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7052U -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77052U CN219477052U CN202320222965.XU CN202320222965U CN219477052U CN 219477052 U CN219477052 U CN 219477052U CN 202320222965 U CN202320222965 U CN 202320222965U CN 219477052 U CN219477052 U CN 2194770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housing
- insulating
- sliding part
- insulating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4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该连接器包括:外壳、导电顶针、绝缘滑动部以及弹性体;其中,绝缘滑动部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与外壳连接;导电顶针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导电顶针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外壳外,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路结构电连接;导电顶针与绝缘滑动部固定连接,能够通过绝缘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相对外壳滑动;弹性体设置在绝缘滑动部和外壳之间。采用本申请的连接器,弹性体不需要设置在导电顶针下面,避免弹性体与导电顶针接触形成多个通路,可以提高连接电路信号传输的效果,以及减小产品的尺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产品,例如穿戴手表等,为了实现外部的信号与充电的连接,通常采用弹簧式探针(pogo pin)作为外部连接器。弹簧式探针具有外形美观,结构可靠等优点。
现有的弹簧式探针一般由顶针、顶针套筒和弹簧组成,顶针和顶针套筒之间相互接触实现电信号传输。由于弹簧在顶针和顶针套筒之间,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针和顶针套筒接触,导致顶针和顶针套筒之间形成两个通路,影响信号传输。
综上,现有弹簧式探针的弹簧设置在顶针套筒内部,导致顶针和顶针套筒形成两个通路,影响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连接器中不会出现多个通路,提高了电信号传输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导电顶针、绝缘滑动部以及弹性体;其中,绝缘滑动部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与外壳连接;导电顶针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导电顶针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外壳外,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路结构电连接;导电顶针与绝缘滑动部固定连接,能够通过绝缘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相对外壳滑动;弹性体设置在绝缘滑动部和外壳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使用连接器时,导电顶针的第二端与外部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通过弹性体为绝缘滑动部提供弹性力,使绝缘滑动部带动导电顶针沿第一方向与电子设备的接口稳定连接,由于连接器仅通过导电顶针进行电信号的传输,弹性体不会接触导电顶针,不会形成其他导电通路,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电信号传输效果更好。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绝缘滑动部至少一部分位于外壳内。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外壳能够容纳绝缘滑动部,绝缘滑动部可以在外壳的内部沿着第一方向移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绝缘滑动部环绕外壳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绝缘滑动部设置在外壳外部与外壳滑动连接,从而沿着第一方向相对外壳移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外壳包括底壁,沿第一方向,底壁与绝缘滑动部间隔设置,弹性体的一端与绝缘滑动部连接,另一端与内底壁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弹性体设置在外壳的底壁与绝缘滑动部之间,用于支撑绝缘滑动部。外壳还包括侧壁,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弹性体的一端设置在侧壁上,另一端设置在绝缘滑动部上,通过弹性体沿第一方向上的分力带动绝缘滑动部沿第一方向运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外壳包括内底壁,沿第一方向,内底壁与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间隔设置,弹性体的一端与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连接,另一端与内底壁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外壳上包括内底壁,弹性体设置在外壳的内底壁与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之间,用于为绝缘滑动部施加弹性力。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弹性体是弹簧,内底壁设有弹性限位部,内顶壁设有弹性限位槽,弹簧一端套设于弹性限位部,另一端容纳于弹性限位槽。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弹性体具体可以为弹簧,在弹性体为弹簧时,在外壳的内底壁上设置弹性限位部,弹性限位部可以是比弹簧内径小的柱状体,弹簧套设在弹性限位部上。在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上设置由弹性限位槽,弹性限位槽用于容纳弹簧。弹性限位槽和弹性限位部用于对弹簧限位,避免弹簧脱离绝缘滑动部和外壳,保证弹簧能够为绝缘滑动部施加弹性力。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弹性体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弹簧、弹片、弹性臂或者弹性硅胶。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绝缘滑动部包括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限位部,外壳的内壁包括沿周向向内延伸的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能够沿第一方向相抵,以限制绝缘滑动部从外壳脱离。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限位部是沿绝缘滑动部周向向外延伸的凸起,第二限位部是沿外壳侧壁向内延伸的凸起,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沿第一方向相抵。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沿第一方向相抵时,弹性体支撑着绝缘滑动部,绝缘滑动部的顶端和外壳的顶面齐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弹性体为绝缘滑动部施加弹性力,使绝缘滑动部沿第一方向运动,当绝缘滑动部运动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时就会停止运动,此时绝缘滑动部的顶端和外壳的顶面齐平,以便导电顶针能够与外部电路稳定连接,同时使连接器的外形更加美观。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第一限位部沿周向延伸的部分与外壳的内侧壁相贴合。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限位部与外壳的内侧壁相贴合能够保证绝缘滑动部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稳定性,避免绝缘滑动部在运动时出现晃动或者歪斜的情况。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绝缘滑动部的内侧壁包括沿周向向内延伸的第三限位部,外壳的外侧壁包括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四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能够沿第一方向相抵,以限制绝缘滑动部从外壳脱离。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三限位部为绝缘滑动部的内侧壁沿周向向内延伸的凸起,第四限位部为外壳的外侧壁沿周向向外延伸的凸起,第三限位部与第四限位部能够扣合相抵,实现外壳与绝缘滑动部的扣合,防止绝缘滑动部脱离外壳。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沿第一方向相抵时,弹性体支撑着绝缘滑动部,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和外壳的顶面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沿第一方向相抵时,表示连接器处于初始状态,外壳的顶面与绝缘滑动部的顶面间隔设置,使绝缘滑动部的顶壁和外壳的顶面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间,弹性体能够被压缩,绝缘滑动部与外壳能够相互靠近。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绝缘滑动部包括第一穿孔,外壳包括第二穿孔,导电顶针沿第一方向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与第一穿孔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导电顶针通过第一穿孔贯穿绝缘滑动部,并且固定在绝缘滑动部上,使绝缘滑动部能够带动导电顶针沿第一方向运动。绝缘滑动部与导电顶针之间的固定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固定方式:嵌件注塑成型,或者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或者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导电顶针通过第二穿孔与外壳滑动连接。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绝缘滑动部与外壳之间设有密封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密封组件能够保证外壳内部的干燥整洁,避免导电顶针沾染灰尘等杂质,或者避免外壳内部进水,保证导电顶针电信号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密封组件包括以下任意一个:防水圈、O型圈或者止水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弹性体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由于弹性体仅需要支撑绝缘滑动部,所以弹性体的数量可以与导电顶针的数量不一致,弹性体最少可以设置一个,一个弹性体设置在绝缘滑动部的中央,从而能够支撑绝缘滑动部稳定移动。弹性体也可以设置多个,分布在外壳底壁的周围,能够使绝缘滑动部移动的更加稳定,也能够为绝缘滑动部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弹性体可以是弹簧、弹片、弹性臂或者弹性硅胶中的任意一种。
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体是设于绝缘滑动部或外壳上的弹性结构。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外壳为金属材料,在外壳与导电顶针之间设置绝缘层。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由于外壳与导电顶针的接触较少,因此外壳的材料可以为金属类材料,使外壳更加结实美观。此时,仅需要在外壳与导电顶针接触的部位设置绝缘层即可,例如,在外壳的第二穿孔部位设置绝缘层,或者在导电顶针的第一端上设置绝缘层,避免导电顶针与外壳直接接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壳的材料还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当外壳不是能够导电的材料时,可以不设置绝缘层。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导电顶针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导电顶针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当导电顶针为多个时,多个导电顶针可以设置在一个绝缘滑动部上,从而减少连接器的尺寸,降低生产难度。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对导电顶针的头部形状不做限制,导电顶针的头部形状可以为球头或者平头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终端的互配需求选择。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连接器、第一电路,第一电路与第一端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由于连接器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足够小,因此连接器可以与电子设备设置成一个整体。导电顶针的第一端与电子设备内的第一电路连接,在电子设备需要电信号传输时,通过导电顶针的第二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给电子设备充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器、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与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路与第二端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连接器可以设置成连接组件,例如连接组件为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在为电子设备充电时,连接组件的第二电路与电源连接,连接组件的第一电路与电子设备连接,导电顶针的第二端与连接组件的第二电路之间的连接起到开关的作用,或者导电顶针的第二端就是连接组件的第二电路,导电顶针的第二端与电子设备的接口连接,从而对电子设备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立体视角下的剖视图一;
图4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4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立体视角下的剖视图二;
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具体地,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折叠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电子书阅读器、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notebook)、车载设备、穿戴设备(例如手表)、盒子等需要实现电信号传输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以穿戴手表使用电连接器进行充电为示例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连接器100包括顶针101、顶针套筒102、弹簧103与外壳104。顶针101在顶针套筒102内部上下活动,两者之间相互接触实现电信号传输。示例性地,图1中顶针101与顶针套筒102的内侧壁接触,实现电信号传输。弹簧103为顶针101提供弹性力,使得顶针101具有向上的力量与外部稳定连接,外壳104用于固定多个顶针套筒102。
在进行电信号传输时,由于弹簧103还会将顶针101和顶针套筒102连接,导致电信号还会通过顶针101、顶针套筒102和弹簧103传输,顶针101和顶针套筒102之间形成两个通路,影响电信号传输效果。
此外,如图1所示,弹簧103一般设置在顶针套筒102内部,弹簧103需要满足顶针101的弹力需求。示例性的,弹簧103的弹力一般设置为0.5N,直径一般为0.3mm。因此顶针套筒102为了能够容纳弹簧103,需要设置的比弹簧103大,使得连接器100的外形尺寸大,影响产品的尺寸大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通过将导电顶针与绝缘滑动部连接,利用绝缘滑动部带动导电顶针移动,不需要设置与导电顶针配对的套筒,直接通过导电顶针与电路连接,不会出现连接器中出现多个通路的问题,提高电信号传输的效果。同时,通过弹性体支撑绝缘滑动部,多个导电顶针最少可以只设置一个弹性体,从而减小连接器的尺寸,使连接器的外形更加美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器的剖视图,如图2a所示,该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10、导电顶针220、绝缘滑动部230以及弹性体240。其中,绝缘滑动部230至少一部分位于外壳210内。图2a中示出绝缘滑动部230完全位于外壳210内。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绝缘滑动部230的一部分位于外壳210内,另一部分位于外壳210外。或者,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绝缘滑动部230位于外壳210外,与外壳210滑动连接,具体后文会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先介绍绝缘滑动部230位于外壳210内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电顶针220沿第一方向(如图2a中X方向所示)延伸,沿第一方向,导电顶针220包括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分别位于外壳210外,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路结构电连接。导电顶针220位于外壳210内的部分与绝缘滑动部230固定连接,能够通过绝缘滑动部230沿第一方向相对外壳210滑动。弹性体240设置在绝缘滑动部230和外壳210的内壁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200通过将导电顶针220与提供正向力的弹性体240相互分离:一体成型的导电顶针220结构简单,一方面避免了弹性体240与导电顶针220接触从而影响高频性能的风险;另一方面导电顶针220的设计不再受到弹性体240大小的约束,这既可以使得导电顶针220形状设计更加灵活,亦可以在相同尺寸下降低导电顶针220制造的难度。
示例性的,外壳210是由底壁211和沿周向设置的侧壁212围成的腔体,绝缘滑动部230可以是绝缘滑块,设置在外壳210的腔体内部,用于带动导电顶针220移动。示例性地,第一方向是垂直于外壳210的底壁211的方向。绝缘滑动部230能够沿着第一方向在外壳210的腔体内部上下滑动,绝缘滑动部230不会完全脱离外壳210的腔体。绝缘滑动部230上设置有第一穿孔233,导电顶针220通过第一穿孔233穿过绝缘滑动部230,并与绝缘滑动部230固定连接,使得导电顶针220能够随着绝缘滑动部230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外壳210上还设置第二穿孔215,导电顶针220通过第二穿孔215穿过外壳210,并与外壳210滑动连接。导电顶针220的第一端221伸出外壳210与外部电路连接,外部电路可以是电源,或者是穿戴手表等电子设备。导电顶针220的第二端222穿过绝缘滑动部230,同样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外部电路可以是电源或者穿戴手表等电子设备。
导电顶针220可以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以实现不同的传输功能。图2a中示出了两个导电顶针220,两个导电顶针220设置在同一个绝缘滑动部230上,可以节省空间,使连接器200的体积更小,更加美观。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对导电顶针220的头部(导电顶针220的第二端222)形状不做限制,导电顶针220的头部形状可以为球头(图2a所示)或者平头(图2b所示)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终端的互配需求选择。
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体240可以是弹簧、弹片、弹性臂或者弹性硅胶中的任意一种,弹性体240设置在外壳210的底壁211和绝缘滑动部230之间。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体240设置在外壳210的侧壁212与绝缘滑动部230之间。
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体240是设于绝缘滑动部230或外壳210上的弹性结构。这些弹性结构能够给绝缘滑动部230施加弹性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弹性体240用于给绝缘滑动部230施加弹性力,使得绝缘滑动部230具有向着第一方向的力量,从而带动导电顶针220的第二端222与外部电路连接。其中,弹性体240的数量不做限制,图2a中示出了一个弹性体240,一个弹性体240设置在绝缘滑动部230的中间位置,保持绝缘滑动部23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稳定性。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体240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设置在外壳210的底壁211的两侧,或者设置在外壳210的侧壁212上,以满足绝缘滑动部230不同的运动需求。
如果所需接触的顶针数量为多个,由于每个导电顶针220不再需要单独的弹性体240,通过多根顶针共用弹性体240,从而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
如图2a所示,外壳210的内壁包括底壁211,沿第一方向,底壁211与绝缘滑动部230间隔设置,弹性体240一端与绝缘滑动部230连接,另一端与底壁211连接。
示例性的,外壳210的内壁包括上述的底壁211和上述的侧壁212。底壁211与绝缘滑动部2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弹性体240设置在底壁211与绝缘滑动部230之间,弹性体240的一端与底壁211连接,另一端与绝缘滑动部230连接,用于为绝缘滑动部230施加沿着第一方向的弹力。
可以理解,弹性体240还可以设置在侧壁212与绝缘滑动部230之间,侧壁212与绝缘滑动部230之间可以设置滑槽,弹性体240设置在滑槽内,从而为绝缘滑动部230施加弹性力,或者,弹性体240直接固定在侧壁212上,通过沿着第一方向上的分力支撑绝缘滑动部230沿着第一方向移动。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连接器的立体视角下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该连接器200的绝缘滑动部230包括沿周向(如图3中Y的方向所示,Y方向环绕X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限位部231,外壳210的侧壁212包括沿周向向内延伸的第二限位部213。沿第一方向,第二限位部213位于第一限位部231上方。当绝缘滑动部230沿着第一方向在外壳210的腔体内部向上滑动一定距离后,第二限位部213和第一限位部231能够沿第一方向相抵,以限制绝缘滑动部230从外壳210脱离。
示例性的,第一限位部231是沿着绝缘滑动部230周围向外延伸的凸起。外壳210的侧壁212的顶部214设置了第二限位部213,第二限位部213是沿着外壳210的侧壁212向内延伸的凸起。在绝缘滑动部230被弹性体240提供的弹性力驱动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外壳210的顶部214时,第一限位部231与第二限位部213相抵,第二限位部213会阻挡第一限位部231,从而防止绝缘滑动部230脱离外壳210。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当弹性体240支撑绝缘滑动部230至第一限位部231与第二限位部213相抵时,绝缘滑动部230的顶端232与外壳210的顶部214齐平,从而保持连接器200的外形美观。为了能够保持绝缘滑动部230在弹性体240的支撑下沿着第一方向运动,第一限位部231与外壳210的侧壁212相贴合,避免绝缘滑动部230在沿第一方向上下移动时产生晃动,或者发生倾斜,从而保持导电顶针220的第二端222与外部电路稳定连接,保证连接器200信号传输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弹性体240为独立零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体240与外壳210或绝缘滑动部230等集成一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绝缘滑动部230包括第一穿孔233,导电顶针220沿第一方向穿过第一穿孔233,并与第一穿孔233固定连接,外壳210还包括第二穿孔215,导电顶针220通过第二穿孔215穿过外壳210,并与外壳210滑动连接。
示例性的,导电顶针220通过第一穿孔233穿过绝缘滑动部230,并与绝缘滑动部230固定连接。导电顶针220沿第一方向从第一穿孔233穿出绝缘滑动部230的部位为第二端222。导电顶针220与绝缘滑动部230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能够实现固定连接的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示例性地,导电顶针220与绝缘滑动部230之间可以通过嵌件注塑成型,或者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或者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从而保证绝缘滑动部230能够带动导电顶针220沿着第一方向上下移动。导电顶针220通过第二穿孔215穿过外壳210,并且能够通过第二穿孔215沿着第一方向运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绝缘滑动部230与外壳210之间设有密封组件234。
示例性的,密封组件234可以是防水圈、O型圈或者止水带的任意一种,用于防止连接器200进水或者防止尘埃进入连接器200,从而保证连接器200的安全性以及连接器200电信号的传输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壳210为金属材料,在外壳210与导电顶针220之间设置绝缘层。
示例性的,由于导电顶针220是设置在绝缘滑动部230上的,因此外壳210的材料并不会影响导电顶针220的电信号传输,外壳210的材质是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在外壳210与导电顶针220接触的地方可以做绝缘处理。例如,在第二穿孔215的部位设置绝缘层,或者在导电顶针220的第一端221的部位设置绝缘层,从而保证导电顶针220电信号的传输。导电顶针220的第一端221可以是柔性的,方便绝缘滑动部230带动导电顶针220在外壳210内滑动。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外壳210还可以是其他材料,在此不对外壳210的材料进行限制。
本实例中,上述的外壳210为单独零件,也可以将应用终端直接作为外壳,从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外壳,起到小型化和降成本的作用。
图4a和图4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一种连接器的剖视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绝缘滑动部230设置在外壳210外部,且绝缘滑动部230环绕外壳210设置,绝缘滑动部230沿第一方向(如图4中X方向)与外壳210滑动连接。
示例性的,外壳210与绝缘滑动部230相互扣合,绝缘滑动部230的一端将外壳210的一端包围,弹性体240设置在绝缘滑动部230和外壳210之间,用于给绝缘滑动部230施加沿第一方向上的弹性力。导电顶针220穿过绝缘滑动部230和外壳210,并且与绝缘滑动部230固定连接,从而跟随绝缘滑动部230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为垂直与外壳210的内底壁218的方向。
示例性地,绝缘滑动部230包括内顶壁236和内侧壁238,内顶壁236和内侧壁238围成凹部,凹部是环绕外壳210的一端设置。外壳210包括内底壁218和外侧壁201。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内底壁218与绝缘滑动部230的内顶壁236间隔设置,弹性体240的一端与绝缘滑动部230的内顶壁236连接,另一端与内底壁218连接。弹性体240设置在内底壁218和内顶壁236之间,用于为绝缘滑动部230施加弹性力。
当弹性体240为弹簧时,在绝缘滑动部230的内顶壁236上设置弹性限位槽237,弹簧的一端容纳在弹性限位槽237内,外壳210的内底壁218上设置弹性限位部217,弹性限位部217例如是小于弹簧内径的柱状体,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弹性限位部217上,弹性限位部217和弹性限位槽237均用来对弹簧进行限位,防止弹簧的两端脱离绝缘滑动部230和外壳210,保证弹簧能够为绝缘滑动部230施加弹性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绝缘滑动部230的内侧壁238包括沿周向(如图4中的Y方向,Y方向环绕X方向)向内延伸的第三限位部235,外壳210的外侧壁201包括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四限位部216,第三限位部235和第四限位部216能够沿第一方向相抵,以限制绝缘滑动部230从外壳210脱离。
示例性的,第三限位部235为在绝缘滑动部230内侧壁238向内周向延伸的凸起,第四限位部216为外壳210的外侧壁201向外周向延伸的凸起,第三限位部235与第四限位部216相互扣合,实现外壳210与绝缘滑动部230的扣合。在弹性体240为绝缘滑动部240提供弹性力的时候,第三限位部230与第四限位部216能够相抵,防止外壳210与绝缘滑动部230脱离。
可以理解,在第三限位部235与第四限位部216沿第一方向相抵时,弹性体240支撑绝缘滑动部230,此时绝缘滑动部230的内顶壁236和外壳的顶面219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包括上述的连接器200、第一电路301,第一电路301与第一端221电连接。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300可以是穿戴手表,连接器200可以是为穿戴手表充电的连接设备,由于连接器200的多个导电顶针220可以共用一个绝缘滑动部230和一个弹性体240,因此连接器200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足够小。连接器200可以设置在穿戴手表的内部,连接器200的外壳210与穿戴手表设置成一个整体,导电顶针220的第一端221与穿戴手表内部的第一电路301连接,导电顶针220的第二端222用于与外界的电源连接,从而给穿戴手表充电。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连接组件500包括上述的连接器200、第一电路501和第二电路502,第一电路501与第一端221连接,第二电路502与第二端222连接。
示例性的,连接组件500可以是用于给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器,电子设备可以是穿戴手表,穿戴手表的充电接触点可以与第二电路502电连接,第一电路501用于连接电源,从而通过该连接组件500为穿戴手表充电。由于导电顶针220设置在连接器200内,导电顶针220的第一端221与第一电路501连接,因此导电顶针220的移动不会受到第一电路501的制约,连接器200的尺寸也不会受到第一电路501的制约,因此连接器200的尺寸可以设置的小巧美观,方便用户使用。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分离导电顶针与弹性体,实现导电顶针在高频下应用稳定性与多pin场景下设计的灵活性。本申请实例中的导电顶针固定在一个绝缘滑块(一般为塑胶材质)中,导电顶针末端超出外壳,这样设计的连接器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可通过焊接柔性电路板、线缆或者与其他弹片配合等方式实现与终端设备的灵活结合;此外,由于没有内置电路板的存在,本实例中产品自身的尺寸可以做到更小,且内部的结构可靠性更高。
Claims (2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导电顶针、绝缘滑动部以及弹性体;其中,
所述绝缘滑动部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外壳连接;
所述导电顶针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电顶针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路结构电连接;
所述导电顶针与所述绝缘滑动部固定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绝缘滑动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外壳滑动;
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绝缘滑动部和所述外壳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滑动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滑动部环绕所述外壳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底壁与所述绝缘滑动部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滑动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内底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内底壁与所述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底壁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弹簧,所述内底壁设有弹性限位部,所述内顶壁设有弹性限位槽,所述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弹性限位部,另一端容纳于所述弹性限位槽。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以下任意一个:弹簧、弹片、弹性臂或者弹性硅胶;或者,所述弹性体是设于所述绝缘滑动部或所述外壳上的弹性结构。
8.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滑动部包括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外壳的内壁包括沿周向向内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抵,以限制所述绝缘滑动部从所述外壳脱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抵时,所述弹性体支撑着所述绝缘滑动部,所述绝缘滑动部的顶端和所述外壳的顶面齐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周向延伸的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贴合。
11.如权利要求3、5、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滑动部的内侧壁包括沿周向向内延伸的第三限位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包括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抵,以限制所述绝缘滑动部从所述外壳脱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抵时,所述弹性体支撑着所述绝缘滑动部,所述绝缘滑动部的内顶壁和所述外壳的顶面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6、9、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滑动部包括第一穿孔,所述外壳包括第二穿孔,所述导电顶针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与所述第一穿孔固定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6、9、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滑动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密封组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以下任意一个:防水圈、O型圈或者止水带。
16.如权利要求1-6、9、10、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17.如权利要求1-6、9、10、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金属材料,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电顶针之间设置绝缘层。
18.如权利要求1-6、9、10、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顶针包括一个或者多个。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第一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
20.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二端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22965.XU CN219477052U (zh) | 2023-01-17 | 2023-01-17 |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22965.XU CN219477052U (zh) | 2023-01-17 | 2023-01-17 |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77052U true CN219477052U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746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22965.XU Active CN219477052U (zh) | 2023-01-17 | 2023-01-17 |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77052U (zh) |
-
2023
- 2023-01-17 CN CN202320222965.XU patent/CN2194770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63420B1 (en) | Adapter for exchanging data and transmitting power between PC and portable device | |
US10637192B2 (en) | Dual orientation connector with external contacts | |
CN204069546U (zh) | 具有滑动连接器的便携式设备保护壳 | |
JP2016511519A (ja) | フレキシブルエクステンションを有するマルチプラグスライドアダプタ | |
WO2015089893A1 (zh) | Usb电连接器的转接模块 | |
US8317528B2 (en) |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KR101567468B1 (ko) | 양방향성 usb 소켓 | |
CN219477052U (zh) | 一种连接器、电子设备和连接组件 | |
CN204577749U (zh) | 电连接器 | |
JP6499762B2 (ja) | ボタン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端末 | |
KR20050029713A (ko) | 휴대전자장치를 위한 어댑터 및 이들 두 요소 사이의전송시스템 | |
EP3309905B1 (en) | Mobile terminal, earphone sock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arphone socket | |
CN102347534B (zh) | 智能电连接器 | |
JP2008130285A (ja) | ジャック | |
WO2013039089A1 (ja) | 電子機器およびコネクタ | |
CN109213339B (zh) | 端面接触式充电模块及其触控笔 | |
CN213905769U (zh) | 充电座及电子设备 | |
US20250070501A1 (en) | Separable power strip | |
CN214099999U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TWM507088U (zh) | 電連接器 | |
CN113032308A (zh) | 多功能单接口式电子扩充设备和外接式电子扩充装置 | |
US10263442B2 (en) | Apparatus and system to manage charging oper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 |
AU2014256357B2 (en) | Dual orientation connector with external contacts | |
US20210098944A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low-impedance ground connection | |
TWI550976B (zh) | USB electrical connector of the adapter modu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Termin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