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623096U - 一种靠背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靠背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3096U
CN219623096U CN202320901864.5U CN202320901864U CN219623096U CN 219623096 U CN219623096 U CN 219623096U CN 202320901864 U CN202320901864 U CN 202320901864U CN 219623096 U CN219623096 U CN 219623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nd
leather cup
main body
back wheel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18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霞林
王慎德
吕庆华
向往
谢森林
吴成梁
贺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lin Lianyuan Iron &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lin Lianyuan Iron &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lin Lianyuan Iron &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lin Lianyuan Iron &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18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3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3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3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背轮,该靠背轮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靠背轮本体以及皮碗,各靠背轮本体包括主体部、压盖、和紧固组件,压盖轴向安装于主体部上,且两者之间形成轴向间隙,主体部和压盖两者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防滑纹,紧固组件穿过压盖、皮碗和主体部将皮碗压紧在轴向间隙内,且主体部和压盖上的防滑纹均与皮碗的安装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靠背轮通过主体部和压盖上设置防滑纹,以增加皮碗与主体部和压盖之间摩擦力,防止皮碗与主体部和压盖之间发生松动,提高了皮碗的固定效果,在相同紧固力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紧固组件的使用量、安装时间,实现快速装配的目的,解决了现有中皮碗容易松脱、组装数量多以及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靠背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靠背轮。
背景技术
靠背轮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以传递扭矩及运动,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车船、电子和飞机等工业部门。钢铁冶炼的加热炉炉辊的端部通过靠背轮连接在其他部件上,而靠背轮所承受的各种形式的力非常大,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人工维护强度也随之增大。
现有的靠背轮通过螺钉将左右两个靠背部分进行组装固定后,再外套皮碗形成一体,由于两个靠背部分采用螺钉连接,并承受来自炉辊的交变载荷,导致皮碗或者螺钉容易松脱,由于一个加热炉的炉辊有上百根,其安装数量大,对靠背轮的数量需求也大,安装数量要求高,装配速度慢,而且靠背轮维修工作量也非常大。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靠背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背轮,旨在解决现有靠背轮的皮碗容易松脱、安装数量多、装配速度慢、维护工作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靠背轮,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靠背轮本体以及将两个所述靠背轮本体组装于一体的皮碗,各所述靠背轮本体包括主体部、压盖、和紧固组件,所述压盖轴向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上,且两者之间形成轴向间隙,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两者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防滑纹,所述皮碗的侧边径向嵌设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所形成的轴向间隙之间,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压盖、所述皮碗和所述主体部将所述皮碗压紧在所述轴向间隙内,且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上的所述防滑纹均与所述皮碗的安装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杆、锁紧件和固定于所述锁紧件的旋转柄,所述螺杆拧入所述主体部、所述皮碗和所述压盖,所述锁紧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头部,转动所述旋转柄带动所述锁紧件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螺杆旋转。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夹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夹板的连接板,所述旋转柄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两个所述夹板夹设于所述螺杆的头部,所述销轴穿过两个所述夹板和所述螺杆的头部,将所述锁紧件和所述螺杆连接起来。
优选的,所述夹板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销轴的中轴线至所述第一侧边的最大距离大于至所述第二侧边的最大距离。
优选的,所述夹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呈U型。
优选的,所述旋转柄由两个呈十字型连接的短杆组成。
优选的,所述防滑纹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同时,形成于所述压盖上的防滑纹布满整个所述压盖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防滑纹呈齿形。
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组件呈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和所述压盖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靠背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靠背轮通过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压盖、所述皮碗和所述主体部将所述皮碗压紧在所述轴向间隙内,使所述皮碗得到固定防止其松脱,并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上设置防滑纹,以增加所述皮碗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之间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所述皮碗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之间发生松动,提高了所述皮碗的固定效果,在相同紧固力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紧固组件的使用量,这样就减少了紧固组件的安装数量,减少了安装时间,可以实现快速装配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碗容易松脱、组装数量多以及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靠背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靠背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紧固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压盖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靠背轮,该靠背轮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靠背轮本体1以及将两个所述靠背轮本体1组装于一体的皮碗3,各所述靠背轮本体1包括主体部5、压盖7和紧固组件9,所述压盖7轴向安装于所述主体部5上,且两者之间形成轴向间隙,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两者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防滑纹6,所述皮碗3的侧边径向嵌设在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所形成的轴向间隙之间,所述紧固组件9穿过所述压盖7、所述皮碗3和所述主体部将所述皮碗3压紧在所述轴向间隙内,且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上的所述防滑纹6均与所述皮碗3的安装面相接触。通过所述紧固组件9穿过所述压盖7、所述皮碗3和所述主体部将所述皮碗3压紧在所述轴向间隙内,使所述皮碗3得到固定防止其松脱,并在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上设置防滑纹6,以增加所述皮碗3分别与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之间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所述皮碗3与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之间发生松动,提高了所述皮碗3的固定效果,在相同紧固力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紧固组件的使用量,这样就减少了紧固组件的安装数量,减少了安装时间,可以实现快速装配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碗容易松脱、组装数量多以及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需要解释的是,所述皮碗3的安装面为皮碗嵌设在所述轴向间隙中与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上相接触的部分。
所述紧固组件9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组件9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9为3个,三个所述紧固组件9呈圆周分布。在现有技术中,紧固组件需要6个,因此,大大的减少了紧固组件9的安装数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背靠轮的装配速度。具体的,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杆91、锁紧件92和固定于所述锁紧件92的旋转柄93,所述螺杆91拧入所述主体部5、所述皮碗3和所述压盖7,所述锁紧件92通过销轴94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91的头部且可以绕所述销轴94转动,转动所述旋转柄93带动所述锁紧件92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螺杆91旋转至所述主体部5内,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柄93来将所述螺杆91旋入所述主体部5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旋转柄93通过一个拧动工具与其相连,通过旋动工具来旋动所述旋转柄93。而且,因炉辊运转速度低,紧固组件的质量小,完全可以忽略离心力作用下把其甩开的机率,安全系数高。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92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夹板921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夹板921的连接板923,所述旋转柄93固定于所述连接板923的外侧,两个所述夹板921夹设于所述螺杆91的头部,所述销轴94穿过两个所述夹板921和所述螺杆91的头部,将所述锁紧件92和所述螺杆91连接起来。所述锁紧件92可绕所述销轴94旋转,在旋转中可改变所述锁紧件92的状态,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92绕销轴94旋转90度,使得所述锁紧件92可呈放倒的状态(如图3所示),再旋转90度可摆正(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锁定组件的拧紧动作为在摆正的状态下进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921包括第一侧边925和第二侧边927,所述销轴94的中心至所述第一侧边925的最大距离大于至所述第二侧边927的最大距离。由于所述销轴94的中轴线至所述第一侧边925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销轴94的中轴线至所述第二侧边927的最大距离,在所述锁紧件92放倒的状态下来实现进一步紧固的目的,通过偏心机构的原理,在放倒后所述夹板将所述压盖进一步往前推来实现紧固增量,从而进一步加强所述螺杆对所述皮碗、主体部和压盖的紧固效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921和所述连接板923之间呈U型,以使所述锁紧件92可绕所述销轴94转动。所述螺杆91的头部夹在两个所述夹板921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柄93由两个呈十字型连接的短杆组成。其中一根短杆穿过另一个所述短杆使其呈十字型设置,以便于拧动工具与其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所述防滑纹6形成于所述主体部5的外环51的一侧,同时,形成于所述压盖7上的防滑纹6布满整个所述压盖7靠近所述主体部5的一侧。这样,当所述皮碗3固定在所述外环51和所述压盖7之间时,所述外环51与所述皮碗3所接触的位置都有防滑纹6,且所述压盖7与所述皮碗3相接触的位置也有防滑纹6,最大程度的实现防滑,防止所述皮碗松脱,这样就可以减少紧固组件的使用,进而可以实现快速装配靠背轮。
可以理解的,所述防滑纹6呈齿形或者波纹形,形成在所述主体部5上的所述防滑纹6与形成于所述压盖7上的防滑纹6可以错位设置,使得安装后的所述皮碗的安装面整体被挤压成规则的波纹或者齿形状态,达到增大摩擦力的目的,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摩擦力,还可以在所述皮碗3的外表面也形成防滑纹6。
需要提出的是,为了增加所述螺杆91的连接稳固性,所述紧固组件9和所述压盖7之间还设置有垫片10,具体的,所述垫片10设于所述螺杆的头部和所述压盖7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靠背轮通过所述紧固组件9穿过所述压盖7、所述皮碗3和所述主体部将所述皮碗3压紧在所述轴向间隙内,使所述皮碗3得到固定防止其松脱,并在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上设置防滑纹6,以增加所述皮碗3分别与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之间摩擦力,进一步防止所述皮碗3与所述主体部5和所述压盖7之间发生松动,提高了所述皮碗3的固定效果,在相同紧固力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紧固组件的使用量,这样就减少了紧固组件的安装数量,减少了安装时间,可以实现快速装配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碗容易松脱、组装数量多以及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靠背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靠背轮本体以及将两个所述靠背轮本体组装于一体的皮碗,各所述靠背轮本体包括主体部、压盖、和紧固组件,所述压盖轴向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上,且两者之间形成轴向间隙,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两者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防滑纹,所述皮碗的侧边径向嵌设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所形成的轴向间隙之间,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压盖、所述皮碗和所述主体部将所述皮碗压紧在所述轴向间隙内,且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压盖上的所述防滑纹均与所述皮碗的安装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杆、锁紧件和固定于所述锁紧件的旋转柄,所述螺杆拧入所述主体部、所述皮碗和所述压盖,所述锁紧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头部,转动所述旋转柄带动所述锁紧件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螺杆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夹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夹板的连接板,所述旋转柄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两个所述夹板夹设于所述螺杆的头部,所述销轴穿过两个所述夹板和所述螺杆的头部,将所述锁紧件和所述螺杆连接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销轴的中轴线至所述第一侧边的最大距离大于至所述第二侧边的最大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呈U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柄由两个呈十字型连接的短杆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同时,形成于所述压盖上的防滑纹布满整个所述压盖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呈齿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组件呈圆周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靠背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和所述压盖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CN202320901864.5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靠背轮 Active CN219623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1864.5U CN219623096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靠背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1864.5U CN219623096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靠背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3096U true CN219623096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1864.5U Active CN219623096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靠背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3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2449B1 (ko) 구동 휠 허브용 페이스 스플라인
EP0792796B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bicycle drive assemblies
US20160311256A1 (en) Hub assembly for a bicycle
CN219623096U (zh) 一种靠背轮
CN101797870B (zh) 定速接头与机动车轮毂轴承单元之间的耦接件
US6193320B1 (en) Play-eliminating wheel fitting
DE19810685C5 (de) Scheibenbremse
CN101614274A (zh) 分体式齿轮
EP3963220B1 (en) A hub lock nut assembly
CN214030442U (zh) 一种防跑偏主动滚筒
KR101338447B1 (ko) 휠 베어링 체결 구조
CA1262644A (en) Bicycle sprocket drive assembly
CN214367202U (zh) 一种用于防止螺栓松动的组合垫片
CN213831220U (zh) 汽车前桥轮毂锁紧装置
CN222567581U (zh) 一种螺栓防松结构及包含其的搅拌组件
CN219545005U (zh) 一种中轴链轮组件结构及中轴、链轮成型模具
CN216686165U (zh) 一种吸振传动滚筒结构
CN220408564U (zh) 链条式扳手
CN214277362U (zh) 用于电子转向柱锁耐久测试的平衡转接装置
CN214492387U (zh) 快换车轮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桥梁检查车
CN215257711U (zh) 一种皮带纠偏矫正张力轮
CN216618191U (zh) 一种车轮螺栓
CN216915401U (zh) 一种运行平顺的车轮轴及车轮组件
CN216331195U (zh) 一种缺口结构车轮法兰盘
CN215762757U (zh) 一种合金钢弹簧垫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