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477044U - 直头线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直头线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7044U
CN219477044U CN202320275053.9U CN202320275053U CN219477044U CN 219477044 U CN219477044 U CN 219477044U CN 202320275053 U CN202320275053 U CN 202320275053U CN 219477044 U CN219477044 U CN 219477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ing
plug
wiring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50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承志
滕芳
林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yncon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yncon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yncon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yncon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50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7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7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7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头线端连接器,包括外壳,第一接电组件,第二接电组件,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外壳包括插接端、固定端、以及接线端,插接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均由插接端贯通至接线端;第一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一插接槽内,第一接电组件设有第一固定部;第二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二插接槽内,第二接电组件设有第二固定部;固定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一端连通至第一插接槽,第一固定件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内、并用于将第一接电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槽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芯片供电的问题,降低结构成本,而且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直头线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头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现有连接器在汽车行业使用中,连接器使用也十分广泛,包括芯片供电,视频传输,信号传输等等。现有的汽车芯片都是需要单独另外供电的,因此现有都是需要另外设置供电接口进行传输导电,这样大大增加了结构成本和不稳定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了汽车芯片供电的问题,降低结构成本,而且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直头线端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头线端连接器,包括外壳,第一接电组件,第二接电组件,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外壳包括插接端、固定端、以及接线端,所述插接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均由插接端贯通至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一插接槽内,所述第一接电组件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二插接槽内,所述第二接电组件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一端连通至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内、并用于将第一接电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槽内;所述固定端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一面连通至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在第二固定槽内、并用于将第二接电组件固定在第二插接槽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位于插接端的上方设有插接定位槽,所述插接定位槽上设有按压卡扣,所述按压卡扣朝向接线端延伸,所述按压卡扣上设有插接卡扣。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端朝向按压卡扣位置延伸有护板,所述护板用于按压卡扣限位。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插接槽靠近插接端的端面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插接槽靠近插接端的端面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用于第一接电组件的端面限位,所述第二限位环用于第二接电组件的端面限位。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四个第一插接槽,四个第一插接槽分布于外壳的两侧,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接槽,两个第二插接槽居中分布在外壳上,四个第一插接槽上均装配有第一接电组件,两个第二插接槽上均装配有第二接电组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端设有定位安装槽,所述定位安装槽的一端连通至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定位部、以及固定压紧部,所述定位部安装在定位安装槽上,所述固定压紧部设有固定压槽,所述固定压紧部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上,所述固定压槽用于将第一固定部固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设有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固定卡扣以及限位卡槽,所述固定卡扣用于配合固定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用于配合第二固定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一体注塑形成单个的固定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接电组件由单片的金属片冲压形成,所述第一接电组件具有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一接线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有外线夹和内线夹,所述外线夹设有外包引脚,所述内线夹设有夹线槽;所述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导电接触槽,所述导电接触槽上设有导电弹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线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冲压形成在第一接触部的凸台。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接电组件包括插接套筒、连接于插接套筒的接线套筒、设于插接套筒内的绝缘体、以及设于绝缘体内的接电端子,所述接电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以及第二接线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有插接线夹、以及方向定位片,所述绝缘体开设有方向定位槽,所述方向定位槽用于配合方向定位片,所述第二接线部用于接电端子接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套筒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内径呈环向均布有抵接片,所述抵接片的一面朝插接口的内径凸起,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插接套筒、并将绝缘体固定;所述接线套筒连接在插接套筒的一端、并设有铜套,所述铜套用于包覆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器外壳上设置了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通过两个插接槽分别配合第一接电组件和第二接电组件,将两组接电组件集成在一个连接器里面,一组用于数据传输,一组用于芯片供电,进而解决了汽车芯片供电的问题,降低结构成本,而且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具体是,设置了外壳,第一接电组件,第二接电组件,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外壳包括插接端、固定端、以及接线端,所述插接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均由插接端贯通至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一插接槽内,所述第一接电组件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二插接槽内,所述第二接电组件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一端连通至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内、并用于将第一接电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槽内;所述固定端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一面连通至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在第二固定槽内、并用于将第二接电组件固定在第二插接槽内。第二接电组件为数据导电传输,第一接电组件用于芯片供电,在结构方面,通过固定件将接电组件固定在插接槽内,进而在连接器插接使用时保证结构稳定性,连接稳定性好,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头线端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直头线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直头线端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直头线端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直头线端连接器的第一接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直头线端连接器的第二接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插接端11、第一插接槽111、第一限位环1111、第二插接槽112、第二限位环1121、固定端12、第一固定槽121、第二固定槽122、固定卡槽1221、护板123、定位安装槽124、接线端13、插接定位槽14、按压卡扣141、插接卡扣142;
第一接电组件2、第一固定部21、第一接触部22、外线夹221、外包引脚2211、内线夹222、夹线槽2221、导电接触槽223、导电弹片224、第一接线部23、
第二接电组件3、第二固定部31、插接套筒32、插接口321、抵接片322、接线套筒33、绝缘体34、方向定位槽341、接电端子35、第二接触部351、插接线夹3511、方向定位片3512、第二接线部352;
第一固定件4、定位部41、固定压紧部42、固定压槽421;
第二固定件5、固定卡扣51、限位卡槽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涉及了一种直头线端连接器,设置了外壳1,第一接电组件2,第二接电组件3,第一固定件4,以及第二固定件5,所述外壳1包括插接端11、固定端12、以及接线端13,所述插接端11开设有第一插接槽111和第二插接槽112,所述第一插接槽111与第二插接槽112均由插接端11贯通至接线端13;所述第一接电组件2装配在第一插接槽111内,所述第一接电组件2设有第一固定部21;所述第二接电组件3装配在第二插接槽112内,所述第二接电组件3设有第二固定部31;所述固定端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21,所述第一固定槽121的一端连通至第一插接槽111,所述第一固定件4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121内、并用于将第一接电组件2固定在第一插接槽111内;所述固定端12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22,所述第二固定槽122的一面连通至第二插接槽112,所述第二固定件5安装在第二固定槽122内、并用于将第二接电组件3固定在第二插接槽112内。
外壳1位于插接端11的上方设有插接定位槽14,所述插接定位槽14上设有按压卡扣141,所述按压卡扣141朝向接线端13延伸,所述按压卡扣141上设有插接卡扣142,通过插接定位槽14可以在插接端11插接时起到定位导向作用,而按压卡扣141用于连接器插接后进行扣合固定,结构连接稳定。
固定端12朝向按压卡扣141位置延伸有护板123,所述护板123用于按压卡扣141限位,护板123对按压卡扣141起到限位和防护作用,方便操作使用。
第一插接槽111靠近插接端11的端面设有第一限位环1111,所述第二插接槽112靠近插接端11的端面设有第二限位环1121;所述第一限位环1111用于第一接电组件2的端面限位,所述第二限位环1121用于第二接电组件3的端面限位;设置限位环用于接电组件的端面进行限位,限位环配合固定件和固定位能够对接电组件的位置彻底固定和限位在插接槽内,预防连接器插接时接电组件出现移位现象。
外壳1上开设有四个第一插接槽111,四个第一插接槽111分布于外壳1的两侧,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接槽112,两个第二插接槽112居中分布在外壳1上,四个第一插接槽111上均装配有第一接电组件2,两个第二插接槽112上均装配有第二接电组件3,设置多个插槽结构,可以对于多个接电组件进行配合使用,进而能够稳定配合插接导电和给予芯片供电。
固定端12设有定位安装槽124,所述定位安装槽124的一端连通至第一固定槽121,所述第一固定件4包括定位部41、以及固定压紧部42,所述定位部41安装在定位安装槽124上,所述固定压紧部42设有固定压槽421,所述固定压紧部42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121上,所述固定压槽421用于将第一固定部21固定;通过定位安装槽124用于定位部41的定位和安装,固定压紧部42和固定压槽421将第一接电组件2的第一固定部21进行结构的固定。
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通过一体注塑形成单个的固定件,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结构可靠,减少零件的复杂性和成本。
第二固定槽122内设有固定卡槽1221,所述第二固定件5设有固定卡扣51以及限位卡槽52,所述固定卡扣51用于配合固定卡槽1221,所述限位卡槽52用于配合第二固定部31;固定卡槽1221配合固定卡扣51将第二固定件5进行固定,而限位卡槽52则用于将第二电子元件的第二固定部31进行固定。
参阅图5所示,第一接电组件2由单片的金属片冲压形成,所述第一接电组件2具有第一接触部22以及第一接线部23,所述第一接触部22设有外线夹221和内线夹222,所述外线夹221设有外包引脚2211,所述内线夹222设有夹线槽2221;所述第一接触部22开设有导电接触槽223,所述导电接触槽223上设有导电弹片224,采用金属导电片冲压形成的结构,结构可靠,一体性好,而且通过接线部的线夹结构用于将连接线夹紧连接和固定,接线方便,稳定性好,而且外包引脚2211和夹线槽2221用于将连接线进一步夹紧和固定,进一步保证稳定性。
第一固定部21设于第一接触部22与第一接线部2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21为冲压形成在第一接触部22的凸台,第一固定部21采用一体成型的凸台结构,在固定时通过第一固定件4将凸台固定即可,结构稳定。
参阅图6所示,第二接电组件3包括插接套筒32、连接于插接套筒32的接线套筒33、设于插接套筒32内的绝缘体34、以及设于绝缘体34内的接电端子35,所述接电端子35包括第二接触部351以及第二接线部352,所述第二接触部351设有插接线夹3511、以及方向定位片3512,所述绝缘体34开设有方向定位槽341,所述方向定位槽341用于配合方向定位片3512,所述第二接线部352用于接电端子35接线,使用中,通过接电端子35配合插接套筒32用于接触导电传输数据,导电传输稳定性好。
插接套筒32设有插接口321,所述插接口321的内径呈环向均布有抵接片322,所述抵接片322的一面朝插接口321的内径凸起,所述第二固定部31设于插接套筒32、并将绝缘体34固定;所述接线套筒33连接在插接套筒32的一端、并设有铜套,所述铜套用于包覆连接线;采用一体结构的抵接片322,用于连接器插接时接触导电,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器外壳1上设置了第一插接槽111和第二插接槽112,通过两个插接槽分别配合第一接电组件2和第二接电组件3,将两组接电组件集成在一个连接器里面,一组用于数据传输,一组用于芯片供电,进而解决了汽车芯片供电的问题,降低结构成本,而且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具体是,设置了外壳1,第一接电组件2,第二接电组件3,第一固定件4,以及第二固定件5,所述外壳1包括插接端11、固定端12、以及接线端13,所述插接端11开设有第一插接槽111和第二插接槽112,所述第一插接槽111与第二插接槽112均由插接端11贯通至接线端13;所述第一接电组件2装配在第一插接槽111内,所述第一接电组件2设有第一固定部21;所述第二接电组件3装配在第二插接槽112内,所述第二接电组件3设有第二固定部31;所述固定端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21,所述第一固定槽121的一端连通至第一插接槽111,所述第一固定件4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121内、并用于将第一接电组件2固定在第一插接槽111内;所述固定端12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22,所述第二固定槽122的一面连通至第二插接槽112,所述第二固定件5安装在第二固定槽122内、并用于将第二接电组件3固定在第二插接槽112内。第二接电组件3为数据导电传输,第一接电组件2用于芯片供电,在结构方面,通过固定件将接电组件固定在插接槽内,进而在连接器插接使用时保证结构稳定性,连接稳定性好,结构可靠。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插接端、固定端、以及接线端,所述插接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均由插接端贯通至接线端;
第一接电组件,所述第一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一插接槽内,所述第一接电组件设有第一固定部;
第二接电组件,所述第二接电组件装配在第二插接槽内,所述第二接电组件设有第二固定部;
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一端连通至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内、并用于将第一接电组件固定在第一插接槽内;
第二固定件,所述固定端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一面连通至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在第二固定槽内、并用于将第二接电组件固定在第二插接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位于插接端的上方设有插接定位槽,所述插接定位槽上设有按压卡扣,所述按压卡扣朝向接线端延伸,所述按压卡扣上设有插接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朝向按压卡扣位置延伸有护板,所述护板用于按压卡扣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靠近插接端的端面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插接槽靠近插接端的端面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用于第一接电组件的端面限位,所述第二限位环用于第二接电组件的端面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四个第一插接槽,四个第一插接槽分布于外壳的两侧,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接槽,两个第二插接槽居中分布在外壳上,四个第一插接槽上均装配有第一接电组件,两个第二插接槽上均装配有第二接电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设有定位安装槽,所述定位安装槽的一端连通至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定位部、以及固定压紧部,所述定位部安装在定位安装槽上,所述固定压紧部设有固定压槽,所述固定压紧部用于配合在第一固定槽上,所述固定压槽用于将第一固定部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设有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固定卡扣以及限位卡槽,所述固定卡扣用于配合固定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用于配合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一体注塑形成单个的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组件由单片的金属片冲压形成,所述第一接电组件具有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一接线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有外线夹和内线夹,所述外线夹设有外包引脚,所述内线夹设有夹线槽;所述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导电接触槽,所述导电接触槽上设有导电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接线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冲压形成在第一接触部的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电组件包括插接套筒、连接于插接套筒的接线套筒、设于插接套筒内的绝缘体、以及设于绝缘体内的接电端子,所述接电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以及第二接线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有插接线夹、以及方向定位片,所述绝缘体开设有方向定位槽,所述方向定位槽用于配合方向定位片,所述第二接线部用于接电端子接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头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套筒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内径呈环向均布有抵接片,所述抵接片的一面朝插接口的内径凸起,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插接套筒、并将绝缘体固定;所述接线套筒连接在插接套筒的一端、并设有铜套,所述铜套用于包覆连接线。
CN202320275053.9U 2023-02-20 2023-02-20 直头线端连接器 Active CN219477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5053.9U CN219477044U (zh) 2023-02-20 2023-02-20 直头线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5053.9U CN219477044U (zh) 2023-02-20 2023-02-20 直头线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7044U true CN219477044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5053.9U Active CN219477044U (zh) 2023-02-20 2023-02-20 直头线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70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7275A (zh) * 2023-11-24 2024-01-30 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线端对插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7275A (zh) * 2023-11-24 2024-01-30 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线端对插连接器组件
CN117477275B (zh) * 2023-11-24 2024-04-05 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线端对插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77045U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219246978U (zh) 双头连接器
CN219247035U (zh) 双口连接器
CN117410748B (zh) 线缆连接器
CN219477044U (zh) 直头线端连接器
CN211629389U (zh) 基于四合一线端的faktra连接器
CN216085510U (zh) 一种连接器
CN117154441B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219247075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9247026U (zh) 弯头fak连接器
CN219018019U (zh) 螺纹端头插座连接器
CN219247077U (zh) 基于错位接触的fpc连接器组件
CN218525786U (zh) 线端插座连接器
CN115882279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4797824U (zh) 一种圆端口卧式公头板端连接器
CN214797826U (zh) 一种卧式双公头连接器
CN210468182U (zh) 插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电路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20233626U (zh) 线端固定连接器
CN220368219U (zh) 弯头连接器
CN219246974U (zh) 板端连接器
CN219998624U (zh) 车载连接器
CN116387914B (zh) 连接器组件
CN118589242B (zh) 高速以太网连接器
CN220368196U (zh) 线端连接器
CN219554056U (zh) 铆接线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6 Qiaozi Road,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SYNCONN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2 Road, Xiakeng Village Industrial Zone,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YNCONN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