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4583U - 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及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24583U CN220024583U CN202321609422.XU CN202321609422U CN220024583U CN 220024583 U CN220024583 U CN 220024583U CN 202321609422 U CN202321609422 U CN 202321609422U CN 220024583 U CN220024583 U CN 2200245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seat
- section
- sacrum
- sac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05 lumbosacral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54 sacrococcygeal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组件及座椅,它包括骶骨支撑件,骶骨支撑件为一弹性板,骶骨支撑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座椅框架的根部端、由根部端位置斜向前上方拓展形成的延伸段以及由延伸段上端又斜向前顺延前倾形成支撑段,其中,支撑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延伸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且在支撑段的上部形成用于与骶骨抵靠配合的抵靠部。本实用新型实现对人体骶骨的支撑,减少了久坐后腰部中间的区域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及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工作时常常需要久坐,人们在追求座椅的舒适的同时,对座椅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也变得开始重视。现有技术中,座椅的背靠通常是对人体背部进行整体支撑,这种座椅存在对腰部支撑不到的问题;还有部分座椅通过设置腰靠机构实现对腰部进行重点支撑。人体的骶骨位于腰部的中间,骶骨包括骶正中脊、分布在骶正中脊两侧的骶翼,同时骶骨整体是向前凹的,这类腰靠机构对腰部的骶骨处无法进行有力支撑。久坐后,腰部中间的区域会有不适感。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5211684A,公开日为:2022-10-21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腰靠机构,该专利中的腰靠机构包括腰靠框、固定在腰靠框上的腰靠面层,腰靠框包括硬质材料制得的上边框、下边框、两个侧边框上部、两个侧边框下部,以及两个弹性材质制得并且连接侧边框上部和侧边框下部的侧边框中部;所述侧边框由侧边框上部的上端、侧边框下部的下端到侧边框中部逐渐向前隆起。其中起到对腰部支撑作用的是侧边框下部的下端到侧边框中部逐渐向前隆起部分的腰靠面层,这部分腰靠面层无法对人体的骶骨处进行支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骶骨支撑件为弹性板且具有朝向人体骶骨位置延伸的支撑段,当使用者靠在椅背上时,支撑段对人体的骶骨部位以及骶骨两侧进行支撑,减少了久坐后腰部中间的区域的不适感。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座椅,该座椅设有上述的骶骨支撑件,实现对人体腰部骶骨处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所述骶骨支撑件为一弹性板,所述骶骨支撑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座椅背框的根部端、由根部端位置斜向前上方拓展形成的延伸段以及由延伸段上端又斜向前顺延前倾形成支撑段,其中,所述支撑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延伸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且在支撑段的上部形成用于与骶骨抵靠配合的抵靠部。
根部端用于将骶骨支撑件安装在座椅上,延伸段斜向上前倾,便于支撑段靠近人的骶骨处且为支撑段提供变形空间,支撑段进一步斜向上延伸且具有便于与人体骶骨贴合的角度。在本方案具体应用时,骶骨支撑件填充了骶骨与背靠之间的间隙,同时由于骶骨支撑件为弹性板,自身具有弹性,使得骶骨支撑件对人体的骶骨起到支撑作用。具体的,人体朝向座椅背靠倚靠时,人体的骶骨首先与抵靠部接触,抵靠部向后压迫支撑段,使得支撑段趋于竖直,此时支撑段的弹性为对人体骶骨的支撑力,实现了对人体骶骨的支撑,减少了久坐后腰部中间的区域的不适感。
所述根部端与延伸段之间形成弧形过渡,延伸段与支撑段之间也形成弧形过渡。根部端与延伸段的弧形过度、延伸段与支撑段的弧形过渡使得骶骨支撑件的板体的曲面顺滑,提升了骶骨支撑件的使用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75-85度,延伸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35-60度。支撑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延伸段与水平面的倾斜度,便于支撑段与人体骶骨相贴合,而延伸段的作用是对支撑段提供弹性且将支撑段固定在所需位置,所以其与水平面的倾斜度较小。
作为优选,所述抵靠部受到倚靠力时,所述支撑段变形并趋于竖直状态,倚靠力消失时,所述支撑段恢复至前倾的初始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段的中部又向包括左右两侧对称延伸出设置的两个翼板,所述翼板外轮廓上下分别与抵靠部、延伸段之间形成圆滑过渡。实际工作时,翼板与骶骨的骶翼一一对应,翼板与对应的骶翼形成支撑,通过设置翼板,增大了支撑段横向的支撑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段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位于翼板的上方且与所述骶骨的顶端相对应。通过设置顶板,增大了支撑段纵向的支撑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根部端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配置为与座椅相应部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根部端、延伸段和支撑段为一体成型。方便加工,保证各处连接强度。
一种座椅,包括座椅背框以及上述的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所述根部端连接至座椅背框的下部,并且骶骨支撑件整体朝向座椅背框前方。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背框还配备有腰靠,所述骶骨支撑件处在所述腰靠中间的正下方位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骶骨支撑件设计为一体成型的板状体,且分为三段,三段之间顺次延展并互成角度,其中,根部端用于将骶骨支撑件安装在座椅上,延伸段斜向上前倾,便于支撑段向前探出以便在具体应用时靠近人的骶骨处且为支撑段提供变形空间,支撑段进一步斜向上延伸且具有便于与人体骶骨贴合的角度,使支撑感更为舒适。
再进一步说,通过在座椅上设置骶骨支撑件,填充了骶骨与背靠之间的间隙,提升了座椅使用的舒适性;骶骨支撑件为弹性板,当人体倚靠在座椅背靠时,弹性板发生弹性形变,保障骶骨支撑件与人体的时刻贴合;通过设置翼板,增大了支撑段横向的支撑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骶骨支撑件和腰靠安装在座椅背框上的示意图;
图2是骶骨支撑件与座椅背框的分体示意图;
图3是骶骨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4是骶骨支撑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骶骨支撑件的侧视图;
图6是骶骨支撑件的正视图;
图7是人体骶骨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骶骨支撑件;2、根部端;3、延伸段;4、支撑段;5、抵靠部;6、连接孔;7、翼板;8、腰靠;9、顶板;10、座椅背框;11、固定孔;12、连接座;13、固定座;a、骶翼。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骶骨支撑件1为一弹性板,骶骨支撑件1包括用于连接至座椅的根部端2、由根部端2位置斜向前上方拓展形成的延伸段3以及由延伸段3上端又斜向前顺延前倾形成支撑段4,其中,支撑段4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延伸段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且在支撑段4的上部形成用于与骶骨抵靠配合的抵靠部5。
根部端2用于将骶骨支撑件1安装在座椅上,延伸段3斜向上前倾,便于支撑段4靠近人的骶骨处且为支撑段4提供变形空间,支撑段4进一步斜向上延伸且角度便于与人体骶骨处贴合的角度。
在本方案中,骶骨支撑件1填充了骶骨与背靠之间的间隙,同时由于骶骨支撑件1为弹性板,自身具有弹性,使得骶骨支撑件1对人体的骶骨起到支撑作用。具体的,人体朝向座椅背靠倚靠时,人体的骶骨首先与抵靠部5接触,抵靠部5向后压迫支撑段4,使得支撑段4趋于竖直,此时支撑段4的弹性为对人体骶骨的支撑力,实现了对人体骶骨的支撑,减少了久坐后腰部中间的区域的不适感。在本实施方式中,根部端2、延伸段3和支撑段4为一体成型,便于对骶骨支撑件1采用模具生产,达到降低骶骨支撑件1的生产成本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人体在座椅上时,腰部相对座椅的座面是竖直的,为了便于对骶骨进行支撑,支撑段4相对水平面的角度接近垂直,而延伸段3的作用是使支撑段4处于合适的支撑位置,所以延伸段3相对水平面的角度较小。
如图3-6所示,根部端2与延伸段3之间形成弧形过渡,延伸段3与支撑段4之间也形成弧形过渡。根部端2与延伸段3的弧形过度、延伸段3与支撑段4的弧形过渡使得骶骨支撑件1的板体的曲面顺滑,提升了骶骨支撑件1的使用舒适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根部端2位置设有连接孔6,连接孔6配置为与座椅相应部位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与连接孔6的对应位置设有固定孔11,通过锁紧件依次穿过连接孔6和固定孔11将骶骨支撑件1连接在座椅上。具体的,根部端2位置设有连接座12,连接孔6设置在连接座12上,座椅与连接座12的对应位置设有固定座13,固定孔11设置在固定座13上,进一步说,固定孔11为螺纹孔。
支撑段4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75-85度,延伸段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35-60度。支撑段4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延伸段3与水平面的倾斜度,便于支撑段4与人体骶骨相贴合,而延伸段3的作用是对支撑段4提供弹性且将支撑段4固定在所需位置,所以其与水平面的倾斜度较小。实际工作时,抵靠部5受到倚靠力时,支撑段4变形并趋于竖直状态,倚靠力消失时,支撑段4恢复至前倾的初始状态。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段4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83度,延伸段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39度。
支撑段4的中部又向包括左右两侧对称延伸出设置的两个翼板7,翼板7外轮廓上下分别与抵靠部5、延伸段3之间形成圆滑过渡。实际工作时,翼板7与骶骨的骶翼a一一对应,翼板7与对应的骶翼b形成支撑,通过设置翼板7,增大了支撑段4横向的支撑范围;翼板7外轮廓上下分别与抵靠部5、延伸段3之间形成圆滑过渡,避免了翼板7与抵靠部5、延伸段3之间形成尖锐棱边,提升了骶骨支撑件1的安全性。
支撑段4还包括顶板9,顶板9位于翼板7的上方且与骶骨的顶端相对应。通过设置顶板9,增大了支撑段4纵向的支撑范围。
一种座椅,如图1、2所示,包括座椅背框10以及上述的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1,根部端2连接至座椅背框10下部的中间位置,并且骶骨支撑件1整体朝向座椅背框10的前方,座椅背框10还配备有腰靠8,骶骨支撑件1处在腰靠8中间的正下方位置。
在本方案中,根据人体坐姿习惯,人体腰部相对背部是内凹的,所以设置骶骨支撑件1整体朝向座椅背框10的前方且不超出腰靠8的前端;通过设置腰靠8,人体腰部与骶骨支撑件1、腰靠8形成多点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座椅的舒适度。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骶骨支撑件为一弹性板,所述骶骨支撑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座椅框架的根部端、由根部端位置斜向前上方拓展形成的延伸段以及由延伸段上端又斜向前顺延前倾形成支撑段,其中,所述支撑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大于延伸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且在支撑段的上部形成用于与骶骨抵靠配合的抵靠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端与延伸段之间形成弧形过渡,所述延伸段与支撑段之间也形成弧形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75-85度,延伸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35-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受到倚靠力时,所述支撑段变形并趋于竖直状态,倚靠力消失时,所述支撑段恢复至前倾的初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的中部又向包括左右两侧对称延伸出设置的两个翼板,所述翼板外轮廓上下分别与抵靠部、延伸段之间形成圆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端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配置为与座椅相应部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端、延伸段和支撑段为一体成型。
8.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背框以及权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所述根部端连接至所述座椅背框的下部,并且骶骨支撑件整体朝向座椅背框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背框还配备有腰靠,所述骶骨支撑件处在所述腰靠中间的正下方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09422.XU CN220024583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及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09422.XU CN220024583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及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24583U true CN220024583U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24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09422.XU Active CN220024583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及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24583U (zh) |
-
2023
- 2023-06-21 CN CN202321609422.XU patent/CN2200245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95586B2 (ja) | 機能式椅子 | |
JP2025015834A (ja) | 姿勢保持具 | |
CN202445565U (zh) | 鱼骨弓型的椅背结构 | |
CN220024583U (zh) | 用于座椅的骶骨支撑件及座椅 | |
JP5070566B2 (ja) | 椅子 | |
CN212815350U (zh) | 一种椅子及其腰靠结构 | |
US7350869B2 (en) | Chair | |
JPH11510712A (ja) | 支持シート | |
JP2832705B2 (ja) | 座り装置 | |
CN201468584U (zh) | 双靠背椅子 | |
KR200323370Y1 (ko) | 기능성 사무용의자 | |
KR20130042727A (ko) | 허리지지부가 구비된 의자 | |
EP2170125A1 (en) | Ergonomic seat | |
JP5167500B2 (ja) | 椅子 | |
KR200351308Y1 (ko) | 척추교정용 방석 | |
KR200342238Y1 (ko) | 바른 자세 유지 의자용 좌판 | |
CN212073794U (zh) | 缓腰式坐垫 | |
CN215126350U (zh) | 一种正姿座椅的椅背结构及支撑部结构 | |
CN215304352U (zh) | 一种腰背支撑件及座椅 | |
KR200314743Y1 (ko) | 의자용 좌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학생용 의자 | |
CN220832434U (zh) | 一种双背架办公椅 | |
KR102597324B1 (ko) | 척추교정이 가능한 등받이가 구비되는 좌대로 이루어진 의자. | |
CN213940214U (zh) |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办公椅 | |
KR200423242Y1 (ko) | 의자 등받이의 구조 | |
JP3075832U (ja) | 椅子の座体の前後傾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