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960U - 一种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13960U CN219713960U CN202320733575.9U CN202320733575U CN219713960U CN 219713960 U CN219713960 U CN 219713960U CN 202320733575 U CN202320733575 U CN 202320733575U CN 219713960 U CN219713960 U CN 2197139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drainage
- pipe
- pump body
- heating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器,包括:泵体以及与泵体连通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撑壳、加热管、填充管、引流接口和引流塞,所述引流接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壳的端部,所述泵体与至少一个引流接口连通输送流体,所述加热管穿设在支撑壳内,所述填充管穿设在加热管内,所述加热管和填充管共同形成一加热夹层,所述引流塞与引流接口连接,所述引流塞还分别与加热管端部连接将加热管和填充管的端部封闭,所述引流塞上设置有多个让引流接口与加热夹层连通的引流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加热管中设置填充管,形成加热夹层,减少液体总量实现快速加热,并且所占空间较小,通过控制泵体的工作模式,可实现蒸汽模式和热水模式的切换,一机两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器。
背景技术
加热器作为常用的加热电器,通常用作为产生蒸汽或热水,但现有加热器大多只具备其中一种功能,只能产生蒸汽或只能加热水,无法做到两种模式的切换,另外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加热电器内的加热器内的热管一般为螺旋形或板状结构,较为占用空间,使得加热器整体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器,包括:泵体以及与泵体连通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撑壳、加热管、填充管、引流接口和引流塞,所述引流接口分别设置在支撑壳的端部,所述泵体与至少一个引流接口连通输送流体,所述加热管穿设在支撑壳内,所述填充管穿设在加热管内,所述加热管和填充管共同形成一加热夹层,所述引流塞与引流接口连接,所述引流塞还分别与加热管端部连接将加热管和填充管的端部封闭,所述引流塞上设置有多个让引流接口与加热夹层连通的引流孔。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单元和将泵体与加热组件容纳在内的外部壳体,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外部壳体内,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泵体、加热组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上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部壳体上靠近加热组件处设置有散热栅格。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包括导热管体、设置在导热管体表面的加热膜以及连接在加热膜上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加热管中设置填充管,可以形成加热夹层,以减少加热管内的液体总量,可实现快速加热,并且所占空间较小,实现小型化,通过控制泵体的工作模式,可实现蒸汽模式和热水模式的切换,一机两用,同时设置温控开关可以实现加热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一种加热器,包括:泵体1以及与泵体1连通的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支撑壳21、加热管22、填充管23、引流接口24和引流塞25,所述引流接口24分别设置在支撑壳21的端部,所述泵体1与至少一个引流接口24连通输送流体,所述加热管22穿设在支撑壳21内,所述填充管23穿设在加热管22内,所述加热管22和填充管23共同形成一加热夹层26,所述引流塞25与引流接口24连接,所述引流塞25还分别与加热管22端部连接将加热管22和填充管23的端部封闭,所述引流塞25上设置有多个让引流接口24与加热夹层26连通的引流孔27。所述泵体1与加热组件2可以通过任意管路(图中未示)连通。
在使用时,泵体1产生吸力,将流体导入引流接口24内,通过引流塞25将流体导入到加热夹层26中,加热管22对加热夹层26中的流体进行加热,填充管23的作用在于占据加热管22内一部分空间体积,使加热管22内容纳的总流体量减少,同样的单位时间内,流体总量更少的水更容易被加热到指定温度,从而使加热管22可以对流体快速加热。通过控制泵体1的工作频率可以控制流体在加热夹层26内的滞留时间,当控制泵体1间歇性工作时,流体在加热夹层26内的滞留时间增加,有充足的时间将液体加热为蒸汽,当控制泵体1一直工作时,流体在加热夹层内的滞留时间较短,液体被加热后直接排出,从而实现蒸汽模式和热水模式的切换。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单元3和将泵体1与加热组件2容纳在内的外部壳体4,所述控制单元3设置在外部壳体4内,所述控制单元3分别与泵体1、加热组件2电连接,以控制泵体1和加热组件2按照预设程序工作。所述控制单元3可以为搭载控制模块的电路板。
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壳2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所述温控开关6用于感应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号输送到控制单元3。
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壳21上设置有温控开关6,所述温控开关6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所述温控开关6用于感应加热管22温度,将开关信号输送到控制单元3实现自动控温。
如图1所示,所述外部壳体4上靠近加热组件2处设置有散热栅格41,使散逸的热量可以快速排出,保证外部壳体4内其他部件处于正常工作温度。
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管22包括导热管体221、设置在导热管体221表面的加热膜222以及连接在加热膜222上的电极223,所述加热膜222的两侧还可以设置绝缘保护层,对加热膜222进行绝缘和防水保护,所述绝缘保护层采用绝缘耐高温材料制成。
所述泵体1可采用行业常用的隔膜泵,以提供液体流动的动力。一般地,所述泵体1设置在入水一侧,根据情况也可设置在出水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加热管中设置填充管,可以形成加热夹层,以减少加热管内的液体总量,可实现快速加热,并且所占空间较小,实现小型化,通过控制泵体的工作模式,可实现蒸汽模式和热水模式的切换,一机两用,同时设置温控开关可以实现加热自动化控制。
Claims (6)
1.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以及与泵体(1)连通的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支撑壳(21)、加热管(22)、填充管(23)、引流接口(24)和引流塞(25),所述引流接口(24)分别设置在支撑壳(21)的端部,所述泵体(1)与至少一个引流接口(24)连通输送流体,所述加热管(22)穿设在支撑壳(21)内,所述填充管(23)穿设在加热管(22)内,所述加热管(22)和填充管(23)共同形成一加热夹层(26),所述引流塞(25)与引流接口(24)连接,所述引流塞(25)还分别与加热管(22)端部连接将加热管(22)和填充管(23)的端部封闭,所述引流塞(25)上设置有多个让引流接口(24)与加热夹层(26)连通的引流孔(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单元(3)和将泵体(1)与加热组件(2)容纳在内的外部壳体(4),所述控制单元(3)设置在外部壳体(4)内,所述控制单元(3)分别与泵体(1)、加热组件(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2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21)上设置有温控开关(6),所述温控开关(6)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4)上靠近加热组件(2)处设置有散热栅格(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22)包括导热管体(221)、设置在导热管体(221)表面的加热膜(222)以及连接在加热膜(222)上的电极(2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33575.9U CN219713960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加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33575.9U CN219713960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加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13960U true CN219713960U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800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33575.9U Active CN219713960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加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13960U (zh) |
-
2023
- 2023-04-06 CN CN202320733575.9U patent/CN2197139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42655U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导热结构以及监控设备 | |
CN205866605U (zh) | 一种电热水壶 | |
CN219713960U (zh) | 一种加热器 | |
CN202630213U (zh) | 一种采暖电壁挂炉 | |
CN201237286Y (zh) | 半导体水暖加热系统 | |
CN208925935U (zh) |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 | |
CN200993476Y (zh) | 水电分离型热水器 | |
CN207247532U (zh) | 一种高导热电加热器壳体 | |
CN202792485U (zh) | 即热式热水装置 | |
CN101769561A (zh) | 整体可移动式超导液汽化密封循环全自动取暖器 | |
CN202328728U (zh) | 恒温热水器 | |
CN209588355U (zh) | 一种智能马桶及即时加热器主功能组件 | |
CN209003596U (zh) | 台式即热式饮水机 | |
CN207080977U (zh) | 一种高效安全的蒸气发生装置 | |
CN221146827U (zh) | 一种双重绝缘高抗腐蚀ptc加热器 | |
CN209605261U (zh) | 一种电采暖热水炉 | |
CN211233355U (zh) | 一种水电分离可替代电加热和热泵的热水器 | |
CN216256701U (zh) | 即热式饮水机 | |
CN210374105U (zh) | 一种强制循环阳台热水器 | |
CN216953569U (zh) | 一种小型家电的水体加热装置 | |
CN218600015U (zh) | 一种电加热模块及燃气热水器 | |
CN220275802U (zh) | 一种循环降温仪 | |
CN216166874U (zh) | 一种可烧凉白开的加热装置 | |
CN221666267U (zh) | 一种横置式热水器 | |
CN218482303U (zh)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