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1494U - 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61494U CN219861494U CN202321163226.4U CN202321163226U CN219861494U CN 219861494 U CN219861494 U CN 219861494U CN 202321163226 U CN202321163226 U CN 202321163226U CN 219861494 U CN219861494 U CN 2198614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pper rod
- wall
- air
- rod wire
- hollow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线退火冷却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组件和风干组件,在喷淋组件和风干组件之间设置有除水套,在铜杆线本体输送的过程中,除水套上侧的橡胶垫会对铜杆线本体外壁进行包裹摩擦,将铜杆线本体外壁上残留的大颗粒液滴进行拦截,使其重新滴入到冷却箱内部。在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除液机构。启动风机,风机能够将预热箱中部分热量通过排管输入至空心壳体内部,再通过回流管送回预热箱中,以此形成循环,在此过程中,吸干组件能够对铜杆线本体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并且,吸收的水分能够利用空心壳体内部储存的热量进行加热烘干,从而确保吸干组件能够时刻保持干燥状态对铜杆线本体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线退火冷却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处理(Annealing),主要是指将材料曝露于高温一段很长时间后,然后再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制程。主要目的是释放应力、增加材料延展性和韧性、产生特殊显微结构等。退火工艺包括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石墨退火、扩散退火、去应力退火、不完全退火、焊后退火等。
在铜杆线进行退火时,一般都是直接把高温下的铜杆线插入到冷却液中进行冷却,从而容易导致铜杆线内外温度相差较大,而出现裂变的情况,影响后期铜杆线的使用质量,其次铜杆从冷却液抽出之后,表面吸附有一些水渍,如果不及时烘干,会提高铜杆线的氧化效率。
经检索,在公开号为CN211445845U,名称为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的专利文件中,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是由冷却箱和预热箱组成,冷却箱的内部安装有烘干筒,烘干筒内部上方安装有冷风机,通过设置冷风机,便于冷却过后的铜杆线经过烘干筒内部时,在冷风机的作用下,快速的对铜杆线表面的冷却液吹附,加快铜杆线表面冷却液的蒸发,其次在烘干筒的一侧设置有擦干筒,擦干筒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通过设置吸水海绵,便于对铜杆线表面的冷却液进行擦拭,从而保证冷却液表面的干燥性,从而防止铜杆线表面发生氧化的可能。
但在上述方案中,依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首先,经冷却箱内部冷却液冷却后的铜杆线外壁会残留大量液体,这些液体附着于铜杆线外壁,不利于后期的风干工作,另外,通过吸水海绵能够很好的对铜杆线外壁残留水分进行吸收,但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海绵上积累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不及时去除,不断不能对铜杆线外壁残留水分进行吸收,而且会对铜杆线外壁造成潮湿,提高铜杆线的氧化效率。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铜杆从冷却液抽出之后,不能很好的对铜杆外壁进行彻底烘干,会提高铜杆线的氧化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包括:通过柱腿进行支撑的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对铜杆线本体进行预热的预热箱,所述预热箱的一侧设置有进线管,所述预热箱的外壁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进行预冷的喷淋组件,在喷淋组件右侧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进行风干的风干组件,在喷淋组件和风干组件之间设置有除水套,所述除水套上端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除液机构,所述除液机构包括通过空心壳体,所述空心壳体与预热箱之间通过回流管相连通,在预热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有与预热箱内部相连通的吸管,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排管,所述排管另外一端与空心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空心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进行吸干的吸干组件。
优选的,所述吸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空心壳体外壁上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靠近空心壳体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外壁安装有对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电动马达。
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的外侧均通过轴杆固定连接有海绵盘,两个所述海绵盘相互接触挤压。
优选的,所述空心壳体与冷却箱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空心壳体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对铜杆线本体进行套设的线套管,所述空心壳体的外壁开设有对海绵盘外壁进行套设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与预热箱内部相连通的进线筒,所述风干组件包括风干筒,所述风干筒和进线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第二滚轮。
优选的,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吸水管、喷雾嘴、汇水管以及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于进线筒上端,所述进线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汇水管,所述汇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嘴,所述水泵的吸水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喷水端与汇水管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风干组件还包括冷风机、直角吊杆以及出风罩,所述冷风机固定安装于风干筒上端,所述冷风机的内部设置有与冷风机的出风端相连接的出风罩,所述冷风机的吸风端贯穿冷却箱上端,所述直角吊杆固定连接于风干筒与空心壳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中心处内部开设有对铜杆线本体进行套设的穿孔。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在喷淋组件和风干组件之间设置有除水套,除水套上端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在铜杆线本体输送的过程中,橡胶垫会对铜杆线本体外壁进行包裹摩擦,将铜杆线本体外壁上残留的大颗粒液滴进行拦截,使其重新滴入到冷却箱内部,大大方便了后期对铜杆线本体的风干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在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除液机构,其中,除液机构包括通过空心壳体,空心壳体与预热箱之间通过回流管相连通,在预热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在空心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进行吸干的吸干组件。启动风机,风机能够将预热箱中部分热量通过排管输入至空心壳体内部,再通过回流管送回预热箱中,以此形成循环,在此过程中,吸干组件能够对铜杆线本体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并且,吸收的水分能够利用空心壳体内部储存的热量进行加热烘干,从而确保吸干组件能够时刻保持干燥状态对铜杆线本体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除液机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干组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心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除水套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液机构;101、吸管;102、风机;103、排管;104、固定块;105、线套管;106、吸干组件;1061、第一固定架;1062、电动马达;1063、第二固定架;1064、海绵盘;1065、传动齿轮;107、空心壳体;108、回流管;109、开口;2、第二滚轮;3、铜杆线本体;4、柱腿;5、冷却箱;6、吸水管;7、喷雾嘴;8、预热箱;9、进线管;10、控制面板;11、汇水管;12、水泵;13、进线筒;14、第一滚轮;15、冷风机;16、直角吊杆;17、出风罩;18、风干筒;19、除水套;20、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包括:通过柱腿4进行支撑的冷却箱5,冷却箱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预热的预热箱8,预热箱8的一侧设置有进线管9,预热箱8的外壁固定有控制面板10,冷却箱5的内部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预冷的喷淋组件。其中,喷淋组件包括与预热箱8内部相连通的进线筒13,喷淋组件还包括吸水管6、喷雾嘴7、汇水管11以及水泵12,水泵12固定安装于进线筒13上端,进线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汇水管11,汇水管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嘴7,水泵12的吸水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6,水泵12的喷水端与汇水管11内部相连通。接通电源,通过控制面板10启动水泵12,水泵12通过吸水管6将冷却箱5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吸收,并通过汇水管11下端分布的喷雾嘴7进行喷出,从而对进线筒13内部经过的铜杆线本体3进行喷淋预冷。
请参阅图1与图2,在喷淋组件右侧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风干的风干组件,风干组件包括风干筒18,风干组件还包括冷风机15、直角吊杆16以及出风罩17,冷风机15固定安装于风干筒18上端,冷风机15的内部设置有与冷风机15的出风端相连接的出风罩17,冷风机15的吸风端贯穿冷却箱5上端,直角吊杆16固定连接于风干筒18与空心壳体107之间。风干筒18和进线筒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14,冷却箱5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第二滚轮2,在第一滚轮14和第二滚轮2的共同作用下,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定位输送,启动冷风机15,冷风机15将冷风通过出风罩17送入风干筒18内部,对风干筒18内部经过的铜杆线本体3上的液体进行风干。
请参阅图1、图2与图6,在喷淋组件和风干组件之间设置有除水套19,除水套19上端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0,橡胶垫20中心处内部开设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套设的穿孔,在铜杆线本体3输送的过程中,橡胶垫20会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进行包裹摩擦,将铜杆线本体3外壁上残留的大颗粒液滴进行拦截,使其重新滴入到冷却箱5内部。
请参阅图1、图3、图4以及图5,冷却箱5的内部设置有除液机构1,其中,除液机构1包括通过空心壳体107,空心壳体107与预热箱8之间通过回流管108相连通,在预热箱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102,风机102的进风端固定有与预热箱8内部相连通的吸管101,风机102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排管103,排管103另外一端与空心壳体107内部相连通,空心壳体107的内侧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吸干的吸干组件106。
其中,吸干组件106包括固定连接于空心壳体107外壁上的第一固定架1061和第二固定架1063,第一固定架1061和第二固定架1063靠近空心壳体107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065,两个传动齿轮1065之间相啮合,第一固定架1061的外壁安装有对传动齿轮1065进行转动的电动马达1062。两个传动齿轮1065的外侧均通过轴杆固定连接有海绵盘1064,两个海绵盘1064相互接触挤压。空心壳体107与冷却箱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4,空心壳体107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套设的线套管105,空心壳体107的外壁开设有对海绵盘1064外壁进行套设的开口109。在工作时,启动风机102,风机102将预热箱8中部分热量通过排管103输入至空心壳体107内部,再通过回流管108送回预热箱8中,以此形成循环,在此过程中,启动电动马达1062,通过电动马达1062带动相互啮合的两个传动齿轮1065进行转动,上侧传动齿轮1065逆时针转动,下侧传动齿轮106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海绵盘1064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海绵盘1064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进行包裹,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而随着海绵盘1064的转动,海绵盘1064能够不断在空心壳体107内部穿梭,利用空心壳体107内部储存的热量对海绵盘1064上吸收水分的部位进行加热烘干,从而确保海绵盘1064能够时刻保持干燥状态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工作时,首先把铜杆线本体3输送到预热箱8内部进行加热,待加热之后,通过控制面板10启动水泵12,水泵12通过吸水管6将冷却箱5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吸收,并通过汇水管11下端分布的喷雾嘴7进行喷出,从而对进线筒13内部经过的铜杆线本体3进行喷淋预冷。之后,在第一滚轮14和第二滚轮2的共同作用下,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定位输送,使得铜杆线本体3能够被冷却箱5内部储存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在铜杆线本体3输送的过程中,橡胶垫20会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进行包裹摩擦,将铜杆线本体3外壁上残留的大颗粒液滴进行拦截,使其重新滴入到冷却箱5内部。接着启动冷风机15,冷风机15将冷风通过出风罩17送入风干筒18内部,对风干筒18内部经过的铜杆线本体3上的液体进行风干。同时,启动风机102,风机102将预热箱8中部分热量通过排管103输入至空心壳体107内部,再通过回流管108送回预热箱8中,以此形成循环,在此过程中,启动电动马达1062,通过电动马达1062带动相互啮合的两个传动齿轮1065进行转动,上侧传动齿轮1065逆时针转动,下侧传动齿轮106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海绵盘1064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海绵盘1064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进行包裹,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而随着海绵盘1064的转动,海绵盘1064能够不断在空心壳体107内部穿梭,利用空心壳体107内部储存的热量对海绵盘1064上吸收水分的部位进行加热烘干,从而确保海绵盘1064能够时刻保持干燥状态对铜杆线本体3外壁上的水分进行吸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包括:通过柱腿(4)进行支撑的冷却箱(5),所述冷却箱(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预热的预热箱(8),所述预热箱(8)的一侧设置有进线管(9),所述预热箱(8)的外壁固定有控制面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5)的内部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预冷的喷淋组件,在喷淋组件右侧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风干的风干组件,在喷淋组件和风干组件之间设置有除水套(19),所述除水套(19)上端口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0);
所述冷却箱(5)的内部设置有除液机构(1),所述除液机构(1)包括通过空心壳体(107),所述空心壳体(107)与预热箱(8)之间通过回流管(108)相连通,在预热箱(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102),所述风机(102)的进风端固定有与预热箱(8)内部相连通的吸管(101),所述风机(102)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排管(103),所述排管(103)另外一端与空心壳体(107)内部相连通,所述空心壳体(107)的内侧设置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吸干的吸干组件(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干组件(106)包括固定连接于空心壳体(107)外壁上的第一固定架(1061)和第二固定架(1063),所述第一固定架(1061)和第二固定架(1063)靠近空心壳体(107)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065),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065)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架(1061)的外壁安装有对传动齿轮(1065)进行转动的电动马达(10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065)的外侧均通过轴杆固定连接有海绵盘(1064),两个所述海绵盘(1064)相互接触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壳体(107)与冷却箱(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4),所述空心壳体(107)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套设的线套管(105),所述空心壳体(107)的外壁开设有对海绵盘(1064)外壁进行套设的开口(1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与预热箱(8)内部相连通的进线筒(13),所述风干组件包括风干筒(18),所述风干筒(18)和进线筒(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14),所述冷却箱(5)的内部分布有多个第二滚轮(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吸水管(6)、喷雾嘴(7)、汇水管(11)以及水泵(12),所述水泵(12)固定安装于进线筒(13)上端,所述进线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汇水管(11),所述汇水管(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嘴(7),所述水泵(12)的吸水端固定连接有吸水管(6),所述水泵(12)的喷水端与汇水管(11)内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组件还包括冷风机(15)、直角吊杆(16)以及出风罩(17),所述冷风机(15)固定安装于风干筒(18)上端,所述冷风机(15)的内部设置有与冷风机(15)的出风端相连接的出风罩(17),所述冷风机(15)的吸风端贯穿冷却箱(5)上端,所述直角吊杆(16)固定连接于风干筒(18)与空心壳体(10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20)中心处内部开设有对铜杆线本体(3)进行套设的穿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63226.4U CN219861494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63226.4U CN219861494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61494U true CN219861494U (zh) | 2023-10-20 |
Family
ID=88316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63226.4U Active CN219861494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61494U (zh) |
-
2023
- 2023-05-15 CN CN202321163226.4U patent/CN2198614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09835B (zh) | 一种节能型用于软件工程的存储设备冷却装置 | |
EP2703762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vaporation cooling a cooling fluid | |
CN219861494U (zh) | 一种铜杆线退火冷却装置 | |
CN106200822B (zh) | 一种计算机用内循环封闭式散热机箱 | |
WO2024187628A1 (zh) | 一种热泵烘干机中循环热风去湿去杂装置 | |
CN116147213A (zh) | 一种制冷机组 | |
CN110686486A (zh) | 一种拉丝机烘干装置 | |
CN116978411A (zh) | 一种互联网数据存储中心 | |
CN215009254U (zh) | 一种高温环境配电柜 | |
CN212337688U (zh) | 一种具有节能结构的冷却塔风机 | |
CN212806620U (zh) | 一种节水环保型冷却塔 | |
CN215419263U (zh) | 一种电力设备散热装置 | |
CN209745040U (zh) | 一种开式带水箱式冷却塔 | |
CN217636412U (zh) | 一种用于波纹管生产的冷却设备 | |
CN220135811U (zh) | 一种镀锡铜线冷却烘干机 | |
CN221840014U (zh) | 胶合板的烘干装置 | |
CN219832314U (zh) | 一种电缆表面高效干燥装置 | |
CN221908853U (zh) | 一种电热管表面清洗装置 | |
CN220307692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用便于排线的电气控制柜 | |
CN221744733U (zh) | 一种可避免灰尘吸附零件的冷却塔 | |
CN118729710B (zh) | 一种酮类合成香料的生产制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2381153U (zh) | 一种配电房用配电运维主机的散热设备 | |
CN221684921U (zh) | 一种汽车零件冷却结构 | |
CN221959225U (zh) | 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 | |
CN222617656U (zh) | 一种用于污水降温闭式冷却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