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2407U - 一种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02407U CN219602407U CN202320153828.5U CN202320153828U CN219602407U CN 219602407 U CN219602407 U CN 219602407U CN 202320153828 U CN202320153828 U CN 202320153828U CN 219602407 U CN219602407 U CN 2196024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ensing
- station
- component
- jig
- manipul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装设备,包括:机架、输送机构、沿环形输送带依次设置在组装工位上的第一上料机构、点胶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压合机构、下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将第一组件传送到载具上,或传送空的第一治具;点胶机构对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第二上料机构将第二组件移送到点胶处理后的第一组件上;压合机构对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进行压合处理,完成按键组装;下料机构将组装好的按键下料,并将下料后的空的第一治具传至第一上料机构;与载具、第一上料机构、点胶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压合机构、下料机构连接的控制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按键组装,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的生产制造中,通常是采用人工的方法组装按键,但由于按键零部件结构较小、定位困难,人工组装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刮花、擦伤、错装、反装或重(漏)装等缺陷,并且人工组装效率低,影响生产产能。人工组装极度依赖工人的熟练度及个人能力,组装质量容易参差不齐,进而使得手机质量不稳定,且人工组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设备,以解决人工组装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设备,所述组装设备用于组装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第一组件和与所述第一组件相互配合的第二组件,所述组装设备包括:
机架;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环形安装座、设于所述环形安装座上的输送带以及设于所述输送带上的载具;
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包括沿所述环形安装座的周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所述第二工位与所述第五工位靠近所述第一工位设置;
第一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工位上,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装载有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治具传送到所述载具上,或者传送来自所述载具上的空的所述第一治具;
点胶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工位上,所述点胶机构用于对输送至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
第二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三工位上,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装载于所述第二治具上的所述第二组件移送到装载有点胶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组件的所述第一治具上,所述第一治具装载于所述载具上;
压合机构,设于所述第四工位上,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输送至所述第四工位上的点胶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压合处理,完成所述按键组装;
下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五工位上,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组装完成后的所述按键进行下料,并将下料后的空的所述第一治具传送至所述第一工位上;
与所述载具、所述第一上料机构、所述点胶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所述压合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连接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工位处的第一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机械手、末端靠近所述第一机械手的第一传送带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平行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传送装载有所述第一组件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传送空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装载有所述第一组件的所述第一治具移送到所述载具上。
优选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工位处的第二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点胶模组、与所述点胶模组连接的点胶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点胶控制器连接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感应到所述载具后,将感应信息反馈给所述点胶控制器,所述点胶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信息控制所述点胶模组对所述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
优选的,所述点胶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点胶机械架以及与所述点胶机械架连接的点胶针筒;所述点胶针筒通过所述点胶机械架与所述点胶控制器连接,所述点胶控制器控制所述点胶机械架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移动至所述载具上方,并同时控制所述点胶针筒对位于所述第一治具上的所述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工位处的第三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上的第二机械手、末端靠近所述第三安装架的第三传送带以及与所述第二机械手配合使用的吸取单元;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传送装载有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治具及空的所述第二治具,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吸取单元吸取所述第二组件,并将所述第二组件移送到装载于所述载具上的所述第一治具上。
优选的,所述吸取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机械手连接的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用于吸取所述第二组件。
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四工位处的第四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架上的压合模组;所述压合模组用于对点胶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压合处理,完成所述按键组装。
优选的,所述压合模组包括与所述第四安装架连接的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的压合组件,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压合组件对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压合。
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五工位处的第五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五安装架上的第三机械手、设于所述第五工位处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第六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六安装架上的第四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三机械手下方的第四传送带以及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传送方向上的吸塑盘;所述第三机械手用于将所述按键从所述第一治具转移至所述吸塑盘上,所述第四机械手用于将空的所述第一治具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四传送带用于传送装载有所述按键的所述吸塑盘和空的所述吸塑盘。
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五安装架平行设置的第七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七安装架上的第五机械手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机械手同侧的支撑台,所述第五机械手用于将装载有所述按键的所述第一治具从所述载具转移至所述支撑台上,或者将空的所述第一治具从所述支撑台转移至所述载具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环形安装座的环形输送带上设置载具,并在环形安装座的周侧依次设置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料机构、点胶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压合机构、下料机构,控制器控制载具沿第一上料机构、点胶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压合机构、下料机构传送,控制器控制第一上料机构将装载有第一组件的第一治具传送到载具上,并依次控制点胶机构对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第二上料机构将第二组件移送到第一组件上,压合机构将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进行压合,完成按键组装,下料机构将组装好的按键下料。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按键组装,降低了人工操作失误率及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组件置于第一治具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置于第二治具上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0-组装设备;1-机架;2-输送机构;3-组装工位;3a-第一工位;3b-第二工位;3c-第三工位;3d-第四工位;3e-第五工位;21-环形安装座;22-输送带;23-载具;31-第一上料机构;32-点胶机构;33-第二上料机构;34-压合机构;35-下料机构;311-第一安装架;312-第一机械手;313-第一传送带;314-第二传送带;321-第二安装架;322-点胶模组;323-点胶控制器;331-第三安装架;332-第二机械手;333-第三传送带;334-吸取单元;341-第四安装架;342-压合模组;351-第五安装架;352-第三机械手;353-第六安装架;354-第四机械手;355-第四传送带;356-吸塑盘;357-支撑台;358-第七安装架;359-第五机械手;3221-点胶机械架;3222-点胶针筒;3341-第一气缸;3342-真空吸盘;3421-第二气缸;3422-压合组件;1a-第一组件;2a-第二组件;11a-第一治具;12a-第二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和图2,该组装设备100通过自动组装按键替代人工组装按键,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良品率。该组装设备100用于组装按键,按键包括第一组件1a和与第一组件1a相互配合的第二组件2a,组装设备100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组装工位3、第一上料机构31、点胶机构32、第二上料机构33、压合机构34、下料机构35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和图2,输送机构2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环形安装座21、设于环形安装座21上的输送带22以及设于输送带22上的载具23。组装工位3包括沿环形安装座21的周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位3a、第二工位3b、第三工位3c、第四工位3d以及第五工位3e,第二工位3b与第五工位3e靠近第一工位3a设置。
更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图3及图5,第一上料机构31设于第一工位3a上,第一上料机构31用于将装载有第一组件1a的第一治具11a传送到载具23上,或者传送来自载具23上的空的第一治具11a。点胶机构32设于第二工位3b上,点胶机构32用于对输送至第二工位3b上的第一组件1a进行点胶处理。第二上料机构33设于第三工位3c上,第二上料机构33用于将装载于第二治具12a上的第二组件2a移送到装载有点胶处理后的第一组件1a的第一治具11a上,第一治具11a装载于载具23上。压合机构34设于第四工位3d上,压合机构34用于对输送至第四工位3d上的点胶处理后的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2a进行压合处理,完成按键组装。下料机构35设于第五工位3e上,下料机构35用于将组装完成后的按键进行下料,并将下料后的空的第一治具11a传送至第一工位3a上。控制器与载具23、第一上料机构31、点胶机构32、第二上料机构33、压合机构34、下料机构35连接。
该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第一上料机构31将装载于第一治具11a上的第一组件1a转移到载具23上;控制器控制载具23沿着环形输送带22运行至第二工位3b,控制器控制点胶机构32对第一组件1a进行点胶处理,点胶完毕;控制器控制载具23继续沿着环形输送带22运行至第三工位3c,控制器控制第二上料机构33将第二组件2a移送到第一组件1a所在的载具23上;控制器控制载具23继续沿着环形输送带22运行至第四工位3d,控制器控制压合机构34对载具23上的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2a进行压合,完成按键组装;控制器控制载具23继续沿着环形输送带22运行至第五工位3e,控制器控制下料机构35对组装好的按键进行下料。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能够自动完成按键组装,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载具23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位置感应器(图中未示出),位置感应器用于采集载具23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位置信息确认载具23是否运动到目标位置。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载具23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感应器(图中未示出),压力感应器用于采集载具23的重量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确认第二组件2a是否成功放置到载具23上。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2和图3,第一上料机构31包括设于第一工位3a处的第一安装架311、安装于第一安装架311上的第一机械手312、末端靠近第一机械手312的第一传送带313以及与第一传送带313平行设置的第二传送带314;第一传送带313用于传送装载有第一组件1a的第一治具11a,第二传送带314用于传送空的第一治具11a,第一机械手312用于将装载有第一组件1a的第一治具11a移送到载具23上。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机械手312将位于第一传送313上的装载有第一组件1a的第一治具11a移送到载具23上,第一机械手312将移送完毕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载具23沿环形输送带22继续传输。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2和图4,点胶机构32包括设于第二工位3b处的第二安装架321、安装于第二安装架321上的点胶模组322、与点胶模组322连接的点胶控制器323以及与点胶控制器323连接的感应器(图中未示出);感应器感应到载具23后,将感应信息反馈给点胶控制器323,点胶控制器323根据感应信息控制点胶模组322对第一组件1a进行点胶处理。可选的,点胶控制器323控制点胶模组322的点胶时间、点胶量。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8,点胶模组322包括设于第二安装架321上的点胶机械架3221以及与点胶机械架3221连接的点胶针筒3222;点胶针筒3222通过点胶机械架3221与点胶控制器323连接,点胶控制器323控制点胶机械架3221在第二安装架321上移动至载具23上方,并同时控制点胶针筒3222对位于第一治具11a上的第一组件1a进行点胶处理。
工作时,感应器感应到载具23后,反馈给点胶控制器323,点胶控制器323反馈给控制器,同时点胶控制器323控制点胶机械架3221移动至载具23上方,并控制点胶针筒3222对位于第一治具11a上的第一组件1a进行点胶,控制器监测整个点胶过程,点胶完毕,点胶控制器323将点胶完毕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载具23沿环形输送带22继续传输。本实施例中,用点胶机构32点胶替代人工点胶,可对第一组件1a进行精准点胶并避免出现溢胶的情况。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2、图5和图9,第二上料机构33包括设于第三工位3c处的第三安装架331、安装于第三安装架331上的第二机械手332、末端靠近第三安装架331的第三传送带333以及与第二机械手332配合使用的吸取单元334;第三传送带333用于传送装载有第二组件2a的第二治具12a及空的第二治具12a,第二机械手332用于通过吸取单元334吸取第二组件2a,并将第二组件2a移送到装载于载具23上的第一治具11a上。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5和图9,吸取单元334包括与第二机械手332连接的第一气缸3341以及与第一气缸3341连接的真空吸盘3342,真空吸盘3342用于吸取第二组件2a。可选的,吸取单元334可包括多个第一气缸3341,第一气缸3341与真空吸盘3342对应设置。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机械手332通过真空吸盘3342吸取第二组件2a至点完胶的第一组件1a上,第二机械手332将移送完毕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同时控制器控制载具23沿环形输送带22继续输送。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6、图8和图9,压合机构34包括设于第四工位3d处的第四安装架341、安装于第四安装架341上的压合模组342;压合模组342用于对点胶处理后的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2a进行压合处理,完成按键组装。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图8和图9,压合模组342包括与第四安装架341连接的第二气缸3421以及与第二气缸3421连接的压合组件3422,第二气缸3421驱动压合组件3422对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2a进行压合。
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3421驱动压合组3422件对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2a进行压合,压合完毕,控制器控制载具23继续沿着环形输送带22传输。本实施例中,采用压合机构34的方式替代人工压合,减少产品压伤的几率;同时压合机构34压合的位置、方向、力度都可精确调节,可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7,下料机构35包括设于第五工位3e处的第五安装架351、安装于第五安装架351上的第三机械手352、设于第五工位3e处且平行于第一安装架311的第六安装架353、安装于第六安装架353上的第四机械手354、位于第三机械手352下方的第四传送带355以及位于第四传送带355传送方向上的吸塑盘356;第三机械手352用于将按键从第一治具11a转移至吸塑盘356上,第四机械手354用于将空的第一治具11a转移至第二传送带314上,第四传送带355用于传送装载有按键的吸塑盘356和空的吸塑盘356。可选的,第三机械手352上还安装有配合其使用的吸取单元334。可选的,第四机械手354位于第二传送带314的首端。可选的,吸塑盘356位于第四传送带355的首端。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7和图8,下料机构35还包括与第五安装架351平行设置的第七安装架358、安装于第七安装架358上的第五机械手359以及位于第三机械手352同侧的支撑台357,第五机械手359用于将装载有按键的第一治具11a从载具23转移至支撑台357上,或者将空的第一治具11a从支撑台357转移至载具23上。
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第五机械手359将装载有按键的第一治11a从载具23上转移至支撑台357上,同时第五机械手359将第一治具11a固定在支撑台357上;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三机械手352移动至支撑台357上方,第三机械手352吸取按键并转移至吸塑盘356上;第三机械手352将按键吸取后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五机械手359将空的第一治具11a转移至载具23上;控制器控制载具23沿着环形输送带22继续运行至第四机械手354所在的位置,控制器控制第四机械手354将空的第一治具11a从载具23转移至第二传送带314上。
组装设备100的工作流程如下:在环形安装座21的环形输送带22上设置载具23,并在环形安装座21的周侧依次设置第一工位3a、第二工位3b、第三工位3c、第四工位3d、第五工位3e,第一工位3a、第二工位3b、第三工位3c、第四工位3d、第五工位3e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料机构31、点胶机构32、第二上料机构33、压合机构34、下料机构35,控制器控制载具23沿第一上料机构31、点胶机构32、第二上料机构33、压合机构34、下料机构35传送,控制器控制第一机械手312将装载有第一组件1a的第一治具11a从第一传送带313上转移至载具23上;控制器控制点胶控制器323,点胶控制器323控制点胶针筒3222对第一组件1a进行点胶处理;控制器控制第二机械手332通过真空吸盘3342将第二组件2a从第二治具12a转移至第一组件1a上;控制器控制压合模组342对第一组件1a和第二组件2a进行压合,完成按键组装;控制器控制第五机械手359将装有组装好的按键的第一治具11a从载具23上转移至支撑台357上,同时第五机械手359固定第一治具11a,控制器控制第三机械手352吸取按键并转移至吸塑盘356上,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五机械手359将空的第一治具11a转移至载具23上;控制器控制载具23继续运行至第四机械手354处,控制器第四机械手354将空的第一治具11a从载具23转移至第二传送带314上。从而,完成按键的自动组装并循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用于组装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第一组件和与所述第一组件相互配合的第二组件,所述组装设备包括:
机架;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环形安装座、设于所述环形安装座上的输送带以及设于所述输送带上的载具;
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包括沿所述环形安装座的周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所述第二工位与所述第五工位靠近所述第一工位设置;
第一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工位上,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装载有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治具传送到所述载具上,或者传送来自所述载具上的空的所述第一治具;
点胶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工位上,所述点胶机构用于对输送至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
第二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三工位上,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装载于第二治具上的所述第二组件移送到装载有点胶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组件的所述第一治具上,所述第一治具装载于所述载具上;
压合机构,设于所述第四工位上,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输送至所述第四工位上的点胶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压合处理,完成所述按键组装;
下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五工位上,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组装完成后的所述按键进行下料,并将下料后的空的所述第一治具传送至所述第一工位上;
与所述载具、所述第一上料机构、所述点胶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所述压合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连接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工位处的第一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机械手、末端靠近所述第一机械手的第一传送带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平行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传送装载有所述第一组件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传送空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装载有所述第一组件的所述第一治具移送到所述载具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工位处的第二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点胶模组、与所述点胶模组连接的点胶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点胶控制器连接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感应到所述载具后,将感应信息反馈给所述点胶控制器,所述点胶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信息控制所述点胶模组对所述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点胶机械架以及与所述点胶机械架连接的点胶针筒;所述点胶针筒通过所述点胶机械架与所述点胶控制器连接,所述点胶控制器控制所述点胶机械架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移动至所述载具上方,并同时控制所述点胶针筒对位于所述第一治具上的所述第一组件进行点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工位处的第三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上的第二机械手、末端靠近所述第三安装架的第三传送带以及与所述第二机械手配合使用的吸取单元;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传送装载有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治具及空的所述第二治具,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通过所述吸取单元吸取所述第二组件,并将所述第二组件移送到装载于所述载具上的所述第一治具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机械手连接的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用于吸取所述第二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四工位处的第四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架上的压合模组;所述压合模组用于对点胶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压合处理,完成所述按键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模组包括与所述第四安装架连接的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的压合组件,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压合组件对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进行压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五工位处的第五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五安装架上的第三机械手、设于所述第五工位处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第六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六安装架上的第四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三机械手下方的第四传送带以及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传送方向上的吸塑盘;所述第三机械手用于将所述按键从所述第一治具转移至所述吸塑盘上,所述第四机械手用于将空的所述第一治具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四传送带用于传送装载有所述按键的所述吸塑盘和空的所述吸塑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五安装架平行设置的第七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七安装架上的第五机械手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机械手同侧的支撑台,所述第五机械手用于将装载有所述按键的所述第一治具从所述载具转移至所述支撑台上,或者将空的所述第一治具从所述支撑台转移至所述载具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3828.5U CN219602407U (zh) | 2023-02-03 | 2023-02-03 | 一种组装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3828.5U CN219602407U (zh) | 2023-02-03 | 2023-02-03 | 一种组装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02407U true CN219602407U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3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53828.5U Active CN219602407U (zh) | 2023-02-03 | 2023-02-03 | 一种组装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02407U (zh) |
-
2023
- 2023-02-03 CN CN202320153828.5U patent/CN2196024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77080B (zh) | 一种全自动环形pcb板和fpc软板焊接系统 | |
CN108655582B (zh) | 一种全自动电池壳体焊接切割一体机 | |
CN210171833U (zh) | 一种lcd屏全自动点胶设备 | |
CN110091142B (zh) |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0788535B (zh) | 手机马达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3928856B (zh) | 自动贴装机 | |
CN112498809B (zh) | 自动贴合装置 | |
CN117001346B (zh) | 一种手表旋钮组装线及手表旋钮装配方法 | |
CN211544190U (zh) | 一种用于保护片生产加工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5106601B (zh) | 一种基于模块化积木式产线的医疗产品组装设备 | |
CN113635053B (zh) | 一种耳机组装设备 | |
CN115069571B (zh) | 一种外观检测装置及检测分拣系统 | |
CN219602407U (zh) | 一种组装设备 | |
CN114434145B (zh) | 继电器铁芯铆合设备 | |
CN112276547B (zh) | 自动装配plc系统 | |
CN116241534A (zh) | 自动磁钢点胶装配设备 | |
CN114654256B (zh) | 手机振动马达托片成型一体机 | |
CN211077634U (zh) | 一种循环供料系统 | |
CN211138294U (zh) | 一种转盘式纸盒贴合机 | |
CN116408635A (zh) | 无线耳机充电盒铁片和磁铁组装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
CN211889708U (zh) | 装饰件装配装置及生产设备 | |
CN112406260A (zh) | Oca贴合装置 | |
KR100841198B1 (ko) | 섹터기어와 리클라이너 홀더의 결합을 지지하는 하우징을소성가공하기 위한 리클라이너 조립장치 | |
CN216188944U (zh) | 充电器底盖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5321266U (zh) | 一种scf胶自动贴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