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927127U - 棉纺织布 - Google Patents

棉纺织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7127U
CN219927127U CN202223028415.9U CN202223028415U CN219927127U CN 219927127 U CN219927127 U CN 219927127U CN 202223028415 U CN202223028415 U CN 202223028415U CN 219927127 U CN219927127 U CN 219927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oven cloth
main body
cotton
jacqu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84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uasheng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ze Haorund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Haorunda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ze Haorund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84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7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7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7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棉纺织布,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包括织布本体,所述织布本体具有若干主体部以及若干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连接部逐个交替连接,所述主体部为多层结构,其主要包括提花表层、弹性层、夹丝层、耐磨层,所述夹丝层为主线层,所述主体部与连接部通过织机双针头交替下针制成,即第一针头织成主体部边缘后,切换第二针头继续织成连接部,所述织布本体一侧连接有拼接缓冲边,所述拼接缓冲边通过二次套口法与织布本体连接,套口线两端采用活口设计,所述提花表层采用对多线并行,在指定位置设置提花样式,所述提花样式可循环设置。本实用新型使得织布本体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提高织品的质量,提花样式的设置提升表面的美感。

Description

棉纺织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棉纺织布。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等,棉纺织就是纺织工艺的一种,棉纺织即是将棉花、丝绸等棉原材料利用手工或者机器将其织成一块完整的布。
经检索CN104647816A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涤棉纺织布,包括涤棉纺织布基体,涤棉纺织布基体的上表面粘接有一层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层,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层上复合有一层皮革层,所述的皮革层外表面上粘贴有薄膜层。所述的一种防水刑涤棉纺织布采用皮革层复合在纺织布基体上,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水的效果。
上述专利中的棉纺织布只能起到防水效果,防水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其组成部分单一,延展性不强,并且强度也有限,不耐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棉纺织布。其优点在于,提升织布整体强度、并且便于拼接、延展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棉纺织布,包括织布本体,所述织布本体具有若干主体部以及若干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连接部逐个交替连接,所述主体部为多层结构,其主要包括提花表层、弹性层、夹丝层、耐磨层,所述夹丝层为主线层。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得织布本体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提高织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部与连接部通过织机双针头交替下针制成,即第一针头织成主体部边缘后,切换第二针头继续织成连接部,如此反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织布本体一侧连接有拼接缓冲边,所述拼接缓冲边通过二次套口法与织布本体连接,套口线两端采用活口设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对多个织布本体进行拼接时,可以先将相邻两个织布本体的拼接缓冲边进行连接,进而后续织布本体进行连接时,具有一条对标线,降低拼接失败的风险,降低损耗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花表层采用对多线并行,在指定位置设置提花样式,所述提花样式可循环设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花样式的设置提升表面的美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包括经线、纬线,所述经线与纬线交叉重叠编织。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织布本体依靠弹性层来提升整体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与纬线交叉重合处具有丝线绑头,所述丝线绑头为交捻纱材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丝线绑头避免多个经线与多个纬线产生偏移重合加大缺口造成挡风效果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采用双线单针头梭织,且耐磨层内侧经过软化处理。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耐磨层位于织布本体内侧,软化处理后的一侧可以与皮肤接触,降低摩擦力,双线设计提升耐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与夹丝层沿其一圈采用混纺纱相互缝制,且弹性层与夹丝层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空气层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织布本体整体饱满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丝层内含有棉纤维,且棉纤维含量不低于94%,所述棉纤维由少量多缩戊糖、蜡质、蛋白质、脂肪、水溶性物质、灰分等伴生物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为涤棉材质,所述涤棉材质由涤纶与棉混混合制成,且涤纶与棉混比例为0.7:0.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棉纺织布,通过将织布本体分为主体部与连接部,使得每个主体部之间均相隔一个连接部,我们将织布本体应用于具体载体后,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通过在且弹性层与夹丝层之间形成的空气层,使得织布本体整体饱满性高,并且减小织布本体的垂落感,质感较强。
2、该棉纺织布,通过在织布本体一侧缝制的拼接缓冲边,使得我们在对多个织布本体进行拼接时,可以先将相邻两个织布本体的拼接缓冲边进行连接,进而后续织布本体进行连接时,具有一条对标线,大大降低了拼接失败的风险,降低损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棉纺织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棉纺织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棉纺织布的横截面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棉纺织布的弹性层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织布本体;11、主体部;12、连接部;2、拼接缓冲边;3、提花表层;4、弹性层;41、经线;42、纬线;5、空气层;6、夹丝层;7、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棉纺织布,包括织布本体1,织布本体1具有若干主体部11以及若干连接部12,主体部11与连接部12逐个交替连接,主体部11为多层结构,其主要包括提花表层3、弹性层4、夹丝层6、耐磨层7,夹丝层6为主线层,使得织布本体1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提高织品的质量。
具体的,主体部11与连接部12通过织机双针头交替下针制成,即第一针头织成主体部11边缘后,切换第二针头继续织成连接部12,如此反复。
具体的,织布本体1一侧连接有拼接缓冲边2,拼接缓冲边2通过二次套口法与织布本体1连接,套口线两端采用活口设计,在对多个织布本体1进行拼接时,可以先将相邻两个织布本体1的拼接缓冲边2进行连接,进而后续织布本体1进行连接时,具有一条对标线,降低拼接失败的风险,降低损耗成本。
具体的,提花表层3采用对多线并行,在指定位置设置提花样式,提花样式可循环设置,提花样式的设置提升表面的美感。
具体的,弹性层4包括经线41、纬线42,经线41与纬线42交叉重叠编织,织布本体1依靠弹性层4来提升整体的舒适度。
具体的,经线41与纬线42交叉重合处具有丝线绑头,丝线绑头为交捻纱材质,通过丝线绑头避免多个经线41与多个纬线42产生偏移重合加大缺口造成挡风效果降低。
具体的,耐磨层7采用双线单针头梭织,且耐磨层7内侧经过软化处理,耐磨层7位于织布本体1内侧,软化处理后的一侧可以与皮肤接触,降低摩擦力,双线设计提升耐磨效果。
具体的,弹性层4与夹丝层6沿其一圈采用混纺纱相互缝制,且弹性层4与夹丝层6之间形成有空气层5,空气层5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织布本体整体饱满性高。
具体的,夹丝层6内含有棉纤维,且棉纤维含量不低于94%,棉纤维由少量多缩戊糖、蜡质、蛋白质、脂肪、水溶性物质、灰分等伴生物组成。
具体的,耐磨层7为涤棉材质,涤棉材质由涤纶与棉混混合制成,且涤纶与棉混比例为0.7:0.3。
工作原理:主体部11与连接部12通过织机双针头交替下针制成,即第一针头织成主体部11边缘后,切换第二针头继续织成连接部12,如此反复形成织布本体1,弹性层4与夹丝层6之间形成有空气层5,提高织布本体1整体饱满性高,在对多个织布本体1进行拼接时,先将相邻两个织布本体1的拼接缓冲边2进行连接,进而后续织布本体1进行连接时,根据形成的一条对标线进行拼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棉纺织布,包括织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本体(1)具有若干主体部(11)以及若干连接部(12),所述主体部(11)与连接部(12)逐个交替连接,所述主体部(11)为多层结构,其主要包括提花表层(3)、弹性层(4)、夹丝层(6)、耐磨层(7),所述夹丝层(6)为主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与连接部(12)通过织机双针头交替下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本体(1)一侧连接有拼接缓冲边(2),所述拼接缓冲边(2)通过二次套口法与织布本体(1)连接,套口线两端采用活口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表层(3)采用对多线并行,在指定位置设置提花样式,所述提花样式可循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棉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4)包括经线(41)、纬线(42),所述经线(41)与纬线(42)交叉重叠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棉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41)与纬线(42)交叉重合处具有丝线绑头,所述丝线绑头为交捻纱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7)采用双线单针头梭织,且耐磨层(7)内侧经过软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4)与夹丝层(6)沿其一圈采用混纺纱相互缝制,且弹性层(4)与夹丝层(6)之间形成有空气层(5)。
CN202223028415.9U 2022-11-14 2022-11-14 棉纺织布 Active CN219927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8415.9U CN219927127U (zh) 2022-11-14 2022-11-14 棉纺织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8415.9U CN219927127U (zh) 2022-11-14 2022-11-14 棉纺织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7127U true CN219927127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8415.9U Active CN219927127U (zh) 2022-11-14 2022-11-14 棉纺织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7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22187B (en) Seamless warp knit fabric, production of seamless warp knit fabric, and garment using seamless warp knitted fabric
CN202744760U (zh) 一种不易卷边、防脱散面料
CN219927127U (zh) 棉纺织布
CN101245524A (zh) 舒适环保功能性针织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10512342B (zh) 一种纬编单面褶皱高弹面料及生产工艺
CN218436110U (zh) 一种挺括滑爽弹性针织衬衫面料
CN216193059U (zh) 一种混纺衬衫面料
CN216040067U (zh) 四线卫衣防寒保暖针织面料
CN212335447U (zh) 一种吸湿发热功能性面料
CN213172771U (zh) 一种弹性梭织面料
CN221918434U (zh) 一种针织电脑提花卫衣面料
CN111876887A (zh) 一种吸湿发热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8749693U (zh) 高强度针织面料
CN218928871U (zh) 高弹涤纶布
CN219927133U (zh) 一种粗针立体呢面料
CN217487702U (zh) 一种舒适针梭织面料拼接服装
CN105019130A (zh)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丝袜的织造方法
CN212603842U (zh) 一种超弹无束缚感牛仔面料
CN218577166U (zh) 一种新型复合坯布
CN217579251U (zh) 一种50针双面花样滑冰面料
CN213369970U (zh) 一种具有假毛圈外观且舒适有型保暖的针织上衣
CN105082701A (zh) 一种弹性牛仔面料
CN216404675U (zh) 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
CN217803696U (zh) 一种带有立体格纹的双面针织布
CN220594263U (zh) 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324

Address after: No. 08, Daolang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Road, Chengnan Industrial Park, Maigaiti County, Kashgar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44600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Huasheng Texti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74000 Middle section of Linze Road, Juancheng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outh of Chengpu Street)

Patentee before: Heze Haorunda Text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