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3800U - 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83800U CN219683800U CN202321206374.XU CN202321206374U CN219683800U CN 219683800 U CN219683800 U CN 219683800U CN 202321206374 U CN202321206374 U CN 202321206374U CN 219683800 U CN219683800 U CN 2196838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veting
- processed
- conveying
- punching
- pu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存在对待加工物料单独进行冲孔和铆钉作业,使得作业流程环节多,造成运输成本高,以及分开作业会降低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冲压机构、输送机构和铆接机构;上料机构能够将多个待加工物料依次推送至冲压机构的加工位上,进行冲孔;待加工物料冲孔后,上料机构将待加工物料推送至输送机构,并通过输送机构传输至铆接机构的加工位上,进行铆钉;在铆钉前,铆接机构还能够对待加工物料进行预铆作业。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机构、冲压机构、输送机构和铆接机构依次设置,使冲孔和铆压在同一流水线上进行,减少流程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产品性能发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在电子产品中设置散热装置,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散热装置的需求也逐渐提升。现有的散热装置一般需要与其他器件进行固定,其中铆钉固定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为了方便散热装置的安装固定,通常需要在散热装置上增加一些安装孔、螺钉等,因此需要对散热装置进行冲孔和铆钉操作。
而现有散热装置在进行冲孔和铆钉作业时,存在单独进行生产加工,使得加工的流程环节多,如在进行冲孔作业时需要将散热装置从仓库中取出进行冲孔后交回仓库,在进行铆钉作业时又需要从仓库中取出,进行铆接后再交回仓库,在此过程中,需要多次运输散热装置,从而会使用较多人力来完成运输工作,操作人员多造成运输成本高,同时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散热装置。并且单独进行生产加工时,运输会占用一定时间,造成时间成本高,会降低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置一款一体化自动设备来完成冲孔和铆钉作业。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存在对待加工物料单独进行冲孔和铆钉作业,使得作业流程环节多,造成运输成本高,以及分开作业会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待加工物料单独进行冲孔和铆钉作业,使得作业流程环节多,造成运输成本高,以及分开作业会降低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冲压机构、输送机构和铆接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能够将多个待加工物料依次推送至所述冲压机构的加工位上,进行冲孔;所述待加工物料冲孔后,所述上料机构将所述待加工物料推送至所述输送机构,并通过所述输送机构传输至所述铆接机构的加工位上,进行铆钉;在铆钉前,所述铆接机构还能够对所述待加工物料进行预铆作业。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推料结构、料仓结构和检测结构;所述料仓结构包括出料口和推料口;所述推料口、出料口相对设置在所述料仓结构的下方,并形成通道;所述料仓结构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查所述料仓结构内是否有所述待加工物料的第一感应结构;所述推料结构设置在所述推料口的一侧;所述检测结构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述待加工物料的放置方向;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摇杆摆臂、顶板和弹簧;所述摇杆摆臂通过所述弹簧与自动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摇杆摆臂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顶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感应结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斜面;非对称设置的所述待加工物料放置方向错误时,能够与所述顶板抵接,触发所述第二感应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料结构包括驱动件和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件的驱动带动所述推板进行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冲孔模和阻挡器;所述冲孔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下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能够放置所述待加工物料;所述阻挡器与所述下模相邻设置,能够对所述下模内的所述待加工物料进行限位;所述上模、下模均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下模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下模上是否有所述待加工物料;所述上模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上模是否复位到位。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输送带传动电机;所述输送带能够将所述待加工物料从所述冲压机构的一端输送至所述铆接机构的一端;所述输送带传动电机与所述输送带电连接,能够控制所述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三感应结构和第四感应结构;所述第三感应结构用于检测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待加工物料是否堆满;所述第四感应结构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待加工物料通过。
优选的,所述铆接机构包括预铆结构、铆压结构和转向调节结构;所述预铆结构、铆压结构相邻设置;所述转向调节结构与所述输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预铆结构、铆压结构的加工位上;所述预铆结构上设置有检测器,用于检测是否出现铆压异常。
优选的,所述转向调节结构包括分料结构、拔叉结构和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机构一端的一侧并行固定,且所述输送轨道设置在所述预铆结构、铆压结构的加工位上;所述分料结构固定在所述输送机构一端的另一侧;所述拔叉结构与所述输送轨道相邻设置。
优选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分料板和驱动结构;所述分料板与所述驱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分料板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分料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五感应结构,用于感应所述输送机构的端头上是否存在所述待加工物料;
所述拔叉结构包括装夹治具和托盘;所述装夹治具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方;所述装夹治具上设置有多个能够固定所述待加工物料的叉件;所述托盘上设置有横向调节结构和纵向调节结构;通过所述横向调节结构、纵向调节结构能够带动所述装夹治具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待加工物料在所述输送轨道上依次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冲压机构、输送机构和所述铆接机构均电连接,能够控制所述上料机构、冲压机构、输送机构和所述铆接机构的运行。
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机构、冲压机构、输送机构和铆接机构依次设置,使冲孔和铆压在同一流水线上进行,减少流程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实施例的转向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实施例的分料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实施例的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机构;11、推料结构;111、驱动件;112、推板;12、料仓结构;121、出料口;122、推料口;123、第一感应结构;124、放料口;13、检测结构;131、摇杆摆臂;132、顶板;133、弹簧;134、第二感应结构;2、冲压机构;21、冲孔模;211、上模;212、下模;22、阻挡器;3、输送机构;31、输送带;311、第三感应结构;312、第四感应结构;32、输送带传动电机;4、铆接机构;41、预铆结构;42、铆压结构;43、转向调节结构;431、分料结构;4311、分料板;4312、驱动结构;4313、第五感应结构;432、拔叉结构;4321、装夹治具;4322、托盘;4323、横向调节结构;4324、纵向调节结构;4325、叉件;433、输送轨道;5、待加工物料;6、控制机构;61、第一人机界面;62、第二人机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应明白,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流程、方法和装置等的例子,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连接、机械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直接相连、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铆接机构4;上料机构1能够将多个待加工物料5依次推送至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进行冲孔;待加工物料5冲孔后,上料机构1将待加工物料5推送至输送机构3,并通过输送机构3传输至铆接机构4的加工位上,进行铆钉;在铆钉前,铆接机构4还能够对待加工物料5进行预铆作业。具体的,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铆接机构4依次设置,使得冲孔动作和铆压动作在同一流水线上进行完成,从而不用单独进行生产加工,避免了单独生产加工时,流程环节多,多次运输待加工物料5需要采用较多人力来完成,造成操作人员多、运输成本高的现象。减少运输会节约生产时间,减少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损坏物料(如刮伤)。而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铆接机构4形成一体化自动设备时,在对物料进行冲压时,无需操作人员上料,提供上料机构1就能够将待加工物料5推放到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避免操作人员将待加工物料5放置在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操作点的危险,操作人员手不能及时从模具中抽出,容易夹伤操作人员,运动部件、飞溅物体和设备强大的压力的情况。同时通过铆接机构4进行预铆作用,提高铆压合格率,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物料损失的成本。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铆接机构4之间是水平设置的和无缝衔接的(即上料机构1的推送平台,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输送机构3的输送带31和铆接机构4的输送轨道433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待加工物料5能够平衡过渡至各个加工平台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料机构1包括依次设置的推料结构11、料仓结构12和检测结构13;料仓结构12包括出料口121和推料口122;推料口122、出料口121相对设置在料仓结构12的下方,并形成通道;料仓结构12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查料仓结构12内是否有待加工物料5的第一感应结构123;推料结构11设置在推料口122的一侧;检测结构13设置在出料口121的一侧。具体的,料仓结构12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板,两个凹槽板的槽口相互朝向对方,形成弹仓,两个凹槽板的槽边能够很好的对待加工物料5进行限位固定;两个凹槽板之间的距离根据待加工物料5的大小进行适应性设置。料仓结构12的上方为放料口124,用于操作人员从放料口124放入待加工物料5,待加工物料5沿着凹槽板的内壁滑落至底部。料仓结构12底部设置有第一感应结构123,用于探测料仓结构12是否有待加工物料5,当第一感应结构123检测到料仓结构12有待加工物料5时,将信号输送控制机构6(如下文所述),控制机构6控制一体化自动设备运行工作;当第一感应结构123检测到料仓结构12没有待加工物料5时,控制机构6接收到检测信号后,控制一体化自动设备停止运行,并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第一感应结构123为传感器,优选为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当待加工物料5接近第一感应结构123时,第一感应结构123能够感应到有待加工物料5。料仓结构1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1和推料口122,出料口121和推料口122相对设置形成通道,推料口122一侧的推料结构11能够将料仓结构12内的待加工物料5从出料口121一件一件的推向检测结构13、冲压机构2和输送机构3。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检测结构13用于检测待加工物料5的放置方向;检测结构13包括摇杆摆臂131、顶板132和弹簧133;摇杆摆臂131通过弹簧133与自动设备固定连接;摇杆摆臂131的一端设置有顶板13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感应结构134;顶板132上设置有斜面;非对称设置的待加工物料5放置方向错误时,能够与顶板132抵接,触发第二感应结构134。具体的,检测结构13设置在料仓结构12的出料口121一侧,用于检测待加工物料5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保证进行冲压作业时,冲压的安装孔在预设位置,避免出现冲孔错误而报废物料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中的待加工物料5为非对称设置的散热片;散热片一侧的鳍片高于另一侧的鳍片,此外待加工物料5也可以是其他需要进行冲孔和铆钉的物料。摇杆摆臂131纵向设置在推送轨道上,并通过弹簧133固定在自动设备的推送轨道上方。摇杆摆臂131为杠杆式设计,一端上设置有顶板132,另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二感应结构134。当散热片放置正确时,散热片低鳍片的一侧与顶板132相邻设置,高鳍片的一侧与第二感应结构134相邻设置,散热片低鳍片的一侧无法触碰到顶板132,也就是无法触发杠杆动作,散热片将会被推料结构11顺利的推出检测结构13,并推至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进行冲孔。当散热片方向放置时,即散热片低鳍片的一侧与第二感应结构134相邻设置,高鳍片的一侧与顶板132相邻设置,或散热片鳍片的开口处朝下时,散热片均会触碰到顶板132,此时推料结构11继续推送物料,会将顶板132顶起,触发杠杆动作,摇杆摆臂131下方设置有第二感应结构134的一端会降低,从而触发第二感应结构134。第二感应结构134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进行报警提醒,并控制冲压机构2停止运行,不进行冲孔作业,推料结构11将散热片直接推出冲压机构2。顶板132上设置的斜面能够增大顶板132与待加工物料5的接触面积,方便待加工物料5将顶板132顶起,同时避免尖角对待加工物料5造成刮伤,更好的保护待加工物料5。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推料结构11包括驱动件111和推板112;推板112与驱动件111固定连接,并通过驱动件111的驱动带动推板112进行往复运动。具体的,驱动件111与推板112固定连接,驱动件111优选为气缸,驱动件111工作,能够带动推板112在推送轨道上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将待加工物料5推出料仓结构12,再推出检测结构13,之后依次推至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冲压机构2包括冲孔模21和阻挡器22;冲孔模21包括上模211和下模212;上模211、下模212相对设置;下模212能够放置待加工物料5;阻挡器22与下模212相邻设置,能够对下模212内的待加工物料5进行限位;上模211、下模212均设置有传感器;下模212的传感器用于检测下模212上是否有待加工物料5;上模211的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模211是否复位到位。具体的,上模211、下模212相对设置形成冲孔模21,冲压机构2运行时,上模211向下运动,与下模212相互配合,对下模212上放置的待加工物料5进行冲孔加工。下模212的截面为凹型结构,能够对待加工物料5的两侧进行限位固定,阻挡器22设置在下模212的一端,阻挡器22能够进行升降,当待加工物料5被推送至下模212上时,阻挡器22升起,对待加工物料5进行限位,防止待加工物料5被推出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即下模212)上,同时阻挡器22与上料机构1的推板112相互配合,对待加工物料5的两端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对待加工物料5进行冲孔时,待加工物料5位移,造成冲孔位置错误,而报废物料。当冲孔完成后,上模211上升复位,阻挡器22下降复位,推料结构11将待加工物料5推出冲压机构2,并推送至输送机构3,通过输送机构3将其传输至铆接机构4进行铆接。上模211上设置的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模211是否复位到位,上模211上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6,当上模211复位不到位时,控制机构6控制冲压机构2进行调整,保证上模211复位到位,进行下一次冲压时,预设的冲孔位置不变,提高加工的质量。下模212上设置的传感器用于检测下模212上是否有待加工物料5,下模212上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6,当检测到下模212上存在待加工物料5,冲压机构2动作;当检测到下模212上不存在待加工物料5,控制机构6控制冲压机构2不动作。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31和输送带传动电机32;输送带31能够将待加工物料5从冲压机构2的一端输送至铆接机构4的一端;输送带传动电机32与输送带31电连接,能够控制输送带31;输送带31上设置有第三感应结构311和第四感应结构312;第三感应结构311用于检测输送带31上的待加工物料5是否堆满;第四感应结构312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加工物料5通过。具体的,输送带31的一端与冲压机构2相邻设置,另一端与铆接机构4固定连接,输送带31能够将待加工物料5从冲压机构2的一端输送至铆接机构4的一端。输送带传动电机32与输送带31电连接,能够控制输送带31的输送速度及运行情况。输送带31上靠近冲压机构2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三感应结构311和第四感应结构312,第三感应结构311和第四感应结构312能够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机构6。第三感应结构311用于检测输送带31上的待加工物料5是否堆满,当输送带31上的待加工物料5堆满时,控制机构6控制上料机构1和冲压机构2暂停动作;当输送带31上的待加工物料5为非拥堵状态时,控制机构6控制上料机构1和冲压机构2恢复动作。第四感应结构312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加工物料5通过输送带31靠近冲压机构2的一端上,当有待加工物料5通过时,控制机构6控制铆接机构4动作。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铆接机构4包括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和转向调节结构43;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相邻设置;转向调节结构43与输送机构3固定连接;转向调节结构43设置在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预铆结构41上设置有检测器,用于检测是否出现铆压异常。具体的,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相邻设置,预铆结构41靠近输送机构3的一侧设置,转向调节结构43将输送机构3上的待加工物料5一个一个的移动到预铆结构41的加工位上、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依次进行预铆和铆压。预铆结构41进行预铆时,只是将螺钉放置在待加工物料5上冲出的安装孔上,不进行铆接。预铆结构41上设置有检测器,用于检测预铆时,是否出现铆压异常,如漏铆(即有安装孔上没有放置螺钉)、堵料歪斜(即冲压机构2冲压出的安装孔内被切削料叠加堵塞,导致安装孔内连续不良,防止在安装孔内的螺钉歪斜,或者待加工物料5未到位就压接导致定位孔堵死连续不良),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控制铆压机构进行补钉后铆压,或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出现异常。通过设置预铆结构41,提高铆压的生产质量,提高合格率。检测器优选为用反射激光进行检测。预铆机构包括分钉结构和装钉结构,分钉结构设置有振动盘,振动盘与装钉结构通过导气管连接。铆钉通过振动盘和导气管可一个一个地输送至装钉结构的装钉夹嘴部位,在待加工物料5到位后完成预铆安装。此外,靠近铆压结构42的一侧还设置有收料框,待加工物料5完成铆压后掉入收料框中内进行收纳或者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转向调节结构43包括分料结构431、拔叉结构432和输送轨道433;输送轨道433的一端与输送机构3一端的一侧并行固定,且输送轨道433设置在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分料结构431固定在输送机构3一端的另一侧;拔叉结构432与输送轨道433相邻设置。具体的,输送轨道433与输送机构3平行设置,其中输送轨道433的一端与输送机构3一端(即输送机构3靠近铆接机构4的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同时分料结构431固定在输送机构3一端的另一侧上,与输送轨道433的一端相对设置,能够将输送机构3一端上的待加工物料5一个一个的推至输送轨道433的一端(即输送轨道433与输送机构3固定的一端)上。同时输送轨道433设置在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下方的加工位上,与输送轨道433相邻设置的拔叉结构432,能够将输送轨道433上的待加工物料5进行移动,将待加工物料5依次移到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分料结构431包括分料板4311和驱动结构4312;分料板4311与驱动结构4312固定连接;驱动结构4312能够带动分料板4311进行往复运动;分料结构431上还设置有第五感应结构4313,用于感应输送机构3的端头上是否存在待加工物料5;
拔叉结构432包括装夹治具4321和托盘4322;装夹治具4321设置在托盘4322上方;装夹治具4321上设置有多个能够固定待加工物料5的叉件4325;托盘4322上设置有横向调节结构4323和纵向调节结构4324;通过横向调节结构4323、纵向调节结构4324能够带动装夹治具4321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待加工物料5在输送轨道433上依次移动。具体的,分料板4311与驱动结构4312固定连接,驱动结构4312优选为气缸,气缸工作时能够带动分料板4311在输送机构3的一端、输送轨道433的一端上往复运动,将输送机构3一端上的待加工物料5一个一个的推至输送轨道433的一端上。分料结构431上还设置有第五感应结构4313,用于检测输送机构3的一端上是否存在待加工物料5,第五感应结构4313能够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机构6,当检测到输送机构3的一端上不存在待加工物料5时,控制机构6控制铆接机构4停止动作;当检测到输送机构3的端头上存在待加工物料5时,铆接机构4动作,分料结构431将待加工物料5推向输送轨道433,再通过与输送轨道433相邻设置的拔叉结构432带动完成预铆和铆压动作。
拔叉结构432包括装夹治具4321,和设置在装夹治具4321下方的托盘4322,装夹治具4321与托盘4322活动连接;装夹治具4321上设置有多个叉件4325,叉件4325有两个叉臂,能够对待加工物料5进行加紧固定;叉件4325优选为三个,靠近输送机构3的叉件4325为第一叉件,依次排列;当拔叉结构432位于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的下方时,第一叉件位于预铆结构41的加工位上,第三叉件位于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托盘4322上设置有横向调节结构4323和纵向调节结构4324,横向调节结构4323和纵向调节结构4324均包括气缸、滑轨和多个滑块;纵向调节结构4324设置在托盘4322上方,装夹治具4321与滑块和气缸固定连接,气缸能够带动装夹治具4321进行纵向往复运动。自动设备的工作台上固定横向调节结构4323,横向调节结构4323设置在托盘4322下方,托盘4322与横向调节结构4323的滑块和气缸固定连接,气缸能够带动托盘4322进行横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装夹治具4321同步进行横向往复运动。装夹治具4321通过纵向调节结构4324运动到输送轨道433上,叉件4325固定输送轨道433上的待加工物料5,在通过横向调节结构4323带动,在输送轨道433上进行横向运动,从而移动输送轨道433上的待加工物料5,装夹治具4321移动到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进行预铆和铆压动作后,通过纵向调节结构4324带动退出输送轨道433,在通过横向调节结构4323带动回到靠近输送机构3的一端,以此循环操作,带动输送轨道433上的待加工物料5在输送轨道433上依次移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与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铆接机构4均电连接,能够控制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铆接机构4的运行。具体的,控制机构6包括第一人机界面61和第二人机界面62,第一人机界面61与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电连接,能够接收第一感应结构123、第二感应结构134检测到的信号,从而控制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动作。第二人机界面62与输送机构3、铆接机构4电连接,能够接收到第三感应结构311、第四感应结构312和第五感应结构4313和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从而控制输送机构3、铆接机构4动作。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自动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人员将待加工物料5从料仓结构12的放料口124放入,待加工物料5沿着料仓结构12的内壁滑落到底部,料仓结构12底部设置的第一感应结构123检测到料仓结构12内有待加工物料5,向控制机构6发送检测信号,控制机构6控制推料结构11动作,推料结构11的驱动件111带动推板112进行往复运动,推板112运动时,从推料口122进入料仓结构12的底部,将料仓结构12底部最下面一个待加工物料5从出料口121推出,并推至检测结构13下方。
待加工物料5放置方向正确时,待加工物料5不触碰检测结构13的顶板132,被推板112顺利推至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进行冲压动作;待加工物料5放置方向错误时,待加工物料5会触碰检测结构13的顶板132,触发杠杆结构,继续推送待加工物料5,顶板132被顶起,摇杆摆臂131的另一端会下降触发第二感应结构134,第二感应结构134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控制冲压机构2暂停动作,并发送报警信号,推板112直接将待加工物料5推出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当待加工物料5被推板112顺利推至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时,阻挡器22升起,对待加工物料5进行限位,将待加工物料5固定在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阻挡器22下降恢复原位。
待加工物料5被进行冲压动作后,被推板112推出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或直接被推出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后,推板112继续将待加工物料5推送至输送机构3上,推板112往返回初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继续推送料仓机构内的下一个待加工物料5。
输送机构3的输送带31将完成冲孔的待加工物料5从冲压机构2的一端输送至铆接机构4的一端,输送机构3上的第四感应结构312检测待有待加工物料5通过时,向控制机构6发送检测信号,控制机构6控制铆接机构4动作,转向调节结构43将待加工物料5移动至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下方的加工位上,进行预铆动作和铆压动作;输送机构3上的第三感应结构311检测到输送带31上待加工物料5堆满时,控制机构6控制上料机构1和冲压机构2暂停动作。
实施例仅是一个特例,并不表明本实用新型就这样一种实现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铆接机构(4);所述上料机构(1)能够将多个待加工物料(5)依次推送至所述冲压机构(2)的加工位上,进行冲孔;所述待加工物料(5)冲孔后,所述上料机构(1)将所述待加工物料(5)推送至所述输送机构(3),并通过所述输送机构(3)传输至所述铆接机构(4)的加工位上,进行铆钉;在铆钉前,所述铆接机构(4)还能够对所述待加工物料(5)进行预铆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依次设置的推料结构(11)、料仓结构(12)和检测结构(13);所述料仓结构(12)包括出料口(121)和推料口(122);所述推料口(122)、出料口(121)相对设置在所述料仓结构(12)的下方,并形成通道;所述料仓结构(12)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查所述料仓结构(12)内是否有所述待加工物料(5)的第一感应结构(123);所述推料结构(11)设置在所述推料口(122)的一侧;所述检测结构(13)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2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13)用于检测所述待加工物料(5)的放置方向;所述检测结构(13)包括摇杆摆臂(131)、顶板(132)和弹簧(133);所述摇杆摆臂(131)通过所述弹簧(133)与自动设备固定连接;所述摇杆摆臂(13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顶板(13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感应结构(134);所述顶板(132)上设置有斜面;非对称设置的所述待加工物料(5)放置方向错误时,能够与所述顶板(132)抵接,触发所述第二感应结构(1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结构(11)包括驱动件(111)和推板(112);所述推板(112)与所述驱动件(111)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件(111)的驱动带动所述推板(112)进行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2)包括冲孔模(21)和阻挡器(22);所述冲孔模(21)包括上模(211)和下模(212);所述上模(211)、下模(212)相对设置;所述下模(212)能够放置所述待加工物料(5);所述阻挡器(22)与所述下模(212)相邻设置,能够对所述下模(212)内的所述待加工物料(5)进行限位;所述上模(211)、下模(212)均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下模(212)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下模(212)上是否有所述待加工物料(5);所述上模(211)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上模(211)是否复位到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31)和输送带传动电机(32);所述输送带(31)能够将所述待加工物料(5)从所述冲压机构(2)的一端输送至所述铆接机构(4)的一端;所述输送带传动电机(32)与所述输送带(31)电连接,能够控制所述输送带(31);所述输送带(31)上设置有第三感应结构(311)和第四感应结构(312);所述第三感应结构(311)用于检测所述输送带(31)上的所述待加工物料(5)是否堆满;所述第四感应结构(312)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待加工物料(5)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机构(4)包括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和转向调节结构(43);所述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相邻设置;所述转向调节结构(43)与所述输送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调节结构(43)设置在所述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所述预铆结构(41)上设置有检测器,用于检测是否出现铆压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调节结构(43)包括分料结构(431)、拔叉结构(432)和输送轨道(433);所述输送轨道(433)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机构(3)一端的一侧并行固定,且所述输送轨道(433)设置在所述预铆结构(41)、铆压结构(42)的加工位上;所述分料结构(431)固定在所述输送机构(3)一端的另一侧;所述拔叉结构(432)与所述输送轨道(433)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结构(431)包括分料板(4311)和驱动结构(4312);所述分料板(4311)与所述驱动结构(431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结构(4312)能够带动所述分料板(4311)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分料结构(431)上还设置有第五感应结构(4313),用于感应所述输送机构(3)的端头上是否存在所述待加工物料(5);
所述拔叉结构(432)包括装夹治具(4321)和托盘(4322);所述装夹治具(4321)设置在所述托盘(4322)上方;所述装夹治具(4321)上设置有多个能够固定所述待加工物料(5)的叉件(4325);所述托盘(4322)上设置有横向调节结构(4323)和纵向调节结构(4324);通过所述横向调节结构(4323)、纵向调节结构(4324)能够带动所述装夹治具(4321)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待加工物料(5)在所述输送轨道(433)上依次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与所述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所述铆接机构(4)均电连接,能够控制所述上料机构(1)、冲压机构(2)、输送机构(3)和所述铆接机构(4)的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06374.XU CN219683800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06374.XU CN219683800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83800U true CN219683800U (zh) | 2023-09-15 |
Family
ID=8796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06374.XU Active CN219683800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83800U (zh) |
-
2023
- 2023-05-17 CN CN202321206374.XU patent/CN2196838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43869B (zh) | 具有鈑金沖切與模內鉚合之自動化生產設備 | |
CN103386607B (zh) | 一种摇臂体自动组装设备 | |
CN108788767B (zh) | 实现两种料片贴片焊接的焊接设备及其操控方法 | |
CN113140496B (zh) | 一种igbt芯片自动装卸塑形安装一体化机器人 | |
CN113161245B (zh) | 一种多引脚芯片智能装配系统 | |
CN105195635A (zh) | 全自动冲床上料机及上料方法 | |
CN112403917B (zh) | 放料分装输送线 | |
CN114986146B (zh) | 一种适用于防水透气阀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5393685U (zh) | 自动组装机 | |
CN110817241A (zh) | 一种pcb板的检测装置 | |
CN219683800U (zh) | 一种冲孔铆钉一体化自动设备 | |
CN113731835B (zh) | 汽车曲轴的质检系统 | |
CN206218801U (zh) | 一种双工位移料自动化设备 | |
CN109175049A (zh) | 一种阀片加工用冲压装置 | |
CN206952027U (zh) | 一种轮辋卷圆压平机的送料装置 | |
CN210360112U (zh) |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 | |
CN110773991A (zh) | 一种硒鼓废粉仓装配线的刮刀安装机构 | |
CN211839080U (zh) | 一种不良品的分拣装置 | |
CN108817528A (zh) | 一种适用于斜板剪切的剪板输送装置 | |
CN212682712U (zh) |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攻丝机 | |
CN210824346U (zh) | 一种机械手码垛输送线中的送纸挡纸装置 | |
CN115284380A (zh) | 钻孔加工方法及钻孔加工系统 | |
CN115156363A (zh) | 具有上料结构的冲压装置 | |
CN210456405U (zh) | 箱型识别装置及箱体输送线 | |
CN210475294U (zh) | 一种送料装置及带有该送料装置的冲压工作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