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3354U - 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93354U CN219493354U CN202320308051.5U CN202320308051U CN219493354U CN 219493354 U CN219493354 U CN 219493354U CN 202320308051 U CN202320308051 U CN 202320308051U CN 219493354 U CN219493354 U CN 2194933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wire
- connecting pipe
- steel
- plastic composite
- connection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塑复合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管套,所述连接管套内壁上螺旋绕设有电热丝,所述连接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接线柱,所述电热丝与接线柱连接,所述连接管套内位于电热丝远离连接管套端部的一侧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用于阻止电热丝朝向连接管套内滑出,所述衬套的端部与电热丝抵接。本申请具有减少电热丝暴露在复合管道内部的可能,有利于复合管道连接在冶金化工领域中应用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塑复合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聚乙烯、耐热聚乙烯等聚合物塑料在管道行业中的广泛使用,各种电热熔式的管道连接件也不断发展。对于复合管道而言,要与其它管道系统和设备连接需要通过管道连接件实现。在钢塑复合管道的连接过程中,电热熔式的管道连接件通常是在连接套管的内部套设电热丝,将复合管道插接在连接套管内,并对电热丝通电加热聚合物塑料,将连接套管和复合管道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将复合管道插接到连接套管内并对电热丝通电热熔时,会推动并挤压电热丝到连接套管的端部,使得电热丝容易暴露在复合管道的内部,导致暴露的电热丝与复合管道内部的介质接触,从而污染介质,因此传统的复合管道连接方式不利于扩大复合管道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电热丝暴露在复合管道内部的可能,扩大复合管道的使用范围,本申请提供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套,所述连接管套内壁上螺旋绕设有电热丝,所述连接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接线柱,所述电热丝与接线柱连接,所述连接管套内位于电热丝远离连接管套端部的一侧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用于阻止电热丝朝向连接管套内滑出,所述衬套的端部与电热丝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热丝螺旋绕设在连接管套的内壁上,并使得电热丝的端部与衬套抵接,使得在将复合管道从连接管套的承插口插接到连接管套内时,避免推动并挤压电热丝移出复合管道的侧壁,从而减少了电热丝与复合管道内部介质的接触,从而扩大复合管道的使用范围。
可选的,所述衬套包括阻隔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阻隔部的内壁端部,所述电热丝与阻隔部的端部抵接,所述电热丝螺旋绕设形成的内壁直径等于阻隔部的内径,复合管道的端部与连接部的端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部与电热丝抵接,起到阻挡电热丝的作用,连接部与复合管道的端部抵接,连接部与阻隔部纵截面形成L形,使得复合管道卡接在衬套内,从而有利于减少电热丝被挤出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衬套的厚度大于电热丝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套的厚度大于电热丝的直径,从而有利于减少电热丝被挤出,以便于对复合管道的连接使用。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套外包覆有增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层的设置使得连接管套组成双层复合,从而提高了连接管套的强度,减少了连接管套损坏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套的同一端设置有两个接线柱,所述电热丝单匝绕设在连接管套内,所述电热丝绕设到底端后回丝到连接管套的端部,所述电热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管套同一端的两个接线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单绕在连接管套的同一端内,并回丝到同一端的接线柱上,形成连通回路,在连接复合管道时,将复合管道插接到连接管套内,并对同一侧的电热丝通电,从而将复合管道连接在连接管套的一端,以便于单侧安装复合管道,方便及时的调整另一侧复合管道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套的同一端设置有一个接线柱,所述电热丝单匝绕设在连接管套内,所述电热丝绕设到底端后穿过连接管套绕设到另一端内,穿出连接管套的部分电热丝嵌设在增强层内,所述电热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管套两端的接线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绕设到底部后,穿出连接管套并穿入到另一端内,在对电热丝通电时,即可同时对连接管套的两端进行热熔连接,提高了复合管道的连接效率;穿出的部分通过增强层覆盖,从而避免了电热丝从内部绕丝的情况,从而使得阻隔更加彻底,避免电热丝与内部介质的接触。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套的端部内壁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套的端部内壁倒角,从而有利于复合管道插接到连接管套内,以便于对复合管道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套的类型包括直通、弯道和三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套设置有多种类型,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所需选择所需的类型。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将电热丝螺旋绕设在连接管套的内壁上,并使得电热丝的端部与衬套抵接,使得在将复合管道从连接管套的承插口插接到连接管套内时,避免推动并挤压电热丝移出复合管道的侧壁,从而减少了电热丝与复合管道内部介质的接触,从而扩大复合管道的使用范围;
2. 电热丝单绕在连接管套的同一端内,并回丝到同一端的接线柱上,形成连通回路,在连接复合管道时,将复合管道插接到连接管套内,并对同一侧的电热丝通电,从而将复合管道连接在连接管套的一端,以便于单侧安装复合管道,方便及时的调整另一侧复合管道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的质量;
3. 电热丝绕设到底部后,穿出连接管套并穿入到另一端内,在对电热丝通电时,即可同时对连接管套的两端进行热熔连接,提高了复合管道的连接效率;穿出的部分通过增强层覆盖,从而避免了电热丝从内部绕丝的情况,从而使得阻隔更加彻底,避免电热丝与内部介质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管套;2、电热丝;3、接线柱;4、衬套;41、阻隔部;42、连接部;5、增强层;6、放置槽;7、接线槽;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套1,连接管套1为塑料材质。连接管套1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6,连接管套1内壁上螺旋绕设有电热丝2,电热丝2为金属电热丝,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丝、铜丝、合金丝等,电热丝2的外部包裹有热熔塑料。电热丝2位于放置槽6内,电热丝2绕设形成的内圈直径等于连接管套1的内径。连接管套1的端部开设有若干接线槽7,连接管套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接线柱3,接线柱3与接线槽7一一对应设置,接线柱3固定连接在接线槽7内。电热丝2的端部与接线柱3焊接连通,连接管套1内位于电热丝2远离连接管套1端部的一侧嵌设有衬套4,衬套4用于阻止电热丝2朝向连接管套1内滑出,衬套4位于放置槽6内远离连接管套1端部的一侧,衬套4的端部与电热丝2抵接。
参照图1和图2,衬套4包括阻隔部41和连接部42,连接部42连接在阻隔部41的内壁端部,衬套4为塑料材质,连接部42与阻隔部41一体成型。阻隔部41的内径等于连接管套1的内径,复合管道的外侧壁与阻隔部41的内壁抵接;电热丝2与阻隔部41的端部抵接,电热丝2螺旋绕设形成的内壁直径等于阻隔部41的内径,衬套4的厚度大于电热丝2的直径,复合管道的端部与连接部42的端壁抵接。阻隔部41与电热丝2之间还放置有密封圈8,以便于减少电热丝2热熔时,融化的塑料从衬套4处流出,以便于提高密封效果。
阻隔部41与电热丝2抵接,起到阻挡电热丝2的作用,连接部42与复合管道的端部抵接,连接部42与阻隔部41纵截面形成L形,使得复合管道卡接在衬套4内,从而有利于减少电热丝2被挤出的可能。
参照图1,连接管套1的端部内壁倒角设置,从而有利于复合管道插接到连接管套1内。连接管套1的类型包括直通、弯道和三通。连接管套1外包覆有增强层5。增强层5为工程复合材料,使得连接管套1组成双层复合,从而提高了连接管套1的强度,减少了连接管套1损坏的可能。
参照图1,连接管套1的同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接线柱3,电热丝2单匝绕设在连接管套1内,电热丝2绕设到底端后回丝到连接管套1的端部,电热丝2的两端分别焊接连通在连接管套1同一端的两个接线柱3上。
电热丝2单绕在连接管套1的同一端内,并回丝到同一端的接线柱3上,形成连通回路,在连接复合管道时,将复合管道插接到连接管套1内,并对同一侧的电热丝2通电,从而将复合管道连接在连接管套1的一端,实现单侧安装复合管道,并且方便及时的调整另一侧复合管道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将电热丝2螺旋绕设在连接管套1的内壁上,并使得电热丝2的端部与衬套4抵接,使得在将复合管道从连接管套1的承插口插接到连接管套1内时,避免推动并挤压电热丝2移出复合管道的侧壁,从而减少了在通电热熔连接时,电热丝2与复合管道内部介质的接触,以便于复合管道的连接使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连接管套1的同一端仅固定连接有一个接线柱3,电热丝2单匝绕设在连接管套1内,电热丝2绕设到底端后,穿出连接管套1并穿入到另一端内,穿出连接管套1的部分电热丝2嵌设在增强层5内,电热丝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管套1两端的接线柱3上。
对电热丝2通电时,同时对连接管套1的两端进行热熔连接,提高了复合管道的连接效率;穿出的部分通过增强层5覆盖,从而避免了电热丝2从内部绕丝的情况,从而使得阻隔更加彻底,避免电热丝2与内部介质的接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套(1),所述连接管套(1)内壁上螺旋绕设有电热丝(2),所述连接管套(1)上设置有接线柱(3),所述电热丝(2)与接线柱(3)连接,所述连接管套(1)内位于电热丝(2)远离连接管套(1)端部的一侧设置有衬套(4),所述衬套(4)用于阻止电热丝(2)朝向连接管套(1)内滑出,所述衬套(4)的端部与电热丝(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包括阻隔部(41)和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连接在阻隔部(41)的内壁端部,所述电热丝(2)与阻隔部(41)的端部抵接,所述电热丝(2)螺旋绕设形成的内壁直径等于阻隔部(41)的内径,复合管道的端部与连接部(42)的端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4)的厚度大于电热丝(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外包覆有增强层(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的同一端设置有两个接线柱(3),所述电热丝(2)单匝绕设在连接管套(1)内,所述电热丝(2)绕设到底端后回丝到连接管套(1)的端部,所述电热丝(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管套(1)同一端的两个接线柱(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的同一端设置有一个接线柱(3),所述电热丝(2)单匝绕设在连接管套(1)内,所述电热丝(2)绕设到底端后穿过连接管套(1)绕设到另一端内,穿出连接管套(1)的部分电热丝(2)嵌设在增强层(5)内,所述电热丝(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管套(1)两端的接线柱(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的端部内壁倒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套(1)的类型包括直通、弯道和三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08051.5U CN219493354U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08051.5U CN219493354U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93354U true CN219493354U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7477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08051.5U Active CN219493354U (zh) | 2023-02-24 | 2023-02-24 | 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93354U (zh) |
-
2023
- 2023-02-24 CN CN202320308051.5U patent/CN2194933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85572A (en) | Fitting and pipe joint using the fitting | |
US6131954A (en) | Weldable couple for electrofusion coupling of profile wall thermoplastic pipes without a separate coupler | |
US20090026756A1 (en) | Electrofusion fitting for a composite pipe | |
CA1177630A (en) | Electric fusion pipe fittings | |
JPH01500452A (ja) | 電気溶接による接続用の一体化された加熱抵抗体を有するポリエチレンパイプ | |
US5354100A (en) | Weldable pipe fittings and pipe joints formed therewith | |
CN219493354U (zh) | 工业用无干扰钢塑复合管连接结构 | |
EP1683844A1 (en) | Joining metal and plastics surfaces | |
CN219493389U (zh) | 电热熔钢塑一体式法兰 | |
CN219809597U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材质焊接的塑料电熔管件 | |
WO2023054699A1 (ja) | 配管部材及び配管部材の製造方法 | |
CN102829276A (zh) | 电磁感应加热型钢塑复合管道充分熔接结构 | |
CN117116545A (zh) | 一种异形结构液冷电缆 | |
CN1271068A (zh) | 挤压连接管配件 | |
JPH06265082A (ja) | 電気融着継手 | |
US20020108945A1 (en) | Electrofusible units | |
CN216643357U (zh) | 一种用于铜塑复合pp-r管道的电熔管件 | |
CN214171646U (zh) | 一种钢丝骨架管连接结构 | |
CN219140072U (zh) | 一种钢带管承插式电热熔连接结构 | |
CN110260078B (zh) | 大口径塑料管的楔形熔接方法及熔接结构 | |
CN2228170Y (zh) | 塑料管件电热熔连接件 | |
CN216078826U (zh) | 一种聚乙烯电熔管帽结构 | |
CN219102270U (zh) | 一种输送软管总成 | |
JP7581173B2 (ja) | 電気融着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779312A (zh) | 一种塑料管材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