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6629U - 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46629U CN219646629U CN202320477905.2U CN202320477905U CN219646629U CN 219646629 U CN219646629 U CN 219646629U CN 202320477905 U CN202320477905 U CN 202320477905U CN 219646629 U CN219646629 U CN 2196466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ant
- plate
- speed
- main cas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4443 Ricin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89 isoki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118 muscle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9816 Muscle tight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220 muscl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包括主机箱、安装在主机箱下端的支撑件、安装在主机箱上的升降驱动装置和具有等速训练功能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多方向等速训练的等速驱动器,且等速驱动器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的等速驱动器驱动端连接有转接头,其中转接头方便等速驱动器装配等速训练用辅件;其中支撑件用于保障主机箱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申请通过在主机箱的下端设置支撑件使主机箱在使用过程中有高稳定性,进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本申请还通过设置升降装置装配可换向的等速驱动器,使等速驱动器实现多方向等速训练,同时等速驱动器调整的方向精准可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速训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等速训练技术是一种肌肉功能训练的治疗技术。通过设定运动速度使相应的关节运动,使用者不论肌肉收缩的大小,肢体始终在预定的速度下进行匀速运动,其中运动速度不随肌肉张力大小改变而改变的一种运动。不进行自主控制的情况下,等速运动时肌肉收缩具有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的特点。
现有的等速训练装置需要提前对设备进行训练高度、训练角度和训练速度等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控制,且调整方式复杂,也导致使用者不能持续进行多方位等速训练,由此提出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等速训练装置在训练过程中无法换向和高度调整的问题,由此提出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包括主机箱、安装在主机箱下端的支撑件、安装在主机箱上的升降驱动装置和具有等速训练功能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多方向等速训练的等速驱动器,且等速驱动器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的等速驱动器驱动端连接有转接头。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固定在主机箱的前端,且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主机箱上的后壳体、安装在后壳体前端的前端盖、安装在后壳体和前端盖之间的驱动丝杠和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导轨,所述的导轨上连接有升降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导轨上的限位滚轮和用于固定限位滚轮的位置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和驱动丝杠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限位滚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驱动丝杠的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第二连接板的第一连接板和连接在第一连接板另一端面的折弯板,所述的折弯板呈U形结构,且一侧面安装有等速驱动器,另一侧面安装有用于改变等速驱动器的方向的转向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转向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折弯板一侧的侧端盖、设置在侧端盖内部的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等速驱动器转动的减速器,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折弯板相互固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主机箱的上端还安装有具有多自由度的多关节支臂,所述的多关节支臂的端部铰接有显示等速训练参数的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固定在主机箱下端的底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底板的前端连接有提高主机箱稳定性的角板。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脚轮。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件还包括用于安装脚轮的脚轮支座、安装在主机箱1内部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一支座、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二支座、铰接在第二支座上的伸缩件、铰接在伸缩件一端的弧形连接板、铰接在弧形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杆、铰接在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弧形连接板的把手,所述的把手贯穿设置在主机箱的后端,且把手还铰接在第一支座上;所述的第一支座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用于安装脚轮支座;所述的脚轮支座的上方设置有顶动脚轮支座下移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杆铰接在第一支座上,其中第一支座并排设置,且第一支座固定在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的弧形连接板上还连接有用于限制把手转动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的伸缩件为气弹簧。
有益效果:通过操作显示器展示的相关参数,使处于工作状态中的升降装置进行高度调整,同时等速驱动器的训练方向随之进行调整,且转接头的旋转速度相应进行调整,进而使处于等速训练状态中的使用者不需要停止训练,也能实现多方向等速训练和不同高度的等速训练;本技术方案不仅仅使等速训练设备可提前预设其工作位置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多方位的等速训练,进而提高等速训练的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机箱的下端设置支撑件使主机箱在使用过程中有高稳定性,同时支撑件的下方可设置高度可升降的脚轮使主机箱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A-A处剖视图。
图例说明:
1、主机箱;2、升降驱动装置;20、前端盖;21、后壳体;22、导轨;23、驱动丝杠;3、转向驱动装置;30、侧端盖;31、驱动蜗杆;32、第一驱动电机;33、涡轮;4、折弯板;41、等速驱动器;42、转接头;43、连接件;431、第一连接板;432、第二连接板;4321、限位滚轮;5、显示器;6、多关节支臂;7、支撑件;71、把手;72、第一支座;73、安装板;741、弧形连接板;742、挡板;751、脚轮支座;752、脚轮;753、第一连接杆;754、伸缩件;76、第二连接杆;77、第二支座;78、底板;781、角板。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包括主机箱1、安装在主机箱1下端的支撑件7、安装在主机箱1前端的升降驱动装置2和用于等速训练功能的升降装置8,支撑件7用于支撑主机箱1,且防止主机箱1的工作中出现倾倒现象;
所述的支撑件7包括固定在主机箱1下端的底板78,所述的底板78的前端连接有提高主机箱1稳定性的角板781,所述的角板781和底板78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且角板781呈对称分布;底板78结合角板781防止主机箱1的前端出现倾倒的现象;
所述的支撑件7还包括设置在底板78上的脚轮752,通过在底板78上设置一定高度的脚轮752方便移动主机箱1;
所述的主机箱1的上端还安装有具有多自由度的多关节支臂6,所述的多关节支臂6的端部铰接有用于调控等速训练参数的显示器5,其中通过改变显示器5展示的等速训练参数使等速驱动器41实现多方位训练;
所述的显示器5位于升降驱动装置2的一侧;
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2还包括安装在主机箱1上的后壳体21和安装在后壳体21前端的前端盖20,其中后壳体21和前端盖20均为折弯结构;
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2还包括驱动丝杠23和具有限位功能的导轨22,所述的导轨2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导轨22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的导轨22位于驱动丝杠23的一侧,导轨22的传动面呈对称分布;当导轨22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导轨22均分布在驱动丝杠23的一侧或两个导轨分布在驱动丝杠23的两侧;当导轨22的数量超过两个时,多个导轨按需求进行分布;
所述的驱动丝杠23和导轨22均安装在后壳体21和前端盖20之间,且竖直固定设置;
所述的导轨22上连接有升降装置8,其中升降装置8包括具有多方向等速训练的等速驱动器41,其中升降驱动装置2带动升降装置8运动;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导轨22上的限位滚轮4321和用于固定限位滚轮4321的位置的连接件43,所述的限位滚轮4321和导轨22的尺寸相匹配,其中限位滚轮4321安装在平稳升降的连接件43上;
其中限位滚轮43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导轨22的数量为一个,其中数量至少为两个的限位滚轮4321呈对称分布,且抵接在导轨22的传动面上;当导轨22的数量为两个,数量至少为两个的限位滚轮4321分别抵接在两个导轨22上;
其中限位滚轮4321在导轨22上以滚动的方式上下移动,限位滚轮4321和导轨22的接触面的形状根据产品需求确定;
所述的驱动丝杠23上还连接有升降装置8,所述的升降装置8包括连接驱动丝杠23上的连接件43,所述的连接件43用于安装具有转向功能的等速驱动器41,其中等速驱动器41用于等速肌力康复训练;通过导轨22和限位滚轮4321的配合使升降装置8平稳上下运动,且不会出现限位滚轮4321和导轨22脱离的现象;
所述的连接件43包括第二连接板432和第一连接板431,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31连接第二连接板432,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31和第二连接板432为一体连接、相互铰接或可拆卸连接;其中驱动丝杠23和导轨22均贯穿连接件43的上下端,即驱动丝杠23和导轨22贯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431和第二连接板432之间;当第一连接板431和第二连接板432为铰接时,方便对安装在第一连接板431上的限位滚轮4321进行维护;
所述的连接件43还包括连接在第一连接板431另一端面的折弯板4,所述的折弯板4和第一连接板431为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折弯板4呈U形结构,且一侧面安装有等速驱动器41,所述的等速驱动器41用于等速肌力训练;
所述的折弯板4的另一侧面安装有转向驱动装置3,即当连接件43和折弯板4为一体连接时,转向驱动装置3设置在连接件43的一侧;
所述的转向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2和驱动等速驱动器41转动的减速器,所述的减速器包括驱动蜗杆31和驱动等速驱动器41转动角度的涡轮33;其中第一驱动电机32和折弯板4相互固定设置,第一驱动电机32带动驱动蜗杆31转动,驱动蜗杆31啮合传动涡轮33,涡轮33驱动等速驱动器41进行指定角度转动,使等速驱动器41的整机实现多角度调整,其中等速驱动器41可实现圆周转动;
所述的转向驱动装置3还包括尺寸和折弯板4相适配的侧端盖30,所述的侧端盖30固定在折弯板4上,且第一驱动电机位于侧端盖30的内部;
所述的等速驱动器41的驱动端安装有转接头42,且转接头42用于装配用于等速训练的辅件;
所述的等速驱动器4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转接头42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主机箱1的前端经升降驱动装置2安装等速驱动器41,其中主机箱1的底端通过设置在底板78前端的角板781,使主机箱1的前端可安装重物,在本实施例中重物包括等速驱动器41。
其中升降驱动装置2采用常规的驱动丝杠,但升降驱动装置2还通过在连接件43上设置与导轨22相适配的限位滚轮4321,用于提高连接件43的升降稳定性,同时使连接件43按指定方向进行升降运动;
其中连接件43和前端盖20的尺寸、形状相适配,进一步提高连接件43在升降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其中折弯板4的侧端还设置有转向驱动装置3,使设置在折弯板4上的等速驱动器41实现多角度调整。
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显示器5展示的相关参数,使处于工作状态中的升降装置进行高度调整,同时等速驱动器41的训练方向进行调整,转接头42的旋转速度相应进行调整,进而使处于等速训练状态中的使用者不需要停止训练,也能实现多方向等速训练和不同高度的等速训练。
实施例2
参考图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支撑件7还具有升降功能,所述的支撑件7还包括用于安装脚轮752的脚轮支座751、安装在主机箱1内部的安装板73、安装在安装板73上的第一支座72、安装在底板78上的第二支座77、铰接在第二支座77上的伸缩件754、铰接在伸缩件754一端的弧形连接板741、铰接在弧形连接板741上的第一连接杆753、铰接在第一连接杆753上的第二连接杆76和固定连接弧形连接板741的把手71;
所述的把手71贯穿设置在主机箱1的后端;
所述的把手71和弧形连接板741同角度转动,把手71带动弧形连接板741转动,所述的把手71还铰接在第一支座72上;
所述的第一支座7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第一支座72用于安装脚轮支座751,其中脚轮支座751的上方设置有顶动脚轮支座751下移的第二连接杆76;
所述的第二连接杆76铰接在第一支座72上,且第一支座72并排设置,且设置在脚轮752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支座72固定在安装板73的上方,安装板73位于底板78的上方;
所述的弧形连接板74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把手71转动的挡板742;
所述的挡板742和弧形连接板741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
所述的伸缩件754为气弹簧、电动伸缩杆和气动伸缩杆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件754为气弹簧,即所述的气弹簧754的一端铰接在弧形连接板741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支座77上;
所述的气弹簧位于第一连接杆753的下方,且气弹簧754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杆753。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753的一端也铰接在弧形连接板741上,通过控制把手71下压带动第一连接杆753移动,第一连接杆753带动第二连接杆76转动,并使第二连接杆76的下端顶动脚轮支座751下移,同时气弹簧根据弧形连接板的弧度确定其处于拉伸或收缩状态;第一连接杆753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本实施例中的主机箱1的下端设置有具有升降功能的脚轮752使主机箱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底板78直接抵接在指定位置处,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升降功能的脚轮752的升降方式采用多连杆结构,且在多连杆结构中增设伸缩件,有效防止出现机箱急剧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箱(1)、安装在主机箱(1)下端的支撑件(7)、安装在主机箱(1)上的升降驱动装置(2)和具有等速训练功能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8)包括具有多方向等速训练的等速驱动器(41),且等速驱动器(41)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的等速驱动器(41)驱动端连接有转接头(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2)固定在主机箱(1)的前端,且升降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主机箱(1)上的后壳体(21)、安装在后壳体(21)前端的前端盖(20)、安装在后壳体(21)和前端盖(20)之间的驱动丝杠(23)和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导轨(22),所述的导轨(22)上连接有升降装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8)包括安装在导轨(22)上的限位滚轮(4321)和用于固定限位滚轮(4321)的位置的连接件(43),所述的连接件(43)和驱动丝杠(23)连接;所述的限位滚轮(43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43)包括用于连接驱动丝杠(23)的第二连接板(432)、用于连接第二连接板(432)的第一连接板(431)和连接在第一连接板(431)另一端面的折弯板(4),所述的折弯板(4)呈U形结构,且一侧面安装有等速驱动器(41),另一侧面安装有用于改变等速驱动器(41)的方向的转向驱动装置(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驱动装置(3)包括安装在折弯板(4)一侧的侧端盖(30)、设置在侧端盖(30)内部的第一驱动电机(32)和驱动等速驱动器(41)转动的减速器,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32)和折弯板(4)相互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箱(1)的上端还安装有具有多自由度的多关节支臂(6),所述的多关节支臂(6)的端部铰接有用于调整等速训练参数的显示器(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7)包括固定在主机箱(1)下端的底板(78),所述的底板(78)的前端连接有提高主机箱(1)稳定性的角板(7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7)还包括设置在底板(78)上的脚轮(7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7)还包括用于安装脚轮(752)的脚轮支座(751)、安装在主机箱(1)内部的安装板(73)、安装在安装板(73)上的第一支座(72)、安装在底板(78)上的第二支座(77)、铰接在第二支座(77)上的伸缩件(754)、铰接在伸缩件(754)一端的弧形连接板(741)、铰接在弧形连接板(741)上的第一连接杆(753)、铰接在第一连接杆(753)上的第二连接杆(76)以及固定连接弧形连接板(741)的把手(71),所述的把手(71)贯穿设置在主机箱(1)的后端,且把手(71)还铰接在第一支座(72)上;所述的第一支座(7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用于安装脚轮支座(751);所述的脚轮支座(751)的上方设置有顶动脚轮支座(751)下移的第二连接杆(76);所述的第二连接杆(76)铰接在第一支座(72)上,其中第一支座(72)并排设置,且第一支座(72)固定在安装板(73)的上方;所述的弧形连接板(741)上还连接有用于限制把手(71)转动的挡板(7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等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件(754)为气弹簧、电动伸缩杆和气动伸缩杆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7905.2U CN219646629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77905.2U CN219646629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46629U true CN219646629U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7855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77905.2U Active CN219646629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46629U (zh) |
-
2023
- 2023-03-14 CN CN202320477905.2U patent/CN2196466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646629U (zh) | 一种等速训练装置 | |
CN109230531A (zh) | 翻转装置 | |
CN212960663U (zh) | 一种信息化教学投影装置 | |
CN215111572U (zh) | 一种便于展示用的显示器 | |
CN211059680U (zh) | 一种用于电子电器的稳定性试验台 | |
CN210998822U (zh) | 一种机器人维护车 | |
CN115405805A (zh) | 一种安全防护结构(电力工程作业用) | |
CN219469704U (zh) | 一种便携式医用制氧机 | |
CN220030571U (zh) | 一种手机遥控拉坯机 | |
CN219550154U (zh) | 一种大数据展示平台 | |
CN220384582U (zh) | 一种多功能绘图桌 | |
CN221481426U (zh) | 一种移动配重式模板防倾装置 | |
CN219596508U (zh) | 一种搅拌角度调节装置 | |
CN218641457U (zh) | 一种可自动移动的液晶面板高阻测定机 | |
CN214723775U (zh) | 一种pt手车装配载具 | |
CN216731828U (zh) | 一种开关站用巡检机器人 | |
CN215891760U (zh) | 一种文化传媒宣传用可移动投影装置 | |
CN222335020U (zh) | 一种可调节升降及角度的显示器支架 | |
CN214147317U (zh) | 一种实时音视频用远程自动控制装置 | |
CN220618278U (zh) |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用辅助设备 | |
CN220475485U (zh) | 一种可移动电机工装 | |
CN22134623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支架 | |
CN221490189U (zh) | 一种手术台车及手术机器人系统 | |
CN219874666U (zh) | 一种便捷移动的变电站支架及其移动变电站 | |
CN221596544U (zh) | 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维护保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