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8270U - 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8270U CN219588270U CN202223465687.5U CN202223465687U CN219588270U CN 219588270 U CN219588270 U CN 219588270U CN 202223465687 U CN202223465687 U CN 202223465687U CN 219588270 U CN219588270 U CN 2195882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hydraulic hose
- slide bar
- top plate
- clamp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撑板、顶板、滑杆和限位板,其中,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顶板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板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定吧固定相连,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相连,且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相连,所述滑杆上活动套设有弹簧。由此,可在液压设备工作过程中会使工作装置产生大幅度的相对运动,容易导致液压软管端部安装的软管接头松动甚至脱落,而且在液压软管收到外力拖拽时,也容易导致液压软管的脱落,影响设备的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软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软管别名液压油管、液压胶管、高压胶管、液压管、钢丝高压管等,一般分为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和钢丝缠绕液压胶管,液压软管经常在液压设备上使用。
相关技术中,液压软管通常使用软管接头连接在液压设备上,可在液压设备工作过程中会使工作装置产生大幅度的相对运动,容易导致液压软管端部安装的软管接头松动甚至脱落,而且在液压软管收到外力拖拽时,也容易导致液压软管的脱落,影响设备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可使液压软管留有一定的缓冲半部分,在收到外力拉拽时可通过限位板对其限位缓冲,并将力的作用最终传导至顶板上,以保护液压软管的完好,避免其因外力损坏或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支撑板、顶板、滑杆和限位板,其中,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顶板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板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定吧固定相连,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相连,且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相连,所述滑杆上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顶板之间,且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中心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安装有两个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上下设置。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还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多个所述固定螺栓环绕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表面。
具体的,所述顶板还包括:多个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顶板固定相连。
具体的,所述套管内部设置有阻尼胶圈,所述阻尼胶圈与所述滑杆阻尼滑动连接。
具体的,每个所述夹持装置均包括:调节杆、夹板和调节旋钮,其中,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套筒螺纹相连,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内,且所述夹板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可转动相连,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外侧,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调节杆相连。
具体的,所述夹板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状凸起,且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处于同一直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可通过限位板上安装的夹持装置将安装后的液压软管的连接端附近夹持固定,通过套设在滑杆上的弹簧间接时液压软管的一部分往安装板方向回缩,从而在其收到外力拉拽或者设备运转产生的相对运动时,使液压软管带动限位板往一侧拖动,使限位板可将液压软管收到的力进行限位缓冲,并最终将液压软管收到的力传导至顶板和支撑板上,避免外力拉拽使液压软管与设备的连接处产生松动脱落的现象,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放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使用状态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安装板、11-第二通孔、12-固定螺栓、2-限位板、21-套管、22-固定套筒、3-支撑板、4-顶板、41-第一通孔、42-限位挡块、5-滑杆、51-弹簧、6-夹持装置、61-夹板、62-调节杆、63-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如图1-图4所示,该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1、支撑板3、顶板4、滑杆5和限位板2,其中,顶板4设置在安装板1的一侧,顶板4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41,安装板1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11,支撑板3的一端与安装板1固定相连,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顶板4固定相连,滑杆5设置在支撑板3的一侧,滑杆5的一端与安装板1固定相连,且滑杆5的另一端与顶板4固定相连,滑杆5上活动套设有弹簧51,限位板2设置在安装板1和顶板4之间,且限位板2设置在弹簧51的一侧,限位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套管21,套管21与滑杆5滑动连接,限位板2中心安装有固定套筒22,固定套筒22上安装有两个夹持装置6,两个夹持装置6上下设置。
具体的,相关人员在将液压软管连接到液压设备上时,可先将安装板1安装在液压设备上的用于安装液压软管的连接口处,并使连接口处于安装板1中心处的第二通孔11中,然后将顶板4通过支撑板3与安装板1相连,使顶板4位于安装板1的一侧,接着相关人员可在支撑板3内设设置滑杆5,使滑杆5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和顶板4上,同时可在滑杆5上套设弹簧51,然后可在顶板4和安装板之间设置限位板2,可在县委办请按2的两端安装套管21,并将套管21套设在滑杆5上,使套管21带动限位板2在滑杆5上滑动。
进一步的,相关人员可在限位板2中心安装固定套筒22,还可在固定套筒22上安装两个上下设置的夹持装置6,以便于通过夹持装置6对液压软管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可在顶板4中心开设第一通孔41,以便于液压软管的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关人员可将液压软管与液压设备的连接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明41,固定套筒22并最终使用连接头将液压软管的连接端与第二通孔11处的连接口对接,实现液压软管与液压设备的连接,为了保护液压软管使用时的完好,可使用夹持装置6将液压软管的一部分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在弹簧51的作用下使限位板2将液压软管的一部分往安装板1处拉扯,使液压软管的一部分留在安装板1和顶板4之间,从而在液压设备运行时的与液压软管连接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或者有外力拉扯液压软管时,被拽动的液压软管可带动将其固定的夹持装置6进而带动限位板2整个的往顶板4方向位移,在此过程中,限位板2两端的连接的套管21在滑杆5上滑动并挤压弹簧51,使弹簧51可对其进行弹性缓冲,直到限位板2到达顶板4处时被其阻挡停止,实现对液压软管的限位,此时作用在液压软管上的力传导至顶板4以及支撑板3和安装板1上,以避免外力直接对液压软管与液压设备的连接口处进行拉拽,造成液压软管接口破损松动甚至脱落。从而保护液压软管的完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板1还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12,多个固定螺栓12环绕设置在安装板1表面。
具体的,为了保证安装板1紧固的安装在液压设备的对接口处,相关人员可在安装板1上环绕设置多个固定螺栓12,以便于通过多个固定螺栓12将安装板1紧固的安装在指定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板4还包括:多个限位挡块42,限位挡块42设置在第一通孔41的两侧,限位挡块42与顶板4固定相连。
具体的,相关人员可在第一通孔41的两侧设置多个限位挡块42,使限位挡块42连接于顶板4面向限位板2的已侧表面,从而在限位板2往顶板4处靠近时,可通过限位挡块42将其阻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套管21内部设置有阻尼胶圈,阻尼胶圈与滑杆5阻尼滑动连接。
具体的,相关人员可在套管21内安装阻尼胶圈,使套管21在滑杆5上滑动时,可在阻尼胶圈的作用下使套管21可具有一定阻尼效果的滑动,以进一步的对液压软管所受到的外力进行缓冲,以保护整体的完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夹持装置6均包括:调节杆62、夹板61和调节旋钮63,其中,调节杆62与固定套筒22螺纹相连,夹板61设置在固定套筒22内,且夹板61与调节杆62的一端可转动相连,调节旋钮63设置在固定套筒22外侧,调节旋钮63与调节杆62相连。
具体的,在使用夹持装置6将液压软管的一部分夹持固定在固定套筒22内时,可手动转动调节旋钮63,使调节旋钮63带动安装在固定套筒22上的调节杆62转动,从而使调节杆62带动设置在固定套筒22内的夹板61随其下压,实现对液压软管的夹持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板61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状凸起,且固定套筒22与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11处于同一直线。
具体的,可在夹板61表面设置多个锥状凸起,以增加夹板61对液压软管的固定效果,避免其轻易松动,同时固定套筒22与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11均处于同一直线,从而使液压软管可以顺畅的实现进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可通过限位板上安装的夹持装置将安装后的液压软管的连接端附近夹持固定,通过套设在滑杆上的弹簧间接时液压软管的一部分往安装板方向回缩,从而在其收到外力拉拽或者设备运转产生的相对运动时,使液压软管带动限位板往一侧拖动,使限位板可将液压软管收到的力进行限位缓冲,并最终将液压软管收到的力传导至顶板和支撑板上,避免外力拉拽使液压软管与设备的连接处产生松动脱落的现象,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支撑板(3)、顶板(4)、滑杆(5)和限位板(2),其中,
所述顶板(4)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所述顶板(4)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41);
所述安装板(1)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11);
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4)固定相连;
所述滑杆(5)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所述滑杆(5)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固定相连,且所述滑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4)固定相连,所述滑杆(5)上活动套设有弹簧(51);
所述限位板(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和所述顶板(4)之间,且所述限位板(2)设置在所述弹簧(51)的一侧,所述限位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套管(21),所述套管(21)与所述滑杆(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中心安装有固定套筒(22),所述固定套筒(22)上安装有两个夹持装置(6),两个所述夹持装置(6)上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还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12),多个所述固定螺栓(12)环绕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还包括:多个限位挡块(42),所述限位挡块(4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41)的两侧,所述限位挡块(42)与所述顶板(4)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1)内部设置有阻尼胶圈,所述阻尼胶圈与所述滑杆(5)阻尼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装置(6)均包括:调节杆(62)、夹板(61)和调节旋钮(63),其中,
所述调节杆(62)与所述固定套筒(22)螺纹相连;
所述夹板(61)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22)内,且所述夹板(61)与所述调节杆(62)的一端可转动相连;
所述调节旋钮(63)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22)外侧,所述调节旋钮(63)与所述调节杆(6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61)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锥状凸起,且所述固定套筒(22)与所述第一通孔(41)和所述第二通孔(11)处于同一直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65687.5U CN219588270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65687.5U CN219588270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8270U true CN219588270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8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6568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9588270U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8270U (zh) |
-
2022
- 2022-12-23 CN CN202223465687.5U patent/CN2195882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94336B2 (en) | Tool for connecting pipelines | |
CN110617370B (zh) | 一种石油化工管道安装支架 | |
CN108928734B (zh) | 一种管道抓取用机械爪臂 | |
CN219588270U (zh) | 液压软管防脱落夹持装置 | |
GB1594754A (en) | Articulated fluid loading arm | |
CN208899871U (zh) | 模板的斜撑装置 | |
CN210290985U (zh) | 一种新型管道吊支架 | |
CN209398930U (zh) | 一种管道安装尺寸可调式抗震支吊架 | |
CN110792848A (zh) | 一种新型推拉管装置 | |
CN208777679U (zh) |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脚手架连接装置 | |
CN201850500U (zh) | 一种桥梁用竖向防落梁装置 | |
CN105971530B (zh) | 修井作业一体化设备 | |
CN208058143U (zh) | 一种用于抗震支架的缓冲机构 | |
CN215287782U (zh) | 一种非开挖管道内衬修复牵引装置 | |
CN210914937U (zh) | 一种随车吊吊具 | |
CN211726386U (zh) | 车盖涂胶装置 | |
CN218320289U (zh) | 一种可调节式混凝土管道吊具及其起吊系统 | |
CN209495148U (zh) | 一种油气集输管线安全监测装置 | |
CN219774992U (zh) | 一种管道安装用定位装置 | |
CN209158357U (zh) | 一种伸缩管用联动装置 | |
NO20170408A1 (en) | Drilling tubular weight compensating system | |
JP4196021B2 (ja) | 免震配管構造の吊り装置 | |
CN216073677U (zh) | 一种桥管链接阀体处维修装置 | |
CN218094654U (zh) | 一种斜撑式风管支架 | |
CN22020491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安装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