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574979U -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4979U
CN219574979U CN202320268738.0U CN202320268738U CN219574979U CN 219574979 U CN219574979 U CN 219574979U CN 202320268738 U CN202320268738 U CN 202320268738U CN 219574979 U CN219574979 U CN 219574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trol chip
grounded
chip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87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胜
成伟
钟广雄
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an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an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an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an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687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4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4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4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包括:外壳、支架以及电路板;电路板与支架固定连接,电路板和支架容均纳在外壳的内部;电路板上设置有通信模块、发光模块、传感器模块、充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发光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充电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挥棒内部设置加速度传感器,使指挥棒能够检测人们的动作,在指挥棒的内部设置蓝牙模块,使指挥棒能够与手机相互通信,通过手机应用感应和判断指挥棒的挥动是否存在错误,并配合指挥棒播放音乐,指挥棒顶部设置有指示灯,能够根据指挥棒的挥动动作进行发光提示,本申请的指挥棒操作简单、提示明显,便于控制,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

Description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奏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音乐天赋培养对于儿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兴趣爱好的培养,但是由于现有乐器的使用和教学都比较复杂,对于年纪较小的儿童来说,从零开始学习乐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且对于一些不懂音乐,想要培养乐感的儿童来说,通过学习某一种乐器来提升乐感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也是首先需要学习乐器的基础操作之后,才能通过演奏乐器培养乐感,而通过学习音乐指挥培养乐感,则不需要首先训练乐器操作,然后再进行乐感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乐感培养的效率。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810180471.3)提出一种音乐教学用指挥棒,通过在指挥棒上设置有LED灯通过控制器展现不同色彩,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指挥棒的颜色对学习的技巧进行叠加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指挥棒通过伸缩进行调节,从而使学生达到最佳辨识长度,便于学生能够快速辨别,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对于学习指挥的学员来说,该LED灯光是通过老师的控制实现变色的,在学员自己使用指挥棒的时候,LED灯不能自动给予学员必要的反馈,难以辅助学员的音乐学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解决了现有的音乐教学指挥棒存在的不能在学员自己使用指挥棒的时候辅助使用者学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包括:外壳、支架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支架容均纳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相互通信的通信模块、用于提示演奏结果的发光模块、用于感应指挥棒的动作的传感器模块、充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发光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充电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下壳,所述下壳上开设有充电口;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的上壳,所述上壳的一端与手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透光件;所述充电模块容纳在所述充电口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支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电路板容纳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若干加强筋。
可选的,还包括:电池模块和震动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容纳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电池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震动模块容纳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震动模块还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呈条形,所述发光模块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靠近透光件的一端,所述传感器模块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手柄呈三角柱状结构;所述手柄上还设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电感以及晶振;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三三极管;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以及通信天线;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脚经过第一电容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五脚通过第六电阻后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九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三电阻后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六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七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八脚经过电感后与模拟电路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八脚还依次经过电感和第二电容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九脚与电池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一脚与经过第四电容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三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五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六脚经过第五电容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六脚还经过第六电容后与通信天线相连,所述通信天线还经过第七电容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七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八脚与晶振的第一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九脚与晶振的第三脚相连,所述晶振的第二脚和第四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脚、第二十一脚、第二十二脚、第二十三脚均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脚以及第二十五脚均与充电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六脚通过第五电阻后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八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二电阻后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七脚通过第四电阻后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七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一电阻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二脚经过第三电容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三脚接地。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陀螺仪芯片、地磁校准芯片、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以及第十一电容;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一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一脚还经过第八电容后接地;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四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一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六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七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二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八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三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九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十五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一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十三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二脚和第十三脚均接地;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四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四脚还经过第九电容后接地;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六脚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一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六脚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二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二脚还与经过第十电容后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四脚与第二脚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八脚经过第十二电容后与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二脚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九脚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脚经过第十一电容后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三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六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四脚相连。
可选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Type_c充电接口;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1脚接地;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4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6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7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9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12脚接地;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1脚接地;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4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6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7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9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12脚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包括:外壳、支架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支架容均纳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相互通信的通信模块、用于提示演奏结果的发光模块、用于感应指挥棒的动作的传感器模块、充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发光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充电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挥棒内部设置加速度传感器,使指挥棒能够检测人们的动作,在指挥棒的内部设置蓝牙模块,使指挥棒能够与手机相互通信,通过手机应用感应和判断指挥棒的挥动是否存在错误,并配合指挥棒播放音乐,指挥棒顶部设置有指示灯,能够根据指挥棒的挥动动作进行发光提示,本申请的指挥棒操作简单、提示明显,便于控制,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发光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传感器模块中的陀螺仪芯片电路原理图;
图7是传感器模块中的地磁校准芯片电路原理图;
图8是充电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中,1、外壳;11、手柄;12、下壳;13、充电口;14、上壳;15、透光件;16、防滑垫;2、支架;21、限位槽;22、加强筋;23、凹槽;3、电路板;31、控制模块;32、发光模块;33、传感器模块;34、充电模块;35、电池模块;36、震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包括:外壳1、支架2以及电路板3;所述电路板3与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3和支架2容均纳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电路板3上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相互通信的通信模块、用于提示演奏结果的发光模块32、用于感应指挥棒的动作的传感器模块33、充电模块34以及控制模块31;所述通信模块、发光模块32、传感器模块33以及充电模块34均与控制模块31电连接。
具体来说,为了使指挥棒更加适合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并且不需要儿童从头开始学习乐器,本申请提出一种演奏指挥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指挥棒与终端设备相互连接,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主要指的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的计算机设备。在建立了通信连接之后,终端设备通过运行相关的APP能够播放对应的音乐,使用者根据节奏感,挥动指挥棒进行指挥演奏。本申请在音乐指挥棒的内部设置了用于检测指挥棒的加速度的传感器模块33,传感器模块33能够针对指挥棒的挥动方向、力度、时间等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并将这些参数通过通信模块传递到终端设备中,利用终端设备中运行的应用,判断练习者所挥动的节拍是否能够与音乐播放的节奏相互吻合,并根据判断结构,控制指挥棒顶部的发光模块32发出提示光效,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训练者只需要跟随终端设备播放的音乐挥动指挥棒,并且根据指挥棒的光效提示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便能够较为轻松且有效地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包括:手柄11,所述手柄11的一端设置有下壳12,所述下壳12上开设有充电口13;所述手柄11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的上壳14,所述上壳14的一端与手柄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14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透光件15;所述充电模块34容纳在所述充电口13的内部。
具体来说,手柄11用于供使用者进行握持,在手柄11的底部设置有充电口13,手柄11的顶部设置有透光件15,透光件15能够将手柄11内部的发光组件发射的光传递到外壳1的外部,避免使用者不能观察到设备的光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上开设有限位槽21,所述电路板3容纳在限位槽21的内部;所述支架2上还设有若干加强筋22。具体来说,支架2上的限位槽21用于容纳电路板3,也就是给电路板3提供定位作用,避免电路板3在外壳1内发生晃动,影响传感器模块33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池模块35和震动模块36;所述电池模块35容纳在所述限位槽21的内部,所述电池模块35与控制模块31电连接;所述支架2上开设有凹槽23,所述震动模块36容纳在所述凹槽23的内部,所述震动模块36还与控制模块31电连接。具体来说,电池模块35用于给指挥棒提供能源,使指挥棒能够在不连接充电线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震动模块36用于给人们提供提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3呈条形,所述发光模块32固定设置在电路板3的靠近透光件15的一端,所述传感器模块33固定设置在电路板3的中部。
具体来说,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电路板3的中部,能够更好的感受人们的挥动动作,如果放在指挥棒的尖端位置,则会导致指挥棒的过于“敏感”,轻微的摇动就会判断指挥棒发生摇晃,而放在手柄11的尾部又会导致指挥棒过于迟钝,因此只有放在指挥棒的中间位置,才能够实现指挥棒的精确判断。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11呈三角柱状结构;所述手柄11上还设有防滑垫16。在本申请中,防滑垫16与手柄11之间可以采用同色设计,也可以采用不同色设计作为装饰件使用。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感L以及晶振X;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以及第三三极管Q3;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以及通信天线E;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脚经过第一电容C1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三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四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五脚通过第六电阻R6后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第九电阻R9后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过第三电阻R3后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六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七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八脚经过电感后与模拟电路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八脚还依次经过电感和第二电容C2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九脚与电池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一脚与经过第四电容C4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三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六脚经过第五电容C5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六脚还经过第六电容C6后与通信天线E相连,所述通信天线E还经过第七电容C7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七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八脚与晶振的第一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十九脚与晶振的第三脚相连,所述晶振的第二脚和第四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脚、第二十一脚、第二十二脚、第二十三脚均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四脚以及第二十五脚均与充电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六脚通过第五电阻R5后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还通过第八电阻R后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过第二电阻R2后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七脚通过第四电阻R4后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还通过第七电阻R7后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过第一电阻R1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三十二脚经过第三电容C3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三十三脚接地。
具体来说,控制模块主要包含蓝牙主控MUC,也就是控制芯片U1,蓝牙主控MCU采用型号为AC6876D4的MCU控制芯片U1,该控制芯片U1不仅能够实现蓝牙连接通信功能,还能够实现一些简单的通用计算的目的,其内部还设有闪存功能,可以通过USB接口存储一些乐谱,并根据内部存储的乐谱进行指挥训练。进一步,发光模块中包含有三个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在三极管的控制下进行工作,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芯片U1的对应引脚相互连接,能够根据控制芯片U1输出的电平高度,对应控制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在本申请中,通信模块主要包含了通信天线E以及滤波电路,通信天线E能够将蓝牙通信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电路能够降低干扰,保证蓝牙信号的稳定。
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陀螺仪芯片U2、地磁校准芯片U3、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以及第十一电容C11;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一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一脚还经过第八电容C8后接地;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四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一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六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七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二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八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三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九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十一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三脚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十二脚和第十三脚均接地;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十四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十四脚还经过第九电容C9后接地;所述陀螺仪芯片U2的第十六脚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一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六脚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二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二脚还与经过第十电容C10后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四脚与第二脚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八脚经过第十二电容C12后与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十二脚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九脚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十脚经过第十一电容C11后接地;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十三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U3的第十六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四脚相连。
具体来说,在本申请中,陀螺仪芯片U2采用信号为ADXL362BCCZ-M I-RL7的加速度陀螺仪传感器,通过对指挥棒的加速度的检测,能够判断指挥棒的挥动距离、挥动力度以及挥动时间,并对指挥棒的挥动时机进行判断,以保证指挥棒挥动地更加准确,进一步,地磁校准芯片U3用于给加速度芯片提供基准数据,以校准陀螺仪,在本申请中,地磁校准芯片U3采用型号为QMC5883L的地磁检测芯片。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充电模块包括:Type_c充电接口;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1脚接地;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4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6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五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7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四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9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12脚接地;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1脚接地;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4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6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五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7脚与控制芯片U1的第二十四脚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9脚与5V电压端相连;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12脚接地。
在本申请中,Type_c充电接口可以采用正反盲插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Type_c充电接口的两侧接口为反向排布,其中,第七脚和第九脚与控制芯片U1相连,进行数据传输,与5V电压端相连的引脚用于给设备进行充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挥棒内部设置加速度传感器,使指挥棒能够检测人们的动作,在指挥棒的内部设置蓝牙模块,使指挥棒能够与手机相互通信,通过手机应用感应和判断指挥棒的挥动是否存在错误,并配合指挥棒播放音乐,指挥棒顶部设置有指示灯,能够根据指挥棒的挥动动作进行发光提示,本申请的指挥棒操作简单、提示明显,便于控制,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通过将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指挥棒的中间部位,能够使指挥棒的动作检测更加精准。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支架以及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支架容均纳在外壳的内部;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终端设备相互通信的通信模块、用于提示演奏结果的发光模块、用于感应指挥棒的动作的传感器模块、充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发光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充电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下壳,所述下壳上开设有充电口;
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的上壳,所述上壳的一端与手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壳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透光件;
所述充电模块容纳在所述充电口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电路板容纳在限位槽的内部;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若干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模块和震动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容纳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电池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震动模块容纳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震动模块还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呈条形,所述发光模块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靠近透光件的一端,所述传感器模块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呈三角柱状结构;所述手柄上还设有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电感以及晶振;
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三三极管;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以及通信天线;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脚经过第一电容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脚与3.3V电压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四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五脚通过第六电阻后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九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三电阻后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六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七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八脚经过电感后与模拟电路电压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八脚还依次经过电感和第二电容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九脚与电池电压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脚与5V电压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一脚与经过第四电容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三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五脚与传感器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六脚经过第五电容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六脚还经过第六电容后与通信天线相连,所述通信天线还经过第七电容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七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八脚与晶振的第一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九脚与晶振的第三脚相连,所述晶振的第二脚和第四脚均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脚、第二十一脚、第二十二脚、第二十三脚均与传感器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脚以及第二十五脚均与充电模块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六脚通过第五电阻后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八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二电阻后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七脚通过第四电阻后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七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过第一电阻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电压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二脚经过第三电容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三脚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陀螺仪芯片、地磁校准芯片、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以及第十一电容;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一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一脚还经过第八电容后接地;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四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一脚相连;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六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脚相连;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七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二脚相连;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八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三脚相连;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九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十五脚相连;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一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十三脚相连;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二脚和第十三脚均接地;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四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四脚还经过第九电容后接地;
所述陀螺仪芯片的第十六脚接地;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一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六脚相连;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二脚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二脚还与经过第十电容后接地;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四脚与第二脚相连;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八脚经过第十二电容后与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二脚相连;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九脚接地;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脚经过第十一电容后接地;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三脚与3,3V电压端相连;
所述地磁校准芯片的第十六脚与控制芯片的第四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Type_c充电接口;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1脚接地;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4脚与5V电压端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6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7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9脚与5V电压端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A12脚接地;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1脚接地;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4脚与5V电压端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6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7脚与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9脚与5V电压端相连;
所述Type_c充电接口的B12脚接地。
CN202320268738.0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Active CN219574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8738.0U CN219574979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8738.0U CN219574979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4979U true CN219574979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8738.0U Active CN219574979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4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9681U (zh) 智能哑铃
CN102835951A (zh) 一种移动腕带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US8808052B2 (en) Interactive electronic toy
CN201629060U (zh) 一种光指引式钢琴学习器
CN107596617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跳绳装置
CN219574979U (zh) 一种音乐演奏指挥棒
CN203089109U (zh) 一种移动腕带设备
CN109949671A (zh) 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教学实验平台
CN203727040U (zh) 一种智能提醒笔
CN205545792U (zh) 一种带有心率计数和计步功能的无线耳机
KR20130074435A (ko) 기타 자동 코드 연습기
CN201767967U (zh) 一种指套式血氧仪
CN216084283U (zh) 敲击乐器系统
CN216487273U (zh) 一种智能电声二胡
CN215987550U (zh) 一种训练栏架触碰检测报警装置
CN215309958U (zh) 一种智能led矩阵跳绳手柄
CN211189038U (zh) 一种用于初学者教学的智能乒乓球拍
CN204319683U (zh) 高尔夫球挥杆练习检验系统
ES2997202T3 (en) Interactive electronic toy system
CN204972836U (zh) 一种手眼协调训练器
CN211044574U (zh) 一种积木式早教装置
CN212724692U (zh) 一种智能电子曲谱仪
CN207202887U (zh) 一体式自动身高测量仪
CN209962444U (zh) 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
CN205680323U (zh) 一种互动式智能吉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29

Address after: A223, Nanshan Software Park, No. 10128 Shennan Avenue, Liancheng Community,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anyi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1400 b809-b810, No. 22, Qinglan street, Xiaoguwei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ganyi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