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569052U -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9052U
CN219569052U CN202321277367.9U CN202321277367U CN219569052U CN 219569052 U CN219569052 U CN 219569052U CN 202321277367 U CN202321277367 U CN 202321277367U CN 219569052 U CN219569052 U CN 219569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water
pipe
reservoir
flow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73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洽和
侯云攀
李志彬
刘杰栋
杨庆定
王亚
彭钦恒
梁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73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9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9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9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包括位于路面以下的雨水汇总管、分流井、截污挂篮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池以及水处理设备;所述的雨水汇总管连接分流井,所述分流井、截污挂篮装置以及弃流过滤装置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弃流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蓄水池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的水处理设备连通在蓄水池的出口处,通过水处理设备将蓄水池中的水抽出;所述的截污挂篮装置和弃流过滤装置设置在下水道井口的下方,截污挂篮装置包括有截污挂篮,通过截污挂篮对雨水进行过滤,所述的弃流过滤装置实现对雨水的过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过滤以及存储,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扩大。一方面雨水不能再入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加上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得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和城市局部洪灾,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暴雨、洪水等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雨水留下来利用,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的好措施。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由于雨水被留住或回渗地下,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因此,地下水得以回补,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是,雨水在进入到储水池中前,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否则雨水中的杂质会直接流入储水池,导致储水池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过滤以及存储,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位于路面以下的雨水汇总管、分流井、截污挂篮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池以及水处理设备;
所述的雨水汇总管连接分流井,所述分流井、截污挂篮装置以及弃流过滤装置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弃流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蓄水池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的水处理设备连通在蓄水池的出口处,通过水处理设备将蓄水池中的水抽出;
所述的截污挂篮装置和弃流过滤装置设置在下水道井口的下方,截污挂篮装置包括有截污挂篮,通过截污挂篮对雨水进行过滤,所述的弃流过滤装置实现对雨水的过滤。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分流井上还设置有溢流管。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下水道井口包括有碎石垫层、混凝土基础层、护套管、内盖以及防护井盖;
所述的护套管设置在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基础层内,碎石垫层位于混凝土基础层下方;所述的内盖设置在护套管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的防护井盖固定在内盖上方,防护井盖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盖座,防护井盖的上表面与路面相平齐。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护套管的内表面涂覆有聚氨酯胶泥。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弃流过滤装置包括有第一主管道,所述护套管的下方与第一主管道通过波纹管相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截污挂篮装置包括有第二主管道,所述的截污挂篮设置在第二主管道内,护套管的下方与第二主管道通过波纹管相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分流井上方、蓄水池的入口及出口处设置有检修口。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水处理设备为地埋一体机,所述的蓄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泵,通过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输送至地埋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对雨水中的漂浮物、颗粒物能起到过滤作用,从而净化雨水;整套系统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过滤以及存储,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弃流过滤装置的平面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截污挂篮装置的平面图。
图6为图5中C-C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中D-D处剖面示意图。
图中:雨水汇总管10、分流井20、截污挂篮装置30、弃流过滤装置40、蓄水池50、水处理设备60、溢流管201、入口501、出口502、下水道井口70、碎石垫层701、混凝土基础层702、护套管703、内盖704、防护井盖705、聚氨酯胶泥706、排污管707、防护盖座708、截污挂篮301、第二主管道302、第一主管道401、第一进水管402、第一出水管403、浮球404、波纹管80、检修口503、抽水泵504、路面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雨水的收集、过滤以及存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位于路面100下方的雨水汇总管10、分流井20、截污挂篮装置30、弃流过滤装置40、蓄水池50以及水处理设备60;雨水汇总管10连接分流井20,分流井20上还设置有溢流管201。分流井20、截污挂篮装置30以及弃流过滤装置40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弃流过滤装置40的出口与所述蓄水池50的入口501相连通;所述的水处理设备60连通在蓄水池50的出口502处,通过水处理设备60将蓄水池50中的水抽出;所述的截污挂篮装置30和弃流过滤装置40设置在下水道井口70的下方,截污挂篮装置30包括有截污挂篮301,通过截污挂篮301对雨水进行过滤,所述的弃流过滤装置40实现对初期雨水的排放。
对于弃流过滤装置40的具体设置结构,参照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首先我们对下水道井口7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3所示,下水道井口70包括有碎石垫层701、混凝土基础层702、护套管703、内盖704以及防护井盖705;所述的护套管703设置在碎石垫层701和混凝土基础层702内,碎石垫层701位于混凝土基础层702下方;所述的内盖704设置在护套管703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的防护井盖705固定在内盖704上方,防护井盖705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盖座708,防护井盖705的上表面与路面100相平齐。另外,护套管703的内表面涂覆有聚氨酯胶泥706。
在本实施例中,弃流过滤装置40包括有第一主管道401,所述护套管703的下方与第一主管道401通过波纹管80相连接。另外,弃流过滤装置40还包括第一进水管402和第一出水管403,第一进水管402伸入至第一主管道401内部,第一出水管403连接在第一主管道401的侧壁上;第一主管道401的下部还设置有排污管707,第一主管道401内部设置有浮球404,该浮球404在第一主管道401内水量较小时可以打开排污管的开口,当第一主管道401内的水量较大时,则关闭排水管的开口,由于这种结构设计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降雨初期,先进入第一主管道401内的水量较小,但这部分水污染严重,通过弃流过滤装置40将这部分污水排出,实现对初期雨水的弃流,实现自动排污功能。
对于所述的截污挂篮装置30,参照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由于下水道井口70的结构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图6中,截污挂篮装置30包括有第二主管道302,所述的截污挂篮301设置在第二主管道302内,护套管703的下方与第二主管道302通过波纹管80相连接。同时,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第二主管道302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截污挂篮301的顶部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最顶部相平齐,这种结构设计,下水道井口70的污水流入第二主管道302内,通过截污挂篮301实现对污水的过滤,避免进水管的进水将截污挂篮301中的过滤物冲走,同时不妨碍进水管的进水和出水管的出水。
另外,结合图1所示,分流井20上方、蓄水池50的入口及出口处设置有检修口503,便于实现维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处理设备60为地埋一体机,所述的蓄水池50内设置有抽水泵504,通过抽水泵504将蓄水池50内的水输送至地埋一体机,地埋一体机将水传送至所需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对雨水中的漂浮物、颗粒物能起到过滤作用,从而净化雨水;整套系统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过滤以及存储,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路面以下的雨水汇总管、分流井、截污挂篮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池以及水处理设备;
所述的雨水汇总管连接分流井,所述分流井、截污挂篮装置以及弃流过滤装置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弃流过滤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蓄水池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的水处理设备连通在蓄水池的出口处,通过水处理设备将蓄水池中的水抽出;
所述的截污挂篮装置和弃流过滤装置设置在下水道井口的下方,截污挂篮装置包括有截污挂篮,通过截污挂篮对雨水进行过滤,所述的弃流过滤装置实现对雨水的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上还设置有溢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水道井口包括有碎石垫层、混凝土基础层、护套管、内盖以及防护井盖;
所述的护套管设置在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基础层内,碎石垫层位于混凝土基础层下方;所述的内盖设置在护套管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的防护井盖固定在内盖上方,防护井盖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盖座,防护井盖的上表面与路面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管的内表面涂覆有聚氨酯胶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弃流过滤装置包括有第一主管道,所述护套管的下方与第一主管道通过波纹管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污挂篮装置包括有第二主管道,所述的截污挂篮设置在第二主管道内,护套管的下方与第二主管道通过波纹管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井上方、蓄水池的入口及出口处设置有检修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处理设备为地埋一体机,所述的蓄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泵,通过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输送至地埋一体机。
CN202321277367.9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Active CN219569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7367.9U CN21956905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7367.9U CN21956905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9052U true CN219569052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7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7367.9U Active CN219569052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9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2242B (zh)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及其雨水处理方法
CN106245734A (zh) 改进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绿地的调蓄系统
CN113175050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9686564U (zh) 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
KR101096768B1 (ko) 빗물이용장치
CN109797839A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及截污操作方法
CN107905331A (zh) 一种海绵城市自净渗滞系统
CN205875342U (zh) 一种城市雨水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CN205637036U (zh) 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弃流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CN106638917A (zh)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17851U (zh) 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743620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层过滤雨水口装置
JP4511077B2 (ja) 雨水排水処理システム
CN219569052U (zh) 一种简易室外雨水收集系统
CN106759645A (zh) 一种一体式雨水回收蓄调水系统及其方法
CN1107003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
CN109836017A (zh) 一种居民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CN112814122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雨水调蓄系统
CN212561813U (zh) 高效截污的雨水口
CN21079771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
CN211499096U (zh) 一种沿河污染自控制的生态水岸
CN209162935U (zh) 一种海绵型广场雨水利用系统
KR101151090B1 (ko) 저류조를 이용한 초기우수 보관 처리 시스템
CN207633473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施工的模块化装置
CN111663626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水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