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650299U -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0299U
CN219650299U CN202320585024.2U CN202320585024U CN219650299U CN 219650299 U CN219650299 U CN 219650299U CN 202320585024 U CN202320585024 U CN 202320585024U CN 219650299 U CN219650299 U CN 219650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ging
positioning
shaft
square pile
fram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50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华
郑彪
李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50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0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0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0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基体,所述机架基体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定位滚筒,所述定位滚筒轴线方向与挖掘部件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定位滚筒的定位工作面紧贴方桩侧壁。定位滚筒的外圆紧贴待加工方桩的侧壁,可以对挖掘部件实现旋转切削定位,解决了方桩钻头初次加工完成的方桩表面平整度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背景技术
方桩施工中,施工完成后的方桩需要浇筑水泥进行型腔填充,部分施工工地要求浇筑成型的水泥方桩冒出地面,且施工工艺要求型腔浇筑水泥后,挖去水泥柱四周的土石,则需要漏出地面的水泥方桩表面自身便具备较高的平整度。这就需要方桩钻头加工完成的待浇筑型腔表面具有较高的平整度。
现有的方桩钻头加工完成后的方桩表面通常具有高度为40mm左右的凸起,因此不能达到后续浇筑工艺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方桩侧壁进行二次精加工的施工设备,将具有优越的工业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位部件,包括机架基体,所述机架基体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定位滚筒,所述定位滚筒轴线方向与挖掘部件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定位滚筒的定位工作面紧贴方桩侧壁。
优选的:所述机架基体上设置有定位滚筒安装工位,所述定位滚筒安装工位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机架基体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定位滚筒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定位滚筒与所述机架基体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基体上的两丝套座,两所述丝套座内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轴,两所述调节丝杆轴一端与固定轴轴孔配合连接,所述固定轴外围转动设置所述定位滚筒。
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轴远离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设置锁紧螺母,通过所述锁紧螺母锁紧固定调节丝杆轴;
或者,所述定位滚筒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轴连接,所述固定轴圆周侧壁上且位于定位滚筒两端设置有轴向定位圈。
相对应的:一种方桩钻头,包括所述的定位部件,所述机架基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挖掘部件,所述第一挖掘部件与所述定位部件位于所述机架基体同一侧,所述第一挖掘部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挖掘轮体,所述第一挖掘轮体上设置有多个挖掘元件。
优选的:所述机架基体同一侧壁上设置有两组定位部件,所述机架基体同一侧壁上、两所述定位部件之间设置第一挖掘部件、第二挖掘部件,所述第二挖掘部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圆周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挖掘轮体,所述第一挖掘轮体上设置有多个挖掘元件;所述机架基体上远离所述定位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挖掘轮体的挖掘长度与两第一挖掘轮体的挖掘长度在竖直方向均部分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驱动的第一主动皮带轮,以及设置在驱动轴上的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与第一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皮带连接;
或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驱动的第二主动皮带轮,以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第二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与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挖掘元件的挖掘点正投影于挖掘轮体轴线上,各投影点间间距小于10mm。
优选的:所述挖掘轮体圆周上同一母线上设置所述挖掘元件的数量不超过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机架基体的一侧壁上设置可转动的定位滚筒,定位滚筒的定位工作面紧贴桩孔侧壁,且定位滚筒轴线方向与挖掘部件轴线方向平行,定位滚筒的外圆紧贴待加工方桩的侧壁,可以对挖掘部件实现旋转切削定位,解决了方桩钻头初次加工完成的方桩表面平整度不高的问题。
2、通过在定位滚筒安装工位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机架基体通过调节机构与定位滚筒连接,可以调节定位滚筒与机架基体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挖掘部件旋转切削的切削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桩钻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桩钻头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桩钻头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桩钻头侧面示意图(工作状态时);
图5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B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2中C-C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机架基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挖掘轮体示意图。
图中:挖掘元件1、连接方头2、加强筋3、电机4、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挖掘部件安装工位6、配重装置7、方桩侧壁8、固定轴9、机架基体10、调节丝杆轴11、锁紧螺母12、丝套座13、轴向定位圈14、轴承15、定位滚筒16、第一主动皮带轮17、第一驱动皮带18、第一从动皮带轮19、第一支座20、第一挖掘轮体21、端盖22、驱动轴23、密封圈24、密封圈安装盖25、定位圈26、第二主动皮带轮27、第二驱动皮带28、第二从动皮带轮29、传动轴30、第二挖掘轮体31、密封端盖32、第二支座33、定位隔圈34、轴端挡圈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向”、“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桩钻头的定位部件,包括机架基体10,所述机架基体10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定位滚筒16,所述定位滚筒16轴线方向与挖掘部件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定位滚筒16的定位工作面紧贴桩孔侧壁。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位滚筒16的轴线方向与方桩深孔的深度方向垂直。工作时,定位滚筒16的外圆紧贴待加工方桩的侧壁,可以对挖掘部件实现旋转切削定位,解决了方桩钻头初次加工完成的方桩表面平整度不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基体10上设置有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用于安装定位滚筒16。所述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机架基体10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定位滚筒16连接,通过设置所述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所述定位滚筒16与所述机架基体10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挖掘部件旋转切削的切削深度。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有多种实施方式,除了说明书记载的三种实施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实施方式。例如,调节机构可以为: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处固定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固定筒外围套设有滑动筒,滑动筒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滑动筒一端与定位滚筒16上的固定轴9固定连接,固定筒与滑动筒通过锁紧螺钉或固定螺栓连接。通过调节滑动筒在固定筒内的位置,可以调节定位滚筒16与机架基体10之间的距离。
调节机构也可以为: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处固定设置有方形空心筒,方形空心筒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孔;方形空心筒内滑动设置有方形滑杆,方形滑杆一端设置有通孔,另一端与定位滚筒16上的固定轴9固定连接,固定螺栓或锁紧螺钉依次穿过第三定位孔、通孔,将方形空心筒与方形滑杆固定。通过调节方形滑杆在方形空心筒内的位置,可以调节定位滚筒16与机架基体10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调节机构的实施方式还可以为: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基体10上且位于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处的两丝套座13,两所述丝套座13内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轴11,两所述调节丝杆轴11的一端与固定轴9两端孔轴配合连接。具体地,调节丝杆轴11与固定轴9孔位连接,所述调节丝杆轴11上、且位于固定轴9外圆侧壁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设置在调节丝杆轴11上,转动调节丝杆轴11,固定轴9前后移动。所述固定轴9外围转动设置所述定位滚筒16,定位滚筒16能够相对于固定轴9转动。固定轴9通过调节丝杆轴11固定在机架基体10上,调节丝杆轴11与丝套座13为螺纹配合,丝杆轴11与轴9为孔轴限位配合,通过旋转调节丝杆轴11,实现定位滚筒16沿调节丝杆轴11线方向移动调节的功能,从而调节定位滚筒16与机架基体10之间的距离。工作时,由于定位滚筒16的外圆紧贴待加工方桩侧壁8,故可以调节挖掘部件旋转切削的切削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丝杆轴11远离所述固定轴9的一端设置锁紧螺母12,通过所述锁紧螺母12锁紧固定调节丝杆轴11,从而进一步将调节丝杆轴11与丝套座13固定,防止工作时调节丝杆轴11与丝套座13之间发生松动。
进一步的,定位滚筒16与固定轴9的具体连接方式:所述定位滚筒16两端通过轴承15与所述固定轴9连接,所述固定轴9圆周侧壁上且位于定位滚筒16两端设置有轴向定位圈14。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方桩钻头,包括上文描述的一种方桩钻头的定位部件,对于定位部件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机架基体10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挖掘部件,所述第一挖掘部件与所述定位部件位于所述机架基体10的同一侧壁上,所述第一挖掘部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的驱动轴23,所述驱动轴23两端均通过轴承15连接有第一挖掘轮体21,所述第一挖掘轮体21上设置有多个挖掘元件1。所述机架基体10上远离所述定位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7,使施工作业中的方桩钻头具有更大的贴向待加工方桩侧壁8的附着力,增加方桩钻头贴紧待切削表面的趋势。
机架基体1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方头2,通过连接方头2与外部执行设备连接,此处外部执行设备为旋挖钻机,使方桩钻头在方桩深孔内整体上下移动。连接方头2与机架基体10的上端设置有加强筋3,加强连接方头2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驱动的第一主动皮带轮17,以及设置在驱动轴23上的第一从动皮带轮19,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17与第一从动皮带轮19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皮带18连接。动力源可以为电机4、电机4和减速机的组合、发电机4等。优选电机4和减速机的组合,机架基体10远离定位部件的另一侧壁上焊接有钢板,钢板上安装电机4和减速机。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驱动轴23为变径大小的连接轴,即驱动轴23包括中间段直径较大的粗轴,左右两段直径较小的细轴。两第一挖掘轮体21分别设置在直径较小的左右两段上,第一从动皮带轮19设置在其中一细轴上且靠近粗轴的端部处。具体地,所述机架基体10侧壁上且位于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下方设置有第一挖掘部件安装工位6,第一挖掘部件安装工位6处固定设置有两第一支座20,两第一支座20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驱动轴23两端穿过连接孔与第一挖掘轮体21连接。第一支座20的连接孔内设置轴承15,第一支座20通过轴承15与驱动轴23连接。驱动轴23外圆周侧壁上、第一挖掘轮体21与第一支座20之间设置有定位圈26,定位圈26与第一支座2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4。其中一个第一支座20一端紧挨第一从动皮带轮19设置,该第一支座20与第一从动皮带轮1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4,且密封圈24外设置有密封圈安装盖25。另一个第一支座20一端紧挨粗轴设置,该第一支座20与粗轴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4,且密封圈24外设置有密封圈安装盖25。通过设置密封圈24,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轴承15内。两第一挖掘轮体21远离粗轴的一端设置有端盖22,通过锁紧螺钉或固定螺栓将端盖22与驱动轴23固定。
更优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架基体10同一侧壁上设置有两组定位部件,所述机架基体10同一侧壁上、两所述定位部件之间设置第一挖掘部件、第二挖掘部件,第一挖掘部件位于第二挖掘部件上方。所述第二挖掘部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的传动轴30,所述传动轴30圆周侧壁通过轴承15设置有第二挖掘轮体31,所述第一挖掘轮体21上设置有多个挖掘元件1。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方桩侧壁8整面的有效挖掘,所述第二挖掘轮体31的挖掘长度与两第一挖掘轮体21的挖掘长度在竖直方向均部分重合。需要说明的是,挖掘长度指的是挖掘轮体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了挖掘元件1的长度。如图3所示,L1、L2为第一挖掘轮体21的挖掘长度,L3为第二挖掘轮体31的挖掘长度,d1、d2为第一挖掘轮体21的挖掘长度与两第二挖掘轮体31的挖掘长度的重合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驱动的第二主动皮带轮27,以及设置在传动轴30上的第二从动皮带轮29,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27与第二从动皮带轮29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皮带28连接。动力源可以为电机4、电机4和减速机的组合、发电机4等。优选电机4和减速机的组合,机架基体10远离定位部件的另一侧壁上焊接有钢板,钢板上安装电机4和减速机。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机架侧壁上设置有两第二支座33,两第二支座33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传动轴30两端圆周侧壁上设置轴承15,通过轴承15实现传动轴30与第二支座33的连接。第二挖掘轮体31设置在两第二支座33之间,第二挖掘轮体31一端、传动轴30圆周侧壁上设置密封圈24,密封圈24设置在第二轮体端部与第二支座33之间,密封圈24外围设置密封圈安装盖25。第二挖掘轮体31另一端设置第二从动皮带轮29,第二从动皮带轮29两端且位于传动轴30外围均设置定位隔圈34;第二从动皮带轮29远离第二挖掘轮体31的一端通过密封圈24、密封圈24安装盖与另一个第二支座33连接。传动轴30两端还设置有轴端挡圈35,轴端挡圈35设置在连接孔内,轴端挡圈35远离传动轴30的另一侧且位于连接孔内设置有密封端盖32。
传动轴30上各零部件通过轴两端的轴端挡圈35拉紧定位,实现有效消除间隙和定位连接的作用。传动轴30上各个轴承15两端均设置密封圈24,有效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轴承15内部,损坏轴承15使用寿命。传动轴30上各零件通过轴端端盖22进行锁紧定位于轴承15内圈,轴承15外圈通过端盖22定位于第二支座33上,这样机架基体10、第二支座33、传动轴30通过轴承15有效连接成框架式结构,增加了挖掘部件自身的稳定性,有效消除第二挖掘轮体31的旋转间隙,减少挖掘部件的切削波动,增加切削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进一步的,挖掘元件1在第一挖掘轮体21、第二挖掘轮体31上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挖掘元件1为现有技术,可以为硬质合金,也可以为其他硬质具有切削能力的凸起。挖掘元件1在挖掘轮体圆周侧壁上的设置方式可以为规格布置,也可以为非规则布置。
如图9所示,为了增加单个挖掘元件1切削点的切削力,所述挖掘元件1的挖掘点正投影于挖掘轮体轴线上,各投影点间间距小于10mm。所述挖掘轮体圆周上同一母线上设置所述挖掘元件1的数量不超过5个。挖掘元件1沿圆周轴向需密集分布,且各切削点在同一母线上的数量要少,以减小受力点数量来增大单个切削点的切削力,且挖掘轮体圆周旋转一圈后,可实现切削母线处整线切削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变型、修改、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基体(10),所述机架基体(1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定位滚筒(16),所述定位滚筒(16)轴线方向与挖掘部件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定位滚筒(16)的定位工作面紧贴方桩侧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基体(10)上设置有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所述定位滚筒安装工位(5)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机架基体(10)通过所述调节机构与定位滚筒(16)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定位滚筒(16)与所述机架基体(10)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基体(10)上的两丝套座(13),两所述丝套座(13)内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轴(11),两所述调节丝杆轴(11)一端与固定轴(9)轴孔配合连接,所述固定轴(9)外围转动设置所述定位滚筒(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轴(11)远离所述固定轴(9)的一端设置锁紧螺母(12),通过所述锁紧螺母(12)锁紧固定调节丝杆轴(11);
或者,所述定位滚筒(16)两端通过轴承(15)与所述固定轴(9)连接,所述固定轴(9)圆周侧壁上且位于定位滚筒(16)两端设置有轴向定位圈(14)。
5.一种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部件,所述机架基体(10)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挖掘部件,所述第一挖掘部件与所述定位部件位于所述机架基体(10)同一侧,所述第一挖掘部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的驱动轴(23),所述驱动轴(23)两端均通过轴承(15)连接有第一挖掘轮体(21),所述第一挖掘轮体(21)上设置有多个挖掘元件(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基体(10)同一侧壁上设置有两组定位部件,所述机架基体(10)同一侧壁上、两所述定位部件之间设置第一挖掘部件、第二挖掘部件,所述第二挖掘部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的传动轴(30),所述传动轴(30)圆周侧壁通过轴承(15)连接有第二挖掘轮体(31),所述第一挖掘轮体(21)上设置有多个挖掘元件(1);所述机架基体(10)上远离所述定位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挖掘轮体(31)的挖掘长度与两第一挖掘轮体(21)的挖掘长度在竖直方向均部分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驱动的第一主动皮带轮(17),以及设置在驱动轴(23)上的第一从动皮带轮(19),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17)与第一从动皮带轮(19)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皮带(18)连接;
或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驱动的第二主动皮带轮(27),以及设置在传动轴(30)上的第二从动皮带轮(29),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27)与第二从动皮带轮(29)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皮带(2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元件(1)的挖掘点正投影于挖掘轮体轴线上,各投影点间间距小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轮体圆周上同一母线上设置所述挖掘元件(1)的数量不超过5个。
CN202320585024.2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Active CN219650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5024.2U CN219650299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5024.2U CN219650299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0299U true CN219650299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5024.2U Active CN219650299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0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08470A1 (zh) 水泥土搅拌桩打桩机的活动式钻杆
KR102095678B1 (ko) Tbm용 프로브 드릴 어셈블리
CN110056361B (zh) 一种超深地层盾构进出洞加固方法
CN219650299U (zh) 一种定位部件及方桩钻头
CN102787801B (zh) 一种冲击式打孔机
CN114016895B (zh) 用于微型桩成孔的模块化组装式钻机
CN114109254B (zh) 模块化旋挖钻机的转运方法
CN110847170B (zh) 旋转式打桩设备及打桩方法
CN210105743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维护积水区排水井开掘装置
CN218991484U (zh) 一种挤密型深钻cfg桩机的动力头
CN108412518B (zh) 一种具有定向定层注浆功能的双套筒钻杆及其施工方法
CN117685002A (zh) 超前钻机设备和盾构机
CN216922169U (zh) 用于隧道的可调式支撑装置
KR102138893B1 (ko) 스프링을 포함하는 탈부착 바이브로 함마 및 이를 이용한 천공 및 지반 보강 시공 방법
JP4206011B2 (ja) 地盤掘削方法
JP4714060B2 (ja) 掘削機および掘削システム
CN221277660U (zh) 组合式方桩钻头
CN112696151A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地基钻孔设备
CN217681587U (zh) 方桩钻头和旋挖钻机
CN222874959U (zh) 一种链臂安装总成及链臂锯
CN105421356A (zh) T形插扣桩搅拌钻机
CN221119837U (zh) 一种可调式旋挖装置
CN214116753U (zh) 一种地墙槽开挖装置
CN219033214U (zh) 一种用于smw工法桩施工的导向装置
CN220706343U (zh) 一种竖井掘进机震动式减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