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6300U - 一种干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46300U CN219846300U CN202321213112.6U CN202321213112U CN219846300U CN 219846300 U CN219846300 U CN 219846300U CN 202321213112 U CN202321213112 U CN 202321213112U CN 219846300 U CN219846300 U CN 2198463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duct
- air
- hand dryer
- outlet
- dryer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48—Drying by means of hot 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手机,机体的风筒中配置有风道,在风道的内表面配置用于向风筒中吹送旋流风的风道出风口,风以旋流的方式向回风口流动,再进入风机中循环使用,使得风尽可能的保留在干手机内部,大幅地减少了干手后的风从筒口排出,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具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手机。
背景技术
在有些卫浴场所,配置有干手机用于将用户的手吹干。现有的干手机包括主体,在主体中配置有风机,主体上配置有风筒,风机向风筒中吹高速风流。用户干手时,将手伸入风筒中,由风流将手吹干。现有技术中的干手机,在吹风时向风筒的轴线直吹,以将手上的水快速吹干。如此设计,在吹风时,有些风会从筒口排出,干手后的空气与环境空气在筒口处混合,尤其在疫情的环境下,人们对环境空气的质量要求更高,更加敏感,筒口向外排风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减少从筒口向外排风成为干手机新的研发方向,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从筒口向外排风的干手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干手机,包括具有风筒的机体和安装在所述机体中的风机;
所述风筒具有用于用户的手插入的筒口和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的回风口,在沿着所述风筒内的风流方向上,所述回风口处于所述筒口的下游;
所述风筒中设置有沿着周向延伸布置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有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的风道进风口;
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风筒中送风且朝向下游侧倾斜的风道出风口;
其中,所述风道出风口在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上沿着周向延伸,并在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出风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风道出风口从所述风道的内表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风道出风口在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上沿着周向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由两段弧形的分支风道组成,每段所述分支风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风道出风口。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每段所述分支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风道进风口连通,每段所述分支风道的另一端封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对称布置,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上的所述风道出风口的数量相等且对称布置。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进风口的中间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风道进风口分隔为两个分支风道进风口,两段所述分支风道与两个所述分支风道进风口相应连通。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分支风道进风口对称布置;
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对称布置,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上的所述风道出风口的数量相等且对称布置。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台;
所述凸台在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上沿着周向延伸,并在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
所述凸台具有朝向下游侧倾斜的凸台斜面;
所述风道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凸台斜面上。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出风口呈线型。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全部的所述风道出风口的面积之和。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处于靠近所述筒口的一端。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与所述风筒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风道与所述风筒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包括机体主体和安装在所述机体主体前部的机体饰盖,所述风筒设置在所述机体主体中,所述机体饰盖具有与所述风筒同轴布置的饰盖通孔。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饰盖通孔的孔壁上具有一圈向所述风筒中延伸的挡圈。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筒中具有用于将风引导向所述回风口的导风面。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筒中具有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处于所述风道与所述回风口之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干手机包括有积水盒,所述积水盒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积水盒处于所述风筒的下方,所述风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积水盒连通的排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手机,风筒中配置有风道,在风道的内表面上配置用于向风筒中吹送旋流风的风道出风口,风以旋流的方式在风筒中向回风口流动,经回风口再进入风机中循环使用,使得风尽可能的保留在干手机内部,大幅地减少了干手后的风从筒口排出,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手机的立体图;
图2为用户的手从筒口插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手机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手机的剖视图;
图5为第一种结构的风道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风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7为风道的内表面倾斜布置的示意图;
图8为第二种结构的风道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风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11为图8所示风道在又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的B区域的放大图;
图13为风道沿着径向的剖视图;
图14为第三种结构的风道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所示风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6为风筒中安装有过滤模块的示意图;
图17为风筒的下方安装有积水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包括具有风筒13的机体1和安装在机体1中的风机2。
风筒13具有用于用户的手插入的筒口131和与风机2的进风端连通的回风口132,在沿着风筒13内的风流方向上,回风口132处于筒口131的下游。
风筒13中设置有沿着周向延伸布置的风道14,风道14包括有与风机2的出风端连通的风道进风口142。
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设置有用于向风筒13中送风且朝向下游侧倾斜的风道出风口143。
其中,风道出风口143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沿着周向延伸,并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手机包括机体1和风机2,机体1中配置有风筒13,风筒13的筒口131处于机体1的前端或侧部,回风口132处于筒口131的后侧或下游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游是以风筒13的风流方向来定义的,两个元件中,处于下游的元件可称之为处于另一个元件的下游侧,反之,则称之为处于另一个元件的上游侧。
风筒13可为圆筒形或方筒形,其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风机2可采用轴流风机,其安装在机体1的安装腔中。回风口132与风机2的进风端连通,两者可通过通道或管道连通。
风筒13中配置有风道14,风道14可为直接形成在风筒13的筒壁中的空腔结构,也可为配置在风筒13内侧的管道结构。风道14大体呈环形或C形,其沿着风筒13的周向延伸布置。该处所指的周向是指环绕着风流方向的一圈所在的方向。
风道14处于风筒13的前半部分或上游部分,用户的手从筒口131稍微插入即可达到风道14处。风道14具有一个风道进风口142。风道进风口142与风机2的出风端连通,两者可通过通道或管道连通。
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设置有风道出风口143,该处的内表面140是指环绕着风流风向的表面,也可称之为风道14的内周面。风道出风口143吹出的风呈旋流状或旋涡状,以向风筒13的下游侧流动,从而大大减少风筒13中的风从筒口131排出。
具体地,风道出风口143首先朝向下游侧倾斜,以是的吹出的风向风筒13的下游侧吹送。根据需要,如图7所示,将内表面140设置为朝向风筒13的下游侧倾斜,处于内表面140上的风道出风口143也朝向下游侧倾斜,倾斜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风道出风口143在朝向下游侧倾斜的同时还会朝向风筒13的中心或风流的中心倾斜,以使的从风道出风口143吹出的风吹向风流中心的同时还向下游侧吹送。
风道出风口143在内表面140上还类似螺旋状布置,其可为一圈螺旋段的一部分,也即是,风道出风口143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周向延伸的同时,还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如将风道出风口143的一端定义为始端,另一端定义为终端,则终端与始端之间在内表面140上周向上平缓过渡,同时终端还逐渐朝向下游侧靠近,从而使得从风道出风口143中吹出的风能够呈旋流状或旋涡状向下游侧流动,减少了从筒口131排出的机率,风筒13中的风经回风口132再回到风机2,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手机,风筒13中配置有风道14,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配置用于向风筒13中吹送旋流风的风道出风口143,风以旋流的方式向回风口132流动,再进入风机2中循环使用,使得风尽可能的保留在干手机内部,大幅地减少了干手后的风从筒口131排出,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为一个,风道出风口143从风道14的内表面14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采用一整条风道出风口143,其可以从内表面14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出风面积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15所示,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风道出风口143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沿着周向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风道出风口143,每个风道出风口143占用内表面140的周向的一段,每个风道出风口143呈一段较短的螺旋状。多个风道出风口143在内表面140上呈多段间隔布置,满足多点分散吹风的需要。在进风量一样的条件下,采用多个风道出风口143的布置方式的吹风风压比采用一整条风道出风口143的布置方式的吹风风压要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4-15所示,风道14由两段弧形的分支风道141组成,每段分支风道14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道出风口143。
本实施例中,风道14采用两段弧形的分支风道141连接而成,在每段分支风道141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风道出风口143,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预先加工成型分支风道141,现场组装到风筒13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4-15所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段分支风道141的一端与风道进风口142连通,每段分支风道141的另一端封闭,两段分支风道141相互独立,可防止混风。
根据需要,两段分支风道141的末端也可相接,在两端分支风道141的末端之间设置密封板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段弧形的分支风道141对称布置,两段弧形的分支风道141上的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相等且对称布置,使得两段分支风道141排出风基本一致,以形成旋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风道进风口142的中间具有隔板1422,隔板1422将风道进风口142分隔为两个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两段分支风道141与两个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相应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风道进风口142的正中间设置有隔板1422,以将风道进风口142分隔为两个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每段分支风道141与一个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连通,使得两段分支风道141及对应的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都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两个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对称布置。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141对称布置,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141上的所述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相等且对称布置,使得进入两段分支风道141中的气体流量基本一致,两段分支风道141的排出风也基本一致,以形成旋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13所示,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台144。
凸台144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沿着周向延伸,并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
凸台144具有朝向下游侧倾斜的凸台斜面1441。风道出风口143开设在凸台斜面1441上。
本实施例中,在风道14的内表面上对应每个风道出风口143的位置都设置有一个凸台144,凸台144在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沿着周向延伸的同时还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凸台144的延伸方式与风道出风口143的延伸方式一致。凸台144的上游侧高而下游侧低,从而凸台144上形成有凸台斜面1441,凸台斜面1441朝向下游侧倾斜同时朝向风筒13的中部倾斜。凸台斜面1441的倾斜方式与风道出风口143的倾斜方式一致。风道出风口143开设在凸台斜面1441上,使得风道出风口143伸入风筒13中,在向风筒13中吹风时,可减少筒壁对吹风的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15所示,风道出风口143呈线型,宽度基本一致,各处的出风量基本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道进风口14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全部的风道出风口143的面积之和,确保风道进风口142的出风速度不低于风道进风口142的进风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风道14处于靠近筒口131的一端,用户的手稍微伸入风筒13中即可达到风道14处进行吹干操作,便于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道14与风筒13一体成型。风道14可为开设风筒13中的空腔结构,减少风筒13中的零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道14与风筒13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维修和更换风道14。风道14可通过卡扣、紧固件等安装在风筒13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机体1包括机体主体11和安装在机体主体11前部的机体饰盖12,风筒13设置在机体主体11中,机体饰盖12具有与风筒13同轴布置的饰盖通孔121。
本实施例中,机体1包括机体主体11和机体饰盖12,机体饰盖12通过卡扣、紧固件等安装在机体主体11前部。机体饰盖12起到装饰和遮盖作用。风筒13开设在机体主体11中。机体饰盖12具有饰盖通孔121,饰盖通孔121与风筒13同轴布置,用户的手经饰盖通孔121伸入风筒13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饰盖通孔121的孔壁上具有一圈向风筒13中延伸的挡圈122,起到遮挡作用,避免用户看到风道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17所示,风筒13中具有用于将风引导向回风口132的导风面133,利于将风筒13中风引导至回风口132进行回流。导风面133可为斜面,也可为弧形面,其在风筒13的筒壁与回风口132之间过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风筒13中具有过滤模块3,过滤模块3处于风道14与回风口132之间。过滤模块3可为滤网、滤芯等,用于过滤杂质,也起到阻挡杂物等经回风口132进入风机1。根据需要,可在机体1的侧面开启维修更换口,以便更换过滤模块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干手机包括有积水盒4,积水盒4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积水盒4处于风筒13的下方,风筒13的筒壁上开设有与积水盒4连通的排水口134。
本实施例中,在风筒13的下方装配有积水盒4,积水盒4与机体1通过卡扣、销钉等连接。在风筒13的底部筒壁上开设有排水口134,排水口134与积水盒4连通。用户手上滴落的水经过排水口134时会流入积水盒4中进行收集。排水口134的尺寸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以尽量减小影响风的流动为佳。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干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风筒(13)的机体(1)和安装在所述机体(1)中的风机(2);
所述风筒(13)具有用于用户的手插入的筒口(131)和与所述风机(2)的进风端连通的回风口(132),在沿着所述风筒(13)内的风流方向上,所述回风口(132)处于所述筒口(131)的下游;
所述风筒(13)中设置有沿着周向延伸布置的风道(14),所述风道(14)包括有与所述风机(2)的出风端连通的风道进风口(142);
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风筒(13)中送风且朝向下游侧倾斜的风道出风口(143);
其中,所述风道出风口(143)在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沿着周向延伸,并在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风道出风口(143)从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14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风道出风口(143)在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沿着周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4)由两段弧形的分支风道(141)组成,每段所述分支风道(141)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风道出风口(1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分支风道(141)的一端与所述风道进风口(142)连通,每段所述分支风道(141)的另一端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141)对称布置,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141)上的所述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相等且对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142)的中间具有隔板(1422),所述隔板(1422)将所述风道进风口(142)分隔为两个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两段所述分支风道(141)与两个所述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相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支风道进风口(1421)对称布置;
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141)对称布置,两段弧形的所述分支风道(141)上的所述风道出风口(143)的数量相等且对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台(144);
所述凸台(144)在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沿着周向延伸,并在所述风道(14)的内表面(140)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过渡;
所述凸台(144)具有朝向下游侧倾斜的凸台斜面(1441);
所述风道出风口(143)开设在所述凸台斜面(144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出风口(143)呈线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14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全部的所述风道出风口(143)的面积之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4)处于靠近所述筒口(131)的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4)与所述风筒(13)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风道(14)与所述风筒(13)可拆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机体主体(11)和安装在所述机体主体(11)前部的机体饰盖(12),所述风筒(13)设置在所述机体主体(11)中,所述机体饰盖(12)具有与所述风筒(13)同轴布置的饰盖通孔(12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盖通孔(121)的孔壁上具有一圈向所述风筒(13)中延伸的挡圈(122)。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3)中具有用于将风引导向所述回风口(132)的导风面(133)。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3)中具有过滤模块(3),所述过滤模块(3)处于所述风道(14)与所述回风口(132)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手机包括有积水盒(4),所述积水盒(4)与所述机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积水盒(4)处于所述风筒(13)的下方,所述风筒(13)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积水盒(4)连通的排水口(134)。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13112.6U CN219846300U (zh) | 2023-05-18 | 2023-05-18 | 一种干手机 |
PCT/CN2024/094225 WO2024235336A1 (zh) | 2023-05-18 | 2024-05-20 | 一种干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13112.6U CN219846300U (zh) | 2023-05-18 | 2023-05-18 | 一种干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46300U true CN219846300U (zh) | 2023-10-20 |
Family
ID=88335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13112.6U Active CN219846300U (zh) | 2023-05-18 | 2023-05-18 | 一种干手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46300U (zh) |
WO (1) | WO202423533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35336A1 (zh) * | 2023-05-18 | 2024-11-21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手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96628B2 (ja) * | 1997-03-19 | 2007-03-2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手乾燥装置 |
JP3994630B2 (ja) * | 2000-05-25 | 2007-10-2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手乾燥装置 |
JP2013192588A (ja) * | 2012-03-16 | 2013-09-30 | Panasonic Corp | 手乾燥装置 |
CN104771108B (zh) * | 2015-04-20 | 2017-10-10 | 台州美龙亚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自循环干手器 |
CN213248795U (zh) * | 2020-07-13 | 2021-05-25 | 深圳市八达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手机 |
CN215127906U (zh) * | 2021-04-29 | 2021-12-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干手机 |
CN219846300U (zh) * | 2023-05-18 | 2023-10-20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手机 |
-
2023
- 2023-05-18 CN CN202321213112.6U patent/CN219846300U/zh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5-20 WO PCT/CN2024/094225 patent/WO2024235336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35336A1 (zh) * | 2023-05-18 | 2024-11-21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手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235336A1 (zh) | 2024-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846300U (zh) | 一种干手机 | |
CN211116729U (zh) | 挂脖风扇 | |
RU2003133190A (ru) | Диффузор, имеющий возможность струйного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 |
WO2018196437A1 (zh) | 无叶风扇及其出风筒 | |
CN105942698B (zh) | 吹风筒 | |
CN111802780B (zh) | 蓬松定型风嘴和吹风机 | |
CN108125618B (zh) | 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 | |
CN111520899A (zh) | 旋流机构、新风模块和空气调节设备 | |
CN105615757A (zh) | 干手机 | |
JP2004144029A (ja) |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遠心圧縮機 | |
CN208463172U (zh) | 一种电吹风 | |
CN217900019U (zh) | 空调器 | |
CN209573672U (zh) | 电吹风机 | |
CN207767753U (zh) | 一种电吹风外壳结构及电吹风 | |
CN205648652U (zh) | 一种宠物用的出风配件及吹风机 | |
CN108138455A (zh) | 花园吹风机 | |
CN207420991U (zh) | 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筒 | |
CN205433533U (zh) | 干手机 | |
CN212690407U (zh) | 便携风扇 | |
CN116439488A (zh) | 一种低噪高风压的高速吹风机 | |
CN206214024U (zh) |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206080376U (zh) | 干手机 | |
CN214509932U (zh) | 一种新型吹风机 | |
CN214533708U (zh) | 低噪音大风量导风圈 | |
CN223095005U (zh) | 一种吹风机壳体风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