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5410U - 一种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75410U CN219775410U CN202320952875.6U CN202320952875U CN219775410U CN 219775410 U CN219775410 U CN 219775410U CN 202320952875 U CN202320952875 U CN 202320952875U CN 219775410 U CN219775410 U CN 2197754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equipment
- rod
- support
- rotat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支架,包括:设备组件,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设备支架固定连接在载体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设备组件和固定组件连接,以将所述设备组件支撑于所述固定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旋转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杆具有围绕中心轴的旋转自由度;所述支撑杆由可变形材料制成,以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改变其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弯折自由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面上的万向条支架中,有的可弯曲万向条支架没有底座,仅依靠端部缠绕来实现固定,固定的可靠性差;有的支架万向条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由于万向条有折弯和旋转要求,因此需要其中的金属材质较柔软,刚度小,以满足折弯的需求,但是在通过旋转万向条来调节角度时,万向条受到来回交变的应力,易产生疲劳,内部金属杆容易被拧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备支架,其通过固定组件来实现与载体的固定,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杆整体相对于固定组件可旋转,因此避免了支撑杆收到扭转的应力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支架,包括:
设备组件,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设备支架固定连接在载体上;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设备组件和固定组件连接,以将所述设备组件支撑于所述固定组件;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旋转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杆具有围绕中心轴的旋转自由度;
所述支撑杆由可变形材料制成,以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改变其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弯折自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
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设备组件和固定组件连接;
支撑杆外壳,所述支撑杆外壳周向包裹所述金属杆,其与所述金属杆同步地围绕所述中心轴旋转,且具有跟随所述金属杆的弯折自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的长度为L1,第一内螺纹的螺距为P;
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的长度为L2;
其中,L1≥L2+P。
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
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固定于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
所述固定组件具有与所述旋转部件滑动配合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自所述固定组件的内壁向内延伸,以形成与所述旋转部件滑动配合的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间隔地固定于所述金属杆的第一端,以分别与所述旋转部的一对相对的表面滑动配合;
所述旋转部具有供所述金属杆穿过的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间距可调节地连接,以夹持于所述载体;
其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上壳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自顶部套设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以在所述中心轴的轴向方向限位所述支撑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盖体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组件包括:
磁性底座,所述磁性底座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磁性底座的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磁性元件;
设备组件壳体,所述设备组件壳体包裹所述磁性底座,且与所述支撑杆外壳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组件包括:
设备支撑组件,所述设备支撑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于所述磁性底座,所述设备支撑组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设备组件壳体适配的开孔和暴露于所述开孔的磁吸钣金;
所述设备支撑组件经由所述磁吸钣金和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性吸附固定于所述磁性底座。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0的第一端与固定组件20旋转连接,从而获得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自由度。则支撑杆30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其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地旋转,而非一端固定、从而导致局部受到扭转应力作用的形式,因此,本实施例的设备支架仅需要满足弯折的要求即可,而无需考虑经受扭转应力的强度要求。通过旋转和弯折的结合,可以实现固定于设备组件的电子设备相对于固定组件的任意角度和位置的调节。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完全地描述各示例实施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备支架,其通过固定组件来实现与载体的固定,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杆整体相对于固定组件可旋转,因此避免了支撑杆收到扭转的应力破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支架,包括:
设备组件10,用于与电子设备2连接;
固定组件20,固定组件20用于将设备支架固定连接在载体上;
支撑杆30,支撑杆30的两端分别与设备组件10和固定组件20连接,以将设备组件10支撑于固定组件20;
其中,支撑杆30的第一端与固定组件20旋转连接,以使支撑杆30具有围绕中心轴的旋转自由度;
支撑杆30由可变形材料制成,以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改变其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弯折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0可采用与现有的万向条支架中的万向条类似的材料,具有可弯折的特性,例如采用柔性铝杆。进一步地,外部还可包裹具有保护作用的柔性外壳,例如硅胶壳等。
与现有的一端固定于底座的支撑杆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0的第一端与固定组件20旋转连接,从而获得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自由度。则支撑杆30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其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地旋转,而非一端固定、从而导致局部受到扭转应力作用的形式,因此,本实施例的设备支架仅需要满足弯折的要求即可,而无需考虑经受扭转应力的强度要求。通过旋转和弯折的结合,可以实现固定于设备组件的电子设备相对于固定组件的任意角度和位置的调节。
支撑杆30的第二端与设备组件10连接,以实现将电子设备固定至载体的目的。载体可以实现为墙面、桌面、或杆体等固定表面,可依据载体的形式而选择对应的固定组件的形式。
在一个优选示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杆30包括:
金属杆31,金属杆31的两端分别与设备组件10和固定组件20连接;
支撑杆外壳32,支撑杆外壳32周向包裹金属杆31,其与金属杆31同步地围绕中心轴旋转,且具有跟随金属杆31的弯折自由度。
支撑杆外壳32可例如采用硅胶材料,其既具有能够跟随金属杆31弯折的可变形性,又能够为金属杆31提供保护免受腐蚀,还能够为设备支架提供精美的外观和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用户需要调节本实施例的设备支架的角度时,通过旋转支撑杆30,由支撑杆外壳32带动金属杆31一起相对于固定组件20旋转,支撑杆外壳32不会受到扭力,因此能够保护内部的金属杆31。
在一个优选示例中,设备组件10包括:
磁性底座11,磁性底座11连接于支撑杆30的第二端,磁性底座11的背离支撑杆30的一侧具有与电子设备2连接的磁性元件12;
设备组件壳体13,设备组件壳体13包裹磁性底座11,且与支撑杆外壳32一体成型。
电子设备通常具有金属材质的外壳,因此在一个优选示例中,设备组件10采用磁吸的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设备组件10也可采用夹持等固定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由此可适用于不具有金属材质外壳的电子设备的固定连接。可选地,电子设备也可通过外接的金属材质的转接片而实现与设备组件10的磁性吸附。
采用磁性吸附的方式,电子设备与本实施例的设备支架是可分离的,且电子设备也可以相对于设备组件10转动。
其中,设备组件壳体13可采用与支撑杆外壳32相同的材质。磁性元件12可注塑在设备组件壳体13内。其中,磁性底座11还可进一步包括增磁钣金15,以提高磁性元件12的磁力,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更牢固地吸附于磁性底座11。
设备组件壳体13包裹磁性底座11,且与支撑杆外壳32一体成型,以使得磁性底座11与支撑杆形成为一体,以带动其上固定的电子设备一起相对于固定组件20移动。支撑杆旋转和弯折的目的主要是使得其第二端,也就是设备组件10的位置相对于固定组件20变化。
在一个优选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金属杆31的第一端与固定组件20螺纹连接。
具体地,固定组件20具有第一内螺纹211,第一内螺纹211的长度为L1,第一内螺纹211的螺距为P;
金属杆31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内螺纹211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311,第一外螺纹311的长度为L2;
其中,L1≥L2+P,以满足支撑杆30至少能够相对于固定组件20旋转360°。第一内螺纹211的长度决定了支撑杆30在轴向方向的移动距离。通过这种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支撑杆30相对于固定组件20可通过旋转实现伸缩,从而满足支撑杆不同长度需求的场景。且螺纹连接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实现对于支撑杆的限位。
如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中,固定组件20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间距可调节地连接,以夹持于例如杆状的载体1。
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之间可利用现有的任意一种能够改变间距的连接方式连接,例如通过铰链连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等。通过改变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之间的间距,可适配于不同尺寸的载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22具有与上壳体21连接的杆部,杆部沿着上壳体21的轴向方向贯穿上壳体21,并且自上壳体21的顶部突出,支撑杆30与暴露于上壳体21顶部的杆部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固定组件20包括盖体24,盖体24自顶部套设于杆部的外周,以在中心轴的轴向方向限位支撑杆30。杆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外螺纹212,盖体24的内壁具有与第二外螺纹212配合的第二内螺纹241。
盖体24的中心可具有供支撑杆30穿过的孔,其中,该孔的直径可实现为略小于上壳体21的直径,而与支撑杆30或者其上的限位机构的直径相匹配,从而实现轴向方向的限位。
盖体24可通过与第二外螺纹212的配合而调节其在壳体上的轴向位置。其中,盖体24的一个极限位置为底部抵靠上壳体21的顶部。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支架,包括:
设备组件10,用于与电子设备2连接;
固定组件20,固定组件20用于将设备支架固定连接在载体上;
支撑杆30,支撑杆30的两端分别与设备组件10和固定组件20连接,以将设备组件10支撑于固定组件20;
其中,支撑杆30的第一端与固定组件20旋转连接,以使支撑杆30具有围绕中心轴的旋转自由度;
支撑杆30由可变形材料制成,以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改变其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弯折自由度。
其中,还包括:
旋转部件33,旋转部件33固定于金属杆31的第一端;
固定组件20具有与旋转部件33滑动配合的旋转部23,旋转部23自固定组件20的内壁向内延伸,以形成与旋转部件33滑动配合的平面。
与图1所示的螺纹配合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这种旋转部件与旋转部的滑动配合能够减小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支撑杆与固定组件之间的摩擦力。
旋转部件33可纵向支撑在旋转部23上,在这种配合方式的情况下,支撑杆30相对于固定组件20不具有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即不能伸缩移动。
在一个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旋转部件33包括第一旋转部件331和第二旋转部件332,第一旋转部件331和第二旋转部件332间隔地固定于金属杆31的第一端,以分别与旋转部23的一对相对的表面滑动配合;
旋转部23具有供金属杆31穿过的通孔。
为了实现导向,旋转部23的上、下表面可进一步包括第一环形槽231和第二环形槽232,对应地,第一旋转部件331具有与第一环形槽231配合的第一环形筋333,第二旋转部件332具有与第二环形槽232配合的第二环形筋334。
以第二旋转部件332位于旋转部23的下表面(即背离设备组件10的一侧表面)一侧为例,旋转部23可在轴向方向上限位第二旋转部件332,以在轴向方向上限位支撑杆30的移动。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支架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7和图8所示,设备组件10包括:
设备支撑组件14,设备支撑组件14用于将电子设备2固定于磁性底座11,设备支撑组件14的底部具有与设备组件壳体13适配的开孔141和暴露于开孔141的磁吸钣金142;
设备支撑组件14经由磁吸钣金142和磁性元件12的磁性吸附固定于磁性底座11。
在本示例中,设备支撑组件14形成为带有磁吸钣金142的硅胶套,磁吸钣金142注塑包裹在硅胶套下方,开孔141用于暴露磁吸钣金142以实现与磁性底座11的连接。在开孔141内,磁吸钣金142是外露的,这样磁性元件12可直接吸附在磁吸钣金142上面,相对于磁吸钣金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主机内部的方案,减少了一个外壳壁厚,减小了磁吸距离,增加了磁吸力。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0的第一端与固定组件20旋转连接,从而获得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自由度。则支撑杆30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其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地旋转,而非一端固定、从而导致局部受到扭转应力作用的形式,因此,本实施例的设备支架仅需要满足弯折的要求即可,而无需考虑经受扭转应力的强度要求。通过旋转和弯折的结合,可以实现固定于设备组件的电子设备相对于固定组件的任意角度和位置的调节。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组件(10),用于与电子设备(2)连接;
固定组件(20),所述固定组件(20)用于将所述设备支架固定连接在载体上;
支撑杆(30),所述支撑杆(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设备组件(10)和固定组件(20)连接,以将所述设备组件(10)支撑于所述固定组件(20);
其中,所述支撑杆(3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20)旋转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杆(30)具有围绕中心轴的旋转自由度;
所述支撑杆(30)由可变形材料制成,以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改变其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弯折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包括:
金属杆(31),所述金属杆(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设备组件(10)和固定组件(20)连接;
支撑杆外壳(32),所述支撑杆外壳(32)周向包裹所述金属杆(31),其与所述金属杆(31)同步地围绕所述中心轴旋转,且具有跟随所述金属杆(31)的弯折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杆(31)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2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具有第一内螺纹(211),所述第一内螺纹(211)的长度为L1,第一内螺纹(211)的螺距为P;
所述金属杆(31)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211)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311),所述第一外螺纹(311)的长度为L2;
其中,L1≥L2+P。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部件(33),所述旋转部件(33)固定于所述金属杆(31)的第一端;
所述固定组件(20)具有与所述旋转部件(33)滑动配合的旋转部(23),所述旋转部(23)自所述固定组件(20)的内壁向内延伸,以形成与所述旋转部件(33)滑动配合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33)包括第一旋转部件(331)和第二旋转部件(332),所述第一旋转部件(331)和第二旋转部件(332)间隔地固定于所述金属杆(31)的第一端,以分别与所述旋转部(23)的一对相对的表面滑动配合;
所述旋转部(23)具有供所述金属杆(31)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所述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间距可调节地连接,以夹持于所述载体;
其中,所述下壳体(22)具有与所述上壳体(21)连接的杆部,所述杆部贯穿所述上壳体(21),所述支撑杆(30)与所述杆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盖体(24),所述盖体(24)自顶部套设于所述杆部的外周,且底部抵靠所述上壳体(21),以在所述中心轴的轴向方向限位所述支撑杆(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外螺纹(212),所述盖体(24)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212)配合的第二内螺纹(24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件(10)包括:
磁性底座(11),所述磁性底座(11)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0)的第二端,所述磁性底座(11)的背离所述支撑杆(30)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电子设备(2)连接的磁性元件(12);
设备组件壳体(13),所述设备组件壳体(13)包裹所述磁性底座(11),且与所述支撑杆外壳(32)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件(10)包括:
设备支撑组件(14),所述设备支撑组件(14)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2)固定于所述磁性底座(11),所述设备支撑组件(14)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设备组件壳体(13)适配的开孔(141)和暴露于所述开孔(141)的磁吸钣金(142);
所述设备支撑组件(14)经由所述磁吸钣金(142)和所述磁性元件(12)的磁性吸附固定于所述磁性底座(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52875.6U CN219775410U (zh) | 2023-04-21 | 2023-04-21 | 一种设备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52875.6U CN219775410U (zh) | 2023-04-21 | 2023-04-21 | 一种设备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75410U true CN219775410U (zh) | 2023-09-29 |
Family
ID=8810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52875.6U Active CN219775410U (zh) | 2023-04-21 | 2023-04-21 | 一种设备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75410U (zh) |
-
2023
- 2023-04-21 CN CN202320952875.6U patent/CN2197754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20168590A1 (en) | Support for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 |
US7604210B2 (en) | Tilter apparatus having bias assembly | |
US4568052A (en) |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 object in a desired position | |
CN103925464A (zh) | 支撑旋臂 | |
US20100272428A1 (en) | Multi-directional camera mount device for a compound bow | |
US20090032657A1 (en) | Drink cup holder mount | |
WO2005099232A2 (en) | Dual axis hinge for handheld device | |
CN219775410U (zh) | 一种设备支架 | |
KR20190118503A (ko) | 이동식 카메라 서포트, 다수의 이러한 서포트를 포함하는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 |
CN110456855A (zh) | 拨轮机构及使用该拨轮机构的控制装置 | |
US6059429A (en) | Rotation limiting arrangement for a lamphead swivel unit | |
TWM434959U (en) | Secureing structure for camera | |
US20240406302A1 (en) | Air Outlet Support | |
CN212407074U (zh) | 一种灯头可转动的折叠台灯 | |
US5028123A (en) | Focal-length adjusting assembly for binoculars | |
CN111722353A (zh) | 外接式镜头模块 | |
CN211050170U (zh) | 伸缩机构和按摩器 | |
US10914104B2 (en) | Pivo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6641632B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GB2029952A (en) | Adjustable lamps | |
CN207617633U (zh) | 插入式手机支架 | |
CN222459152U (zh) | 一种支架组件 | |
CN220156542U (zh) | 一种折叠式手机支架 | |
CN220688656U (zh) | 用于直播的电子设备支架 | |
KR102556246B1 (ko) | 부착형 휴대폰 거치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