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9497U -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69497U CN219969497U CN202320962199.0U CN202320962199U CN219969497U CN 219969497 U CN219969497 U CN 219969497U CN 202320962199 U CN202320962199 U CN 202320962199U CN 219969497 U CN219969497 U CN 2199694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leg support
- hinged
- bracket
- right le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2 numbnes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包括连接在座椅骨架上的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均包括驱动电机、腿托支架和调节支架总成,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丝杠的自由端与所述调节支架总成铰接,调节支架总成铰接在腿托支架上,调节支架总成的自由端安装有腿托。座椅包括左右腿托调整机构。汽车包括左右腿托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的丝杠自由端与对应的调节支架总成铰接,便于乘客在乘坐时或乘坐前使对应的腿托抬高或下降,以及调节腿托的角度,还可使腿托与座椅之间的距离缩短或延长,以满足不同乘坐姿势,提高乘坐舒适性,汽车的质量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汽车上设置的座椅为乘客提供乘坐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座椅的舒适度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长时间乘坐过程中,需要一个舒适的座椅来缓解疲劳,避免腿部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带来的麻木和酸痛。
在座椅的前方设置腿托为腿部提供支撑,一个座椅对应配置一个腿托,一个腿托对双腿进行支撑,使乘客的双腿位于同一高度,但是不同乘坐人员对于左右腿具有不同的放置习惯,需要将左右腿放置在不同高度,来提升乘坐舒适度。
专利公开号CN209921135U一种汽车座椅可调式双腿托,在对左腿托或右腿托的角度进行调整时,将左腿托或右腿托的第一斜三角托块或第二斜三角托块切割或取下或替换,实现角度的调整,导致在乘坐的过程中不能根据需要随时调节,且调节的角度与斜三角托块斜边的倾斜角度相同,可调节的角度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针对乘客的左右腿分别设置腿托,并使左腿托和右腿托可分别调节,提升乘坐时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包括连接在座椅骨架上的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所述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均包括驱动电机、腿托支架和调节支架总成,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丝杠的自由端与所述调节支架总成铰接,所述调节支架总成铰接在腿托支架上,所述调节支架总成的自由端安装有腿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左右腿的腿托分开设置,并分别与连接在座椅骨架上的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连接。还设置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的丝杠自由端与对应的调节支架总成铰接,便于通过驱动电机控制丝杠伸出长度,进而带动调节支架总成转动,便于乘客在乘坐时或乘坐前使对应的腿托抬高或下降,以及调节腿托的角度,还可使腿托与座椅之间的距离缩短或延长,以满足不同乘坐姿势,提高乘坐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在驱动电机和调节支架总成的作用下对两个腿托分别在高度、角度和相对座椅距离三个方面进行调节,提高乘坐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腿托支架的截面呈n形,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n形开口端的一侧,所述丝杠位于所述n形凹腔内。
通过将驱动电机安装在n形开口端的一侧避免两个驱动电机之间发生干涉,还将丝杠安装在n形凹腔内,减少整体占用空间,便于通过腿托支架对丝杠进行防护,避免丝杠在运行时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同时也保证两个腿托在运行时相互不发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腿托支架的顶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两弧形部,两弧形部沿n形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弧形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调节支架总成的对应支架铰接。
通过设置弧形部,将分别连接在与顶部和底部的调节支架在竖向和水平方向均形成一定的距离,便于调节支架在转动时不发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均设置有两个的第一主动支架、第二主动支架、第一从动支架和第二从动支架,所述第一主动支架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架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主动支架的另一端与弧形部的顶部铰接,第二主动支架的另一端部与腿托底部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铰接,两所述第一主动支架的内侧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丝杠的自由端铰接。
通过在调节支架的开口两侧均连接有端部相铰接的第一主动支架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架,并将第一主动支架的另一端与弧形部的顶部铰接,第二主动支架的另一端部与腿托底部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铰接,便于丝杠通过连接在两第一主动支架的内侧的连接杆,带动两第一主动支架转动,进而带动对应的第二主动支架相对转动,使安装在第二主动支架上的腿托改变角度、高度和相对座椅距离。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自由端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
通过设置连接板将丝杠的自由端与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提高连接点的强度和刚度,保证连接点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支架与所述第二从动支架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支架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弧形部的底部铰接,第二从动支架的另一端部均与腿托底部靠近座椅骨架的一端连接。
通过将第一从动支架与第二从动支架的端部相铰接,并将第一从动支架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弧形部的底部铰接,第二从动支架的另一端部均与腿托底部靠近座椅骨架的一端连接,便于通过从动支架对腿托远离连接第二主动支架的一端进行辅助支撑,也便于辅助调节腿托远离连接第二主动支架的一端角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动支架较第二从动支架的长度短。
通过将第二主动支架较第二从动支架的长度短,便于使腿托始终保持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向下倾斜的角度,提高腿部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安装在座椅骨架外侧的调节按钮电连接。
通过在座椅骨架的外侧设置调节按钮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便于乘坐时通过调节按钮调节各腿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上述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左右腿的腿托分开设置,并分别与连接在座椅骨架上的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连接。还设置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的丝杠自由端与对应的调节支架总成铰接,便于通过驱动电机控制丝杠伸出长度,进而带动调节支架总成转动,便于乘客在乘坐时或乘坐前使对应的腿托抬高或下降,以及调节腿托的角度,还可使腿托与座椅之间的距离缩短或延长,以满足不同乘坐姿势,提高乘坐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在驱动电机和调节支架总成的作用下对两个腿托分别在高度、角度和相对座椅距离三个方面进行调节,提高乘坐舒适性。通过将第二主动支架较第二从动支架的长度短,便于使腿托始终保持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向下倾斜的角度,提高腿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腿托两种状态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驱动电机1、丝杠11、连接板12、腿托支架2、弧形部21、第一主动支架3、第二主动支架31、连接杆32、第一从动支架4、第二从动支架41、腿托5。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包括连接在座椅骨架上的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所述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均包括驱动电机1、腿托支架2和调节支架总成,由所述驱动电机1驱动的丝杠11的自由端与所述调节支架总成铰接,所述调节支架总成铰接在腿托支架2上,所述调节支架总成的自由端安装有腿托5。
其中,参见图1,所述腿托支架2的截面呈n形,所述驱动电机1安装在所述n形开口端的一侧,所述丝杠11位于所述n形凹腔内。
参见图1和图2,所述腿托支架2的顶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两弧形部21,两弧形部21沿n形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弧形部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调节支架总成的对应支架铰接。
参见图1和图2,所述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均设置有两个的第一主动支架3、第二主动支架31、第一从动支架4和第二从动支架41,所述第一主动支架3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架31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主动支架3的另一端与弧形部21的顶部铰接,第二主动支架31的另一端部与腿托底部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铰接,两所述第一主动支架3的内侧分别与连接杆3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与丝杠11的自由端铰接。
参见图1,所述丝杠11的自由端铰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32上。所述第一从动支架4与所述第二从动支架41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支架4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弧形部21的底部铰接,第二从动支架41的另一端部均与腿托底部靠近座椅骨架的一端连接。
图1至图3,所述第二主动支架31较第二从动支架41的长度短。所述驱动电机1与安装在座椅骨架外侧的调节按钮电连接。
当乘客需要调节腿托5时,通过按对应的调节按钮对对应的腿托5进行调节,当丝杠11伸长的过程中,带动两第一主动支架3逐渐向上旋转,第二主动支架31同步转动,带动同步逐渐加大腿托5与座椅骨架之间的距离,腿托5倾斜角度变缓,腿托5的高度逐渐变高,并带动第一从动支架4和第二从动支架41同步转动。当丝杠11缩回的过程中,带动两第一主动支架3逐渐向下旋转,第二主动支架31同步转动,带动同步逐渐减少腿托5与座椅骨架之间的距离,腿托5倾斜角度变陡峭,腿托5的高度逐渐降低,并带动第一从动支架4和第二从动支架41同步转动,对腿托5辅助调节和支撑。
实施例2,一种座椅,包括上述左右腿托调整机构。需要说明的是,该座椅可以是汽车上的座椅,医用座椅、办公座椅等。
实施例3,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左右腿托调整机构。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可包括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等。具体的,可为两厢轿车、三厢轿车、皮卡车、SUV、MPV、面包车或越野车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座椅骨架上的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所述左腿托调节机构和右腿托调节机构均包括驱动电机(1)、腿托支架(2)和调节支架总成,由所述驱动电机(1)驱动的丝杠(11)的自由端与所述调节支架总成铰接,所述调节支架总成铰接在腿托支架(2)上,所述调节支架总成的自由端安装有腿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支架(2)的截面呈n形,所述驱动电机(1)安装在所述n形开口端的一侧,所述丝杠(11)位于所述n形凹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支架(2)的顶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两弧形部(21),两所述弧形部(21)沿n形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弧形部(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调节支架总成的对应支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均设置有两个的第一主动支架(3)、第二主动支架(31)、第一从动支架(4)和第二从动支架(41),所述第一主动支架(3)与所述第二主动支架(31)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主动支架(3)的另一端与弧形部(21)的顶部铰接,第二主动支架(31)的另一端部与腿托底部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铰接,两所述第一主动支架(3)的内侧分别与连接杆(3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与丝杠(11)的自由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1)的自由端铰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支架(4)与所述第二从动支架(41)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一从动支架(4)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弧形部(21)的底部铰接,第二从动支架(41)的另一端部均与腿托底部靠近座椅骨架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支架(31)较第二从动支架(41)的长度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与安装在座椅骨架外侧的调节按钮电连接。
9.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左右腿托调整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62199.0U CN219969497U (zh) | 2023-04-25 | 2023-04-25 |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62199.0U CN219969497U (zh) | 2023-04-25 | 2023-04-25 |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69497U true CN219969497U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9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62199.0U Active CN219969497U (zh) | 2023-04-25 | 2023-04-25 |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69497U (zh) |
-
2023
- 2023-04-25 CN CN202320962199.0U patent/CN2199694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12258B (zh) | 一种座椅五连杆结构 | |
CN211335667U (zh) | 座椅用的坐垫提升机构 | |
CN110435501B (zh) | 汽车座椅及包含其的汽车 | |
CN110435506B (zh) | 零重力座椅及包含其的汽车 | |
US20200086770A1 (en) | Vehicle Seat Console,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 |
CN206633849U (zh) | 电动八向座椅骨架总成 | |
CN219969497U (zh) | 一种左右腿托调整机构、座椅及汽车 | |
WO2023093199A1 (zh) | 一种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一体化的汽车座椅 | |
CN203186150U (zh) | 可调式汽车座椅总成 | |
CN215944365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生产用骨架 | |
CN215663086U (zh) |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安装结构 | |
CN113715700B (zh) | 靠背联动的座框后侧抬升机构 | |
CN211032276U (zh) | 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 |
CN215284492U (zh) | 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结构 | |
CN215284491U (zh) | 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 |
JPH0336300Y2 (zh) | ||
KR102338310B1 (ko) | 차량용 시트 | |
CN115366766A (zh) | 一种倾斜升降的电动升降扶手及车辆 | |
JP2008049846A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装置 | |
CN211308311U (zh) | 一种升降调节装置 | |
CN222246923U (zh) | 一种汽车座椅腿托调节机构 | |
CN112140952A (zh)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辅助装置 | |
CN220700962U (zh)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机构 | |
CN221393146U (zh) | 一种低噪音零重力汽车座椅 | |
CN113335153A (zh) | 一种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2 Address after: No. 189 Heilin Road, Shuangfu Street,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402247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Xiaokang Automobile Par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7, Wuyun Lake Road,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400000 Patentee before: Celes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