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042464U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2464U
CN220042464U CN202321459741.7U CN202321459741U CN220042464U CN 220042464 U CN220042464 U CN 220042464U CN 202321459741 U CN202321459741 U CN 202321459741U CN 220042464 U CN220042464 U CN 220042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clips
plug
socke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97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震
姚清兰
鄢诚挚
胡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ni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97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2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2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2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座;插座包括壳体、插套、防脱卡夹和按钮,壳体设置有插销孔;插套设置于壳体内;防脱卡夹设置于插销孔和插套之间,防脱卡夹包括两个能弹性张开的卡夹,两个卡夹之间的间隙与插销孔相对;按钮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且作用于防脱卡夹上;当按钮为按压状态时,两个卡夹弹性张开以增大二者之间的间距;当按钮为复位状态时,按钮作用于两个卡夹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二者之间的间距。该插座能够提高与插销插接配合的稳定性,改善插销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其分离的问题,进而改善取电意外中断的问题。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常用的取电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排插、魔方插座、墙开插座等。在电器通过插座取电时,需要将电器连接的插头的插销插接于插座上,以通过插销取电。
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插座难以使插销可靠地插接,在外力的拉拔下,插头的插销容易意外地与插座分离,导致取电意外中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其能够提高与插销插接配合的稳定性,改善插销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其分离的问题,进而改善取电意外中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包括:
壳体,壳体设置有插销孔;
插套,插套设置于壳体内;
防脱卡夹,防脱卡夹设置于插销孔和插套之间,防脱卡夹包括两个能弹性张开的卡夹,两个卡夹之间的间隙与插销孔相对;以及,
按钮,按钮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且作用于防脱卡夹上;
当按钮为按压状态时,两个卡夹弹性张开以增大二者之间的间距;
当按钮为复位状态时,按钮作用于两个卡夹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二者之间的间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夹包括本体部和连接于本体部的内侧的夹持部,两个卡夹的本体部能弹性张开;
当按钮为按压状态时,两个本体部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夹持部之间的间距;
当按钮为复位状态时,按钮作用于两个本体部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夹持部之间的间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钮同时与两个卡夹的本体部的外侧滑动配合,以相对于两个卡夹滑动并在按压状态和复位状态之间切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钮包括按钮本体和与按钮本体连接的固定框,壳体设置有通孔,按钮本体能从通孔露出;固定框与防脱卡夹可滑动地插接;
当按钮本体为复位状态时,固定框与两个本体部的靠近插销孔的一端抵接,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夹持部之间的间距;
当按钮本体为按压状态时,固定框与两个本体部远离插销孔的一端抵接,两个本体部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夹持部之间的间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框设置有插接孔,防脱卡夹可滑动地插接于插接孔内,插接孔的孔壁连接有凸起,凸起能与本体部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插接孔的孔壁连接有两个相对且间隔分布的凸起,两个凸起与两个本体部一一对应地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钮被配置为能沿水平方向张开或收缩;
当按钮为复位状态时,按钮沿水平方向收缩至作用于两个卡夹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卡夹之间的间距;
当按钮为按压状态时,按钮沿水平方向张开至使两个卡夹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卡夹之间的间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体部和夹持部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脱卡夹还包括底座,两个卡夹均与底座连接,底座设置有用于供插销穿过的避让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内连接有安装件,安装件设置有安装槽,插套嵌设于安装槽内,防脱卡夹与安装件的端部抵接,且位于安装槽的槽口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在使用时,插头的插销能插接于壳体的插销孔,并穿过防脱卡夹后与插套插接配合;而与防脱卡夹配合的按钮在为复位状态下,按钮作用于两个卡夹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二者之间的间距,以使防脱卡夹能夹持插销,以锁定插销的插接状态;这样一来,即可在插销与插座插接,且按钮为复位状态的情况下,确保插销在防脱卡夹的夹持下可靠地与插座插接配合,并可靠地与插套插接配合,使得设置有插销的插头不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插座分离的问题,即使得插销不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插套分离,进而改善取电意外中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标:010-插座;100-壳体;110-上盖;111-插销孔;112-通孔;120-下盖;121-安装件;122-安装槽;123-定位槽;130-插套;200-防脱卡夹;210-卡夹;211-通道;212-本体部;213-夹持部;220-底座;221-避让孔;300-按钮;310-按钮本体;320-固定框;321-插接孔;322-凸起;330-定位柱;40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010,其可以是指排插、魔方插座、墙开插座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1和图2,插座010包括壳体100和插套130,壳体100设置有插销孔111,插套130设置于壳体100内;在通过插座010取电时,电器的插头上的插销能穿过插销孔111、并与插套130插接,插销与插套130接触,即可实现取电。
插座010设置的插销孔111的数量以及插套13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两个、三个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两个插销孔111可以与两个插套130一一对应地设置,已形成双孔插;三个插销孔111可以与三个插套130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形成三孔插。
为了提高插头的插销插接于插座010的稳定性,而不容易因意外地拉扯而松脱;请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插座010还包括防脱卡夹200和按钮300,防脱卡夹200设置于插销孔111和插套130之间,用于使插入插销孔111的插销穿过防脱卡夹200后与插套130插接配合,防脱卡夹200包括两个能弹性张开的卡夹210,两个卡夹210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插销孔相对;按钮300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且作用于防脱卡夹200上;当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按钮300作用于两个卡夹210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二者之间的间距,以使防脱卡夹200能夹持插销,以锁定插销的插座010状态,即将插销锁定于与插套130插接的状态;当按钮300为按压状态时,两个卡夹210弹性张开以增大二者之间的间距,即使防脱卡夹200能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张开,以解除插销的插接状态,即使插销与插套130插接的状态被解除锁定,以使插销能与插套130分离。
这样一来,即可在插销与插座010插接,且按钮300为复位状态的情况下,按钮300作用于两个卡夹210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二者之间的间距,确保插销在防脱卡夹200的夹持下可靠地与插座010插接配合,并可靠地与插套130插接配合,使得设置有插销的插头不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插座010分离的问题,即使得插销不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插套130分离,进而改善取电意外中断的问题。而在需要将插销与插座010分离时,可以按下按钮300,以使防脱卡夹200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张开,解除对插销的锁定,即可拉拔插头,时插销与插套130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防脱卡夹2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插座010包括三个插销孔111和与三个插销孔111对应设置的三个插套130,其中一个插销孔111和插套130之间设置有防脱卡夹2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座010包括三个防脱卡夹200,三个防脱卡夹200与三个插套130一一对应地设置。还需要说明的是,按钮3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插座010包括一个按钮300,按钮300能与全部防脱卡夹200同时滑动配合;或者,按钮300和防脱卡夹200的数量相同,以使两者一一对应地设置。
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上盖110和下盖120,上盖110与下盖120扣合且连接;插套130设置于下盖120,插销孔111开设于上盖110。
需要说明的是,上盖110与下盖12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100内连接有安装件121,具体地,下盖120连接有安装件121;安装件121设置有安装槽122,插套130嵌设于安装槽122内,防脱卡夹200与安装件121的端部抵接,且位于安装槽122的槽口处。如此设置,能够提高插套130装配于壳体100的稳定性,并确保插套130和防脱卡夹200装配于壳体100的易操作性。
可选地,防脱卡夹200夹持在安装件121和上盖110之间;如此,能够提高防脱卡夹200设置于壳体100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脱卡夹200还可以与安装件121粘接、卡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防脱卡夹20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请参照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防脱卡夹2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卡夹210,两个卡夹210之间形成供插销穿过的通道211;当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按钮300能使两个卡夹210同时夹持插销,以锁定插销的插接状态;当按钮300为按压状态时,两个卡夹210能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相互分离,以解除插销的插接状态。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在插销插接于插座010,且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确保插销可靠地插接于插座010,而不容易意外地松脱;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使两个卡接之间形成通道211,以减小插销穿过两个卡夹210之间的阻力,确保插销能够顺利地与插套130插接,具体地,在将插销插接于插座010时,使得穿过插销孔111的插销能够进入间隔分布的两个卡夹210之间的通道211,并在通道211中移动至与插套130插接,而不至于被两个卡夹210阻挡而无法移动至与插套130插接。
进一步地,卡夹210包括本体部212和与本体部212弹性连接的夹持部213;两个卡夹210的夹持部213相对且间隔分布,两个卡夹210的夹持部213之间形成通道211;当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按钮300能与两个卡夹210的本体部212抵接,即按钮300作用于两个所述本体部212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夹持部213之间的间距,以使相应的两个夹持部213同时夹持插销,以锁定插销的插接状态;当按钮300为按压状态时,两个本体部212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夹持部213之间的间距,即两个卡夹210的本体部212能在各自的弹性作用下使对应的夹持部213相互分离,以解除插销的插接状态。如此设置,能够在插销插接于插套130,且按钮300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利用两个卡夹210的夹持部213可靠地夹持、锁定插销,使得插销不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插套130分离,进而改善取电意外中断的问题;而且,在需要使插销与插套130分离时,可以通过按压按钮300,使得两个卡夹210的夹持部213在各自对应的本体部212的弹性作用下相互分离,以解除对插销的锁定,即可将插销抽出,使其与插套130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按钮300被外力按压,且两个卡夹210的夹持部213在各自对应的本体部212的弹性作用下相互分离、增大间距时,两个夹持部213可以与插销完全分离、不接触,也可以是仍然与插销的表面接触、但不具备紧压在插销上的作用力。
还需要说明的是,将夹持部213配置为与本体部212弹性连接,夹持部213未连接本体部212的一端倾斜、朝向远离插销孔111的方向延伸,便于在插销穿过插销孔111、向通道211移动的过程中,利用插销挤压夹持部213,使夹持部213相对于本体部212发生形变,而是通道211的宽度扩张,进而确保插销能够顺利地穿过通道211与插套130插接,并能在插销与插套130插接时,使得夹持部213能够在弹性作用下具有紧压在插销上的作用下,进而确保两个卡夹210的夹持部213夹持插销的可靠性。
可选地,请参照图5,本体部212和夹持部213均为板状结构,本体部212的一端与夹持部213的一端呈圆弧过渡连接,且本体部212和夹持部213之间呈锐角设置,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地弹性形变能力;夹持部213未连接本体部212的一端能紧压于插销。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部212和夹持部213还可以通过弹簧、扭簧等弹性元件连接,以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使夹持部213能紧压于插销。
请参照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防脱卡夹200还包括底座220,两个卡夹210均与底座220连接,具体地,两个卡夹210的本体部212未连接夹持部213的一端间隔的连接于底座220,底座220设置有供插销穿过的避让孔221。如此设置,能够使两个卡夹210稳定地间隔设置,且能够通过避让孔221避免干涉插销与插套130插接配合。
可选地,底座220与安装件121抵接,本体部212远离底座220的一端与上盖110抵接;如此设置,能够提高防脱卡夹200设置于壳体100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220还可以与安装件121粘接、卡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按钮同时与两个卡夹210的本体部212的外侧滑动配合,以相对于两个卡夹210滑动并在按压状态和复位状态之间切换。按钮300包括按钮本体310和与按钮本体310连接的固定框320,壳体100设置有通孔112,具体地,上盖110设置有通孔112,按钮本体310能从通孔112露出;固定框320与防脱卡夹200可滑动地插接;当按钮本体310为复位状态时,固定框320与防脱卡夹200靠近插销孔111的一端抵接,以使防脱卡夹200能夹持插销,以锁定插销的插接状态,即固定框320能与两个卡夹210的本体部212靠近插销孔111的位置抵接,以使对应的夹持部213夹持插销,并将其锁定在插接状态;当按钮本体310为按压状态时,固定框320与防脱卡夹200远离插销孔111的一端抵接,以使防脱卡夹200能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张开,以解除插销的插接状态,即固定框320能与两个卡夹210的本体部212远离插销孔111的位置抵接,以使两个卡夹210的夹持部213在各自对应的本体部212的弹性作用下相互分离,以解除对插销的锁定。如此,一方面确保插销能够可靠地插接于插座010,另一方面确保在需要插销与插座010分离时的易操作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按钮本体310为复位状态时,其从通孔112相对于壳体100凸出,以便于用户在需要使插销与插套130分离时施力按压。
进一步地,固定框320设置有插接孔321,防脱卡夹200可滑动地插接于插接孔321内,插接孔321的孔壁连接有凸起322,凸起322能与防脱卡夹200抵接;具体地,插接孔321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凸起322,两个凸起322与两个本体部212一一对应地配合。如此设置,能够在按钮300未为按压状态时,确保凸起322可靠地抵接在两个卡夹210靠近插销孔111的位置,进而确保两个卡接能够可靠、稳定地夹持、锁定插销,改善插销容易外地松脱的问题。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孔321的孔壁可以不设置凸起322,插接孔321的孔壁可以直接与两个卡夹210抵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框320设置有滑槽,防脱卡夹200可滑动地插接于滑槽内,即两个卡夹210能与滑槽的槽壁可滑动地配合。
请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插座010还包括弹性件400,弹性件400设置于壳体100和按钮300之间,弹性件400用于使为复位状态的按钮300复位。这样一来,通过按压按钮300,使得插销能与插座010分离后,撤销按压按钮300的外力,可以使按钮300在弹性件400的弹性作用下复位至与防脱卡夹200靠近插销孔111的一端抵接的位置,以便于插座010用于下一次稳定、可靠地插接插销。
进一步地,按钮300连接有定位柱330,弹性件400的一端与定位柱330套接;壳体100设置有定位槽123,具体地,下盖120设置有定位槽123,弹性件400的另一端与定位槽123插接。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弹性件400设置于按钮300和壳体100之间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利用弹性件400可靠地使为复位状态的按钮300复位。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钮300设置有定位槽123,弹性件400的一端与定位槽123插接;壳体100连接有定位柱330,具体地,下盖120连接有定位柱330,弹性件400的另一端与定位柱330套接;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00还可以与壳体100和按钮300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卡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弹性件40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的弹性件400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00还可以是扭簧、弹性胶块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座010不包括弹性件400,按钮300自身具有弹性,其可以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复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钮被配置为能沿水平方向张开或收缩;当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按钮300沿水平方向收缩至作用于两个连接片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卡片之间的间距;当按钮300为按压状态时,按钮沿水平方向张开至使两个连接片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卡片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的插座010在使用时,插头的插销能插接于壳体100的插销孔111,并穿过防脱卡夹200后与插套130插接配合,按钮300为复位状态,防脱卡夹200能夹持插销;在将插头从插座010拔下时,按压按钮300,使防脱卡夹200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张开,不再夹持插销,插销可以与插套130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座010能够提高与插销插接配合的稳定性,改善插销容易在外力的拉拔下意外地与其分离的问题,进而改善取电意外中断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置有插销孔(111);
插套(130),所述插套(1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
防脱卡夹(200),所述防脱卡夹(200)设置于所述插销孔(111)和所述插套(130)之间,所述防脱卡夹(200)包括两个能弹性张开的卡夹(210),两个所述卡夹(210)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插销孔相对;以及,
按钮(300),所述按钮(30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0),且作用于所述防脱卡夹(200)上;
当所述按钮(300)为按压状态时,两个所述卡夹(210)弹性张开以增大二者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所述按钮(300)作用于两个所述卡夹(210)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二者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210)包括本体部(212)和连接于所述本体部(212)的内侧的夹持部(213),两个所述卡夹(210)的所述本体部(212)能弹性张开;
当所述按钮(300)为按压状态时,两个所述本体部(212)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所述夹持部(213)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所述按钮(300)作用于两个所述本体部(212)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所述夹持部(213)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同时与两个所述卡夹(210)的所述本体部(212)的外侧滑动配合,以相对于两个所述卡夹(210)滑动并在所述按压状态和所述复位状态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00)包括按钮本体(310)和与所述按钮本体(310)连接的固定框(320),所述壳体(100)设置有通孔(112),所述按钮本体(310)能从所述通孔(112)露出;所述固定框(320)与所述防脱卡夹(200)可滑动地插接;
当所述按钮本体(310)为复位状态时,所述固定框(320)与两个所述本体部(212)的靠近所述插销孔(111)的一端抵接,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所述夹持部(213)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按钮本体(310)为按压状态时,所述固定框(320)与两个所述本体部(212)远离所述插销孔(111)的一端抵接,两个所述本体部(212)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所述夹持部(213)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20)设置有插接孔(321),所述防脱卡夹(200)可滑动地插接于所述插接孔(321)内,所述插接孔(321)的孔壁连接有凸起(322),所述凸起(322)能与所述本体部(212)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21)的孔壁连接有两个相对且间隔分布的凸起(322),两个所述凸起(322)与两个所述本体部(212)一一对应地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被配置为能沿水平方向张开或收缩;
当所述按钮(300)为复位状态时,所述按钮(300)沿水平方向收缩至作用于两个所述卡夹(210)的外侧,使其相互靠近以减小两个所述卡夹(210)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按钮(300)为按压状态时,所述按钮沿水平方向张开至使两个所述卡夹(210)弹性张开以增大两个所述卡夹(210)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2)和所述夹持部(213)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卡夹(200)还包括底座(220),两个所述卡夹(210)均与所述底座(220)连接,所述底座(220)设置有用于供插销穿过的避让孔(22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连接有安装件(121),所述安装件(121)设置有安装槽(122),所述插套(130)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22)内,所述防脱卡夹(200)与所述安装件(121)的端部抵接,且位于所述安装槽(122)的槽口处。
CN202321459741.7U 2023-06-08 2023-06-08 插座 Active CN220042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9741.7U CN220042464U (zh) 2023-06-08 2023-06-08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9741.7U CN220042464U (zh) 2023-06-08 2023-06-08 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2464U true CN220042464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2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9741.7U Active CN220042464U (zh) 2023-06-08 2023-06-08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2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232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ridge arrangement with release means
US2005028242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device
KR200480878Y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조립체
KR100500873B1 (ko) 전기 커넥터용 래칭 시스템
CN110768064A (zh) 电源插座
US20020151205A1 (en) Apparatus and metod for cable connection retention
KR20150036564A (ko) 커버 제거 고정구
WO2014198928A1 (en) Plug and connector arrangement
TWI408852B (zh) 防脫落插頭
TWM482871U (zh) 電連接器模組
US3408614A (en) Electric connecting device
CN220042464U (zh) 插座
WO2022183928A1 (zh) 一种卡接结构及应用其的台灯
CN212209893U (zh) 连接器
US6257913B1 (en) Latch mechanis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593386B (zh) 锁固机构及具有该锁固机构的电子装置
CN115207717A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的分体机械锁及其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05079U (zh) 一种工具解锁式连接器
JP2006260920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CN211857666U (zh) 门铃结构以及门铃安装装置
CN110534971B (zh) 一种可插拔锁定式接线板
JP5622490B2 (ja) コネクタ
TWI358859B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and plug and socket thereof
JP3457167B2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CN220934528U (zh)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