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4710U - 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64710U CN219564710U CN202321038338.7U CN202321038338U CN219564710U CN 219564710 U CN219564710 U CN 219564710U CN 202321038338 U CN202321038338 U CN 202321038338U CN 219564710 U CN219564710 U CN 2195647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face
- blowing
- air
- distribution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包括分配箱壳体及设于分配箱壳体内的吹面风门,该吹面风门从左到右依次控制左侧吹面、左中吹面、右中吹面和右侧吹面,吹面风门的左侧吹面和右侧吹面上并朝向分配箱壳体内部的一侧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三挡板,吹面风门的左中吹面和右中吹面上并朝向分配箱壳体内部的一侧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均平行于吹面风门的转轴。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空调箱出现的温度均匀性差,吹面模式下前排吹面风量大、后吹面风量小等问题,从而优化了传统空调箱的性能(温度均匀度、风量分配比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乘驾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具体为优化空调温度均匀度和风量分配比例的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主要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空调的整体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主机厂也在不断的努力提高乘用车空调的舒适度。因此,各个汽车空调供应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空调供应商需要在满足乘用车空调箱基本性能的前提下,追求最佳舒适度的制冷制热,致力于设计出性能更优的产品。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调整混合风门的开度以输出不同比例的冷、热风,再通过分配箱混合区域对冷、热风进行混合及模式风门调整出风风量混合比例,以达到温度的混合均匀性;此结构单一,且冷、热风易混合不均匀,造成出风口的前后温差或上下温差较大。如:在吹面吹脚模式时,温度稳定时(一般设定为20℃~25℃),吹面出风口为冷风,吹脚出风口为微热风,此时车上人员才会感觉舒适。而传统空调箱的混合风门在调整开度时,温度会同时升高或降低,无法满足吹面吹脚模式的上下温差要求。又如:在吹面模式下,由于吹面风门没有风阻,风从流道直接吹向前吹面,导致后吹面分配的风量小,前排吹面风量大,这样会影响后排的乘客感受不到明显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其舒适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空调箱混风不均匀、热态的左右温差较大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包括分配箱壳体及设于分配箱壳体内的吹面风门,该吹面风门从左到右依次分布有左侧吹面、左中吹面、右中吹面和右侧吹面,吹面风门的左侧吹面和右侧吹面上并朝向分配箱壳体内部的一侧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三挡板,吹面风门的左中吹面和右中吹面上并朝向分配箱壳体内部的一侧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均平行于吹面风门的转轴。
可选的,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平齐,或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错位。
可选的第三挡板的高度不低于第二挡板的高度。
进一步,分配箱壳体在吹面出口处并朝向吹面风门设置左右对称的第四挡板。
进一步,分配箱壳体上还设置有混合风门,混合风门的左、右风板的一侧面上并靠近进风口一端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平行于混合风门的转轴。
可选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均采用直筋结构。
可选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厚度为1~3mm。
可选的,第一挡板设于混合风门上,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设于吹面风门上,所述第四挡板设于分配箱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适度增加吹面吹脚模式上下温差,优化了空调箱温度均匀度,以较为简便的方式来解决传统空调箱吹面模式下,后吹面风量小,前排吹面风量大的问题,从而提高车辆终端客户的驾驶体验感和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混合风门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吹面风门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吹面风门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另一个方向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配箱壳体1,第一挡板2,混合风门3,暖风芯体4,后吹出风口5,吹脚风门6,第四挡板7,第三挡板8,第二挡板9,吹面风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包括分配箱壳体1及设于分配箱壳体1内的吹面风门10、混合风门3、暖风芯体4、后吹出风口5和吹脚风门6,该吹面风门10从左到右依次分布有左侧吹面、左中吹面、右中吹面和右侧吹面,该混合风门3上分布有左右对称的左风板和右风板。在吹面风门10的左侧吹面和右侧吹面上分别设置第三挡板8,也设计为直筋位特征,且为左右对称,它的长、宽、高可以根据吹面模式的风量分配要求进行调整。该第三挡板8可以增加吹面风门的左右侧吹面风阻,以达到减少吹面模式下左右侧吹面的风量的目的,从而解决了传统空调箱在吹面模式下,前排吹面风量大的问题。同时,在吹面风门10的左中吹面和右中吹面上分别设置第二挡板9,也设计为直筋位特征,且为左右对称,它的长、宽、高可以根据吹面模式的风量分配要求进行调整。该第二挡板9可以增加左中、右中吹面风阻,以达到减小吹面模式下左中、右中吹面的风量,增大后吹面风量的目的,进一步解决了传统空调箱在吹面模式下,前排吹面风量大、后吹面风量小的问题。另外,在分配箱壳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第四挡板7,设计为直筋位特征,且为左右对称,它的长、宽、高可以根据吹面模式的风量分配要求进行调整。该第四挡板可以增加左中、右中吹面风阻,以达到减小吹面模式下左中、右中吹面的风量,增大后吹面风量的目的,进一步解决了传统空调箱在吹面模式下,前排吹面风量大、后吹面风量小的问题。
而在混合风门3上设有温度均匀优化的第一挡板2,设计为直筋位特征,设置在其左右风板上,且为左右对称,它的长、宽、高、特征位置都可以根据分配箱的流场实际情况调整。该第一挡板2可以改变冷风进风流场,热态时(混合风门三分二开度至全热),使分配箱壳体内的混风更加均匀以达到更好的冷热风混合效果,优化热态下左右温差、前后温差;而冷态时(全冷至混合风门三分二开度),使冷风和热风分流,吹面吹脚模式下,通过调整第一挡板2的高度可以适度增加吹面和吹脚出风口的温差,提高吹面吹脚模式下乘员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此四处筋位特征,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空调箱出现的温度不均匀问题,及吹面模式下前排吹面风量大、后吹面风量小的问题。从而优化了传统空调箱的性能(温度均匀度、风量分配比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乘驾舒适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包括分配箱壳体(1)及设于分配箱壳体内的吹面风门(10),该吹面风门从左到右依次控制左侧吹面、左中吹面、右中吹面和右侧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面风门的左侧吹面和右侧吹面上并朝向分配箱壳体内部的一侧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三挡板(8),所述吹面风门的左中吹面和右中吹面上并朝向分配箱壳体内部的一侧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二挡板(9),且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均平行于吹面风门的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平齐,或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的高度不低于第二挡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箱壳体在吹面出口处并朝向吹面风门设置左右对称的第四挡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箱壳体内还设置有混合风门(3),所述混合风门的左、右风板的一侧面上并靠近进风侧一端分别设置呈对称结构的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平行于混合风门的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均采用直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及第四挡板的厚度为1~3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混合风门上,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设于吹面风门上,所述第四挡板设于分配箱壳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38338.7U CN219564710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38338.7U CN219564710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64710U true CN219564710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55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38338.7U Active CN219564710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64710U (zh) |
-
2023
- 2023-05-04 CN CN202321038338.7U patent/CN2195647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83398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4739685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组件 | |
CN214249836U (zh) | 新风空调柜机 | |
US9919576B2 (en) |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7449038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3292385A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JP2001138724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09819694U (zh) | 空调器 | |
CN102582395A (zh) | 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 | |
CN106183712A (zh) | 一种紧凑型汽车空调hvac总成 | |
US20080016892A1 (en) |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s | |
CN219564710U (zh) | 一种汽车空调箱性能优化结构 | |
CN111422032A (zh) |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 |
CN209208407U (zh) |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7015117U (zh) | 混风导向结构及暖风壳体 | |
CN214647444U (zh) | 一种中置轴流式层流空调箱及设有其的汽车 | |
CN107192014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3352843B (zh) | 空调冷热风混风结构及汽车空调箱 | |
CN109677237B (zh) | 混风隔板及带混风隔板的自动空调混风结构 | |
CN212073605U (zh) |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 |
CN212566019U (zh) | 具有上下出风风道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9856735U (zh) | 一种新型hvac出风结构 | |
CN210821732U (zh) | 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 | |
CN201569119U (zh) | 一种调节温度线性的汽车空调箱 | |
CN105835656A (zh) |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