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1396U - 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61396U CN219561396U CN202320308524.1U CN202320308524U CN219561396U CN 219561396 U CN219561396 U CN 219561396U CN 202320308524 U CN202320308524 U CN 202320308524U CN 219561396 U CN219561396 U CN 2195613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dle
- lifting
- rail
- suspension
- cov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628 steelma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62 gear sh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49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炼钢辅助技术领域。该钢包加揭盖装置包括:立柱;悬架,其第一端固定在立柱上,第二端悬空,悬架的第二端上设有轨道,轨道的延伸方向与钢包的移动方向一致;移动车,其设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够沿轨道移动;吊具,其用于连接钢包的钢包盖;提升装置,其设于移动车上,并能够随移动车移动,提升装置与吊具连接,用于调整吊具和钢包盖的高度。该钢包加揭盖装置占地面积小,且对钢包车停位精度要求不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炼钢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钢生产过程中,转运钢水的钢包是转炉与连铸生产工序中必备的衔接盛装设备,钢水的温降直接影响钢企的经济效益,因为在生产倒运过程中钢包上口为敞开式,散发大量热量,对温降影响很大,所以现代生产中给钢包加盖已经成了钢包转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钢包加盖装置目前成为钢企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加盖后将大大降低钢水的温降,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目前的加揭盖装置主要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门式插齿钢包加揭盖装置,插齿机构安装在门式钢结构框架上,插齿设置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在钢包车进行揭盖时,插齿可借助钢包车自身行走的动力插起钢包盖并将其悬挂在插齿上,完成揭盖动作,工作效率高,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其门式结构,占地面积大,占据空间也很大,对技改项目、场所受限项目来说经常出现因场地空间不足无法安装的情况。
方案二:旋转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在钢包车行进到揭盖的指定位置时,加揭盖装置旋转到揭盖指定位置,然后挂钩直接起吊钢包盖,吊起后旋转臂旋转将钢包盖悬停在等待位,完成揭盖动作。旋转臂可安装到地面平台上,此种加揭盖装置的缺点在于:在钢包车停位不准确时,无法通过装置本身的设置来调整弥补停车误差,现场无法挂钩揭盖事件时有发生,大大降低生产效率;而且该装置要求有旋转臂旋转动作所需作业空间,一般旋转臂长达近十米,需要极大作业空间;因设备整体较庞大,要求作业空间也很大,对改造工程十分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的钢包加揭盖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所述钢包加揭盖装置包括:
立柱;
悬架,其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第二端悬空,所述悬架的第二端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钢包的移动方向一致;
移动车,其设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
吊具,其用于连接所述钢包的钢包盖;
提升装置,其设于所述移动车上,并能够随所述移动车移动,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吊具连接,用于调整所述吊具和所述钢包盖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包括;
卷筒,其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上;
起吊环链,其第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起吊环链的第二端与所述吊具连接;
驱动电机,其与所述卷筒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以使所述起吊环链缠绕在所述卷筒上或从所述卷筒上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悬架的第二端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镂空区,所述起吊环链呈竖向穿设于所述镂空区,所述移动车沿所述轨道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起吊环链在所述镂空区内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悬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第一端分别与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梁的第二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镂空区。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的第二端的顶部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位于所述镂空区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车包括:
移动底座,其上设有能够在所述轨道上移动的滚轮;
换向轮,其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起吊环链的第二端经由所述换向轮换向后与所述吊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具包括:
吊架,其与所述起吊环链的第二端连接;
多个吊钩,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吊架上,并与所述钢包的钢包盖上的多个吊耳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悬架的第二端设有检修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钢包加揭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移动车的移动以及所述提升装置的启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包加揭盖装置只有一个立柱的占地面积。且悬架上设有轨道,轨道的延伸方向与钢包车的移动方向一致,从而使得该装置对钢包车停位精度要求不高,在钢包车停位有偏差时,可调整移动车适应此偏差,这样就解决了钢包车因停车位置有偏差而无法挂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包加揭盖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包加揭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柱;2-悬架;20-轨道;21-镂空区;22-横梁;23-纵梁;3-移动车;30-换向轮;31-移动底座;4-吊具;40-吊架;41-吊钩;5-提升装置;50-卷筒;51-驱动电机;52-起吊环链;6-钢包车;7-钢包盖;8-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如图1-图3所示,该钢包加揭盖装置至少包括立柱1、悬架2、移动车3、吊具4以及提升装置5。
立柱1呈竖向固定在地面上,悬架2的第一端固定在立柱1上,第二端悬空,悬架2在钢包车6走行线的上方。
悬架2的第二端上设有轨道20,轨道20的延伸方向与钢包车6的移动方向一致。移动车3设于轨道20上,并能够沿轨道20移动。
吊具4用于连接钢包车6的钢包盖7。提升装置5设置在移动车3上,并能够随移动车3移动。提升装置5与吊具4连接,用于调整吊具4和钢包盖7的高度。
具体地,当钢包车6需要进行揭盖作业时,提前移动到悬架2的下方,此时启动提升装置5下降吊具4,以使吊具4的吊钩41下落至略低于钢包盖7上吊耳的高度。然后控制移动车3在轨道20上移动,将吊具4的吊钩41挂在钢包盖7的吊耳上,完成挂钩。最后再启动提升装置5起升吊具4将钢包盖7提升至一定高度后悬停,钢包车6可安全通行,完成一次揭盖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包加揭盖装置只有一个立柱1的占地面积。且悬架2上设有轨道20,轨道20的延伸方向与钢包车6的移动方向一致,从而使得该装置对钢包车6停位精度要求不高,在钢包车6停位有偏差时,可调整移动车3适应此偏差,这样就解决了钢包车6因停车位置有偏差而无法挂钩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升装置5包括卷筒50以及分别与卷筒50连接的起吊环链52和驱动电机51。
卷筒50设置在移动车3上,起吊环链52的第一端与卷筒50连接,第二端与吊具4连接。
驱动电机51与卷筒50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卷筒50转动,以使起吊环链52缠绕在卷筒50上以起升吊具4或将起吊环链52从卷筒50上释放以将下降吊具4。
因加揭盖作业是在钢包车6热态情况下操作,设备环境温度高,所以本实施例的加揭盖装置选用环链代替钢丝绳进行卷取,可解决钢丝绳不耐高温且需要经常加油维护的问题。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架2的第二端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镂空区21,提升装置5的起吊环链52呈竖向穿设于镂空区21,移动车3沿轨道20移动时,能够带动起吊环链52在镂空区21内横向移动,从而保证移动车3在沿轨道20移动时,不会与悬架2发生干涉。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悬架2的第二端还可以设置检修平台,操作人员可以站在检修平台上对移动车3以及提升装置5等进行定期检修。
悬架2的第一端与立柱1的顶部连接处受力较大,其尺寸及立柱1的地脚安装螺栓的选用严格按照机械设计相关计算完成,保证该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悬架2包括三根相互平行的且间隔设置的横梁22,这三根横梁22之间分别通过多个纵梁23固定连接,以保证整个悬架2的刚度。
三根横梁22的第一端分别与立柱1的顶端的连接平台固定连接,三根横梁22中位于中间的横梁22的第二端与其相邻的横梁22的第二端之间限定出镂空区21。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20包括分别设置在中位于中间的一根横梁22以及与其相邻的另一根横梁22的顶部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位于镂空区21的两侧。
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分别平行于钢包车6的移动方向,这样当钢包车6行驶至悬架2下方进行揭盖作业时,钢包车6停位如果有偏差,移动车3可沿轨道20移动,以补偿钢包车6的停位偏差。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车3包括移动底座31以及设置在移动底座31上的换向轮30。
移动底座31的底部设有能够在轨道20上移动的滚轮,在轨道20的两端分别设有车档,当移动车3在轨道20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滚轮能够与车档接触,以限制移动车3继续移动,保证移动车3的安全性。
换向轮30固定在移动底座31上并位于卷筒50的一侧,起吊环链52的第二端经换向轮30换向后穿过镂空区21与吊具4连接。
本实施例的换向轮30为两组,其分别设置在卷筒50的两侧,每个换向轮组的两个换向轮30分别设置在卷筒50的两端。
对应地,起吊环链52的数量为四条,每条起吊环链52对应一个换向轮30,四条起吊环链52的第二端连接到吊具4的四个不同位置处,从而保证吊具4提升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位于卷筒50一端的两个起吊环链52缠绕在卷筒50上的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保证卷筒50沿某一方向转动时,四个起吊环链52可以同步收放,以实现吊具4上升或下降。
当然,上述的换向轮30和起吊环链52的数量仅为示例性,具体的数量需要根据钢包车6的钢包盖7上的吊耳的数量来确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吊具4包括吊架40以及设置在吊架40上的多个吊钩41。起吊环链52的第二端与吊架40的顶部连接,多个吊钩41分别设置在吊架40的底部,并与钢包车6的钢包盖7上的多个吊耳一一对应,多个吊钩41能够分别勾住对应的吊耳。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钢包加揭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位于立柱1的一侧,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8控制悬架2上移动车3的移动以及提升装置5的启停,便于操作人员控制。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而且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
Claims (9)
1.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加揭盖装置包括:
立柱;
悬架,其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第二端悬空,所述悬架的第二端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钢包的移动方向一致;
移动车,其设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
吊具,其用于连接所述钢包的钢包盖;
提升装置,其设于所述移动车上,并能够随所述移动车移动,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吊具连接,用于调整所述吊具和所述钢包盖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
卷筒,其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上;
起吊环链,其第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起吊环链的第二端与所述吊具连接;
驱动电机,其与所述卷筒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以使所述起吊环链缠绕在所述卷筒上或从所述卷筒上释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的第二端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镂空区,所述起吊环链呈竖向穿设于所述镂空区,所述移动车沿所述轨道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起吊环链在所述镂空区内横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第一端分别与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梁的第二端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镂空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的第二端的顶部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位于所述镂空区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包括:
移动底座,其上设有能够在所述轨道上移动的滚轮;
换向轮,其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起吊环链的第二端经由所述换向轮换向后与所述吊具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
吊架,其与所述起吊环链的第二端连接;
多个吊钩,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吊架上,并与所述钢包的钢包盖上的多个吊耳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的第二端设有检修平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加揭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移动车的移动以及所述提升装置的启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08524.1U CN219561396U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08524.1U CN219561396U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61396U true CN219561396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52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08524.1U Active CN219561396U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61396U (zh) |
-
2023
- 2023-02-24 CN CN202320308524.1U patent/CN2195613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233687A1 (zh) | 一种轨枕模具出入窑自动吊装设备 | |
CN108149589B (zh) | 大跨度过隧箱梁架桥机 | |
CN112323644B (zh) | 运梁车、运梁系统、钢箱梁装配系统及钢箱梁装配方法 | |
CN213328698U (zh) | 一种高速铁路桥面系预制件安装设备 | |
CN203878478U (zh) | 一种单臂箱梁架桥机 | |
CN219561396U (zh) | 一种钢包加揭盖装置 | |
CN109607384B (zh) | 超大直径盾构机刀盘的翻身方法 | |
CN213085256U (zh) | 一种悬挂小车单梁门式起重机 | |
CN206188229U (zh) | 一种机舱行车行走装置 | |
CN209853595U (zh) | 一种新型的下小车系统 | |
CN208843643U (zh) | 一种热轧辊道电机更换设备 | |
CN215626241U (zh) | 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 | |
CN215615045U (zh) | 一种铁水升降倒包车 | |
CN214141300U (zh) | 一种冶金专用双梁桥式起重机 | |
CN210817444U (zh) | 一种空中铁水转运及倒包装置 | |
CN214570227U (zh) | 一种稳定性高的提梁机 | |
CN104591002A (zh) | 一种低净空双梁桥式起重机 | |
CN112609037A (zh) | 转炉平移装置及转炉安装方法 | |
KR101213377B1 (ko) | 교량 상판의 리프트-런칭 공법 및 이를 위한 리프트-런칭 장치 | |
CN113044726A (zh) | 一种弧形轨道桥式起重机 | |
CN222249814U (zh) | 一种铝水台包升降转运装置 | |
JP2637660B2 (ja) | コークス炉における装炭車の入替え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221396954U (zh) | 一种双主梁轮胎式提梁机 | |
CN217025109U (zh) | 一种托盘车的检修平台 | |
CN212350354U (zh) | 钢包倒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