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9434U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29434U CN219629434U CN202320969337.8U CN202320969337U CN219629434U CN 219629434 U CN219629434 U CN 219629434U CN 202320969337 U CN202320969337 U CN 202320969337U CN 219629434 U CN219629434 U CN 219629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ssembly
- atomizer
- atomizing
- leakage preven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机头座体、隔热罩以及注水机构,所述隔热罩固定于所述机头座体,所述注水机构连接于所述机头座体且位于所述隔热罩的上方,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水箱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连接于所述隔热罩且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贯穿所述隔热罩并延伸至所述隔热罩下方,所述水箱沿所述机头组件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上方,且所述水箱和所述雾化器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本公开提供的注水机构用于向烹饪腔内补水,从而避免食材烹饪过程中失水过多,改善了食材的烹饪口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制作美食的烹饪器具也形形色色,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例如空气炸锅,在现代厨房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空气炸锅是通过将空气加热的方式,并且运用离心风扇将热风输送到与食物接触的位置,以对食物进行烹饪。
空气炸锅可以用于烹饪肉类,通常情况下,肉类在烹饪过程中失水较严重,导致烹饪完成后的熟肉比较干柴,食用口感较差。
目前通常在空气炸锅内放置用于容纳饮用水的水杯来实现烹饪过程中的食物补水,然而这种补水方式补充的水蒸汽粒径较大,导致补水均匀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能够向烹饪腔内均匀补水。
针对上述目的,本公开至少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头组件,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机头座体、隔热罩以及注水机构,所述隔热罩固定于所述机头座体,所述注水机构连接于所述机头座体且位于所述隔热罩的上方,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水箱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连接于所述隔热罩且所述雾化器的雾化出口贯穿所述隔热罩并延伸至所述隔热罩下方,所述水箱沿所述机头组件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上方,且所述水箱和所述雾化器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
本公开提供的注水机构用于向烹饪腔内补水,从而避免食材烹饪过程中失水过多,改善了食材的烹饪口感。进一步地,通过水箱设置于雾化器的上方,使得水箱内和雾化器内存在水压差,水箱内的水将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如无需额外设置泵体,以将水箱内的水泵入到雾化器内,简化了机头组件的结构,降低了机头组件的制造成本。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注水机构还包括防漏水组件,所述防漏水组件连接于所述机头座体,所述防漏水组件和所述水箱通过排气管连通,所述防漏水组件沿所述机头组件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上方,且所述防漏水组件所在位置沿所述机头组件的高度方向不低于所述水箱内液面所在位置,当所述防漏水组件中有水时,该防漏水组件关闭,以避免水通过该防漏水组件而溢出到注水机构之外,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支架和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内腔的雾化单元,所述雾化支架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口和所述雾化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雾化单元的两侧。如此使得水进入到雾化支架内腔,经雾化单元进行雾化之后才可以喷出,提高了雾化器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内腔且设置于所述雾化单元的朝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如此,在水进入雾化单元钱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雾化单元而使雾化单元堵塞,从而提高了雾化单元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管连接于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雾化单元的与所述雾化出口背离的一侧。如此设置,避免气体经进水管进入到雾化器内无法排出而增大雾化器内的压强,雾化器内压强过大,水箱内的水则无法顺利进入到雾化器内,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排气口,雾化器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口即使排出,水箱内的水能够顺利进入到雾化器,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进水口的开口沿所述机头组件的高度方向朝上开放,所述排气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进水口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在15°-75°之间,所述雾化出口的开口朝向同时垂直于所述排气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进水口的开口朝向。当排气口的开口朝向与进水口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大于75°时,夹角过大,排气口接近水平设置,位于雾化单元上游的水容易进入到排气口,进而影响了排气管的正常排气。当排气口的开口朝向与进水口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大于小于15°时,夹角过小,排气管的安装空间过小,增加了安装难度。
可选地,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导风扇,所述导风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头座体且沿所述机头组件的高度方向位于所述隔热罩的下方,所述雾化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导风扇的旋转方向,如此经雾化出口喷出的水雾能够快速融入到热风中,并随热风进入到烹饪腔内,提高了水雾的均匀性。
具体地,所述防漏水组件包括防漏支架和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防漏支架内腔的浮球,所述防漏支架设置有能够与外部连通的防漏架出口,所述浮球受水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使得在所述防漏支架内腔有水时,所述浮球封堵所述防漏架出口。如此设置,浮球受水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在通常情况下,防漏支架内腔未流入水,浮球主要受自身重力作用,当防漏支架内有气体时,气体可以向上推动浮球而泄压,在浮球自身重力作用下,浮球将保持支撑在防漏支架的下部。当在防漏支架内腔有水流入时,浮球的受到水向上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当防漏支架内腔液位上升时,浮球随之上浮而封堵防漏架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支架还设置有防漏架进口,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漏架进口,所述防漏架出口沿所述机头组件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防漏架进口的上方。
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和如上所述的机头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具有烹饪腔,所述注水机构能够向所述烹饪腔供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图2中I圈所指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雾化出口与隔热罩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雾化器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雾化器的纵剖图。
图7为图5中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的第一支架结构图。
图9为图2中防漏水组件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中防漏水组件的纵剖图。
图11为图9中防漏水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头组件; 2、锅体组件;
11、机头座体;
111、座体凹腔; 121、水箱;
122、雾化器; 123、进水管;
124、排气管; 125、连接器;
126、防漏水组件; 127、隔热罩;
1221、雾化支架; 1222、进水口;
1223、排气口; 1224、雾化出口;
1225、第一支架; 1226、第二支架;
1227、雾化单元; 1228、过滤单元;
1229、支撑筋; 1261、防漏支架;
1262、防漏架进口; 1263、防漏架出口;
1264、容纳腔; 1265、浮球;
1266、防漏上架; 1267、防漏下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不应被理解为本公开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公开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机头组件1和锅体组件2,其中,锅体组件2具有用于容纳和烹饪食材的烹饪腔,机头组件1设置于烹饪腔的上方,以能够盖合在烹饪腔上。在食材的烹饪过程中,机头组件1可以盖合在锅体组件2的上方,使烹饪腔处于保温状态,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以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相关技术中,空气炸锅采用热风加热食材,例如但不限于,导风扇旋转将加热件产生的热气吹向烹饪腔体中以加热食材。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空气炸锅可以为抽屉式空气炸锅,但不以此为限,空气炸锅也可以为翻盖式空气炸锅(图未示),此种情况下,机头组件1可以枢转连接在锅体组件2的一侧,但不以此为限。
为方便描述,本公开以抽屉式空气炸锅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锅体组件2包括外锅(图未示)和内锅(图未示),其中外锅具有内腔,内锅设置于该内腔中,内锅的内腔形成为烹饪腔,食材可以放置于该烹饪腔中以被加热。
可选地,锅体组件2还可以包括炸篮(图未示),炸篮设置于该烹饪腔内,以用于支撑食材,例如但不限于,炸篮设置有漏油孔,食材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脂可经漏油孔滴落到炸篮的下方,使食材与油脂分离,提高了食材的烹饪口感。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热风的循环速度,炸篮上设置有通风孔,便于热风通过,但不以此为限。
参照图1至图3,机头组件1包括机头座体11和连接于机头座体11的隔热罩127,空气炸锅的内部空间被隔热罩127分隔为散热腔和烹饪腔。本实施例中隔热罩127沿烹饪器具高度方向的上方空间可以设置有散热腔,烹饪腔设置于隔热罩127沿烹饪器具高度方向的下方空间,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避免烹饪腔内食材失水过多,机头组件1还包括注水机构,注水机构连接于机头座体11且位于隔热罩127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注水机构设置于散热腔内,从而可以避免注水机构温度过高,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提供的注水机构用于向烹饪腔内补水,从而避免食材烹饪过程中失水过多,改善了食材的烹饪口感。进一步地,通过水箱121设置于雾化器122的上方,使得水箱121内和雾化器122内存在水压差,水箱121内的水将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如无需额外设置泵体,以将水箱121内的水泵入到雾化器122内,简化了机头组件1的结构,降低了机头组件1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注水机构包括水箱121和雾化器122,雾化器122连接于隔热罩127且雾化器122的雾化出口1224贯穿隔热罩127并延伸至隔热罩127下方,水箱121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雾化器122的上方,且水箱121和雾化器122之间通过进水管123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水箱121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雾化器122的上方,利用水箱121内液面的高度差,可以使水箱121内的水自动流入到雾化器122内,而无需额外使用泵体作用水的动力源,减少了注水机构的部件数量,从而降低了注水机构的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注水机构包括雾化器122,通过雾化器122可以对水进行雾化,从而减小了烹饪腔内补入水分的粒径,从而提高了烹饪腔内补水的均匀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将雾化出口1224设置为贯穿隔热罩127,使得水雾能够顺利进入到烹饪腔,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降低注水机构的组装难度,水箱121的底壁下方设置有连接器125,连接器125与水箱121的内腔连通,其中进水管123的顶端与连接器125连通,进水管123的底端与雾化器122连通,例如但不限于,连接于雾化器122的进水口1222(下文描述),如此设置进水管123与水箱121的内腔连通,但不以此为限。作为示例,连接器125可以密封连接于水箱121的底壁上,从而避免水箱121意外泄漏,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连接器125设置有与进水管123的顶端匹配的快速插口,如此提高了水箱121和进水管123的组装效率,也就提高了注水机构的组装效率。
为了使水箱121内的水能够全部流出,参照图1,水箱121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雾化器122的上方,水箱121的出水口设置于水箱121的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例如但不限于,出水口设置于水箱121的底壁,连接器125设置于水箱121的出水口处。可选地,水箱121的注水口(图未示)设置于水箱121的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的顶部,以方便向水箱121内添加水,但不以此为限,注水口设置于水箱121的顶壁,其中,顶壁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位于底壁的上方。
参照图5至图8,雾化器122包括雾化支架1221和设置于雾化支架1221内腔的雾化单元1227,雾化支架1221的进水口1222连接进水管123,进水口1222和雾化出口1224分别设置于雾化单元1227的两侧,如此使得水进入到雾化支架1221内腔,经雾化单元1227进行雾化之后才可以喷出,提高了雾化器122的使用可靠性。
雾化单元1227用于将水打散以形成粒径较小的水雾,即雾化单元1227用于制造水雾。作为示例,雾化单元1227可以包括超声雾化片,但不以此为限。雾化支架1221用于支撑雾化单元1227,以使雾化单元1227能够连接于注水机构。
具体地,雾化支架1221可以包括第一支架1225和第二支架1226,第一支架1225和第二支架1226可以对接设置,雾化单元1227设置于第一支架1225和第二支架1226之间。作为示例,第一支架1225和第二支架1226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能够对水进行过滤,雾化器122还包括过滤单元1228,过滤单元1228设置于雾化支架1221内腔且设置于雾化单元1227的朝向进水口1222的一侧。自进水管123流入的水可以先经过过滤单元1228除去杂质,避免杂质封堵雾化单元1227,但不以此为限。作为示例,过滤单元1228可以为过滤棉,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提高过滤单元1228的使用可靠性,第一支架1225内设置有支撑筋1229,该支撑筋1229可以抵顶在过滤单元1228上,避免过滤单元1228意外窜动移位,从而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根据需要,第二支架1226内也可以设置有支撑筋(图未示),以能够抵顶在雾化单元1227上,避免雾化单元1227意外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参照图4,作为示例,为了使水雾快速均匀地设置于烹饪腔,雾化出口1224的开口朝向导风扇的旋转方向,经雾化出口1224喷出的水雾能够快速融入到热风中,并随热风进入到烹饪腔内,提高了水雾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水箱121内的水能够顺利流入到雾化器122内,雾化器122还设置有排气口1223,在水箱121中的水向下流动时,可以将进水管123中的气体或者水中混入的气体排出,该排气口1223能够与大气压连通,以能够顺利将气体导出。
参照图5、图7以及图8,雾化器122具有排气口1223,排气管124连接于排气口1223,排气口1223设置于雾化单元1227的与雾化出口1224背离的一侧。如此,本实施例将雾化器122的进水口1222和排气口1223设置于雾化单元1227的同一侧,使得雾化支架1221内腔中进入的气体能够迅速经排气口1223排出,避免雾化支架1221内腔中气体排放不畅而导致雾化支架1221内腔中压力增大进而影响水箱121内水的流出,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作为示例,进水口1222的开口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朝上开放,排气口1223的开口朝向与进水口1222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在15°-75°之间,雾化出口1224的开口朝向同时垂直于排气口1223的开口朝向与进水口1222的开口朝向。
当排气口1223的开口朝向与进水口1222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大于75°时,夹角过大,排气口1223接近水平设置,位于雾化单元1227上游的水容易进入到排气口1223,进而影响了排气管124的正常排气。当排气口1223的开口朝向与进水口1222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大于小于15°时,夹角过小,排气管124的安装空间过小,增加了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排气口1223的开口朝向与进水口1222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在45°-60°之间,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照图1和图2,为了避免上述排气口1223意外溢水,提高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注水机构还包括防漏水组件126,防漏水组件126连接于机头座体11,防漏水组件126和水箱121通过排气管124连通,防漏水组件126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雾化器122的上方,且防漏水组件126所在位置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不低于水箱121内液面所在位置,当防漏水组件126中有水时,该防漏水组件126关闭,以避免水通过该防漏水组件126而溢出到注水机构之外,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防漏水组件126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雾化器122的上方,防漏水组件126所在位置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不低于水箱121内液面所在位置,在通常情况下,防漏水组件126位于液面上方,此时防漏水组件126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进水管123内的气体或者水中混入的气体可以经排气管124排出到注水机构之外,水箱121内的水将能够顺利进入到雾化器122内进行雾化以为烹饪腔补水。
参照图9至图11,具体地,防漏水组件126包括防漏支架1261和活动地设置于防漏支架1261内腔的浮球1265,防漏支架1261设置有防漏架出口1263,防漏支架1261内腔可以通过该防漏架出口1263与外部连通,即通常情况下,当防漏支架1261内有气体时,气体可以经该防漏架出口1263排到防漏水组件126的外部,即排到注水机构的外部。当防漏水组件126中有水时,该防漏水组件126关闭,从而能够避免水通过防漏水组件126外溢到注水机构之外,即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漏水组件126能够避免水外溢,为机头组件1提供了干燥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机头组件1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浮球1265受水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在通常情况下,防漏支架1261内腔未流入水,浮球1265主要受自身重力作用,当防漏支架1261内有气体时,气体可以向上推动浮球1265而泄压,在浮球1265自身重力作用下,浮球1265将保持支撑在防漏支架1261的下部。当在防漏支架1261内腔有水流入时,浮球1265的受到水向上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当防漏支架1261内腔液位上升时,浮球1265随之上浮而封堵防漏架出口1263。作为示例,浮球1265可以为空心塑料球,但不以此为限。
本公开提供的防漏水组件126能够根据防漏水组件126内的液位高低来控制防漏架出口1263的封堵或者打开,从而控制排气管124的封堵或者打开,以避免注水机构中的水外溢,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安全性。
继续参照图9至图11,作为示例,防漏水组件126包括防漏上架1266和防漏下架1267,例如但不限于,防漏上架1266和防漏下架1267通过螺纹连接,在防漏上架1266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浮球1265的容纳腔,但不以此为限,用于容纳浮球1265的容纳腔还可以设置于防漏下架1267,但不以此为限。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中防漏上架1266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防漏下架1267的上方,防漏支架1261还设置有防漏架进口1262,防漏架进口1262设置于防漏下架1267上,防漏架出口1263设置于防漏上架1266,使得防漏架出口1263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防漏架进口1262的上方,如此设置,浮球1265能够在容纳腔内上下窜动,以能够封堵防漏架出口1263。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排气管124顶端连接于防漏架进口1262,排气管124的底端连接于雾化器122的排气口1223,但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水箱121和连接器125之间密封连接,连接器125和进水管123之间密封连接,进水管123和雾化器122之间密封连接,雾化器122和隔热罩127之间密封连接,雾化器122和排气管124之间密封连接,排气管124和防漏水组件126之间密封连接。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提高烹饪腔的温度均匀性,机头组件1还包括热风组件(图未示),热风组件用于向烹饪腔内吹送热风,以对食材进行烹饪。具体地,机头座体11可以设置在烹饪腔的上方,热风组件可以连接于机头座体11,以能够向烹饪腔内吹送热风,以对食材进行加热。
为了向烹饪腔提供热风,机头组件1还包括加热件(图未示),加热件连接于隔热罩127的下方,例如但不限于,该加热件为加热管。
进一步地,机头组件1还包括导风扇(图未示),导风扇可转动地连接于机头座体11且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位于隔热罩127的下方,使得导风扇设置于烹饪腔内,以用于驱动烹饪腔内的气体流动,提高了烹饪腔内的温度均匀性,避免食材局部受热过多,提高了食材烹饪的均匀性。
导风扇沿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隔热罩和加热件之间,使得导风扇能够将加热件加热后的气体吹向烹饪腔,以用于对食材进行烹饪。
本实施例中导风扇和加热件均设置于隔热罩127的下方,加热件能够加热气体以形成热气,导风扇能够吹动热气流动以形成热风并能够将热风吹入到烹饪腔中,以用于烹饪食材,图4中箭头方向示出了烹饪腔内热风的流动方向,雾化出口1224的开口朝向导风扇的旋转方向,提高了烹饪腔内水雾的均匀性,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能够驱动导风扇运行,热风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于机头座体11,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烹饪器具的高度方向延伸至烹饪腔,导风扇连接于输出轴上,但不以此为限。
为了提高机头组件1的运行可靠性,避免机头组件1中的器件温度过高,热风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图未示),散热风扇用于驱动散热腔内的气体流动,以为散热腔内的部件降温,以避免部件温度过高。
作为示例,散热风扇沿烹饪器具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隔热罩127的上方,即散热风扇设置于散热腔,例如但不限于,散热风扇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但不以此为限,如此散热风扇和导风扇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以减少机头组件1的部件数量,简化烹饪器具的机构,降低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
本公开通过机头组件包括注水机构,能够为烹饪腔补水,避免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失水过多,从而改善了食材的烹饪口感。进一步地,通过注水机构包括雾化器122,用于对水进行雾化,从而使进入烹饪腔内的水粒径变小,提高了水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地,通过注水机构包括防漏水组件126,提高了注水机构的使用可靠性,避免注水机构意外漏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Claims (10)
1.一种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包括:
机头座体(11),
隔热罩(127),固定于所述机头座体(11),
注水机构,连接于所述机头座体(11)且位于所述隔热罩(127)的上方,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水箱(121)和雾化器(122),所述雾化器(122)连接于所述隔热罩(127)且所述雾化器(122)的雾化出口(1224)贯穿所述隔热罩(127)并延伸至所述隔热罩(127)下方,所述水箱(121)沿所述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雾化器(122)的上方,且所述水箱(121)和所述雾化器(122)之间通过进水管(12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机构还包括防漏水组件(126),所述防漏水组件(126)连接于所述机头座体(11),所述防漏水组件(126)和所述水箱(121)通过排气管(124)连通,所述防漏水组件(126)沿所述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雾化器(122)的上方,且所述防漏水组件(126)所在位置沿所述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不低于所述水箱(121)内液面所在位置,当所述防漏水组件(126)中有水时,该防漏水组件(126)关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22)包括雾化支架(1221)和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1221)内腔的雾化单元(1227),所述雾化支架(1221)的进水口(1222)连接所述进水管(123),所述进水口(1222)和所述雾化出口(1224)分别设置于所述雾化单元(1227)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22)还包括过滤单元(1228),所述过滤单元(1228)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1221)内腔且设置于所述雾化单元(1227)的朝向所述进水口(1222)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22)具有排气口(1223),所述排气管(124)连接于所述排气口(1223),所述排气口(1223)设置于所述雾化单元(1227)的与所述雾化出口(1224)背离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222)的开口沿所述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朝上开放,所述排气口(1223)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进水口(1222)的开口朝向之间的夹角在15°-75°之间,所述雾化出口(1224)的开口朝向同时垂直于所述排气口(1223)的开口朝向与所述进水口(1222)的开口朝向。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1)还包括导风扇,所述导风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头座体(11)且沿所述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位于所述隔热罩(127)的下方,所述雾化出口(1224)的开口朝向所述导风扇的旋转方向。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水组件(126)包括防漏支架(1261)和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防漏支架(1261)内腔的浮球(1265),所述防漏支架(1261)设置有能够与外部连通的防漏架出口(1263),所述浮球(1265)受水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使得在所述防漏支架(1261)内腔有水时,所述浮球(1265)封堵所述防漏架出口(126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支架(1261)还设置有防漏架进口(1262),所述排气管(12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防漏架进口(1262),所述防漏架出口(1263)沿所述机头组件(1)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防漏架进口(1262)的上方。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2)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头组件(1),所述锅体组件(2)具有烹饪腔,所述注水机构能够向所述烹饪腔供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69337.8U CN21962943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69337.8U CN21962943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29434U true CN219629434U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781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69337.8U Active CN21962943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29434U (zh) |
-
2023
- 2023-04-24 CN CN202320969337.8U patent/CN2196294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00064902A1 (en) | Device for diluting discharged steam and cooker with the same | |
CN108644949B (zh) |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 |
CN110558832A (zh) | 一种多功能蒸汽炸锅 | |
CN207084694U (zh) |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和电饭煲及其上盖组件 | |
CN104688002A (zh) | 烹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9629434U (zh)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108451338B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和电饭煲 | |
CN2158993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524745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3713146U (zh) | 一种温控灶具 | |
CN217039762U (zh) |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613685U (zh)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9613681U (zh) |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3850168U (zh) |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 |
CN215383313U (zh) |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 |
CN110051213B (zh) |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 |
CN217827568U (zh) | 一种具有蒸汽加湿功能的空气炸锅 | |
CN220689254U (zh) | 一种便于清洗的加热式加湿器 | |
CN217744062U (zh) |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 |
CN222129905U (zh) | 电蒸锅 | |
CN221285462U (zh) | 厨房电器 | |
CN215348445U (zh) | 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 | |
CN221469681U (zh) | 空气炸锅的加湿系统 | |
CN116998912A (zh) | 蒸汽空气炸锅 | |
CN221469680U (zh) | 空气炸锅的温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