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978845U -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8845U
CN219978845U CN202321353827.1U CN202321353827U CN219978845U CN 219978845 U CN219978845 U CN 219978845U CN 202321353827 U CN202321353827 U CN 202321353827U CN 219978845 U CN219978845 U CN 219978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film
light
piece
control assembly
tou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38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立鹏
方献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38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8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8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8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其中触摸控制组件包括彩膜件、支撑件、按键和控制板,按键设置于彩膜件和控制板之间,按键与彩膜件过盈配合,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和控制板连接。按键与彩膜件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从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和控制板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支撑件将彩膜件稳定连接于控制板上,从而提高了彩膜件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彩膜件与按键之间出现间隙,提高了触摸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触摸控制屏在自动化与半自动化生产,日常生活的电器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将设备线路连接于智能触摸控制屏上,通过人为的操作触摸显示屏即可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是实现设备智能化控制的重要交互设备,智能触摸控制屏的设计与研发尤为重要。在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彩膜施加按键作用力,从而使得按键中的灯珠打开,使得灯珠产生的光可以照射于彩膜上,从而使得彩膜上的图案和颜色可以显示出来。但是在实际安装时,彩膜与按键采用面接触的形式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彩膜或按键自身出现倾斜的情况而导致彩膜与按键之间出现间隙,降低了彩膜与按键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了触摸的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实际安装时,彩膜与按键采用面接触的形式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彩膜或按键自身出现倾斜的情况而导致彩膜与按键之间出现间隙,降低了彩膜与按键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了触摸的灵敏度的缺陷,提供一种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控制组件,所述触摸控制组件包括彩膜件、支撑件、按键和控制板,所述按键设置于彩膜件和控制板之间,所述按键与所述彩膜件过盈配合,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彩膜件和所述控制板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按键与彩膜件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从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和控制板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支撑件将彩膜件稳定连接于控制板上,从而提高了彩膜件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彩膜件与按键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提高了触摸的灵敏度。
较佳地,所述按键包括导光件和灯珠,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灯珠和所述彩膜件之间,所述灯珠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面向所述灯珠,所述导光柱用于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导入至所述彩膜件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灯珠点亮时,导光柱可以进行导光处理,从而使得光线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彩膜件上。
较佳地,所述导光件还包括反射部,在导光柱轴线方向上,所述反射部与所述导光柱不重合,所述反射部用于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光进行反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反射部在面对灯珠的表面形成光线的有效反射面,提升了显示区域的背光效果。
较佳地,所述按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反射部和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灯珠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弹性件可以实现反射部与控制板的相对移动,从而可以通过反射部实现灯珠的开启和关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方便开启和关闭灯珠。
较佳地,所述按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按键沿所述彩膜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按键之间;
所述支撑件面向所述按键的表面涂覆隔光涂层;或者所述支撑件面向所述按键的表面为磨砂表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止其中一个按键中灯珠产生的光对另一个按键产生干涉。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卡扣,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彩膜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扣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支撑部和控制板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部和控制板中的其中一个出现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的支撑部即可实现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较佳地,所述彩膜件包括顶板、基板、黑矩阵和彩膜层,所述顶板、所述基板、所述黑矩阵以及所述彩膜层依次连接,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控制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
所述黑矩阵上设有开口,所述彩膜层面对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滤光结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灯珠产生的光可以通过开口照射至滤光结构,使得滤光结构上的图案和颜色可以显示出来。
较佳地,所述彩膜件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连接于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黑矩阵的一端;
在所述开口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胶层与所述开口不重合。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胶层方便了彩膜件与外界物品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按键与彩膜件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从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和控制板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支撑件将彩膜件稳定连接于控制板上,从而提高了彩膜件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彩膜件与按键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提高了触摸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按键与彩膜件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从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和控制板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支撑件将彩膜件稳定连接于控制板上,从而提高了彩膜件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按键与彩膜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彩膜件与按键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提高了触摸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控制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触摸控制组件1
彩膜件11
顶板111
支撑件12
支撑部121
卡扣122
按键13
导光件131
导光柱1311
反射部1312
灯珠132
弹性件133
控制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控制组件1,触摸控制组件1包括彩膜件11、支撑件12、按键13和控制板14,按键13设置于彩膜件11和控制板14之间,按键13与彩膜件11过盈配合,支撑件12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11和控制板14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按键13与彩膜件11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从而提高了按键13与彩膜件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支撑件12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11和控制板14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支撑件12将彩膜件11稳定连接于控制板14上,从而提高了彩膜件1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按键13与彩膜件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彩膜件11与按键13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提高了触摸的灵敏度。
按键13包括导光件131和灯珠132,导光件131设置于灯珠132和彩膜件11之间,灯珠132电连接于控制板14,导光件131包括导光柱1311,导光柱1311面向灯珠132,导光柱1311用于将灯珠132发出的导入至彩膜件11上。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灯珠132点亮时,导光柱1311可以进行导光处理,从而使得光线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彩膜件11上。具体地,为了方便导光柱1311的导光,优选导光柱1311正对灯珠132。即在导光柱1311轴线方向上,导光柱1311与灯珠132重合。
导光件131还包括反射部1312,在导光柱1311轴线方向上,反射部1312与导光柱1311不重合,反射部1312用于将灯珠132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反射部1312在面对灯珠132的表面形成光线的有效反射面,提升了显示区域的背光效果。
按键13还包括弹性件133,弹性件133的两端分别与反射部1312和控制板14连接,弹性件133套设于灯珠132上。具体地,通过弹性件133可以实现反射部1312与控制板14的相对移动,从而可以通过反射部1312实现灯珠132的开启和关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方便开启和关闭灯珠132。
在具体使用时,弹性件133为触控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按键13沿彩膜件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按键13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13数量可以感觉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支撑件12设置于相邻两个按键13之间;支撑件12面向按键13的表面涂覆隔光涂层;或者支撑件12面向按键13的表面为磨砂表面。具体地,其中一个灯珠开启时,产生的光线可以通过支撑件12反射回来,使得光线不会照射到另一个按键13周围,从而避免对另一个按键13产生影响。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止其中一个按键13中灯珠132产生的光对另一个按键13产生干涉。
支撑件12包括支撑部121和卡扣122,支撑件12的一端与彩膜件11连接,支撑件1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122连接于控制板14上。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支撑部121和控制板14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部121和控制板14中的其中一个出现损坏,只需要更换损坏的支撑部121即可实现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21与顶板111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以使支撑部121与顶板111实现连接,在此不对支撑部121与顶板111的连接形式做具体限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21呈立方体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121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在此不做限定。
彩膜件11包括顶板111、基板、黑矩阵和彩膜层,顶板111、基板、黑矩阵以及彩膜层依次连接,支撑件12远离控制板14的一端与顶板111连接;黑矩阵上设有开口,彩膜层面对开口的位置设有滤光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灯珠132产生的光可以通过开口照射至滤光结构,使得滤光结构上的图案和颜色可以显示出来。
彩膜件11还包括胶层,胶层连接于彩膜层远离黑矩阵的一端;在开口的轴线方向上,胶层与开口不重合。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胶层方便了彩膜件11与外界物品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触摸控制组件1。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按键13与彩膜件11采用过盈配合的形式,从而提高了按键13与彩膜件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支撑件12的两端分别与彩膜件11和控制板14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支撑件12将彩膜稳定连接于控制板14上,从而提高了彩膜件1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按键13与彩膜件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彩膜件11与按键13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提高了触摸的灵敏度。
在具体使用时,触摸控制组件1包括彩膜件11、支撑件12、控制板14、支撑件12和卡扣122;其中彩膜件11包括基板、黑矩阵、彩膜层、胶层和顶板111;黑矩阵位于基板一侧,彩膜层位于黑矩阵远离基板的一侧,彩膜层包含多个滤光结构,滤光结构位于黑矩阵的开口处,胶层位于彩膜层远离基板侧,涂覆位置与黑矩阵非开口处重合;按键13包含导光件131,其中导光柱1311位于顶板111内侧,用于对背光源进行导光处理,使光线较均匀的分布在与黑矩阵开口处对应的顶板111内,顶板111与黑矩阵对应区域形成彩膜的背光板,支撑件12位于顶板111内侧,其中支撑部121底部与背光支架外围保持一致,部分支撑部121底部有突出的卡扣122,用于与控制板14配合装配,卡扣122数量可根据结构安装具体情况酌情删减,同时支撑部121与导光件131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触控弹簧和灯珠132,支撑部121采用磨砂设计或涂覆隔光涂层,反射部1312、灯珠132电连接于控制板14,其中反射部1312与顶板111内侧贴紧,此时触控弹簧处于一定的压缩状态,导光件131与顶板111存在过盈设计,确保反射部1312与顶板111内侧平行放置,提高触摸的灵敏度,同时反射部1312在顶板111内侧形成光线的有效反射面,提升显示区域的背光效果。彩膜通过胶层与顶板111连接,支撑部121与控制板14卡扣122连接,其中该组件的控制板14上包含设备的控制电路,控制板14通过对触摸按键13、外设部件进行检测,发出整机的控制指令控制显示状态及整机运行。控制板14与显示一体化设计,降低了组件的设计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控制组件包括彩膜件、支撑件、按键和控制板,所述按键设置于彩膜件和控制板之间,所述按键与所述彩膜件过盈配合,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彩膜件和所述控制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导光件和灯珠,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灯珠和所述彩膜件之间,所述灯珠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面向所述灯珠,所述导光柱用于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导入至所述彩膜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还包括反射部,在导光柱轴线方向上,所述反射部与所述导光柱不重合,所述反射部用于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光进行反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反射部和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灯珠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按键沿所述彩膜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按键之间;
所述支撑件面向所述按键的表面涂覆隔光涂层;或者所述支撑件面向所述按键的表面为磨砂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卡扣,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彩膜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扣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件包括顶板、基板、黑矩阵和彩膜层,所述顶板、所述基板、所述黑矩阵以及所述彩膜层依次连接,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控制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
所述黑矩阵上设有开口,所述彩膜层面对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滤光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件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连接于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黑矩阵的一端;
在所述开口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胶层与所述开口不重合。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控制组件。
CN202321353827.1U 2023-05-30 2023-05-30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978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3827.1U CN219978845U (zh) 2023-05-30 2023-05-30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3827.1U CN219978845U (zh) 2023-05-30 2023-05-30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8845U true CN219978845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3827.1U Active CN219978845U (zh) 2023-05-30 2023-05-30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8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2422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a diffuser supporting member and a lamp supporting memb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489320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3050311A (zh) 按键结构及键盘
CN102099846A (zh) 电子封装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9978845U (zh) 触摸控制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6540451B (zh) 背光模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366479B1 (ko) 전기레인지용 히든타입 조작 입력 장치, 전기레인지용 조작입력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레인지
WO2022089125A1 (zh) 一种按键导光装置、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5579764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EP2087288A1 (en) Cooking device and interface unit for the cooking device
CN107388097B (zh) 一种led灯的导光结构和一种机器人眼睛
CN208687457U (zh) 一种显示灯装置
EP4492365A1 (en) Full-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8331912U (zh) 车用控制器
CN210420558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家用电器
CN213277323U (zh) 广告灯箱
CN116566375A (zh) 一种具有触控渐变水波纹效果的触摸按键面板
CN210668185U (zh) 一种音箱触屏透光结构及触控模组
CN218123276U (zh) 一种减少灯光偏位的按键板座
CN110968223B (zh) 洗衣机触摸显控组件及洗衣机
CN206695177U (zh) 电磁炉
CN217506794U (zh)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02714114A (zh) 导光单元及输入装置
CN217279538U (zh) 一种触摸显示按键及触摸显示装置
JP4200063B2 (ja) コン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