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2882U - 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62882U CN219862882U CN202321329260.4U CN202321329260U CN219862882U CN 219862882 U CN219862882 U CN 219862882U CN 202321329260 U CN202321329260 U CN 202321329260U CN 219862882 U CN219862882 U CN 2198628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pe
- flexible
- ditch
- toe
- soil ero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属于护坡防护安全技术领域。包括铺设在沟底的土工布,以及设置在土工布上方,覆盖沟底、坡肩、坡中、坡脚的柔性蜂格网,柔性蜂格网采用松木桩锚固;柔性蜂格网覆盖坡肩至少50cm的距离,并在其上做坡肩压埋结构;坡脚处设置柳条捆,柳条捆设置在柔性蜂格网下方,柳条捆通过柳桩锚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排列紧密的柳编对原坡脚有一定的反作用力更好的支撑边坡阻挡坡脚泥土外溢,柳桩的设置配合柳编的使用能够在之后发芽生长形成天然植物生态挡墙,增加坡脚的稳固性,减小雨季汇水对坡脚及坡体的冲刷,减少边坡冲刷后泥沙的流失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属于护坡防护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黑土侵蚀沟的治理中,常采用格宾石笼码放叠砌块石的方式处理边沟的冲刷问题。但是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施工中外运块石不能就地取材,有区域局限性,且破坏块石取料地的山体环境;格宾石笼底部在冲刷后,因自身重力极易下滑变形,破坏格宾网结构,从而影响护坡的整体稳定性,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甚至护坡垮塌的重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为基于黑土地的侵蚀沟提供一种新的边坡防护治理方式,达到治理、保持、修复绿化现有边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黑土侵蚀沟是由坡肩、坡中、坡脚、沟底构成的梯形结构,包括铺设在沟底的土工布,以及设置在土工布上方,覆盖沟底、坡肩、坡中、坡脚的柔性蜂格网,柔性蜂格网采用松木桩锚固;
柔性蜂格网覆盖坡肩至少50cm的距离,并在其上做坡肩压埋结构;
坡脚处设置柳条捆,柳条捆设置在柔性蜂格网下方,柳条捆通过柳桩锚固。
柔性蜂格网通过镀锌自攻丝与松木桩固定连接。
坡肩压埋结构为至少15cm高的拦水梗。
插设在坡肩与坡中的松木桩直径大于等于5cm,长度大于等于50cm。
插设在沟底的松木桩直径大于等于5cm,长度大于等于80cm。
设置在坡脚的柳条捆截面积为不小于5cm×50cm, 即柳条捆厚度为5cm,从坡脚到坡中的长度为50cm;插设在柳条捆上的柳桩直径大于等于8cm,长度大于等于50cm。
柔性蜂格网内包括底层喷填≥5cm厚植物生长基质,再在其上设置2至3cm厚混合好含不同配比草种的生长基质;最后在上面遮盖一层6针防护网,并在四周用U型钉固定在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用柳编、柳桩设置在蜂格网底部的坡脚,增加坡脚的稳定性,减少流水对坡脚的冲刷。(2)边坡采用新型生态防护结构,防水固坡护坡的同时也能美化侵蚀沟的生态环境。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排列紧密的柳编对原坡脚有一定的反作用力更好的支撑边坡阻挡坡脚泥土外溢,柳桩的设置配合柳编的使用能够在之后发芽生长形成天然植物生态挡墙,增加坡脚的稳固性,减小雨季汇水对坡脚及坡体的冲刷,减少边坡冲刷后泥沙的流失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黑土侵蚀沟是由坡肩、坡中、坡脚、沟底构成的倒梯形结构,包括铺设在沟底的土工布1,以及设置在土工布1上方,覆盖沟底、坡肩、坡中、坡脚的柔性蜂格网2,柔性蜂格网2采用松木桩3锚固;
柔性蜂格网2覆盖坡肩至少50cm的距离,并在其上做坡肩压埋结构4;
坡脚处设置柳条捆5,柳条捆5设置在柔性蜂格网2下方,柳条捆5通过柳桩6锚固。
坡脚的位置采用柳条捆5放在柔性蜂格网2底下,贴合在坡脚的位置。待柳条捆5发芽长出柳条变成密实的柳条墙,形成天然的挡墙增加对土壤的抓固力也减小汇水对坡脚的冲刷力,起到挡土固脚的作用降低对坡体的侵蚀;在柳条捆5对应的蜂格网格室内间隔一段距离栽种一定规格的柳桩6,柳桩6初始可以作为加固柔性蜂格网2的锚杆,后期长成可以作为坡脚的生态锚固桩,增加坡脚的稳定性。
柔性蜂格网2通过镀锌自攻丝31与松木桩3固定连接;根据坡肩、坡中、坡脚、沟底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规格的松木桩3以达到针对不同工况不同位置的着重处置方式。
坡肩压埋结构4为至少15cm高的拦水梗。防止汇水直接冲刷坡面坡坏坡表未生长出的草种。
插设在坡肩与坡中的松木桩3直径大于等于5cm,长度大于等于50cm。
插设在沟底的松木桩3直径大于等于5cm,长度大于等于80cm。
设置在坡脚的柳条捆5截面积为不小于5cm×50cm,即柳条捆厚度为5cm,从坡脚到坡中的长度为50cm;插设在柳条捆5上的柳桩6直径大于等于5cm,长度大于等于50cm。
柔性蜂格网内包括底层喷填≥5cm厚植物生长基质,再在其上喷填2~3cm厚混合好含不同配比草种的生长基质,为了提高草种的成活率,最后在上面遮盖一层6针防护网;防止降水冲刷或者烈日暴晒,并在四周用U型钉固定在坡上。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排列紧密的柳条捆5对原坡脚有一定的反作用力更好的支撑边坡阻挡坡脚泥土外溢,柳桩6的设置配合柳编的使用能够在之后发芽生长形成天然植物生态挡墙,增加坡脚的稳固性,减小雨季汇水对坡脚及坡体的冲刷,减少边坡冲刷后泥沙的流失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黑土侵蚀沟是由坡肩、坡中、坡脚、沟底构成的梯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沟底的土工布(1),以及设置在土工布(1)上方,覆盖沟底、坡肩、坡中、坡脚的柔性蜂格网(2),柔性蜂格网(2)采用松木桩(3)锚固;
柔性蜂格网(2)覆盖坡肩至少50cm的距离,并在其上做坡肩压埋结构(4);
坡脚处设置柳条捆(5),柳条捆(5)设置在柔性蜂格网(2)下方,柳条捆(5)通过柳桩(6)锚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蜂格网(2)通过镀锌自攻丝(31)与松木桩(3)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坡肩压埋结构(4)为至少15cm高的拦水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插设在坡肩与坡中的松木桩(3)直径大于等于4cm,长度大于等于4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插设在沟底的松木桩(3)直径大于等于5cm,长度大于等于8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坡脚的柳条捆(5)截面积为不小于5cm×50cm;插设在柳条捆(5)上的柳桩(6)直径大于等于5cm,长度大于等于5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蜂格网内包括底层喷填大于等于5cm厚植物生长基质,最后在上面遮盖一层6针防护网,并在四周用U型钉固定在坡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29260.4U CN219862882U (zh) | 2023-05-29 | 2023-05-29 | 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29260.4U CN219862882U (zh) | 2023-05-29 | 2023-05-29 | 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62882U true CN219862882U (zh) | 2023-10-20 |
Family
ID=88319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29260.4U Active CN219862882U (zh) | 2023-05-29 | 2023-05-29 | 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62882U (zh) |
-
2023
- 2023-05-29 CN CN202321329260.4U patent/CN2198628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00342B (zh) | 一体化半岩质高边坡植被重建保护方法 | |
CN105484275B (zh) | 一种山区风电场高陡弃渣边坡加筋锚固生态修复系统 | |
CN101790931B (zh) | 一种水库消落带陡坡地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 |
CN101725353B (zh) | 高寒、高海拔地区铀矿勘探遗留设施治理及植被恢复方法 | |
KR100920027B1 (ko) | 토목섬유 보강 커튼 월 구조 및 녹화공법 | |
CN203755318U (zh) | 生态防护型边坡 | |
CN110593281B (zh) | 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723068B (zh) | 利于边坡植被生长陡立混凝土框格梁护坡系统及营造方法 | |
CN110106894B (zh) | 一种护坡装置 | |
CN104885827A (zh) | 一种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结构 | |
CN205576948U (zh) | 一种生态护坡 | |
CN113235623A (zh) | 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生态恢复的厚层基材客土喷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475264U (zh) | 一种山区风电场高陡弃渣边坡加筋锚固生态修复结构 | |
CN106958251A (zh) | 根系联合框架拉筋带生态防护黄土边坡的方法 | |
CN106120647B (zh) | 边坡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 |
CN111485565A (zh) | 一种绿色生态边坡一体化加固方法 | |
CN212896409U (zh) | 一种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护坡结构 | |
CN212561559U (zh) | 一种基于生物桩和藤蔓植物的急陡土坡绿色防护结构 | |
CN212589126U (zh) | 一种保水型生态环保树池 | |
CN100402756C (zh) | 活网栅截泥坝 | |
CN219862882U (zh) | 一种应用柔性蜂格网处理黑土侵蚀沟的生态防护结构 | |
CN207228135U (zh) | 水平篱笆拦土生态护坡结构 | |
CN207525721U (zh) | 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 | |
CN114215081B (zh) | 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 | |
CN217378831U (zh) | 一种应用蜂格网的矿山排土场生态修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