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704585U -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4585U
CN219704585U CN202320471038.1U CN202320471038U CN219704585U CN 219704585 U CN219704585 U CN 219704585U CN 202320471038 U CN202320471038 U CN 202320471038U CN 219704585 U CN219704585 U CN 219704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die
surface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10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剑彬
陈军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anjin Nan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anjin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anjin Nan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anjin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10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4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4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4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涉及模具抛光技术领域。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机构、固位机构以及抛光机构,所述固位机构和抛光机构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固位机构包括支板,所述支板上安装有多个吸盘,用于将模具吸附到支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支板运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夹紧模具的电动卡爪。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机壳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固位机构、抛光机构以及两个第二调节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将模具进行转动,使得各个面均可以进行抛光处理,无需人工手动翻面,工作效率高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生产中,需要对其进行打磨和抛光,打磨和抛光的质量直接影响模具的品质。
现有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装置在对模具进行抛光时,大多只能对模具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抛光,在更换模具抛光面时还需要人工进行翻面,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机构、固位机构以及抛光机构,所述固位机构和抛光机构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
所述固位机构包括支板,所述支板上安装有多个吸盘,用于将模具吸附到支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支板运动;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夹紧模具的电动卡爪,所述电动卡爪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电动卡爪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模具进行抛光。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推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壳内壁上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推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电动卡爪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与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抛光辊,所述抛光辊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抛光机构还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部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接有与限位框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推动端通过第三连接块与转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盘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两用泵。
优选的,所述机壳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升降杆贯穿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和第一伸缩杆均与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机壳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调节机构、固位机构、抛光机构以及两个第二调节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将模具进行转动,使得各个面均可以进行抛光处理,无需人工手动翻面,工作效率高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支板上安装的多个吸盘,吸盘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管以及连接管上设置的两用泵,能够使得模具稳定的置于支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设备以及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固位机构以及抛光机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固位机构以及抛光机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固位机构以及抛光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101、底座;2、第一调节机构;201、第一伸缩杆;202、第一连接块;203、第一电机;204、圆板;205、第一升降杆;206、限位滑杆;207、限位柱;3、固位机构;301、支板;302、吸盘;303、连接管;304、两用泵;4、第二调节机构;401、第二电机;402、第二伸缩杆;403、电动卡爪;5、抛光机构;501、抛光辊;502、转轴;503、第三电机;504、限位框;505、第四电机;506、螺杆;507、限位块;508、第二升降杆;509、第三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包括机壳1,机壳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01,底座101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机壳1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机构2、固位机构3以及抛光机构5;
固位机构3和抛光机构5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4,固位机构3包括支板301,支板301上安装有多个吸盘302,用于将模具吸附到支板301上,吸盘302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03,连接管303上设置有两用泵304。需要说明的是,吸盘302的上表面凸出于支板301的顶部,使得模具放置在支板301上时,模具的底部可以紧贴吸盘302,支板301顶部开设有与吸盘302相适配的第二通孔,吸盘302固定安装在第二通孔内。
固位机构3的工作原理:模具放置在支板301顶部,两用泵304抽吸盘302与模具之间的空气,将模具进行固位。固位机构3的设置可以使得模具在转动时,不易从支板301上掉落。
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用于驱动支板301运动,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用于夹紧模具的电动卡爪403,电动卡爪403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电动卡爪403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壁上的第二伸缩杆402,第二伸缩杆402推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01,第二电机401输出端与电动卡爪403固定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伸缩杆201,第一伸缩杆201推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2,第一连接块202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3,第一电机203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板204,圆板204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杆205,第一升降杆205贯穿第一通孔与支板30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202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滑杆206,限位滑杆206与机壳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202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柱207,限位柱207和第一伸缩杆201均与底座101固定连接。
第一调节机构2的工作原理:第一伸缩杆201推动,带动第一连接块202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电机203和第一升降杆205水平移动,使得可以改变模具相对于抛光机构5的位置,进而带动支板301进行水平移动,第一电机203转动,带动支板301转动,第一升降杆205带动支板301向上或向下运动。
如图8所示,抛光机构5用于对模具进行抛光,抛光机构5包括第三电机503,第三电机503输出端固定连接与转轴502,转轴502上固定连接有抛光辊501,抛光辊501的轴线与转轴502的轴线重合,抛光机构5还包括限位框504,限位框504内部设置有第四电机505,第四电机50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06,螺杆506上螺接有与限位框504相适配的限位块507,限位块507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杆508,第二升降杆508推动端通过第三连接块509与转轴502活动连接。
抛光机构5的工作原理是,第二升降杆508下降至模具上表面的高度,使得抛光辊501能够接触到模具对模具进行抛光,第三电机503转动,带动转轴502转动,从而带动抛光辊501转动对模具进行抛光,第四电机505转动,带动螺杆506转动,与螺杆506相螺接的限位块507在螺杆506以及限位框504的双重作用下开始水平移动,因为限位块507与第二升降杆508固定连接,且第二升降杆508通过第三连接块509与转轴502活动连接,所以,抛光辊501被带动水平移动对模具进行抛光,这里需要知道的是,抛光辊501水平移动的方向与支板301水平移动的方向相垂直。
需要知道的是,机壳1一侧安装有控制器,第一电机203、第二电机401、第三电机503、第四电机505、第一伸缩杆201、第二伸缩杆402、第一升降杆205、第二升降杆508、两用泵304以及电动卡爪403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具体的,如图9所示,模具为长方体,共有A、B、C、D、E、F六个面,A面与C面相对,B面和D面相对,E面和F面相对,将模具放置在两个电动卡爪403之间(两个电动卡爪403处于初始位置时之间的间距与模具的尺寸相适配),控制器控制电动卡爪403将模具夹紧,与此同时,控制器控制抛光机构5中的第四电机505转动,限位块507在螺杆506以及限位框504的双重作用下水平移动,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503转动带动抛光辊501转动;第二升降杆508下降至相应高度,使得抛光辊501对模具A面进行抛光;
A面抛光完成后,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杆508上升,第二电机401转动90度对B面进行抛光,带动电动卡爪403转动,从而带动模具转动,此时,第二升降杆508下降,抛光辊501对模具侧面进行抛光,抛光完成后,重复上述操作继续对C面和D面进行抛光,需要知道的是,在D面抛光完成后,第二电机401继续转动90度,回到A面;
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杆205上升带动支板301上升至模具下表面,吸盘302与模具接触,两用泵304抽吸吸盘302内部空气将模具进行固位,控制器控制电动卡爪403松开,第二伸缩杆402带动电动卡爪403远离模具,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203转动90度,带动支板301转动,从而带动模具转动,转动完成后,控制器控制两个电动卡爪403在第二伸缩杆402的带动下靠近模具并将模具夹紧,两用泵304向吸盘302内充气,模具不再被固定,第一升降杆205下降;
第二电机401转动90度,第二升降杆508带动抛光辊501下降对模具的E面进行抛光,抛光完成后,第二电机401转动180度,第二升降杆508带动抛光辊501下降对模具F面进行抛光即可完成模具整个面的抛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机构(2)、固位机构(3)以及抛光机构(5),所述固位机构(3)和抛光机构(5)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4);
所述固位机构(3)包括支板(301),所述支板(301)上安装有多个吸盘(302),用于将模具吸附到支板(301)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用于驱动支板(301)运动;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用于夹紧模具的电动卡爪(403),所述电动卡爪(403)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电动卡爪(403)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抛光机构(5)用于对模具进行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伸缩杆(201),所述第一伸缩杆(201)推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2),所述第一连接块(202)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3),所述第一电机(20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杆(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壁上的第二伸缩杆(402),所述第二伸缩杆(402)推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01),所述第二电机(401)输出端与所述电动卡爪(4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5)包括第三电机(503),所述第三电机(503)输出端固定连接与转轴(502),所述转轴(502)上固定连接有抛光辊(501),所述抛光辊(501)的轴线与转轴(502)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5)还包括限位框(504),所述限位框(504)内部设置有第四电机(505),所述第四电机(50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06),所述螺杆(506)上螺接有与限位框(504)相适配的限位块(507),所述限位块(507)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杆(508),所述第二升降杆(508)推动端通过第三连接块(509)与转轴(502)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02)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03),所述连接管(303)上设置有两用泵(30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01),所述底座(101)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升降杆(205)贯穿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板(30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02)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滑杆(206),所述限位滑杆(206)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202)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柱(207),所述限位柱(207)和第一伸缩杆(201)均与底座(101)固定连接。
CN202320471038.1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704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038.1U CN21970458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038.1U CN21970458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4585U true CN219704585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1038.1U Active CN21970458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4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2835A (zh) 一种陶瓷加工胚体修边装置
CN212124340U (zh) 一种环保纸杯加工用成型装置
CN113183106A (zh) 一种旋转装置
CN112935028A (zh) 一种电子开关金属弹片的定位折弯装置
CN219704585U (zh) 一种精密模具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CN214848513U (zh) 一种晶圆贴膜机
CN211332679U (zh) 一种单晶硅片用的多工位抛光机
CN210616118U (zh) 一种按摩鞋底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8697072U (zh) 一种塑料模具表面处理装置
CN216326241U (zh) 一种高精度曲面屏中框组装机
CN210704099U (zh) 一种方便更换打磨片的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打磨设备
CN109483826B (zh) 一种空调吸顶机塑胶面板多浇口剪切装置
CN21063274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快速定位装置
CN221313765U (zh) 一种压缩机配件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CN113681410A (zh) 一种模具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
CN220762429U (zh) 一种嵌入合金板的带钢衬板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21044394U (zh) 一种鞋子加工用压合装置
CN220998308U (zh) 一种矽钢片加工的倒吸式理料机
CN220197352U (zh) 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定位工装
CN217702897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模胚表面抛光装置
CN211566724U (zh) 机器人注塑镶件取件下料装置
CN222768050U (zh) 一种搪瓷生产用自动化多工位工作台
CN216500183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喷涂作业平台
CN221890663U (zh) 一种可调整斜线角度的斜线折弯机
CN221314847U (zh) 一种可精准定位的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