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1485U -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81485U CN219681485U CN202320340065.5U CN202320340065U CN219681485U CN 219681485 U CN219681485 U CN 219681485U CN 202320340065 U CN202320340065 U CN 202320340065U CN 219681485 U CN219681485 U CN 2196814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age
- shell
- electromagnetic
- treatment
- management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包括壳体、电磁热治疗端及按摩治疗端;电磁热治疗端及按摩治疗端分别垂直固定于壳体的两端;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及电源模块;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电磁热治疗端、按摩治疗端、电源模块及控制面板均与控制主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携带,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已经成为临床疼痛领域的常见病,同时也是危害人体健康主要的常见病,严重者甚至致残,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在就诊上患者也因行动不便而苦恼。在临床上通常采取理疗、推拿、针灸、外敷药物、口服止痛剂,为了提高疗效有的在理疗、口服药的基础上加以针灸、小针刀等,而针灸、小针刀专业性强、患者痛苦大,不宜被患者接受,更无法在家自我完成治疗;同时医务人员操作者技术的不同,导致临床疗效差异较大,且不稳定;而口服抗炎止痛药,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虽然没有针刺的痛苦,但长期使用对患者机体危害大,远期效果差。
目前有部分理疗仪在市场上流通,但制作成本高,使得大部分患者望而却步;设备大,患者不易携带,无法满足患者随时随地使用的需求;操作复杂,老年人很难独自对自己理疗,且理疗仪通常只具备按摩功能,功效单一,疗效慢导致疗程长,大部分患者不能长期坚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携带,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的便携式疼痛治疗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成本低,降低患者家庭负担;操作简单,老年人能够轻松使用;方便患者携带,满足患者随时随地使用,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的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包括壳体、电磁热治疗端及按摩治疗端;
所述电磁热治疗端及所述按摩治疗端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及电源模块;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所述电磁热治疗端、所述按摩治疗端、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控制面板均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便携式疼痛治疗仪,结构简单,降低了治疗成本;易于携带,适合患者随时随地使用;且操作方便,只需要将电磁热治疗端对准疼痛部位,即阿是穴,电磁热治疗端产生低频脉冲电磁场和磁热效应,对疼痛部位能够起到祛肿、镇痛、消炎、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使用时,治疗仪与躯干呈垂直状态,按摩治疗端对准的为反阿是穴,对患者的穴位、肌肉群和韧带附着点进行按摩;按压反阿是穴,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立即消失或减轻。控制主板和电源模块能够为电磁热治疗端及按摩治疗端提供电源和控制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热治疗端和所述按摩治疗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呈圆柱状。
优选的,所述电磁热治疗端与所述按摩治疗端的距离为8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患者在做治疗时准确找到关键的两个部位(阿是穴及反阿是穴)的位置,轻松实现对反阿是穴的定位,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且经过试验及临床观察,电磁热治疗端与按摩治疗端之间距离为8cm时,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达到的治疗效果显著。
优选的,所述按摩治疗端的长度比所述电磁热治疗端的长度长1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基于电磁热治疗端接触皮肤,按摩治疗端略用力向下压的情况,取得两个治疗端的力度平衡,保证治疗仪与患者的躯干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治疗端包括按摩杆、按摩头和振动模块;
所述按摩杆与所述壳体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按摩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振动模块设置在所述按摩杆内,且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模块为振动马达。
优选的,所述按摩头表面安装有硅胶垫。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使得按摩治疗端高频率小振幅对反阿是穴产生高频的震动,作用到筋膜层和肌肉深层,从而增加组织血流量,并可通过共振使疼痛部位组织产生相位移,减轻组织粘连,恢复肌肉和筋膜的弹性,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同时对反阿是穴起到针刺、按摩的作用。按摩头可拆卸的设置使得患者能够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更换合适的按摩头,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硅胶垫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达到减震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按摩头对人体按摩的柔性,避免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能够对振动马达设定固定治疗时间。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便于患者对时间的掌控,避免患者因治疗时间过短导致治疗效果不够或治疗时间过量,从而长时间的振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热治疗端包括:罩体和电磁发生体;
所述罩体与所述壳体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电磁发生体设置在所述罩体内部,且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使得电磁热治疗端能够产生低频脉冲磁场和磁热,对疼痛部位(阿是穴)起到磁热治疗作用;另一方面将外用凝胶涂抹在疼痛部位能够实现疼痛部位电磁热药物导入,提高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电磁发生体顶端;
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为不锈钢罩体,所述罩体上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进行充分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插口;
所述电源插口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充电锂电池。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为疼痛治疗仪提供电源,同时电源插口也可以作为外部电源供电插口,既能充电又能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开关键、档位键及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开关键包括:总电源键、电磁热开关键及按摩开关键。
优选的,所述档位键包括:电磁热温度档位键及按摩振动档位键。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包括:电磁热温度档位指示灯、按摩振动档位指示灯及电量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振动档位键分为低档、中档及高档,其中,抵档的振动频率为6000次/分钟,中档的振动频率为12000万次/分钟,高档的振动频率为20000次/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热温度档位键分为低档、中档及高档,其中,抵档的磁热温度为40度,中档的磁热温度为46度,高档的磁热温度为52度,且,所述低档、中档及高档的磁力均为70mt。
采用上述方案方便患者对疼痛治疗仪的使用,且能够满足不同部位的档位调节;按摩档位键的高档适用反阿是穴治疗使用以及四肢腰臀部肌肉饱满地方的穴位和筋膜松解;中档适用于四肢常规穴位按摩,抵挡适用于头面部穴位按摩。电磁热温度档位键能够满足不同部位的治疗温度调节。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结构简单,降低了治疗成本,易于携带,适合患者随时随地使用,且操作方便,能够让医生或患者轻松实现反阿是穴的定位;按摩治疗端对反阿是穴高频率振动按摩,以及疼痛部位(阿是穴)低频脉冲电磁和磁热治疗,配合外用凝胶,实现了点穴按摩、电磁热理疗、药物导入于一体,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治疗效果,搭配电磁热治疗端与按摩治疗端的距离设定,疗效显著,缩短了疗程;且在治疗上避开针刺等侵入性治疗,对患者进行无创伤性和无疼痛刺激治疗,解决了临床上长期针刺治疗给患者带来恐惧感而无法完成治疗的问题,治疗时患者无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治疗仪的侧视图;
图3附图为图2的剖视图;
其中,1为壳体;11为电源插口;12为总电源键;13为电磁热开关键;14为按摩开关键;15为电磁热温度档位键;16为按摩振动档位键;17为电磁热温度档位指示灯;18为按摩振动档位指示灯;19为电量指示灯;2为电磁热治疗端;21为罩体;22为电磁发生体;23为散热器;24为散热孔;3为按摩治疗端;31为按摩杆;32为振动模块;4为控制主板;5为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包括壳体1、电磁热治疗端2及按摩治疗端3;
电磁热治疗端2及按摩治疗端3分别垂直固定于壳体1的两端;
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主板4及电源模块5;
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电磁热治疗端2、按摩治疗端3、电源模块5及控制面板均与控制主板4连接。
进一步的,电磁热治疗端2和按摩治疗端3位于壳体1的同一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呈圆柱状,且电磁热治疗端2与按摩治疗端3之间的距离为8cm。
进一步,按摩治疗端3的长度比电磁热治疗端2的长度长1cm。
进一步的,按摩治疗端3包括按摩杆31、按摩头和振动模块32;
按摩杆31与壳体1垂直固定连接;
按摩头与按摩杆31可拆卸连接;
振动模块32设置在按摩杆31内,且与控制主板4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振动模块32为振动马达。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按摩头表面安装有硅胶垫。
进一步的,控制主板能够对振动马达设定固定治疗时间。
进一步的,电磁热治疗端2包括:罩体21和电磁发生体22;
罩体21与壳体1垂直固定连接;
电磁发生体22设置在罩体21内部,且与控制主板4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器23;
散热器23固定在电磁发生体22顶端;
且,散热器23与控制主板4连接。
进一步的,罩体21为不锈钢罩体,且罩体21上开设有散热孔24。
进一步,壳体1上开设有散热孔24。
进一步的,壳体1上还设置有电源插口11;
电源插口11与电源模块5连接。
进一步,电源模块5为充电锂电池。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包括:开关键、档位键及指示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开关键包括:总电源键12、电磁热开关键13及按摩开关键1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档位键包括:电磁热温度档位键15及按摩振动档位键16。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指示灯包括:电磁热温度档位指示灯17、按摩振动档位指示灯18及电量指示灯19。
进一步的,按摩振动档位键16分为低档、中档及高档,其中,抵档的振动频率为6000次/分钟,中档的振动频率为12000万次/分钟,高档的振动频率为20000次/分钟。
进一步的,电磁热温度档位键15分为低档、中档及高档,其中,抵档的磁热温度为40度,中档的磁热温度为46度,高档的磁热温度为52度,且,低档、中档及高档的磁力均为70mt。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在广东省惠来县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的试用,对一千多例各种颈肩腰腿等疼痛患者进行15天一个疗程的观察,患者经过每天两次,每次10分钟的高档按摩治疗端以及中档电磁热治疗端的治疗,其结果(百分比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采用实施例1的样机,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其中,经一次治疗后疼痛立即缓解有效率(首次治疗有效例数/总例数)达到90%以上,经15天一个疗程后治愈率(1疗程治愈例数/总例数)甚至能够达到98%,1疗程后缓解患者疼痛的有效率(1疗程好转例数/总例数)达到100%。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结构简单,降低了治疗成本,易于携带,适合患者随时随地使用,且操作方便,能够让医生或患者轻松实现反阿是穴的定位;按摩治疗端对反阿是穴高频率振动按摩,以及疼痛部位(阿是穴)低频脉冲电磁和磁热治疗,配合外用凝胶,实现了点穴按摩、电磁热理疗、药物导入于一体,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治疗效果,搭配电磁热治疗端与按摩治疗端的距离设定,疗效显著,缩短了疗程;且在治疗上避开针刺等侵入性治疗,对患者进行无创伤性和无疼痛刺激治疗,解决了临床上长期针刺治疗给患者带来恐惧感而无法完成治疗的问题,治疗时患者无痛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施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磁热治疗端及按摩治疗端;
所述电磁热治疗端及所述按摩治疗端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及电源模块;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所述电磁热治疗端、所述按摩治疗端、所述电源模块及所述控制面板均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热治疗端和所述按摩治疗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治疗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电磁热治疗端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治疗端包括按摩杆、按摩头和振动模块;
所述按摩杆与所述壳体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按摩头与所述按摩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振动模块设置在所述按摩杆内,且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热治疗端包括:罩体和电磁发生体;
所述罩体与所述壳体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电磁发生体设置在所述罩体内部,且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电磁发生体顶端;
且,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不锈钢罩体;
且,所述罩体及所述壳体上均设置有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插口;
所述电源插口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开关键、档位键及指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治疗端与所述电磁热治疗端的距离为8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0065.5U CN219681485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0065.5U CN219681485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81485U true CN219681485U (zh) | 2023-09-15 |
Family
ID=8796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40065.5U Active CN219681485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81485U (zh) |
-
2023
- 2023-02-28 CN CN202320340065.5U patent/CN2196814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273962A1 (en) | High power time varying magnetic field therapy | |
US20050187601A1 (en) | Method for moderation of back pain | |
CN103721349A (zh) | 一种会聚超声波的超声治疗装置 | |
CN219681485U (zh) |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 |
CN108853725B (zh) | 能对头、颈及肩部施行电疗按摩的装置 | |
CN202191602U (zh) | 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 | |
CN219184932U (zh) | 一种用于腱鞘炎穴位针灸治疗的腕套装置 | |
CN217593612U (zh) | 一种穿戴式膝关节电针治疗设备 | |
CN201692289U (zh) | 一种短裤形多功能按摩针灸理疗仪 | |
CN214859032U (zh) | 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器 | |
CN101274117A (zh) | 新型理疗仪 | |
CN107095772A (zh) | 一种低频理疗刮痧仪 | |
CN1256160A (zh) | 多功能电子医学保健仪 | |
CN206548992U (zh) | 一种多功能理疗头 | |
CN101496931A (zh) | 低电位负电离子保健理疗方法及系统 | |
CN205268844U (zh) | 一种新型智能化半导体窄光谱颈肩腰腿疼痛疾病治疗仪 | |
CN1037745C (zh) | 电子体腔内按摩仪 | |
CN216824485U (zh) | 一种可头、颈及肩部实行低频脉冲治疗仪 | |
CN203123348U (zh) | 半导体窄光谱颈肩腰腿疼痛疾病治疗仪 | |
CN205411946U (zh) | 可穿戴式肩周炎治疗仪 | |
CN215133187U (zh) | 一种用于治病保健的中医循经治疗带 | |
CN222092138U (zh) | 一种内置电池供电的电揿针 | |
CN215822144U (zh) | 石墨烯颈部保健按摩护颈 | |
CN215461474U (zh) | 一种半导体窄光谱颈肩腰腿疼痛疾病治疗仪 | |
CN215653446U (zh) | 一种应用光能多功能经颅治疗精神心理的磁刺激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