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1479U - 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91479U CN219691479U CN202321115063.2U CN202321115063U CN219691479U CN 219691479 U CN219691479 U CN 219691479U CN 202321115063 U CN202321115063 U CN 202321115063U CN 219691479 U CN219691479 U CN 2196914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locking
- pile foundation
- protection
-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包括打孔钻头,所述打孔钻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呈圆环形状,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锁止机构。该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和防护机构,在使用时,通过锁定杆、锁定块、限位块和锁定滑槽配合,将防护管和打孔钻头与驱动轴连接,在进行桩孔打孔时,一边打孔一边将防护管和钢护筒与桩孔的内壁插接进行防护,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桩孔和防护钢筒插入施工时,常常出现防护钢筒打入过程中,桩孔坍塌,影响施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政靠近山形地貌的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溶洞、暗河的出现给公路桥梁桩基施工增加了难度。岩溶地区的溶洞通常埋藏在地下的不同深度,在岩溶地区桩基施工过程中,通过钻孔使孔壁形成容器,以用于灌注混凝土成桩。
但是在实际施工时,为了确保桩柱延伸到溶洞和暗河的底部,在进行桩孔打孔施工时,需要在桩孔的内壁插入防护钢筒,现有的桩孔和防护钢筒插入施工时,大多数都是通过先进行打孔,然后通过打桩机等装置,将防护钢筒打入桩孔内,常常出现防护钢筒打入过程中,桩孔坍塌,影响施工,所以需要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桩孔和防护钢筒插入施工时,常常出现防护钢筒打入过程中,桩孔坍塌,影响施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包括打孔钻头,所述打孔钻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呈圆环形状,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与连接轴承的外圈固定套接;
所述打孔钻头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的内壁与打孔钻头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三个所述铰接座以固定环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铰接座的内壁固定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
优选地,所述橡胶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铰接销轴,所述铰接销轴的表面与橡胶环的内壁为过盈配合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铰接销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块,所述铰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呈L形状,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锁定杆的表面插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管的内壁固定开设有锁定滑槽,三个所述锁定滑槽以防护管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锁定块的表面与锁定滑槽的内壁滑动插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钢护筒,所述驱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料螺旋片,所述导料螺旋片的表面与防护管和钢护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和防护机构,在使用时,通过锁定杆、锁定块、限位块和锁定滑槽配合,将防护管和打孔钻头与驱动轴连接,在进行桩孔打孔时,一边打孔一边将防护管和钢护筒与桩孔的内壁插接进行防护,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桩孔和防护钢筒插入施工时,常常出现防护钢筒打入过程中,桩孔坍塌,影响施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的防护管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的防护管结构半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的固定环结构立体图。
图中:1、打孔钻头;2、驱动轴;3、安装槽;4、连接轴承;5、固定环;501、铰接座;502、铰接孔;503、橡胶环;504、铰接销轴;505、锁定杆;506、锁定块;507、限位块;6、防护管;601、锁定滑槽;602、钢护筒;603、导料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包括打孔钻头1,打孔钻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驱动轴2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内壁呈圆环形状,安装槽3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连接轴承4,为了实现一边打孔一边进行桩孔防护,在连接轴承4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固定环5,固定环5的内壁与连接轴承4的外圈固定套接;
固定环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501,三个铰接座501以固定环5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铰接座501的内壁固定开设有铰接孔502,铰接孔5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503,橡胶环5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铰接销轴504,铰接销轴504的表面与橡胶环503的内壁为过盈配合滑动连接;
铰接销轴5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杆505,锁定杆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块506,铰接座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7,限位块507的表面呈L形状,限位块507的表面与锁定杆505的表面插接。
进一步地,限位块507具有对锁定杆505进行伸张角度限位,确保锁定块506在打孔过程中保持垂直锁定。
打孔钻头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管6,防护管6的内壁与打孔钻头1的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橡胶环503具有增大铰接销轴504与铰接座501之间的铰接摩擦力,确保施工初期顺利带动防护管6向下运动的效果。
防护管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锁定滑槽601,三个锁定滑槽601以防护管6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锁定块506的表面与锁定滑槽601的内壁滑动插接连接,防护管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钢护筒602,驱动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料螺旋片603,导料螺旋片603的表面与防护管6和钢护筒602的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导料螺旋片603具有对打孔过程中产生的渣料进行导出,便于后期桩柱浇筑施工的效果。
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和防护机构,在使用时,通过锁定杆505、锁定块506、限位块507和锁定滑槽601配合,将防护管6和打孔钻头1与驱动轴2连接,在进行桩孔打孔时,一边打孔一边将防护管6和钢护筒602与桩孔的内壁插接进行防护,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桩孔和防护钢筒插入施工时,常常出现防护钢筒打入过程中,桩孔坍塌,影响施工的问题。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驱动轴2带动打孔钻头1转动,进行桩基打孔施工,并在施工时,将防护管6与打孔钻头1的表面滑动套接,通过三个锁定块506与防护管6内壁三个锁定滑槽601的内壁插接,在打孔钻头1向下打孔运动时,带动防护管6同时向桩孔内运动,对打孔钻头1开设桩孔进行防护,并在运动过程中,根据实际打孔深度,对防护管6一端固定连通一个或多个钢护筒602,在桩孔打孔时,通过防护管6和钢护筒602对桩孔进行防护,便于后期桩柱施工;
在打孔钻头1在驱动轴2的转动下,向下运动时,通过限位块507对锁定杆505进行限位,确保锁定杆505和锁定块506与驱动轴2保持九十度垂直,对防护管6进行限位,确保防护管6在打孔钻头1带动下向下运动,对桩孔进行防护,并通过驱动轴2上的导料螺旋片603,将打孔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和泥土等渣料通过钢护筒602的一端导出;
在桩孔打孔完成后,通过驱动轴2反转,带动打孔钻头1从桩孔内退出,并通过起吊设备将打孔钻头1、驱动轴2、螺旋片、锁定杆505和锁定块506从防护管6和钢护筒602内退出,在退出时,锁定杆505在重力和与钢护筒602接触的作用力下,三个锁定杆505向驱动轴2的轴心运动收拢,带动锁定块506与锁定滑槽601的内壁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包括打孔钻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钻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所述驱动轴(2)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壁呈圆环形状,所述安装槽(3)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连接轴承(4),所述连接轴承(4)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的内壁与连接轴承(4)的外圈固定套接;
所述打孔钻头(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管(6),所述防护管(6)的内壁与打孔钻头(1)的表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501),三个所述铰接座(501)以固定环(5)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501)的内壁固定开设有铰接孔(502),所述铰接孔(5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环(5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铰接销轴(504),所述铰接销轴(504)的表面与橡胶环(503)的内壁为过盈配合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销轴(5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杆(505),所述锁定杆(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块(506),所述铰接座(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7),所述限位块(507)的表面呈L形状,所述限位块(507)的表面与锁定杆(505)的表面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锁定滑槽(601),三个所述锁定滑槽(601)以防护管(6)的轴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锁定块(506)的表面与锁定滑槽(601)的内壁滑动插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钢护筒(602),所述驱动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料螺旋片(603),所述导料螺旋片(603)的表面与防护管(6)和钢护筒(602)的内壁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15063.2U CN219691479U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15063.2U CN219691479U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91479U true CN219691479U (zh) | 2023-09-15 |
Family
ID=8794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15063.2U Active CN219691479U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91479U (zh) |
-
2023
- 2023-05-10 CN CN202321115063.2U patent/CN2196914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3373B (zh) | 一种微风化花岗岩地层旋挖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工艺 | |
AU666017B2 (en) | Cement soil apparatus of underground borer | |
JP2009002082A (ja) | 基礎杭用掘削装置 | |
CN104929123A (zh) | 一种沉桩扩孔机 | |
CN102776884B (zh) | 中搅旋转预应力离心管桩沉桩装置及其沉桩方法 | |
CN110886577B (zh) | 深厚填石区旋挖硬咬合桩垂直度控制的施工方法 | |
CN103195357A (zh) | 一种全套管特种钻机 | |
CN219691479U (zh) | 一种市政地下管道桩基施工装置 | |
CN106013150B (zh) | 一种压桩机 | |
CN204608773U (zh) | 桩工钻机用联动式护壁装置 | |
CN203188899U (zh) | 一种全套管特种钻机 | |
JP3031876B2 (ja) | 井筒沈設工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109339044A (zh) | 一种混凝土管桩施工设备 | |
CN214363521U (zh) | 一种深基坑墙体支撑结构 | |
CN215169715U (zh) | 一种利用旋挖钻机起拔护筒的装置 | |
CN213897097U (zh) | 一种桩基施工用长钢护筒 | |
CN208563419U (zh) | 一种套挖装置 | |
CN110939161B (zh) | 一种大直径嵌岩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及用于该方法中的钻具 | |
CN216110510U (zh) | 超厚覆盖层大直径嵌岩灌注桩钻进设备 | |
CN111980093A (zh) | 一种沟槽成槽设备 | |
CN214783897U (zh) | 一种抗浮锚杆安装结构 | |
CN217053727U (zh) | 一种水利施工成槽机施工平台 | |
RU2119036C1 (ru) |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уширитель | |
CN216809858U (zh) | 一种钻孔灌注桩 | |
CN210975798U (zh) | 一种易拔出旋挖钻孔的灌注桩施工护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Su Jiansh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Zhenghu Inventor after: Liu Lei Inventor before: Su Jians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enhu Inventor before: Liu 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