密度等情况改变浮力大小,以确保推动杆能漂浮在水面以推动漂浮在水面的藻类。
较佳地,所述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还包括和所述第一推送部结构相同的至少一个第二推送部,所述第二推送部连接于所述基座部,所述第二推送部和所述第一推送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周围。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推送部,第一推送部和第二推送部将进水管两侧的藻类均推送至进水管,进一步扩大除藻范围,提高除藻效率。
较佳地,所述过滤部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部,所述收集箱上设有第一连接滑块,在基座部上设有和所述第一连接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
在本方案中,在收集箱和基座部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滑块和第一滑槽,当收集箱中的藻类收集满后,便于将收集箱从基座部中拆出以清除收集箱中的藻类。
较佳地,所述收集箱上还设有第二连接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滑块和所述第一连接滑块相对设置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所述基座部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连接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滑块和第二滑槽,在将收集箱从基座部中拆出时两侧的第一连接滑块和第二连接滑块能够同时受力,使得受力更平衡。
较佳地,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设有能容纳藻类流过的过滤网板。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进水管的第二端设置过滤网板,避免水面的其他垃圾进入进水管中导致收集箱堵塞等问题出现。
较佳地,所述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还包括行走部,所述行走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部,所述行走部用于推动所述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在水中游走。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行走部,使得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能够在水中自动行走,进一步扩大除藻范围,提高除藻效率。
较佳地,所述行走部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部的第二驱动电机和螺旋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螺旋桨并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推送部,将原本远离进水管的藻类推送至进水管附近以被进水管吸入,扩大了除藻范围,提高了除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的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的进水管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
基座部110
过滤部120
收集箱121
第一连接滑块122
第一滑槽123
进水管130
过滤网板131
抽吸部140
第一推送部150
驱动部件151
回转轴152
转动部件153
推动杆154
浮力部155
第二推送部160
行走部170
第二驱动电机171
螺旋桨172
安装座180
限位卡槽181
通水孔182
密封圈18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予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包括基座部110、过滤部120、进水管130、抽吸部140和第一推送部150。基座部110构成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的整体框架,基座部110用于安装其他部件。过滤部120设置于基座部110内侧,过滤部120用于过滤水中的藻类。进水管130的第一端连通于过滤部120,进水管130的第二端连通于基座部110的外侧,基座部110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管130流入基座部110内部并由过滤部120进行过滤。抽吸部140连通于过滤部120,抽吸部140用于将经由过滤部120内部完成过滤的水抽至过滤部120外部。抽吸部140包括抽水电机和排水管,抽水电机将过滤部120中的水经排水管排出过滤部120外,使得后续的水流能够持续流入过滤部120内。第一推送部150设置于基座部110外侧,第一推送部150用于将远离进水管130第二端的藻类推向进水管130的第二端。
第一推送部150包括驱动部件151、回转轴152和转动部件153。驱动部件151固定安装于基座部110内侧,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15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回转轴152为刚性轴,回转轴152穿设于基座部110,回转轴152位于基座部110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部件151,回转轴152位于基座部110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部件153。驱动部件151通过回转轴152驱动转动部件153绕回转轴152转动,转动部件153远离回转轴152的一端用于在水面相对进水管130的第二端转动。如图2所示,回转轴152连接于转动部件153的中间位置处,从而转动部件153在驱动部件151的带动下转动时,回转轴152两侧受到的载荷平衡,避免因载荷不平衡导致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在水中的除藻过程中因载荷不平衡导致偏转或倾倒的情况发生。
转动部件153包括推动杆154和浮力部155,推动杆154固定连接于回转轴152,浮力部155连接于推动杆154且浮力部155设置于推动杆154和基座部110之间。浮力部155通过安装扣安装于推动杆154上,安装扣呈圆弧形,安装扣套在推动杆154的外部并使用螺栓固定连接。浮力部155充气后安装在推动杆154底部,浮力部155的底端与水面接触,驱动部件151驱动推动杆154转动的时候,推动杆154可以将水面上漂浮的藻类送到进水管130第二端处收集,扩大了收集面积,提高了除藻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浮力部155具有几个提供不同大小浮力的档位,可以根据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的工作环境水体情况调整浮力部155的浮力大小,以确保推动杆154能露出水面将藻类推动至进水管130附近。
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还包括和第一推送部150结构相同的至少一个第二推送部160,第二推送部160连接于基座部110,第二推送部160和第一推送部150设置于进水管130的周围。在除藻过程中,第一推送部150和第二推送部160同时工作,将进水管130两侧的水面的藻类推向进水管130,扩大除藻面积,提高除藻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上设有一个第二推动部160,第二推送部160和第一推送部150相对设置于进水管130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第二推送部160,以扩大除藻范围。
过滤部120包括收集箱121,收集箱121活动连接于基座部110。当含有藻类的水流入过滤部120后,过滤部120拦截水中的藻类,经过过滤后的水流出收集箱121外,而水中的藻类则被留在收集箱121中。如图4所示,收集箱121上设有第一连接滑块122,在基座部110上设有和第一连接滑块122对应的第一滑槽123。当过滤部120工作一段时间后收集箱121中的藻类堆积过多,需要清理收集箱121中的藻类时,通过收集箱121上自带的把手将收集箱121从基座部110中取出,在抽出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滑块122沿着基座部110上的第一滑槽123移动,第一滑槽123对收集箱121的取出或安装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箱121上还设有第二连接滑块,第二连接滑块和第一连接滑块122相对设置于收集箱121的两侧,基座部110上设有和第二连接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在收集箱12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连接滑块122以及第二连接滑块,并对应设置第一滑槽123和第二滑槽,在将收集箱121从基座部110中拆出或安装时两侧的第一连接滑块122和第二连接滑块能够同时受力,使得受力更平衡,避免单侧受力导致收集箱121卡在基座部110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30的第二端设有能容纳藻类流过的过滤网板131。过滤网板131用于过滤水面以及水中的体积较大的垃圾等其他杂物,避免非藻类物体进入收集箱121导致收集箱121堵塞。
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还包括行走部170。行走部170固定连接于基座部110,行走部170用于推动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在水中游走。在本实施例中,行走部170包括固定安装于基座部110的第二驱动电机171和螺旋桨172,第二驱动电机171连接于螺旋桨172并驱动螺旋桨172转动,螺旋桨172转动产生背向基座部110方向的推动力,驱动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在水中移动,扩大除藻范围,提高除藻效率。
如图3所示,进水管130和基座部110之间通过安装座180连接,安装座180的内部设置有通水孔182,通水孔182的外部安装有密封圈183,安装座18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181,进水管130的外部安装有和限位卡槽181相匹配的限位卡块,进水管130嵌在安装座180的内部。安装进水管130时,将进水管130的限位卡块对准安装座180上的限位卡槽181装入,随后旋转进水管130,从而使进水管130和安装座180固定连接。安装完成后,密封圈183位于进水管130和安装座180的连接处,密封圈183用于防止从进水管130进入过滤部120的水从进水管130和安装座180之间的缝隙中泄漏,提高进水管130和安装座180之间的密封性。进水管130可以从安装座180上拆取卸下,取下时只需要旋转进水管130,使进水管130上的限位卡块和安装座180上的限位卡槽181对准,并将进水管130底部的限位卡块从安装座180的限位卡槽181内部移出即可完成拆卸,进水管130上的过滤网板131可以在收集藻类的同时避免水中的垃圾进入收集箱121的内部。
本申请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的整体工作原理介绍如下:在使用时,先将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10放置在河道内部,基座部110底部的第二驱动电机171和螺旋桨172可以驱动基座部110在河道内部行走,行走的过程中,进水管130和抽吸部140可以将含有藻类的水抽取到收集箱121的内部,驱动部件151带动回转轴152旋转,回转轴152外部的推动杆154和浮力部155可以将河面上漂浮的藻类推到进水管130上方,进水管130上的过滤网板131可以在收集藻类的同时避免水中的垃圾进入到收集箱121的内部,收集箱121可以将藻类收集将水排出,然后水从排水管再次回到河道中,设备上岸后将收集箱121从基座部110内部取出即可清理藻类,该设备扩大了藻类收集的面积,从而提高了除藻的效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包括:
基座部;
设置于所述基座部内侧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用于过滤藻类;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部,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基座部的外侧,所述进水管用于将所述基座部外侧含藻类的水引入所述过滤部以过滤水中的藻类;
抽吸部,所述抽吸部连通于所述过滤部,所述抽吸部用于将所述过滤部内部的水抽至所述过滤部外部;
设置于所述基座部外侧的第一推送部,所述第一推送部用于将远离所述进水管第二端的藻类推向所述进水管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部包括驱动部件、回转轴和转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所述回转轴驱动所述转动部件绕所述回转轴转动,所述转动部件远离所述回转轴的一端用于在水面相对所述进水管第二端的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推动杆和浮力部,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轴,所述浮力部连接于所述推动杆且设置于所述推动杆和所述基座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部具有几个提供不同大小浮力的档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还包括和所述第一推送部结构相同的至少一个第二推送部,所述第二推送部连接于所述基座部,所述第二推送部和所述第一推送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部,所述收集箱上设有第一连接滑块,在基座部上设有和所述第一连接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上还设有第二连接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滑块和所述第一连接滑块相对设置于所述收集箱的两侧,所述基座部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连接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设有能容纳藻类流过的过滤网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还包括行走部,所述行走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部,所述行走部用于推动所述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在水中游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部的第二驱动电机和螺旋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螺旋桨并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6094.6U CN220047391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6094.6U CN220047391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47391U true CN220047391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8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56094.6U Active CN220047391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47391U (zh) |
-
2023
- 2023-02-08 CN CN202320156094.6U patent/CN2200473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18093B1 (ko) | 녹조 및 부유물 회수장치 | |
CN208362125U (zh) | 一种可移动式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 |
CN111997020A (zh) | 一种漂浮式环保河道垃圾收集桶装置 | |
CN213895465U (zh) | 市政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 |
KR20170089133A (ko) | 수중 쓰레기 흡입 제거 장치 | |
CN215828586U (zh) | 一体化地埋式scbr污水处理装置 | |
CN220047391U (zh) |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除藻装置 | |
CN110102088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辅助系统 | |
CN117247207B (zh) | 一种小型水域的污泥处理装置 | |
CN113526712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 |
CN221001200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河淤打捞装置 | |
CN111847696A (zh) | 一种节能型江河流域水面油污的智能吸附装置及方法 | |
CN21687806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节能的清污设备 | |
CN216427072U (zh) | 一种泥水分离器 | |
CN117107800A (zh) | 一种房建施工工地排水系统 | |
CN215165983U (zh) | 一种河道保洁用清淤装置 | |
CN217391799U (zh) | 一种吸污式微滤机 | |
CN215403754U (zh) | 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 |
CN212001529U (zh) | 一种改进型高效刮渣吸泥一体机 | |
JP2017113673A (ja) | 浮遊物回収装置 | |
CN220424663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用拦截装置 | |
CN22219602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辐流式沉淀池 | |
CN220827254U (zh)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954358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预处理装置 | |
CN221513815U (zh) | 一种防水剂生产的污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