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0277U - 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40277U CN219640277U CN202320999522.1U CN202320999522U CN219640277U CN 219640277 U CN219640277 U CN 219640277U CN 202320999522 U CN202320999522 U CN 202320999522U CN 219640277 U CN219640277 U CN 2196402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gas
- fixedly connected
- gas
- organic waste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9000010815 organ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94 chemical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88 tox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419 toxicity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包括吸收箱本体,所述吸收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室,所述吸收箱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内部设置有高温箱,所述高温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燃烧瓶,所述燃烧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火焰喷头,所述燃烧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棉,所述定位环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且所述螺栓延伸至高温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火焰喷头点燃产生火焰,火焰通过高温管进入废气室的内部,进而能够对废气室内部的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对气体中的可燃物和可燃气进行焚烧,进而防止气体排出后出现易燃现象,降低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是气态污染物的一部分,是来自各个行业所排放的化工废气、含氟含苯废气、气态碳氢化合物、恶臭气体等,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和处理难度大的特点。
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698041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顶部设有箱盖,箱盖与箱体通过螺栓连接,箱体一侧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与箱体通过黏合剂粘接,进风管顶部设有进风开闭单元,进风开闭单元与进风管通过螺栓连接,进风管一端设有有机废气处理器,有机废气处理器与箱体通过螺钉连接;达到了废气处理彻底和可以随时检测废气处理质量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有机废气吸收箱虽然能够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等处理,但是废气内部的可燃气体和可燃杂质仍然残留在废气的内部通过吸收箱排出,这些可燃气体和可燃杂质与明火接触后,将会爆燃,进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具有能够对可燃气体和可燃杂质进行处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包括吸收箱本体,所述吸收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室,所述吸收箱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内部设置有高温箱,所述高温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燃烧瓶,所述燃烧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火焰喷头,所述燃烧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棉,所述定位环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且所述螺栓延伸至高温箱的内部,所述废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温管,所述高温管的内部设置有阀体,所述吸收箱本体与废气室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所述高温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通过废气室进行储存,高温箱内部的燃烧瓶通过定位环进行固定,将定位环安装至燃烧瓶的外部,之后将螺栓螺纹连接至定位环和高温箱的内部,进而能够将燃烧瓶在高温箱的内部进行定位,由于高温箱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使得滑轮在地面上进行滑动,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高温箱通过豁口延伸至吸收箱本体的内部,此时火焰喷头将会与高温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工作人员打开阀体,燃烧瓶的内部设置有燃烧材料,进而能够对火焰喷头提供火种,火焰喷头点燃产生火焰,火焰通过高温管进入废气室的内部,进而能够对废气室内部的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对气体中的可燃物和可燃气进行焚烧,进而防止气体排出后出现易燃现象,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箱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吸收箱本体的内部,此过程中,启动第一风机,增加气体流动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架,且所述第一风机活动安装在风机架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风机通过风机架固定与进气管的内部,进而提升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在燃烧后进行排出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气泵,由于第一排气管延伸至吸收箱本体的外部,使得废气室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气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气泵,使得第二气泵将废气室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筒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格栅,所述出气筒延伸至排气格栅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筒设置在废气室的顶部,且出气筒被排气格栅覆盖,进而使得气体能够进入排气格栅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格栅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网,所述活性炭网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穿过排气格栅内部的活性炭网中,通过活性炭网内部的活性炭对气体内部的杂质进行吸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格栅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气格栅在排出气体时,启动第二风机能够增加气体排出的速率,防护网罩防止第二风机内部落入灰尘,进而使得本装置在对气体排出时,通过两种方法排出气体,增加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风机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二风机两两间的间距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个第二风机的设置,能够提升气体的排气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滑轮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滑轮分别设置在高温箱底部的四角处,增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收箱本体、废气室、高温箱、燃烧瓶、火焰喷头、定位环、防护棉、螺栓、高温管、阀体、隔热层、滑轮架和滑轮之间的设置,废气通过废气室进行储存,高温箱内部的燃烧瓶通过定位环进行固定,将定位环安装至燃烧瓶的外部,之后将螺栓螺纹连接至定位环和高温箱的内部,进而能够将燃烧瓶在高温箱的内部进行定位,由于高温箱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使得滑轮在地面上进行滑动,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高温箱通过豁口延伸至吸收箱本体的内部,此时火焰喷头将会与高温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工作人员打开阀体,燃烧瓶的内部设置有燃烧材料,进而能够对火焰喷头提供火种,火焰喷头点燃产生火焰,火焰通过高温管进入废气室的内部,进而能够对废气室内部的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对气体中的可燃物和可燃气进行焚烧,进而防止气体排出后出现易燃现象,降低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气泵、第一排气管、出气筒、第二气泵、排气格栅、活性炭网、第二风机和防护网罩之间的设置,气体在燃烧后进行排出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气泵,由于第一排气管延伸至吸收箱本体的外部,使得废气室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管排出,启动第二气泵,使得第二气泵将废气室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筒排出,出气筒设置在废气室的顶部,且出气筒被排气格栅覆盖,进而使得气体能够进入排气格栅的内部,气体穿过排气格栅内部的活性炭网中,通过活性炭网内部的活性炭对气体内部的杂质进行吸附,排气格栅在排出气体时,启动第二风机能够增加气体排出的速率,防护网罩防止第二风机内部落入灰尘,进而使得本装置在对气体排出时,通过两种方法排出气体,增加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收箱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气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箱本体;2、废气室;3、高温箱;4、燃烧瓶;5、火焰喷头;6、定位环;7、防护棉;8、螺栓;9、高温管;10、阀体;11、隔热层;12、滑轮架;13、滑轮;14、进气管;15、第一风机;16、风机架;17、第一气泵;18、第一排气管;19、出气筒;20、第二气泵;21、排气格栅;22、活性炭网;23、第二风机;24、防护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包括吸收箱本体1,吸收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室2,吸收箱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豁口,豁口的内部设置有高温箱3,高温箱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燃烧瓶4,燃烧瓶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火焰喷头5,燃烧瓶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6,定位环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棉7,定位环6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8,且螺栓8延伸至高温箱3的内部,废气室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温管9,高温管9的内部设置有阀体10,吸收箱本体1与废气室2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11,高温箱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架12,滑轮架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13,废气通过废气室2进行储存,高温箱3内部的燃烧瓶4通过定位环6进行固定,将定位环6安装至燃烧瓶4的外部,之后将螺栓8螺纹连接至定位环6和高温箱3的内部,进而能够将燃烧瓶4在高温箱3的内部进行定位,由于高温箱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13,使得滑轮13在地面上进行滑动,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高温箱3通过豁口延伸至吸收箱本体1的内部,此时火焰喷头5将会与高温管9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工作人员打开阀体10,燃烧瓶4的内部设置有燃烧材料,进而能够对火焰喷头5提供火种,火焰喷头5点燃产生火焰,火焰通过高温管9进入废气室2的内部,进而能够对废气室2内部的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对气体中的可燃物和可燃气进行焚烧,进而防止气体排出后出现易燃现象,降低安全隐患,吸收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15,废气通过进气管14进入吸收箱本体1的内部,此过程中,启动第一风机15,增加气体流动速率,进气管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架16,且第一风机15活动安装在风机架16的内部,第一风机15通过风机架16固定与进气管14的内部,进而提升稳定性,废气室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17,第一气泵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管18,气体在燃烧后进行排出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气泵17,由于第一排气管18延伸至吸收箱本体1的外部,使得废气室2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管18排出,废气室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筒19,出气筒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泵20,启动第二气泵20,使得第二气泵20将废气室2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筒19排出,吸收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格栅21,出气筒19延伸至排气格栅21的内部,出气筒19设置在废气室2的顶部,且出气筒19被排气格栅21覆盖,进而使得气体能够进入排气格栅21的内部,排气格栅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网22,活性炭网22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气体穿过排气格栅21内部的活性炭网22中,通过活性炭网22内部的活性炭对气体内部的杂质进行吸附,排气格栅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23,第二风机2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罩24,排气格栅21在排出气体时,启动第二风机23能够增加气体排出的速率,防护网罩24防止第二风机23内部落入灰尘,进而使得本装置在对气体排出时,通过两种方法排出气体,增加灵活性,第二风机2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第二风机23两两间的间距均相等,通过三个第二风机23的设置,能够提升气体的排气速率,滑轮1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滑轮13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四个滑轮13分别设置在高温箱3底部的四角处,增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废气通过废气室2进行储存,高温箱3内部的燃烧瓶4通过定位环6进行固定,将定位环6安装至燃烧瓶4的外部,之后将螺栓8螺纹连接至定位环6和高温箱3的内部,进而能够将燃烧瓶4在高温箱3的内部进行定位,由于高温箱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13,使得滑轮13在地面上进行滑动,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高温箱3通过豁口延伸至吸收箱本体1的内部,此时火焰喷头5将会与高温管9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工作人员打开阀体10,燃烧瓶4的内部设置有燃烧材料,进而能够对火焰喷头5提供火种,火焰喷头5点燃产生火焰,火焰通过高温管9进入废气室2的内部,进而能够对废气室2内部的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对气体中的可燃物和可燃气进行焚烧,进而防止气体排出后出现易燃现象,降低安全隐患,气体在燃烧后进行排出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气泵17,由于第一排气管18延伸至吸收箱本体1的外部,使得废气室2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管18排出,启动第二气泵20,使得第二气泵20将废气室2内部的气体通过出气筒19排出,出气筒19设置在废气室2的顶部,且出气筒19被排气格栅21覆盖,进而使得气体能够进入排气格栅21的内部,气体穿过排气格栅21内部的活性炭网22中,通过活性炭网22内部的活性炭对气体内部的杂质进行吸附,排气格栅21在排出气体时,启动第二风机23能够增加气体排出的速率,防护网罩24防止第二风机23内部落入灰尘,进而使得本装置在对气体排出时,通过两种方法排出气体,增加灵活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包括吸收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室(2),所述吸收箱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内部设置有高温箱(3),所述高温箱(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燃烧瓶(4),所述燃烧瓶(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火焰喷头(5),所述燃烧瓶(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6),所述定位环(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棉(7),所述定位环(6)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8),且所述螺栓(8)延伸至高温箱(3)的内部,所述废气室(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温管(9),所述高温管(9)的内部设置有阀体(10),所述吸收箱本体(1)与废气室(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11),所述高温箱(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架(12),所述滑轮架(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架(16),且所述第一风机(15)活动安装在风机架(16)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室(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17),所述第一气泵(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管(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室(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筒(19),所述出气筒(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泵(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格栅(21),所述出气筒(19)延伸至排气格栅(2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格栅(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网(22),所述活性炭网(22)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格栅(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23),所述第二风机(2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罩(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2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二风机(23)两两间的间距均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滑轮(13)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99522.1U CN219640277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99522.1U CN219640277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40277U true CN219640277U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2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99522.1U Active CN219640277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40277U (zh) |
-
2023
- 2023-04-28 CN CN202320999522.1U patent/CN2196402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640277U (zh) | 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 |
CN108072036A (zh) | 一种垃圾燃烧设备 | |
CN207913462U (zh) | 吸附剂脱附再生回收装置 | |
CN211600778U (zh) | 一种废料燃烧室 | |
CN2276920Y (zh) | 用于储存易燃液体容器的防爆、灭火自动安全装置 | |
CN116223714A (zh) | 一种固态油气试验用的助燃装置 | |
CN210220202U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立式燃油气锅炉 | |
CN212982202U (zh) |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电梯门 | |
CN220819941U (zh) | 一种装饰装修材料防火性能检测仪 | |
CN207871840U (zh)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8839327U (zh) | 一种燃烧锅炉用排烟管处尾气过滤装置 | |
CN213454389U (zh) | 一种吸收式热泵溴化锂溶液进水后的在线提纯装置 | |
CN221975287U (zh) | 基于废气治理用的烟气排放管道 | |
CN2535566Y (zh) | 防爆柴油机 | |
CN216008656U (zh) | 防爆发动机冷却装置 | |
CN215863451U (zh) | 一种废气燃烧室装置 | |
CN206503626U (zh) | 一种消声器消焰结构 | |
CN213019741U (zh) | 一种点火装置 | |
CN213089831U (zh) | 一种工业废气的净化炉 | |
CN214334814U (zh) | 一种危险化学品易燃气体试验仪 | |
CN222034031U (zh) | 一种有机废气吸收箱 | |
CN214791890U (zh) | 一种环保型燃气锅炉 | |
CN219433289U (zh)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环保净化装置 | |
CN216653917U (zh)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
CN222230582U (zh) | 一种新型火星扑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