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859023U -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9023U
CN219859023U CN202320746456.7U CN202320746456U CN219859023U CN 219859023 U CN219859023 U CN 219859023U CN 202320746456 U CN202320746456 U CN 202320746456U CN 219859023 U CN219859023 U CN 219859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ain body
cam
turntable
cam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64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强
王胜程
孔志营
张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Huiyua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Hu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dong Co ltd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Hu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dong Co ltd,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Hu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64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9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9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9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包括主体架、凸轮盘组件、轮盘组件、冶具组件,其中,凸轮盘组件连接与主体架,主体架包括驱动件,转盘组件连接于驱动件的输出端,转盘组件通过驱动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主体架,凸轮盘组件设置在转盘组件与主体架之间,冶具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于转盘组件,冶具组件包括随动器与载板,冶具组件沿转盘组件的周向排布,凸轮盘的外边缘为工作面,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随动器始终抵接于凸轮盘的工作面,当工作面的曲率发生变化时,随动器相对载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载板的角度从而跟随随动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据此实现载板转动,以配合上下料机与检测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产品上下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摄像头模组自动光学检测的检测设备上料机采用X/Y/Z三轴移载,而因检测内容多,采用在转盘上设置多个载板,载板上成排设置多个待检元件的方式实现并行检测,以提高检测检测效率,在现有技术中,载板的角度固定,当上料机与下料机对产品进行取放时,因载板通常和上下料机取放料机构存在一定角度,导致取放料设备无法将物料成排放置在载板上,只能一个一个的放置,耗时比较长,影响生产效率,对于只能以特定角度对多个待检元件并行检测的检测设备,载板也无法与检测设备进行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包括:
主体架,所述主体架包括驱动件;
凸轮盘组件,所述凸轮盘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架;
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转盘组件通过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架;
冶具组件,所述冶具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盘组件,所述冶具组件包括随动器和载板,所述载板用于放置物料,所述随动器可带动所述载板转动;
其中,在所述转盘组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随动器抵接于所述凸轮盘组件的外边缘。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架还包括,主体板,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轮盘组件包括:
支架;
凸轮盘主体,所述凸轮盘主体通过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凸轮盘主体;
凸轮调节组件,所述凸轮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上平面,所述凸轮调节组件与所述凸轮盘主体共同形成凸轮盘组件的工作面。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组件包括:
转盘主体,所述转盘主体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转盘主体中部形成有第二通孔;
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主体的内部;
气滑环组件,所述气滑环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处,所述气滑环连通于所述气路组件。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轴承件,所述轴承件设置于所述转盘主体,所述冶具组件通过所述轴承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主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冶具组件包括:
中空轴,所述中空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组件,所述中空轴的下端穿过所述转盘组件,所述中空轴的数量与所述凸轮调节组件相对应,所述载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轴的顶端;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轴的下端;
所述随动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所述随动器的侧表面始终抵接于所述凸轮盘组件的工作面。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轮调节组件包括: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上平面,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凸轮盘主体的周向排布且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盘主体上平面的外边缘相切;
凸轮调节块,所述凸轮调节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限位槽,所述凸轮调节块靠近凸轮盘主体外边缘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外边缘共同形成所述凸轮组件的工作面。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回零组件,所述回零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感应器、第二安装板、第二感应器;
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感应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凸轮盘主体;
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组件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感应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于所述转盘组件。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拉簧组件:
所述拉簧组件包括弹簧件、第一弹簧定位件、第二弹簧定位件;
所述拉簧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冶具组件的数量相对应;
所述第一弹簧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转盘组件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弹簧定位件连接于所述摆臂;
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定位件和第二弹簧定位件。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组件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冶具组件相对应;
所述转盘组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包括主体架、凸轮盘组件、轮盘组件、冶具组件,其中,凸轮盘组件连接与主体架,主体架包括驱动件,转盘组件连接于驱动件的输出端,转盘组件通过驱动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主体架,在本实施例中,凸轮盘组件设置在转盘组件与主体架之间,冶具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于转盘组件,冶具组件包括随动器与载板,在本实施例中,冶具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沿转盘组件的周向排布,凸轮盘组件中凸轮盘固定连接于主体架,凸轮盘的外边缘为工作面,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随动器始终抵接于凸轮盘的工作面,凸轮盘的工作面曲线是不规则圆形,当工作面的曲率发生变化时,始终紧贴工作面的随动器相对载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载板的角度从而跟随随动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据此实现通过调整凸轮盘的工作面,使行进至特定位置的载板转动至特定角度,以配合上下料机与检测组件,无需手动调整角度或一个个放置待测元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主体架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凸轮盘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转盘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转盘组件另一视点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轴承件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冶具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凸轮调节组件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1-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主体架;200、凸轮盘组件;300、转盘组件;400、冶具组件;500、轴承件;600、回零组件;700、拉簧组件;800、取放料装置;
110、驱动件;120、主体板;
210、支架;220、凸轮盘主体;230、凸轮调节组件;
310、转盘主体;320、气滑环组件;330、定位柱;
410、随动器;420、载板;430、中空轴;440、摆臂;
610、第一感应器;620、第二感应器;
710、弹簧件;720、第一弹簧定位件;730、第二弹簧定位件;
231、限位槽;232、凸轮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8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包括:主体架100,主体架100包括驱动件110;凸轮盘组件200,凸轮盘组件200连接于主体架100;转盘组件300,转盘组件300连接于驱动件110的输出端,转盘组件300通过驱动件110转动连接于主体架100;冶具组件400,冶具组件400可转动地连接于转盘组件300,冶具组件400包括随动器410和载板420,载板420用于放置物料,随动器410可带动载板420转动;其中,在转盘组件300转动的过程中,随动器410抵接于凸轮盘组件200的外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包括主体架100、凸轮盘组件200、轮盘组件、冶具组件400,其中,凸轮盘组件200连接与主体架100,主体架100包括驱动件110,转盘组件300连接于驱动件110的输出端,转盘组件300通过驱动件11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主体架100,在本实施例中,凸轮盘组件200设置在转盘组件300与主体架100之间,冶具组件400可转动的连接于转盘组件300,冶具组件400包括随动器410与载板420,冶具组件400的数量为多个,沿转盘组件300的周向排布,凸轮盘组件200中凸轮盘固定连接于主体架100,凸轮盘的外边缘为工作面,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随动器410始终抵接于凸轮盘的工作面,凸轮盘的工作面曲线是不规则圆形,当工作面的曲率发生变化时,始终紧贴工作面的随动器410相对载板420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载板420的角度从而跟随随动器41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据此实现通过调整凸轮盘的工作面,使行进至特定位置的载板420转动至特定角度,以配合上下料机与检测组件,无需手动调整角度或一个个放置待测元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凸轮盘工作面曲率的设置,实现行进至上料口下方的载板420与行进至下料口下方的载板420转动至与上料嘴与下料嘴平行,即为与X轴平行,行进至其余位置的载板420垂直于转盘组件300中转盘的半径。
如图1-8所示,主体架100还包括:主体板120,驱动件110设置于主体板120。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架100还包括主体板120,在本实施中,驱动件110设置在主体板120上,凸轮盘组件200固定连接于主体板120。
如图1-8所示,凸轮盘组件200包括:支架210;凸轮盘主体220,凸轮盘主体220通过支架210设置于主体架100,凸轮盘主体220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驱动件110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通孔穿过凸轮盘主体220;凸轮调节组件230,凸轮调节组件230设置于凸轮盘主体220的上平面,凸轮调节组件230与凸轮盘主体220共同形成凸轮盘组件200的工作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轮盘组件200包括支架210、凸轮盘主体220、凸轮调节组件230,在本实施例中,凸轮盘主体220通过支架210与主体架100固定连接,凸轮盘主体220上形成有四个小通孔,小通孔内部为阶梯形,支架210中的短杆穿过通孔,短杆顶端穿过通孔后设置压块,短杆及压块配合小通孔内部的阶梯面,实现凸轮盘主体220与主体架100的固定连接;凸轮调节组件230设置在凸轮盘主体220的上平面,数量为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凸轮调节组件230的数量与冶具组件400相对应,位置与冶具组件400相对应,凸轮调节组件230为可伸出凸轮调节组件230的工件,凸轮调节组件230伸出的短弧面配合凸轮盘主体220的弧面共同形成凸轮盘组件200的工作面,当凸轮盘主体220的工作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曲率不准确,无法使冶具组件400的载板420转动至合适位置时,可通过调整凸轮调节组件230伸出的短弧面从而调整冶具组件400的旋转角度,该技术方案相比与对凸轮盘主体220整体进行加工调整更加简便,同时便于调试。
如图1-8所示,转盘组件300包括:转盘主体310,转盘主体310连接于驱动件110的输出端,转盘主体310中部形成有第二通孔;气路组件,气路组件设置于转盘主体310的内部;气滑环组件320,气滑环设置于第二通孔处,气滑环连通于气路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盘组件300包括转盘主体310、气路组件和气滑环组件320,其中,转盘主体310连接于驱动件110的输出端,从而实现转盘主体310带动冶具组件400公转,即为带动冶具组件400在转盘主体310的周向行进;气路组件设置于转盘主体310内部,气路组件连通冶具组件400,向冶具组件400的载板420提供负压,避免被测元件在行进或者检测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甚至掉落;气滑环组件320设置于转盘主体310的通孔处,用于连通气路组件与负压设备,使用气滑环组件320可解决气路与线路扭转缠绕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为配合气路组件工作,载板420及冶具组件400内部具有气路及气孔,具体结构不进行赘述。
如图1-8所示,还包括:轴承件500,轴承件500设置于转盘主体310,冶具组件400通过轴承件500转动连接于转盘主体310。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旋转装置还包括轴承件500,冶具组件400与转盘组件300通过轴承件500进行转动连接,相比于简易的转动组件,轴承件500可保证冶具组件400的转动流畅不卡顿,同时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1-8所示,冶具组件400包括:中空轴430,中空轴430转动连接于转盘组件300,中空轴430的下端穿过转盘组件300,中空轴430的数量与凸轮调节组件230相对应,载板420固定连接于中空轴430的顶端;摆臂440,摆臂4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中空轴430的下端;随动器410固定连接于摆臂440的另一端,随动器410的侧表面始终抵接于凸轮盘组件200的工作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冶具组件400还包括中空轴430和摆臂440,轴承外套于中空轴430,从而实现冶具组件400转动连接于转盘组件300,摆臂440一段的上表面连接于中空轴430,摆臂440另一端的下表面连接于随动器410,当随动器410抵接于凸轮盘组件200的工作面,摆臂440即可作为凸轮连杆带动中空轴430与载板420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载板420行进至特定位置时可转动至预设角度。
如图1-8所示,凸轮调节组件230包括:限位槽231,限位槽231设置于凸轮盘主体220的上平面,限位槽231沿凸轮盘主体220的周向排布且限位槽231的一端与凸轮盘主体220上平面的外边缘相切;凸轮调节块232,凸轮调节块232可滑动的设置于限位槽231,凸轮调节块232靠近凸轮盘主体220外边缘的一端与凸轮盘主体220的外边缘共同形成凸轮组件的工作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轮调节组件230包括限位槽231与凸轮调节块232,凸轮调节块232可在限位槽231内进行移动,从而调整凸轮调节块232伸出凸轮盘主体220的弧面,当凸轮调节块232与凸轮盘主体220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时,即可固定凸轮调节块232,当仅调整凸轮调节块232的位置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时,可将凸轮调节块232取下并进行加工,直至满足使用需求,相比与直接对凸轮盘主体220进行加工,本技术方案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8所示,还包括:回零组件600,回零组件600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感应器610、第二安装板、第二感应器620;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凸轮盘主体220的上表面;第一感应器610通过第一安装板连接于凸轮盘主体220;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于转盘组件300的下表面;第二感应器620通过第二安装板连接于转盘组件300。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回零组件600,回零组件600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感应器610、第二安装板和第二感应器620,用于在初次启动或重新启动被装置时,确定转盘组件300与凸轮盘组件200的相对位置,避免发生错位。
如图1-8所示,还包括拉簧组件700:拉簧组件700包括弹簧件710、第一弹簧定位件720、第二弹簧定位件730;拉簧组件700的数量与冶具组件400的数量相对应;第一弹簧定位件720设置于转盘组件300的下表面;第二弹簧定位件730连接于摆臂440;弹簧件7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弹簧定位件720和第二弹簧定位件730。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拉簧组件700,其中拉簧组件700包括弹簧件710,第一弹簧定位件720,第二弹簧定位件730,第一弹簧定位件720设置于转盘组件300的下表面,具体的,第一弹簧定位件720设置于转盘主体310的下表面,第二弹簧定位件730连接于摆臂440,具体的,第二弹簧定位件730设置于摆臂440上靠近随动器410的一端,弹簧件7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弹簧定位件720与第二弹簧定位件730,弹簧组件用于对拉紧随动器410与凸轮盘组件200的工作面,使随动器410在行进过程中能够始终紧贴凸轮盘工作面。
如图1-8所示,所述转盘组件300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冶具组件400相对应;所述转盘组件300还包括定位柱330,所述定位柱330用于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盘组件300开始有若干定位孔,具体地,定位孔开设在转盘主体310的上表面,每组定位孔的位置与冶具组件400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定位柱330,具体地,在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组装时,将两个定位柱330设置在定位孔内,冶具组件400中的载板420调整至与两个定位柱330都相切的位置,再进行其他组件的连接,可保证载板420在行进过程中的角度准确,定位完成后即可取下定位柱330。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架,所述主体架包括驱动件;
凸轮盘组件,所述凸轮盘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架;
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转盘组件通过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架;
冶具组件,所述冶具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盘组件,所述冶具组件包括随动器和载板,所述载板用于放置物料,所述随动器可带动所述载板转动;
其中,在所述转盘组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随动器抵接于所述凸轮盘组件的外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还包括:
主体板,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盘组件包括:
支架;
凸轮盘主体,所述凸轮盘主体通过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架,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凸轮盘主体;
凸轮调节组件,所述凸轮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上平面,所述凸轮调节组件与所述凸轮盘主体共同形成所述凸轮盘组件的工作面,所述凸轮调节组件的数量与位置与所述冶具组件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包括:
转盘主体,所述转盘主体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转盘主体中部形成有第二通孔;
气路组件,所述气路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主体的内部;
气滑环组件,所述气滑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处,所述气滑环组件连通于所述气路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轴承件,所述轴承件设置于所述转盘主体,所述冶具组件通过所述轴承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冶具组件包括:
中空轴,所述中空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组件,所述中空轴的下端穿过所述转盘组件,所述载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轴的顶端;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轴的下端;
所述随动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所述随动器的侧表面始终抵接于所述凸轮盘组件的工作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调节组件包括: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上平面,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凸轮盘主体的周向排布且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盘主体上平面的外边缘相切;
凸轮调节块,所述凸轮调节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限位槽,所述凸轮调节块靠近所述凸轮盘主体外边缘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外边缘共同形成所述凸轮组件的工作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零组件,所述回零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感应器、第二安装板、第二感应器;
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盘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感应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凸轮盘主体;
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主体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感应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于所述转盘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簧组件:
所述拉簧组件包括弹簧件、第一弹簧定位件、第二弹簧定位件;
所述拉簧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冶具组件的数量相对应;
所述第一弹簧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转盘组件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弹簧定位件连接于所述摆臂;
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定位件和第二弹簧定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盘冶具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组件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冶具组件相对应;
所述转盘组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
CN202320746456.7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Active CN219859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6456.7U CN219859023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6456.7U CN219859023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9023U true CN219859023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6456.7U Active CN219859023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9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0789B (zh) 一种硒鼓齿轮组装机
CN107378509B (zh) 一种轮毂自动生产线
CN109507606B (zh) 一种电池片电池效率检测设备
CN210412927U (zh) 一种细孔加工机成套电极夹头的自动更换装置
CN115808145A (zh) 一种用于晶圆厚度多点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2362676A (zh) 一种曲面屏幕裂纹检测设备
CN212349532U (zh) 用于弹片的视觉检测设备
CN219859023U (zh) 一种转盘冶具旋转装置
CN208805179U (zh) 电芯检测装置
CN114812338A (zh) 一种利用图片抓拍比对的刹车盘检测设备
CN114577478A (zh) 轴承旋转灵活性测试装置
CN210787984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点胶机
CN113601137B (zh) 一种压缩机组装设备
CN111906539A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15766876U (zh) 一种金属工件的高精度检测装置
CN217179548U (zh) 一种零件外圆在线测量设备
CN113091554B (zh) 一种三销轴检测机构
CN211387560U (zh) 一种笔筒定位装置
CN110017802B (zh) 一种检测同轴零件装配精度的仪器
CN108801595B (zh) 复光机
CN211602378U (zh) 一种双工位扭转测试装置
CN209485269U (zh) 一种小微零件圆跳动检测设备
CN220454567U (zh) 轴芯跳动测试机
CN109230340B (zh) 一种削笔器滚刀套自动检测设备
CN216795156U (zh) 一种摄像头单工位手动调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403 Room 303, Building 1, No. 11, Industrial West Third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ongke Huiyua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403 Room 303, Building 1, No. 11, Industrial West Third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ongke Hu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d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