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1938U - 一种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31938U CN219931938U CN202321024917.6U CN202321024917U CN219931938U CN 219931938 U CN219931938 U CN 219931938U CN 202321024917 U CN202321024917 U CN 202321024917U CN 219931938 U CN219931938 U CN 2199319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 pulley assembly
- housing
- slid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缓冲器,包括:外壳体,其设有第一活动腔;中间壳体,其设于第一活动腔的内侧,中间壳体与外壳体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中间壳体设有第二活动腔,中间壳体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在上下方向上左右倾斜延伸;缓冲滑轮组件,其设于第二活动腔内,缓冲滑轮组件与外壳体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缓冲滑轮组件上设有滑柱,滑柱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弹性元件。当缓冲滑轮组件上下运动时,在第二滑槽和滑柱的配合作用下,使中间壳体与缓冲滑轮组件和外壳体产生左右相对运动,而缓冲滑轮组件与外壳体只发生上下相对运动,可减少门窗体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冲击、移动不顺畅或开关位置不到位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缓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冲器。
背景技术
推拉门窗在开启或者关闭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门窗体的快速移动产生较大冲击,通常会安装缓冲器来进行缓冲。现有一些带弹性活动的缓冲器包括外壳和缓冲滑轮组件,外壳和缓冲滑轮组件之间具有弹性结构,能够使缓冲滑轮组件可上下活动而更紧贴导轨,适应门窗体和导轨的安装尺寸误差,避免造成缓冲失效或导致门窗不能移动。
但是,这种带弹性活动的缓冲器会在外壳上设置左右倾斜的滑槽,在缓冲滑轮组件上设置可沿滑槽滑动的滑柱,在滑槽和滑柱的作用下,当缓冲滑轮组件上下活动时,同时外壳和缓冲滑轮组件会产生左右相对运动,这样可能会产生门窗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冲击、移动不顺畅或开关位置不到位等问题,降低推拉门窗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缓冲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带弹性活动的缓冲器,当缓冲滑轮组件上下活动时,外壳和缓冲滑轮组件会同时产生左右相对运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缓冲器,包括:
外壳体,其设有上侧敞开的第一活动腔,所述外壳体用于与门窗体固定;
中间壳体,其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的内侧,所述中间壳体与所述外壳体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中间壳体设有上侧敞开的第二活动腔,所述中间壳体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在上下方向上左右倾斜延伸;
缓冲滑轮组件,其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缓冲滑轮组件包括用于与外设的导轨滑动的滑轮和用于滑动缓冲的阻尼滑扣,所述缓冲滑轮组件与所述外壳体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滑轮组件上设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弹性元件,其设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的下侧,所述弹性元件用以对所述缓冲滑轮组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
外壳体与外设的门窗体固定,在外壳体和缓冲滑轮组件之间设置中间壳体,缓冲滑轮组件和中间壳体通过第二滑槽和滑柱连接,当缓冲滑轮组件上下运动时,在第二滑槽和滑柱的配合作用下,使中间壳体与缓冲滑轮组件和外壳体产生左右相对运动,而缓冲滑轮组件与外壳体只发生上下相对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外壳体与缓冲滑轮组件不会产生左右相对运动,可减少门窗体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冲击、移动不顺畅或开关位置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推拉门窗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滑柱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同时滑动。
滑柱同时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既实现使中间壳体左右运动,也能实现缓冲滑轮组件与外壳体的上下滑动连接,可简化结构,也保证缓冲滑轮组件、中间壳体和外壳体三者同步相对运动。
优选地,所述中间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滑槽。中间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滑槽,可提高中间壳体的左右两侧的稳定性,使缓冲滑轮组件的左右两侧同步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中间壳体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内。中间壳体和外壳体通过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实现左右方向的滑动连接,结构简单。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所述扭簧转动连接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上,所述扭簧包括上弹臂和下弹臂,所述上弹臂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抵接,所述下弹臂与所述外壳体或所述中间壳体抵接。使用扭簧安装在缓冲滑轮组件的结构简单,移动的中间壳体对于扭簧作用的影响较少。
优选地,所述中间壳体的下侧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避让孔,所述下弹臂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下弹臂与所述外壳体抵接。扭簧的下弹臂穿过避让孔,这样中间壳体左右运动时不影响扭簧,下弹臂保持与外壳体抵接,避免若扭簧与中间壳体抵接的话,会导致在相滑动时产生摩擦影响缓冲滑轮组件的活动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缓冲器还包括锁扣件,所述外壳体的下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所述锁扣件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使得所述锁扣件能够横向伸出所述第一缺口或回缩至所述第一缺口内。锁扣件可伸出外壳体与门窗体锁扣固定,方便与导轨安装;也可回缩在外壳体内,减少包装体积。
优选地,所述中间壳体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为所述中间壳体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滑槽向下倾斜的一侧,一个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端的下侧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件的第二缺口。
中间壳体上设置第二缺口,当缓冲滑轮组件向下运动时,中间壳体向第一端的一侧运动,第二缺口可避让锁扣件,设置第二缺口后可使锁扣件更靠近中间壳体,缩短外壳体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缓冲滑轮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所述阻尼滑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滑轮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滑柱凸出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滑轮组件位于靠上侧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滑轮组件位于靠上侧位置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滑轮组件向下运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滑轮组件向下运动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滑轮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壳体、11-第一活动腔、12-第一滑槽、13-第三滑槽、14-第一缺口、2-中间壳体、21-第二活动腔、22-第二滑槽、23-第三滑块、24-避让孔、25-第一端、26-第二缺口、3-缓冲滑轮组件、31-滑轮、32-阻尼滑扣、33-滑柱、34-第一壳体、341-第一半壳、342-第二半壳、35-阻尼器、36-第二壳体、4-弹性元件、41-上弹臂、42-下弹臂、5-锁扣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缓冲器,包括外壳体1、中间壳体2、缓冲滑轮组件3和弹性元件4。
外壳体1用于与门窗体固定,外壳体1设有上侧敞开的第一活动腔11。
中间壳体2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的内侧,所述中间壳体2与所述外壳体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中间壳体2设有上侧敞开的第二活动腔21,所述中间壳体2上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在上下方向上左右倾斜延伸。
缓冲滑轮组件3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21内,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包括用于与外设的导轨滑动的滑轮31和用于滑动缓冲的阻尼滑扣32,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与所述外壳体1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上设有滑柱33,所述滑柱33与所述第二滑槽22滑动连接。通过滑柱33和第二滑槽22配合,缓冲滑轮组件3向下的力直接作用在中间壳体2上,而不直接作用在外壳体1上。在导轨中固定有缓冲块,当门窗体移动至缓冲位置时,阻尼滑扣32与缓冲块扣接,缓冲块使阻尼滑扣32滑动产生缓冲力。第二滑槽22可以为弧形槽或直槽。
弹性元件4设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的下侧,所述弹性元件4用以对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在弹性元件4的作用下,缓冲滑轮组件3的滑轮31可向上紧贴导轨,阻尼滑扣32可与导轨中的缓冲块高度匹配。
缓冲器通过外壳体1固定在门窗体的上侧,缓冲器随门窗体左右移动,在外壳体1和缓冲滑轮组件3之间设置中间壳体2,缓冲滑轮组件3和中间壳体2通过第二滑槽22和滑柱33连接,当门窗体与导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缓冲滑轮组件3上下运动时,在第二滑槽22和滑柱33的配合作用下,使中间壳体2与缓冲滑轮组件3和外壳体1产生左右相对运动,而缓冲滑轮组件3与外壳体1和门窗体只发生上下相对运动,参照图4和图5,图中的虚线结构为中间壳体2;而且,缓冲滑轮组件3向下的力不直接作用在外壳体1上,而是通过中间壳体2的左右运动来减缓,降低缓冲滑轮组件3对门窗体的冲击。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外壳体1与缓冲滑轮组件3不会产生左右相对运动,可减少门窗体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冲击、移动不顺畅或开关位置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推拉门窗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滑柱33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2和所述第二滑槽22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12和所述第二滑槽22中同时滑动。
滑柱33同时穿过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22,既实现使中间壳体2左右运动,也能实现缓冲滑轮组件3与外壳体1的上下滑动连接,可简化结构,也保证缓冲滑轮组件3、中间壳体2和外壳体1三者同步相对运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1和缓冲滑轮组件3也可通过在其他位置设置滑动结构实现上下滑动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壳体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滑槽22。中间壳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滑槽22,可提高中间壳体2的左右两侧的稳定性,使缓冲滑轮组件3的左右两侧同步上下运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3,所述中间壳体2上设有第三滑块23,所述第三滑块2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13内。中间壳体2和外壳体1通过第三滑块23和第三滑槽13实现左右方向的滑动连接,结构简单。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滑块23也可设置在外壳体1上,第三滑槽13可设置在中间壳体2上,也可实现中间壳体2和外壳体1的滑动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4为扭簧,所述扭簧转动连接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上,所述扭簧包括上弹臂41和下弹臂42,所述上弹臂41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抵接,所述下弹臂42与所述外壳体1或所述中间壳体2抵接。使用扭簧安装在缓冲滑轮组件3的结构简单,移动的中间壳体2对于扭簧作用的影响较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也可以为弹片等,可以设置在外壳体1或中间壳体2上,只要能实现对缓冲滑轮组件3施加向上的力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壳体2的下侧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避让孔24,所述下弹臂42穿过所述避让孔24,所述下弹臂42与所述外壳体1抵接。扭簧的下弹臂42穿过避让孔24,这样中间壳体2左右运动时不影响扭簧,下弹臂42保持与外壳体1抵接,避免若扭簧与中间壳体2抵接的话,会导致在相滑动时产生摩擦影响缓冲滑轮组件3的活动等问题。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还包括锁扣件5,所述外壳体1的下侧设有第一缺口14,所述锁扣件5位于所述第一缺口14内,所述锁扣件5与所述外壳体1转动连接,使得所述锁扣件5能够横向伸出所述第一缺口14或回缩至所述第一缺口14内。锁扣件5可伸出外壳体1与门窗体锁扣固定,门窗体的上侧设有扣槽,锁扣件5扣接在扣槽内,方便与导轨安装;也可回缩在外壳体1内,减少包装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壳体2具有第一端25,所述第一端25为所述中间壳体2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滑槽22向下倾斜的一侧,一个所述锁扣件5位于所述第一端25的外侧,所述第一端25的下侧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件5的第二缺口26。
当缓冲滑轮组件3位于靠上侧时,第一端25与锁扣件5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参照图3,当缓冲滑轮组件3向下运动时,中间壳体2向第一端25的一侧运动,第一端25上设置第二缺口26,第二缺口26可避让锁扣件5,参照图5,设置第二缺口26后可使锁扣件5更靠近中间壳体2,缩短外壳体1的长度。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包括第一壳体34,所述第一壳体34内设有阻尼器35,所述阻尼器35的活塞杆与所述阻尼滑扣32连接。缓冲器可分为双向缓冲或单向缓冲,双向缓冲可参照图1至图6,具有左右两个阻尼滑扣32,两个阻尼滑扣32分别连接阻尼器35的两端的活塞杆;单向缓冲可参照图7,具有一个阻尼滑扣32,还设置复位弹簧把滑动缓冲后的阻尼滑扣32拉回复位,双向缓冲和单向缓冲的结构可参照现有缓冲器,这里不再详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4包括第一半壳341和第二半壳342,第一半壳341和第二半壳342组合成第一壳体34,阻尼器35和阻尼滑扣32设置在第一半壳341和第二半壳342之间,方便组装。
进一步地,参照图6,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还包括第二壳体36,所述第二壳体36设于所述第一壳体34的外侧,所述滑柱33凸出所述第二壳体36,所述滑轮31与所述第二壳体36转动连接。第一壳体34为塑料件,第二壳体36为金属件,在第一壳体34的内侧方便形成阻尼滑扣32的滑动槽和其他缓冲滑轮组件3的内部结构,再用第二壳体36套在第一壳体34的外侧做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1),其设有上侧敞开的第一活动腔(11),所述外壳体(1)用于与门窗体固定;
中间壳体(2),其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的内侧,所述中间壳体(2)与所述外壳体(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中间壳体(2)设有上侧敞开的第二活动腔(21),所述中间壳体(2)上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在上下方向上左右倾斜延伸;
缓冲滑轮组件(3),其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21)内,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包括用于与外设的导轨滑动的滑轮(31)和用于滑动缓冲的阻尼滑扣(32),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与所述外壳体(1)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上设有滑柱(33),所述滑柱(33)与所述第二滑槽(22)滑动连接;
弹性元件(4),其设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的下侧,所述弹性元件(4)用以对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施加向上的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滑柱(33)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2)和所述第二滑槽(22)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12)和所述第二滑槽(22)中同时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滑槽(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3),所述中间壳体(2)上设有第三滑块(23),所述第三滑块(2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13)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为扭簧,所述扭簧转动连接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上,所述扭簧包括上弹臂(41)和下弹臂(42),所述上弹臂(41)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抵接,所述下弹臂(42)与所述外壳体(1)或所述中间壳体(2)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2)的下侧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避让孔(24),所述下弹臂(42)穿过所述避让孔(24),所述下弹臂(42)与所述外壳体(1)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还包括锁扣件(5),所述外壳体(1)的下侧设有第一缺口(14),所述锁扣件(5)位于所述第一缺口(14)内,所述锁扣件(5)与所述外壳体(1)转动连接,使得所述锁扣件(5)能够横向伸出所述第一缺口(14)或回缩至所述第一缺口(14)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2)具有第一端(25),所述第一端(25)为所述中间壳体(2)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滑槽(22)向下倾斜的一侧,一个所述锁扣件(5)位于所述第一端(25)的外侧,所述第一端(25)的下侧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件(5)的第二缺口(2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包括第一壳体(34),所述第一壳体(34)内设有阻尼器(35),所述阻尼器(35)的活塞杆与所述阻尼滑扣(32)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轮组件(3)还包括第二壳体(36),所述第二壳体(36)设于所述第一壳体(34)的外侧,所述滑柱(33)凸出所述第二壳体(36),所述滑轮(31)与所述第二壳体(36)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24917.6U CN219931938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缓冲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24917.6U CN219931938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缓冲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31938U true CN219931938U (zh) | 2023-10-31 |
Family
ID=8849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24917.6U Active CN219931938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缓冲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31938U (zh) |
-
2023
- 2023-04-28 CN CN202321024917.6U patent/CN2199319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47209B2 (ja) | 開き戸の緩衝装置 | |
US11248393B2 (en) | Latch bolt buffer structure for lock body | |
JP2021536540A (ja) | スライド式パネルおよびドアのための衝撃吸収制動装置 | |
CN219931938U (zh) | 一种缓冲器 | |
CN108030294B (zh) | 一种滑轨锁定拆卸结构 | |
CN106050042A (zh) | 一种阻尼缓冲机构 | |
JP2007303077A (ja) | 折り戸の開閉装置 | |
EP4343097A1 (en) | New damper for sliding door and window | |
CN208456355U (zh) | 一种用于推拉门的阻尼缓冲装置 | |
AU2021431976B2 (en) | Bi-directional damper for shower door | |
CN218815836U (zh) | 静音缓冲门吸 | |
TWI476318B (zh) | 緩衝鉸鍊 | |
CN211500247U (zh) | 一种隐藏式液压合页 | |
CN217518460U (zh) | 一种滑动门单向缓冲导轮 | |
KR20210003403A (ko) | 안전문 | |
KR101704586B1 (ko) | 슬라이딩 도어 정위치장치 | |
CN217812842U (zh) | 一种带缓冲功能的传动器机构 | |
CN213297589U (zh) | 一种隐藏式液压合页 | |
CN213869432U (zh) | 压簧移门缓冲自关器 | |
CN209483002U (zh) | 一种移门缓冲器 | |
CN209874791U (zh) | 一种车门限位器 | |
KR20140108507A (ko) | 개선된 후크를 갖는 슬라이더 완충장치 | |
CN220504763U (zh) | 一种磁吸式静音锁舌 | |
CN218644067U (zh) | 一种可隐藏锁块的门窗锁具及门窗系统 | |
CN110200425A (zh) | 一种滑轨组件的集成优化阻尼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