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1480U - 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91480U CN219891480U CN202321234954.XU CN202321234954U CN219891480U CN 219891480 U CN219891480 U CN 219891480U CN 202321234954 U CN202321234954 U CN 202321234954U CN 219891480 U CN219891480 U CN 2198914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o
- lens
- cylindrical lens
- convex
- conc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摄像机上的可调屈光组、能够进行画面变形的大柱面镜变形组和小柱面镜变形组,可调屈光组包括能够调节距离的第一平凹透镜和第二平凸透镜,第二平凸透镜与第一平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则第二平凸透镜与大柱面镜变形组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微量移动可调屈光组的第二平凸透镜,可实现物距在无穷远到750mm之间连续变化,并保证通过镜头的出射光束仍保证良好的平行度。大胶合柱面镜组和小胶合柱面镜组的配合使用进行画面变形,有效降低高级像差,有效减小球差和色差使画面更清晰。解决了宽银幕变形镜头普遍存在成像色差大、边缘视场畸变大,成像质量不佳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自媒体和短视频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影爱好者想拍出电影质感的视频,即画面比例是2.35:1的视频。但现有的高质量专业宽银幕变形镜头全部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通常在几万到几十万。国产宽银幕变形镜头普遍存在成像色差大、边缘视场畸变大,成像质量不佳,拍摄物距固定,外调焦距离大的缺陷。
研究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镜头普遍存在成像色差大、边缘视场畸变大,成像质量不佳,外调焦距离大的缺陷的技术问题,这个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镜头普遍存在成像色差大、边缘视场畸变大,成像质量不佳,外调焦距离大的缺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包括用于安装在摄像机上的可调屈光组、能够进行画面变形的大柱面镜变形组和小柱面镜变形组,且所述可调屈光组包括能够调节距离的第一平凹透镜和第二平凸透镜,其中,所述第一平凹透镜的平面端为出射面、凹面端为入射面,所述第二平凸透镜的平面端为入射面、凸面端出射面,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的出射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平凸透镜的入射面的直径,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的入射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平凸透镜的出射面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包括依次相接触的第三平凹柱面透镜、第四平凸柱面透镜、第五平凹柱面透镜,所述第五平凹柱面透镜的入射面为凹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所述第四平凸柱面透镜入射面为平面端、出射面为凸面端,所述第三平凹柱面透镜的入射面为凹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
优选地,所述第三平凹柱面透镜、所述第四平凸柱面透镜、所述第五平凹柱面透镜胶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小柱面镜变形组包括依次相接触的第六平凸柱面透镜、第七平凹柱面透镜、第八平凸柱面透镜,所述第八平凸柱面透镜的入射面为凸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所述第七平凹柱面透镜入射面为平面端、出射面为凹面端,所述第六平凸柱面透镜的入射面为凸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
优选地,所述第六平凸柱面透镜、所述第七平凹柱面透镜、所述第八平凸柱面透镜胶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六平凸柱面透镜出射面的直径小于与所述第五平凹柱面透镜的入射面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凹透镜与所述第二平凸透镜为球面镜。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可调屈光组、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和所述小柱面镜变形组的镜架,且所述第一平凹透镜和第二平凸透镜之间设置有实现移动的滑动组件。
本申请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
包括用于安装在摄像机上的可调屈光组、能够进行画面变形的大柱面镜变形组和小柱面镜变形组,且可调屈光组包括能够调节距离的第一平凹透镜和第二平凸透镜,第二平凸透镜与第一平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则第二平凸透镜与大柱面镜变形组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在第一平凹透镜与大柱面镜组之间调整第二平凸透镜,前后移动第二平凸透镜,第二平凸透镜与第一平凹透镜间隔越大,物距越小,间隔越近,物距越大。产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移动第二平凸透镜,改变了系统的焦距,焦距小则物距小,具体的,第一平凹透镜的平面端为出射面、凹面端为入射面,第二平凸透镜的平面端为入射面、凸面端为出射面,为了发方便接收光线,大柱面镜变形组的出射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平凸透镜的入射面的直径,大柱面镜变形组的入射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平凸透镜的出射面的直径。
如此设置,微量移动可调屈光组的第二平凸透镜,可实现物距在无穷远到750mm之间连续变化,并保证通过镜头的出射光束仍保证良好的平行度。且第二平凸透镜的可移动性可大幅缩短镜头筒长,实现轻量化。大胶合柱面镜组和小胶合柱面镜组的配合使用进行画面变形,有效降低高级像差,有效减小球差和色差使画面更清晰。其中,大柱面镜变形组和小柱面镜变形组组成的变形系统F数为2:1,能该提高镜头分辨率高,且有效抑制了球差色差畸变以及高级像差,成像清晰。解决了市面上国产宽银幕变形镜头普遍存在成像色差大、边缘视场畸变大,成像质量不佳,外调焦距离大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光线的投射图。
图中:1、可调屈光组;2、大柱面镜变形组;3、小柱面镜变形组;4、第一平凹透镜;5、第二平凸透镜;6第三平凹柱面透镜;7、第四平凸柱面透镜;8、第五平凹柱面透镜;9、第六平凸柱面透镜;10、第七平凹柱面透镜;11、第八平凸柱面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镜头普遍存在成像色差大、边缘视场畸变大,成像质量不佳,外调焦距离大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
包括用于安装在摄像机上的可调屈光组1、能够进行画面变形的大柱面镜变形组2和小柱面镜变形组3,且可调屈光组1包括能够调节距离的第一平凹透镜4和第二平凸透镜5,第二平凸透镜5与第一平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则第二平凸透镜5与大柱面镜变形组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在第一平凹透镜4与大柱面镜组之间调整第二平凸透镜5,前后移动第二平凸透镜5,第二平凸透镜5与第一平凹透镜4间隔越大,物距越小,间隔越近,物距越大。产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移动第二平凸透镜5,改变了系统的焦距,焦距小则物距小,具体的,第一平凹透镜4的平面端为出射面、凹面端为入射面,第二平凸透镜5的平面端为入射面、凸面端为出射面,为了发方便接收光线,大柱面镜变形组2的出射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平凸透镜5的入射面的直径,大柱面镜变形组2的入射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平凸透镜5的出射面的直径。
如此设置,微量移动可调屈光组1的第二平凸透镜5,可实现物距在无穷远到750mm之间连续变化,并保证通过镜头的出射光束仍保证良好的平行度。且第二平凸透镜5的可移动性可大幅缩短镜头筒长,实现轻量化。大胶合柱面镜组和小胶合柱面镜组的配合使用进行画面变形,有效降低高级像差,有效减小球差和色差使画面更清晰。其中,大柱面镜变形组2和小柱面镜变形组3组成的变形系统F数为2,能该提高镜头分辨率高,且有效抑制了球差色差畸变以及高级像差,成像清晰,使画面比例达到2.35:1。解决了市面上国产宽银幕变形镜头普遍存在成像色差大、边缘视场畸变大,成像质量不佳,外调焦距离大的缺陷。
具体的,大柱面镜变形组2包括依次相接触的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的入射面为凹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入射面为平面端、出射面为凸面端,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的入射面为凹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结合在一起,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胶合在一起,采用三组胶合形式,区别往常的两组胶合,它更容易加工,边缘的变形度会更好,同时,三组胶合降低了整体的二级光谱色差。
本实施例中,小柱面镜变形组3包括依次相接触的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第七平凹柱面透镜10、第八平凸柱面透镜11,且第八平凸柱面透镜11的入射面为凸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第七平凹柱面透镜10入射面为平面端、出射面为凹面端,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的入射面为凸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结合在一起,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第七平凹柱面透镜10、第八平凸柱面透镜11胶合在一起,区别往常的两组胶合,它更容易加工,边缘的变形度会更好,同时,三组胶合降低了整体的二级光谱色差。
本实施例中,第一平凹透镜4与第二平凸透镜5为球面镜,由于,柱面组单独对焦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倍率变化,这样就能够产生“胖脸效应”,第一平凹透镜4与第二平凸透镜5为球面镜,能够有效去除了柱面组控制对焦带来的“胖脸效应”,并同时让柱面组能独立保持稳定的状态。
具体的,为了发方便接收光线,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出射面的直径小于与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的入射面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安装可调屈光组1、大柱面镜变形组2和小柱面镜变形组3的镜架,且第一平凹透镜4和第二平凸透镜5之间设置有实现移动的滑动组件,方便移动第二平凸透镜5,优先选择滑动组件设置为丝杠螺母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文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申请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摄像机上的可调屈光组(1)、能够进行画面变形的大柱面镜变形组(2)和小柱面镜变形组(3),且所述可调屈光组(1)包括能够调节距离的第一平凹透镜(4)和第二平凸透镜(5),其中,所述第一平凹透镜(4)的平面端为出射面、凹面端为入射面,所述第二平凸透镜(5)的平面端为入射面、凸面端出射面,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2)的出射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平凸透镜(5)的入射面的直径,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2)的入射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平凸透镜(5)的出射面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2)包括依次相接触的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所述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的入射面为凹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所述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入射面为平面端、出射面为凸面端,所述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的入射面为凹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凹柱面透镜(6)、所述第四平凸柱面透镜(7)、所述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胶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柱面镜变形组(3)包括依次相接触的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第七平凹柱面透镜(10)、第八平凸柱面透镜(11),所述第八平凸柱面透镜(11)的入射面为凸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所述第七平凹柱面透镜(10)入射面为平面端、出射面为凹面端,所述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的入射面为凸面端、出射面为平面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所述第七平凹柱面透镜(10)、所述第八平凸柱面透镜(11)胶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平凸柱面透镜(9)出射面的直径小于与所述第五平凹柱面透镜(8)的入射面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凹透镜(4)与所述第二平凸透镜(5)为球面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可调屈光组(1)、所述大柱面镜变形组(2)和所述小柱面镜变形组(3)的镜架,且所述第一平凹透镜(4)和第二平凸透镜(5)之间设置有实现移动的滑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958768 | 2023-02-17 | ||
CN202320295876 | 2023-02-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91480U true CN219891480U (zh) | 2023-10-24 |
Family
ID=88406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34954.XU Active CN219891480U (zh) | 2023-02-17 | 2023-05-19 | 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91480U (zh) |
-
2023
- 2023-05-19 CN CN202321234954.XU patent/CN2198914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22458B (zh) | 一种低f数的l型短焦全高清投影镜头 | |
US9250422B2 (en) | Zoom lens with forward-located aperture stop | |
US11181723B2 (en) | Reflective wide-angle lens | |
GB2430272A (en) | Optical system having an anamorphic lens | |
EP4209815A1 (en) | Photographing camera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
CN110618524B (zh) | 定焦镜头及成像系统 | |
JP2011076040A (ja) | 画像投射装置 | |
US9063321B2 (en) | Anamorphic lens | |
JP4450296B2 (ja) | 投影レンズおよび投影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 |
CN119024534A (zh) | 一种投影变焦光学系统 | |
US7880978B2 (en) | Objective lens system | |
CN103235399B (zh) | 一种高像素微距对焦大倍率变焦光学系统 | |
US20020191160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djustable imaging area | |
US8508864B2 (en) | Objective lens system | |
CN219891480U (zh) | 一种可变物距内调焦宽银幕摄影镜头 | |
CN213876160U (zh) |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 |
CN111580247B (zh) | 一种整体调焦高清微投投射镜头 | |
CN118348665A (zh) | 光学镜头 | |
JPS6396618A (ja) | 撮像装置 | |
US12158634B2 (en) |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terminal | |
CN207663136U (zh) | 一种反射式超短焦投影镜头 | |
CN101620370A (zh) | 无原理误差的转镜分幅相机暗箱 | |
CN210835557U (zh) | 一种短焦投影镜头及投影成像系统 | |
WO2017111274A1 (ko) | 입체 이미지를 촬영하기 위한 단안식 현미경 | |
CN108919467B (zh) | 一种可进行多视角拍摄的镜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