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5829U - 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35829U CN219535829U CN202320349363.0U CN202320349363U CN219535829U CN 219535829 U CN219535829 U CN 219535829U CN 202320349363 U CN202320349363 U CN 202320349363U CN 219535829 U CN219535829 U CN 219535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motor shaft
- motor
- grounding assembly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group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ground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2—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包括转子轴、导流环、支架和轴承座;所述导流环套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外表面,所述支架在径向上抵接于所述导流环和所述轴承座之间,以将所述导流环在所述转子轴外表面的套接位置固定;所述轴承座包括径向支撑部和轴向扩展部,并与电机壳体成一体结构或与所述电机壳体附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的径向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分别与所述导流环和所述轴承座的轴向扩展部抵接,所述径向连接部与所述轴承座的径向支撑部抵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电机轴承流经电流,提供电机运行安全性,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背景技术
电机运行时,电机轴承上若流经电流,会对轴承的使用寿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并影响电机的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在一些场景中,电机运行数天后即可出现显著的噪音和振动,在大功率电机中,还可能出现轴电流较大情况下几分钟内就会导致轴承烧毁。因此,设置电机轴承接地结构,将电机转子轴上的电流引导至电机壳体并接地,避免电流经过转子轴承,对于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有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避免电机轴承流经电流,实现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包括电机的转子轴、导流环、支架和轴承座;所述导流环套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外表面,所述支架在径向上抵接于所述导流环和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轴承座与电机壳体成一体结构或与所述电机壳体附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的径向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分别与所述导流环和所述轴承座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环为碳材质环且在径向上具有第一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所述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包括位于所述内壁上的凸起部的顶部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圆柱体、圆锥体或圆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时,每一个所述凸起部在周向上沿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均匀分布;当所述凸起部包括多组时,每一组所述凸起部在周向上沿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均匀分布且每一组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凸起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保持韧性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抵接部对所述导流环的装配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在周向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或所述第一抵接部在周向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且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在周向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包括所述波浪形的凸起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波浪形的凸起区域在周向上沿所述内壁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金属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包括径向支撑部和轴向扩展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轴承座的所述轴向扩展部抵接,所述支架的所述径向连接部与所述轴承座的所述径向支撑部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一体成型的环形冲压件,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径向连接部通过弯曲部过渡到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使得所述支架具有C形截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导流部件的设置和使用,能够避免电机轴承流经电流,保证电机的NVH性能,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申请原理的作用。
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导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的凸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支架10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的构成示意图。图1为沿轴向Y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电机轴接地组件100包括电机的转子轴101、导流环102、支架103和轴承座104。
导流环102套接于电机的转子轴101外表面。支架103在径向X上抵接于导流环102和轴承座104之间,以将导流环102在转子轴101外表面的套接位置固定。
轴承座104包括径向支撑部111和轴向扩展部112。轴承座104与电机壳体成一体结构或与电机壳体附接。图1中还示出了电机轴承131、垫片132和垫圈133,垫片132和垫圈133可用于对轴承131进行限位和缓冲。轴承131包括的滚珠结构在图1中未示出。图1中还示例性示出了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引出线141。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导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导流环200例如为碳(C)材质环且在径向上具有第一厚度r。支架103包括第一抵接部151、第二抵接部152和位于第一抵接部151和第二抵接部152之间的径向连接部153。径向连接部153表面例如分布有工艺孔154,图3中示出的工艺孔154为矩形孔。结合图1和图2,第一抵接部151和第二抵接部152分别与导流环102和轴承座104的轴向扩展部112抵接,径向连接部153与轴承座104的径向支撑部111抵接。支架103例如具有金属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与导流环102的外表面200b接触。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例如包括位于内壁151a上的凸起部151c的顶部区域151t。凸起部151c例如为圆柱体、圆锥体或圆台。当凸起部151c的顶部具有顶部平面时,顶部区域151t不仅包括顶部平面,还包括与顶部平面相邻并与碳环的外表面200b接触的区域。当凸起部151c为圆柱体时,可为实心圆柱体或中空圆柱体,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的凸起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示出的凸起部151c为实心圆柱体。凸起部151c的顶部区域151t亦为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的一部分。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具体地,图6是图5中的区域50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6,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与导流环102的外表面200b接触,内壁151a的部分区域包括位于内壁上的凸起部151c的顶部区域。
支架103例如是一体成型的环形冲压件。如图5所示,支架103的径向连接部153通过弯曲部(例如第一弯曲部153a和第二弯曲部153b)过渡到第一抵接部151和第二抵接部152,使得支架103具有呈C形或近似呈C形的截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当凸起部151c包括多个时,每一个凸起部在转子轴101的周向Z上沿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均匀分布;当凸起部151c包括多组时,每一组凸起部在周向Z上沿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均匀分布且每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凸起部。图4中例示的一组凸起部包括两个凸起部。例如,当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包括两个凸起部时,则两个凸起部151c呈对称分布。当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包括三个凸起部时,则三个凸起部151c在周向Z上以60°(度)的间隔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3的连接部153与第一抵接部151保持韧性连接,以形成第一抵接部151对导流环102的装配压力。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图7和图8与图5和图6可形成对照,即图5和图6为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至图8,在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先将支架103初步抵接于导流环的外表面。而后,按压支架103的连接部153,使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进一步与导流环102的外表面接触,形成预定的压配作用力,从而将导流环102在转子轴101外表面的套接位置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在周向Z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或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在周向Z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且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在周向Z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包括波浪形的凸起区域。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支架103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在周向Z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且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在周向Z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沿径向X的剖面图。图10的电机轴接地组件199中的支架103与图9中的支架103对应,其中,支架103的的第一抵接部151在周向Z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在周向Z上亦呈波浪形起伏分布。
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与导流环101的外表面200b接触,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包括波浪形的凸起区域。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的组装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具体地,图12是图11中的区域110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和图12,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与导流环102的外表面200b接触。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的结构局部区域示意图。图13和图14与图11和图12可形成对照,即图11和图12为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至图14,在电机轴接地组件装配完成之前,先将支架103初步抵接于导流环的外表面。而后,沿周向Z旋拧支架103(例如通过工艺孔154进行旋拧),使支架103的第一抵接部151的内壁151a部分区域(即波浪形的凸起区域)进一步与导流环102的外表面接触,形成预定的压配作用力,从而将导流环102在转子轴101外表面的套接位置固定。在一实施例中,波浪形的凸起区域在周向Z上沿内壁151a均匀分布。
本申请的电机轴接地组件,通过导流部件的设置和使用,能够避免电机轴承流经电流,保证电机的NVH性能,使得电机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实用新型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虽然本申请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的转子轴、导流环、支架和轴承座;
所述导流环套接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外表面,所述支架在径向上抵接于所述导流环和所述轴承座之间;
所述轴承座与电机壳体成一体结构或与所述电机壳体附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的径向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分别与所述导流环和所述轴承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为碳材质环且在径向上具有第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与所述导流环的外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包括位于所述内壁上的凸起部的顶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圆柱体、圆锥体或圆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时,每一个所述凸起部在周向上沿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均匀分布;当所述凸起部包括多组时,每一组所述凸起部在周向上沿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均匀分布且每一组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保持韧性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抵接部对所述导流环的装配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在周向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或
所述第一抵接部在周向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且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在周向上呈波浪形起伏分布;
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内壁部分区域包括所述波浪形的凸起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的凸起区域在周向上沿所述内壁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金属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径向支撑部和轴向扩展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轴承座的所述轴向扩展部抵接,所述支架的所述径向连接部与所述轴承座的所述径向支撑部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一体成型的环形冲压件,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径向连接部通过弯曲部过渡到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使得所述支架具有C形截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9363.0U CN219535829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
DE102024201481.8A DE102024201481A1 (de) | 2023-02-28 | 2024-02-19 | Erdungsanordnung für eine Elektromotorwel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9363.0U CN219535829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35829U true CN219535829U (zh) | 2023-08-15 |
Family
ID=8758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49363.0U Active CN219535829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35829U (zh) |
DE (1) | DE102024201481A1 (zh) |
-
2023
- 2023-02-28 CN CN202320349363.0U patent/CN219535829U/zh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2-19 DE DE102024201481.8A patent/DE102024201481A1/de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4201481A1 (de) | 2024-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27096B1 (ja) | 回転電機用アースブラシ | |
US20150076940A1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JP2013044435A (ja) | ベアリング組立体 | |
KR20030009345A (ko) | 차량용 서스펜션지지대에 대한 휠허브베어링유니트의 연결부 | |
US20100278469A1 (en) | Bearing support | |
RU2664726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центровки 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во вращении вала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содержащее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е средства удержания наружного кольца опорного подшипника | |
CN105864300A (zh) | 用于围绕轴承的外环组装夹具的方法 | |
CN219535829U (zh) | 一种电机轴接地组件 | |
US3960418A (en) | Cantilever mounting | |
CN106476559B (zh) | 横向稳定组件 | |
US20030042804A1 (en) | Three layer vibration damping washer for an electric motor | |
CN111412216B (zh) | 滚动元件轴承单元、保持架以及安装方法 | |
US20080108444A1 (en) |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supporting a trunnion of an universal joint | |
CN211456859U (zh) | 一种电机壳体 | |
CN114087278B (zh) | 一体式悬臂箔片、动压气浮径向轴承 | |
CN117878689A (zh) | 接地刷组件 | |
CN119448638B (zh) | 一种定子固定组件、电机及其固定方法 | |
CN208669600U (zh) | 一种旋转压缩机的双支撑结构、旋转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113771909B (zh) | 轴箱内置式转向架的轴箱轴承的组装方法和组装装置 | |
CN118848490B (zh) | 一种连杆组件安装系统及方法 | |
CN219452684U (zh) | 气浮轴承和压缩机 | |
CN215293285U (zh) | 一种注油托架 | |
CN219901992U (zh) | 一种氧化风机轴承拆装装置及组件 | |
CN111594546B (zh) | 空气箔片径向轴承以及设计方法、空压机电机、空压机 | |
CN222141794U (zh) | 马达减振弹簧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