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5847U - 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25847U CN219825847U CN202321141690.3U CN202321141690U CN219825847U CN 219825847 U CN219825847 U CN 219825847U CN 202321141690 U CN202321141690 U CN 202321141690U CN 219825847 U CN219825847 U CN 2198258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bar
- arm section
- straight arm
- bar truss
- tru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桁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其中钢筋桁架包括腹杆筋和沿腹杆筋长度方向放置的下弦筋,其特征在于:腹杆筋的下部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将腹杆筋分隔为第一直臂段和第二直臂段,第二直臂段位于第一直臂段的外侧,第二直臂段所在平面与第一直臂段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下弦筋连接在第一直臂段上。此钢筋桁架中第一直臂段与第二直臂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腹杆筋呈锚钩状,锚钩状的腹杆筋对底板的抓泥力度更强,能够提高钢筋桁架与板体之间的联接强度,提高桁架板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桁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结构逐渐成熟,不仅解决了现场施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大幅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成为了新兴建筑的楷模。于是,各种装配式墙板、楼承板应运而生。楼承板作为房间内的主要承重部件,最好能维持其整体性,但整体的楼承板体积大、重量大,为其运输和安装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告号为CN21483406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埋式钢筋桁架,通过将钢筋桁架的下部预埋入成型中的板体中,实现钢筋桁架与板体间的连接,再将预埋式钢筋桁架浸入水泥浆料中制成桁架板,使用时将桁架板拼接浇筑成整体性楼层板即可。在该预埋式钢筋桁架结构中,由于其波谷段、斜杆段与辅助筋均位于同一平面内,钢筋桁架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不紧密,要想满足钢筋桁架与板体的高连接强度只能将底板厚度加大,这无疑又增加了桁架板重量,造成搬运、拼装、浇筑等工作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能够提高钢筋桁架与板体之间的联接强度,提高桁架板质量,减轻桁架板重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包括腹杆筋和沿腹杆筋长度方向放置的下弦筋,其特征在于:腹杆筋的下部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将腹杆筋分隔为第一直臂段和第二直臂段,第二直臂段位于第一直臂段的外侧,第二直臂段所在平面与第一直臂段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下弦筋连接在第一直臂段上。
进一步的,第二直臂段上设有辅助筋。
进一步的,辅助筋的外侧与第二直臂段固定连接、内侧与第一直臂段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下弦筋放置方向一致的上弦筋,上弦筋连接在第一直臂段的顶部。
进一步的,上弦筋的两侧分别连接腹杆筋,两腹杆筋的第一直臂段在端面构成“∧”型。
进一步的,上弦筋和下弦筋具有超出腹杆筋的伸长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组,包括两组以上沿宽度方向顺序摆放的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为上述锚钩式钢筋桁架,还包括加固筋,加固筋连接所有上弦筋或下弦筋。
进一步的,加固筋的数量为两根以上,两根以上的加固筋沿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锚钩式桁架板,包括底板和钢筋桁架组,钢筋桁架组的下部固定在底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组为上述锚钩式钢筋桁架组,钢筋桁架中腹杆筋的第二直臂段被完全包裹在底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臂段的高度为5~50mm,底板的厚度为10~100mm。
进一步的,底板侧壁的上端开设三角形倒角、下端开设整形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弯折部将腹杆筋分隔为第一直臂段和第二直臂段,第二直臂段与第一直臂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得第一直臂段与第二直臂段共同构成锚钩状,锚钩状腹杆筋对底板的抓泥力度更强,在浇筑水泥的过程中,锐角更稳定,不易伸展变形,从而能够保证钢筋桁架与底板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对于同样强度要求的桁架板,可以使得底板更薄、钢筋桁架之间的间隙更大,从而节约材料、方便生产。
2.由于第二直臂段上连接有辅助筋,辅助筋增加了第二直臂段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二直臂段在浇筑或使用过程中变形而影响桁架板质量,使用时将辅助筋与第二直臂段一同埋置于底板中,能够进一步加强钢筋桁架与底板的连接强度。
3.由于辅助筋的内侧与第一直臂段固定连接、外侧与第二直臂段固定连接,使得辅助筋的连接更牢固,第二直臂段的结构更稳定,进一步提高了钢筋桁架与底板联接的强度。
4.由于腹杆筋顶部连接有与下弦筋放置方向一致的上弦筋,能够增强钢筋桁架的强度的前提下,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工艺,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
5.由于将所有钢筋桁架通过加固筋连接在一起制成钢筋桁架组,增加了钢筋桁架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便于钢筋桁架的整体性安装。
6.由于加固筋沿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增加了钢筋桁架组的整体平稳性。
7.由于第二直臂段被完全包裹在底板内,底板和第二直臂段的抗压强度相叠加,增加了桁架板的整体抗压强度。
8.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改进实现了钢筋桁架板与底板的高强度连接,在保证楼承板强度的基础上,节约了水泥和钢材用量,便于在行业内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桁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筋桁架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桁架板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腹杆筋;11.第一直臂段;12.第二直臂段;3.下弦筋;4.上弦筋;5.辅助筋;6.底板;7.三角形倒角;8.整形缺口;9.加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将靠近地面的一端定义为下端或底端,相应的,将远离地面的一端定位为上端或顶端;沿钢筋桁架的宽度方向,将朝向钢筋桁架中心的一侧定义为内侧,相应的,将远离钢筋桁架中心的一侧定义为外侧。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钢筋桁架的腹杆筋1底部具有向外的弯折部,弯折部将腹杆筋1分隔为第一直臂段11和第二直臂段12,第二直臂段12所在平面与第一直臂段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直臂段12与第一直臂段11共同构成锚钩状,第二直臂段12的高度为5~50mm,具体高度可以根据桁架板的强度要求进行调整限定。第二直臂段12上固定连接有辅助筋5,为提高辅助筋5的连接强度和第二直臂段12的稳定性,辅助筋5的内侧固定连接在第一直臂段11上、外侧固定连接在第二直臂段12上,辅助筋5沿腹杆筋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下弦筋3相平行,同一个腹杆筋1上的第二直臂段12均能连接到辅助筋5上。为增加钢筋桁架的强度,还在第一直臂段11的顶部连接与下弦筋3放置方向一致的上弦筋4,上弦筋4的两侧分别连接腹杆筋1,两腹杆筋1的第一直臂段11在端面构成“∧”型。上弦筋4和下弦筋3均具有超过腹杆筋1两端的伸长段。
如图2所示,将两组以上的上述钢筋桁架沿宽度方向顺序摆放,通过横向放置的加固筋9连接所有钢筋桁架的上弦筋4,将所有钢筋桁架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筋桁架组。加固筋9的数量可以是两根以上,两根以上的加固筋9沿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排列。
将钢筋桁架组向上吊起,从上方落入铺摊开的水泥浆料中,使得钢筋桁架的第二直臂段12完全包裹固定在养护成型的底板6中,制成本实用新型中的桁架板。如图3所示,在底板6侧壁的上端设置三角形倒角,在底板6侧壁的下端设置整形缺口。底板6的厚度为10~100mm,具体的可以根据第二直臂段12的高度及强度要求来调整底板6的厚度,比如在第二直臂段12被完整包裹在底板6内的前提下,底板6的上表面可以高于辅助筋5的上表面,当有更高强度要求时,底板6的上表面可以高于下弦筋3的上表面。通过下弦筋3与腹杆筋1组合受力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小底板6的变形量,从而大幅降低底板6的开裂概率,提高桁架板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将桁架板拼接成楼层板大小,连接多根与加固筋9基本平行放置的横向筋,使得横向筋从不同位置连接所有钢筋桁架的上弦筋4、下弦筋3或其他位置,使得钢筋桁架与横向筋连接成钢筋网架。将上弦筋和下弦筋的伸长段担放在框架梁上,并固定在钢结构的钢框架梁上,或者固定在混凝土框架梁中的钢网架上。然后,在外周支设楼层板的侧模,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的楼层板。由于底板6侧壁上端三角形倒角的存在,使得相邻两个桁架板紧固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的封闭性更好,连接强度更高;底板6侧壁下端的整形缺口也为楼层板的进一步修饰找平处理提供了余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
Claims (10)
1.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包括腹杆筋和沿腹杆筋长度方向放置的下弦筋,其特征在于:腹杆筋的下部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将腹杆筋分隔为第一直臂段和第二直臂段,第二直臂段位于第一直臂段的外侧,第二直臂段所在平面与第一直臂段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下弦筋连接在第一直臂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钩式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第二直臂段上设有辅助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钩式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辅助筋的外侧与第二直臂段固定连接、内侧与第一直臂段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锚钩式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下弦筋放置方向一致的上弦筋,上弦筋连接在第一直臂段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钩式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上弦筋的两侧分别连接腹杆筋,两腹杆筋的第一直臂段在端面构成“∧”型。
6.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组,包括两组以上沿宽度方向顺序摆放的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为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钢筋桁架,还包括加固筋,加固筋连接所有上弦筋或下弦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钩式钢筋桁架组,其特征在于:加固筋的数量为两根以上,两根以上的加固筋沿钢筋桁架的长度方向排列。
8.一种锚钩式桁架板,包括底板和钢筋桁架组,钢筋桁架组的下部固定在底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组为权利要求6或7所述锚钩式钢筋桁架组,钢筋桁架中腹杆筋的第二直臂段被完全包裹在底板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钩式桁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臂段的高度为5~50mm,底板的厚度为10~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锚钩式桁架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侧壁的上端开设三角形倒角、下端开设整形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41690.3U CN219825847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41690.3U CN219825847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25847U true CN219825847U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827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41690.3U Active CN219825847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25847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41690.3U patent/CN2198258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04406B (zh) | 基于组合槽型梁的道床板无拉应力施工方法 | |
CN111455874B (zh) | 一种波形钢腹板pc桥高墩超长边跨直线段施工方法 | |
CN217711298U (zh) | 一种带肋钢筋桁架高强混凝土预制板 | |
CN114775404B (zh) | 一种钢梁-超高性能混凝土板组合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797651A (zh) | 一种带有波形钢板内模的扁平组合箱梁 | |
CN215629423U (zh) | 适用于钢混组合梁桥无支架施工的压型钢板铺设构造 | |
CN108004932A (zh) | 利用梁下运梁方式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 | |
CN113323216A (zh) | 免支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920894U (zh) | 带可移除刚度件的预制底板 | |
CN111794425A (zh) | 一种分离式叠合板蜂窝组合梁及方法 | |
CN107268417A (zh) | 一种基于装配化的公路钢混组合梁结构 | |
CN219825847U (zh) | 一种锚钩式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组及桁架板 | |
CN206722216U (zh) | 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小梁 | |
CN206800165U (zh) | 一种公路桥梁 | |
CN208668274U (zh) | 一种钢混组合梁桥 | |
CN217268233U (zh) | 异面施工的免拆底模楼层板 | |
CN214402368U (zh) | 一种免拆桁架板 | |
CN217869977U (zh) | 一种新型uhpc正交异性桥面板 | |
CN215405540U (zh) | 一种跨沟谷非标跨度现浇梁支架 | |
CN214006187U (zh) | 一种预制密肋板 | |
CN220928374U (zh)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21276984U (zh) | 一种密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
CN207210930U (zh) | 一种基于装配化的公路钢混组合梁结构 | |
CN112127282A (zh) | 特大桥主墩钢结构 | |
CN216810534U (zh) | 一种底部带有筋梁的新型叠合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