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4671U -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34671U CN219434671U CN202321670222.5U CN202321670222U CN219434671U CN 219434671 U CN219434671 U CN 219434671U CN 202321670222 U CN202321670222 U CN 202321670222U CN 219434671 U CN219434671 U CN 2194346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adsorption
- image capturing
- capturing device
- adsorption 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传输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放置电路板的物料托载机构;上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上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上吸附台,上吸附台的下表面高于物料托载机构的上表面;下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下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下吸附台,下吸附台的上表面低于上吸附台的下表面;驱动组件,其被配置为驱动上吸附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驱动下吸附台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与物料托载机构相对设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相对设置,第四位置较第三位置远离上吸附台。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稳定可靠地传输带双面检测的电路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光学检测是电路板设计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电子板厂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对设备工作效率,人工投入,设备投入等提出更高需求。
光学检测设备大多以单面扫描并配合自动化搬运/翻转设备为主,实现对电路板整体正反两面的扫描,但是这种电路板传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设备的要求。并且,电路板作为精密电子器件的集成板,容易在自动化搬运/翻转设备的搬运/翻转操作过程中发生损坏,造成产品的不良率提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也不必然会给出技术教导;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之前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效率高且稳定可靠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包括:
物料托载机构,其被配置为放置待传输的电路板;
上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的上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上吸附台,所述上吸附台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的上表面;
下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的下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下吸附台,所述下吸附台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上吸附台的下表面;
升降机构,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物料托载机构和/或所述上吸附台,以使所述物料托载机构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吸附台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缩短;
驱动组件,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上吸附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驱动所述下吸附台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位置较所述第三位置远离上吸附台。
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物料托载机构包括顶升载板面及设置在所述顶升载板面下方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顶升行程被配置为小于或等于所述上吸附台的下表面与所述顶升载板面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减去电路板厚度的差值。
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物料托载机构还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所述顶升载板面上设有吸附孔;
所述抽真空动力装置的执行元件为缓冲吸盘,所述缓冲吸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吸附孔探出所述顶升载板面的表面。
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上吸附台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爪件,每个爪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吸附台枢轴连接,所述爪件的另一端向所述上吸附台的下方延伸;
所述爪件的另一端设有向所述上吸附台的中心靠近的延伸部,所述爪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路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发生重叠;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延伸部位于吸附在所述上吸附台下表面的电路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电路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叠。
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物料托载机构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被配置为从一前序传送带上接收一电路板时对该电路板进行位置基准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取像装置,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传输装置的物料托载机构与下吸附台之间,且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电路板传输装置的上吸附台的下方;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吸附台靠近所述下吸附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下吸附台的上方。
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均包括线性相机、镜头和照明盒,所述镜头和照明盒与所述线性相机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线性相机、镜头和照明盒由下而上设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线性相机、镜头和照明盒由上而下设置。
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
进一步地,承前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被配置为独立对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如上所述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所述的电路板取像装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所获取到的图像进行数据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a.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吸附台吸附电路板的上表面,在将电路板从第一位置传输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完成对电路板的下表面的光学检测,通过在上吸附台的第二位置和下吸附台的第三位置,切换为下吸附台吸附电路板的下表面,在将电路板从第三位置传输至第四位置过程中完成对电路板的上表面的光学检测,由此,不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翻面或者分两次检测,能够在一次平移传输过程中完成对电路板的上下表面的视觉检测中,并且电路板传输稳定可靠且检测效率高;
b.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并且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能有效避免因镜头的边缘畸变问题导致的图像失真,进而提高视觉检测精度,并且能够提高单次视觉检测的扫面长度;
c. 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可实现模块化定制化,可以定制不同尺寸的上吸附台和下吸附台,以及定制不同数量和型号的光学模块包括工业线性相机、镜头和照明盒,并且多个工业线性相机的并排间距也可调整,能够满足多种尺寸电路板的多种检测需求;
d.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配置为独立对焦,通过各个线性相机的上下微调配合固定倍率的镜头能够获取各分区最佳图像,能够减小因机台平面度产生的检测误差;
e. 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物料托载机构的下方,通过将升降功能放在所述物料托载机构上,使得上吸附台的结构简化,也避免发生在吸附状态下对电路板顶升的误操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f.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机构对电路板进行定位则不需要机械手抓取电路板到物料托载机构上,能够避免抓取电路板造成电路板损伤,进而降低因检测传输造成的产品不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取像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取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物料托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载板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所示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单个线性相机和镜头组合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和镜头组合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2-电路板,2-物料托载机构,21-顶升载板面,211-吸附孔,22-顶升气缸,23-缓冲吸盘,24-气管接口,3-线性相机,4-镜头,5-照明盒,6-上吸附台,7-下吸附台,8-底座,91-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2-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3-第一桥架,94-第二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用于传输电路板到图像采集装置处,参见图1和图3,所述电路板传输装置包括物料托载机构2、升降机构、上真空吸附机构、下真空吸附机构和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被配置为放置待传输的电路板12。
上真空吸附机构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12的上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上吸附台6,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的上表面。
所述下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12的下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下吸附台7,所述下吸附台7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由于存在两组真空吸附机构,为避免干涉,设置两组并排但高低/内外错开的线性导轨,以图2中的两条虚线表示,其中一个线性导轨供上吸附台6滑动,另一个线性导轨供所述下吸附台7滑动。
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上吸附台6沿着对应的线性轨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下吸附台7沿着对应的线性轨道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位置较所述第三位置远离上吸附台6。
电路板12的运输路线如下:
电路板12由前道工序设备处传送到物料托载机构2上,上吸附台6运动到第一位置,然后升降机构驱动物料托载机构2和/或上吸附台6,以使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缩短(以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不抵触电路板12为前提);
上真空吸附机构动作,即上吸附台6吸附住电路板12,然后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下吸附台7移动到第三位置;进一步地,上吸附台6松开吸力,使电路板12离开上吸附台6而达到下吸附台7的上表面;
下真空吸附机构动作,即下吸附台7吸附住电路板12,然后移动到第四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可以用于电路板取像装置,参见图1至图3,除此,电路板取像装置还包括底座8,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8上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通过第一桥架93设置在所述底座8上;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通过第二桥架94设置在所述底座8上。所述底座8、第一桥架93和第二桥架94均使用型材拼焊机加工件,型材可在满足强度的同时减轻设备重量,配合连接处均为机加工件,满足精度需求。其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设置在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与下吸附台7之间,且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位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方,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被配置为对所述电路板12的下表面进行光学成像。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设置在所述上吸附台6靠近所述下吸附台7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位于所述下吸附台7的上方,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被配置为对所述电路板12的上表面进行光学成像。
在上吸附台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过程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采集电路板12的下表面的图像信息,由于在此过程中,电路板12被真空吸附在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不仅可以防止电路板12掉落,还可以确保良好的平整度,有利于提高电路板下表面的图像扫描质量,以进一步提高电路板下表面的光学检测精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吸附台6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爪件,例如,所述爪件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吸附台6的左右两侧或者前后两侧,或者,所述爪件为四个,在所述上吸附台6的左右两侧或者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所述爪件或者在所述上吸附台6的前后左右侧分别设置一个爪件。每个爪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吸附台6枢轴连接,所述爪件的另一端向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方延伸;所述爪件的另一端设有向所述上吸附台6的中心靠近的延伸部,所述爪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爪件向外翻转打开,延伸部与所述电路板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发生重叠,此时上吸附台6可以吸附电路板12;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延伸部位于吸附在所述上吸附台6下表面的电路板12的下方,且与所述电路板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叠,即在上吸附台6吸附电路板12之后,爪件又向内收。所述第一状态对应于所述上吸附台6未吸附所述电路板12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对应于所述上吸附台6吸附所述电路板12的状态,通过设置所述爪件能够防止意外情况所述电路板12从所述上吸附台6上掉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同理,在下吸附台7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过程中,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采集电路板12的上表面的图像信息,由于此过程中电路板12被真空吸附在下吸附台7的上表面,因此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有利于提高图像扫描质量,以进一步提高电路板上表面的光学检测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集成在物料托载机构2上,并且物料托载机构2还具有对电路板吸附的功能,具体如图4所示,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包括顶升载板面21及设置在所述顶升载板面21下方的顶升气缸22,所述顶升气缸22的顶升行程被配置为小于或等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与所述顶升载板面21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减去电路板12厚度的差值,因此,随着电路板批次的变化,需要根据电路板的厚度来调试顶升气缸22的顶升行程。所述顶升气缸22可以采用带磁性传感器的薄型气缸,通过微调磁性传感器实现对不同板厚的所述电路板12的顶升,减少对电路板的挤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气缸22还配有四根线性轴和轴套,能够有效地保证升降垂直度,实现电路板定位的准确性。
参见图5和图7,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还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所述顶升载板面21上设有吸附孔211;所述抽真空动力装置的执行元件为缓冲吸盘23,所述缓冲吸盘23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吸附孔211探出所述顶升载板面21的表面。参见图6,所述缓冲吸盘23的中间设有与气管接口24连通的通孔。其中,所述吸附孔211为多个,所述缓冲吸盘23与所述吸附孔211一一对应。通过真空发生器抽真空,实现在顶升的过程中轻吸附电路板的功能,以确保顶升过程中,电路板位置稳定不变,并且所述缓冲吸盘23也能够减少对电路板的挤压,尤其是在升降机构驱动使得顶升载板面21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缩短而意外导致上吸附台6压迫电路板12时,缓冲吸盘23能够保护电路板不在顶升载板面21与上吸附台6之间被压坏。
通过将升降功能放在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上,使得所述上吸附台6的结构简化,也避免发生在吸附状态下对电路板顶升的误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被配置为从一前序传送带上接收一电路板12时对该电路板12进行位置基准定位。例如,所述定位机构可以为靠边对位机构,其能够将电路板推送至目标X轴Y轴对应的位置。采用机械手抓取电路板容易造成电路板损伤,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定位则不需要机械手抓取电路板到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上,能够避免抓取电路板造成电路板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设备,能够满足6um解析度且一次性扫面长达500mm的电路板,所述光学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和电路板取像装置。一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待光学检测的电路板12传输至物料托载机构2上,一下料机构被配置为将已完成正反两面光学检测的电路板从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上传输至下道工序设备,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所获取到的图像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控制模块可采用PLC控制模块,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设备的运行和安全,包括控制上料、下料和所述电路板12在光学检测过程中的传输过程以及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的运行状态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均包括线性相机3、镜头4和照明盒5,所述镜头4和照明盒5与所述线性相机3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的工业线性相机3、镜头4和照明盒5由下而上设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的工业线性相机3、镜头4和照明盒5由上而下设置。参见图8,根据光学需求倍率确定所述镜头4的选型,以及固定所述镜头4至所述上吸附台6或所述下吸附台7的距离M。根据所述镜头4的焦距确定所述线性相机3与所述镜头4之间的距离N。
优选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3,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3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3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3以及与各个所述线性相机3对应的所述镜头4的位置根据检测台面的尺寸确定。优选地,参见图9,所述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线性相机3被配置为独立对焦,通过各个所述线性相机3的上下微调配合固定倍率的所述镜头4能够获取各分区最佳图像,以减小因机台平面度产生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可实现模块化定制化,例如可以定制不同尺寸的所述上吸附台6和下吸附台7,以及定制不同数量和型号的光学模块包括所述工业线性相机3、镜头4和照明盒5,并且多个所述工业线性相机3的并排间距也可调整,以满足对多种尺寸电路板的多种检测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检测设备为精度6um解析度且一次性扫面长达500mm的电路板的高效大平台检测设备。在该实施例中,检测台面即所述上吸附台6和所述下吸附台7的台面总长为510mm(实际使用台面长为500mm)。所述线性相机3为16K线性扫描相机,其像素(pixelsize)为5um;所述镜头4为0.87X定倍镜头。所述线性相机3的总长为81920um,单个所述线性相机3的扫描视野为98304um,因此需要使用6个所述线性相机3分别和一个所述镜头4组合以完成高效快速的机器视觉搭配。
考虑到16K线性扫描相机的结构占用空间,本实施例中,采用六个所述线性相机3同水平高度搭配扫图如图9所示。其中,最左侧的相机与最右侧的相机相对实际的需求会比较短,中间的四个相机下方视野光路有实际交叉区域,在后期的图像算法中,每个交叉区域的边缘位置都交给更为靠近中心区域的镜头相机组合去处理图像,这样的设计能有效避免因镜头的边缘畸变问题导致的图像失真,从而使图像效果更好,进而提高视觉检测精度。
在图像处理上面,通过处理器可实现对每块电路板采集合成图像的纠偏(旋转处理等),对电路板容有一定偏差的修正,更好的便于后续对整片电路板采集图像的检测和处理。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图2中的虚线为所述电路板12的传输行程,其中上方虚线是所述上吸附台6传输所述电路板12的行程,下方虚线是所述下吸附台7传输所述电路板12的行程。
在传输过程中,所述上吸附台6先左移到第一位置即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上方,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抬高,所述上吸附台6再吸附所述电路板12,然后所述爪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所述电路板12还未进入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的线性相机3的视野;所述上吸附台6带着所述电路板12右移,在传输过程中,下面的相机3对12下表面线扫。
所述上吸附台6来到上方虚线的右边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下吸附台7来到下方虚线的左边至所述第三位置,此时所述上吸附台6和所述下吸附台7上下相对,并且此时所述电路板12已离开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的线性相机3的视野;所述上吸附台6松开,所述下吸附台7吸附,此时所述电路板12还未进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的线性相机3的视野;所述下吸附台7带着所述电路板12右移过程中,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的线性相机3对所述电路板12上表面线扫,直至第四位置,此时所述电路板12已离开所述线性相机3的视野,由此,不需要对所述电路板12进行翻面或者分两次检测,能够在一次平移传输过程中完成对所述电路板12的上下表面的视觉检测中,电路板传输稳定可靠且检测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物料托载机构(2),其被配置为放置待传输的电路板(12);
上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12)的上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上吸附台(6),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的上表面;
下真空吸附机构,其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及用于对电路板(12)的下表面执行真空吸附的下吸附台(7),所述下吸附台(7)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
升降机构,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和/或所述上吸附台(6),以使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缩短;
驱动组件,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上吸附台(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驱动所述下吸附台(7)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位置较所述第三位置远离上吸附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包括顶升载板面(21)及设置在所述顶升载板面(21)下方的顶升气缸(22),所述顶升气缸(22)的顶升行程被配置为小于或等于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表面与所述顶升载板面(21)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减去电路板(12)厚度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还包括抽真空动力装置,所述顶升载板面(21)上设有吸附孔(211);
所述抽真空动力装置的执行元件包括缓冲吸盘(23),所述缓冲吸盘(23)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吸附孔(211)探出所述顶升载板面(2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附台(6)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爪件,每个爪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吸附台(6)枢轴连接,所述爪件的另一端向所述上吸附台(6)的下方延伸;
所述爪件的另一端设有向所述上吸附台(6)的中心靠近的延伸部,所述爪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路板(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发生重叠;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延伸部位于吸附在所述上吸附台(6)下表面的电路板(12)的下方,且与所述电路板(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托载机构(2)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被配置为从一前序传送带上接收一电路板(12)时对该电路板(12)进行位置基准定位。
6.一种电路板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传输装置的物料托载机构(2)与下吸附台(7)之间,且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位于所述电路板传输装置的上吸附台(6)的下方;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设置在所述上吸附台(6)靠近所述下吸附台(7)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位于所述下吸附台(7)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均包括线性相机(3)、镜头(4)和照明盒(5),所述镜头(4)和照明盒(5)与所述线性相机(3)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的线性相机(3)、镜头(4)和照明盒(5)由下而上设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的线性相机(3)、镜头(4)和照明盒(5)由上而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3),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91)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3)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92)的相邻两个线性相机(3)的视野光路配置有交叉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并排设置的线性相机(3)被配置为独立对焦。
10.一种光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取像装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所述电路板取像装置所获取到的图像进行数据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70222.5U CN219434671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
TW112211479U TWM650924U (zh) | 2023-06-29 | 2023-10-24 | 電路板傳輸裝置、取像裝置及光學檢測設備 |
TW112140661A TWI860877B (zh) | 2023-06-29 | 2023-10-24 | 電路板傳輸裝置、取像裝置、光學檢測設備及檢測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70222.5U CN219434671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34671U true CN219434671U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733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70222.5U Active CN219434671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34671U (zh) |
TW (2) | TWI8608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9434671U (zh) * | 2023-06-29 | 2023-07-28 |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51181B2 (en) * | 2015-06-24 | 2020-02-04 | Fuji Corporation | Board inspection machine |
TWI590371B (zh) * | 2016-05-19 | 2017-07-01 |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 真空吸附移載設備及其真空吸附載台 |
KR20180095985A (ko) * | 2017-02-20 | 2018-08-29 | 주토스주식회사 | 광학적 검사 시스템의 인쇄회로기판 자동이동장치 |
TWI707130B (zh) * | 2019-12-31 | 2020-10-11 |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載裝置、光學檢測設備及光學檢測方法 |
CN219434671U (zh) * | 2023-06-29 | 2023-07-28 |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
-
2023
- 2023-06-29 CN CN202321670222.5U patent/CN219434671U/zh active Active
- 2023-10-24 TW TW112140661A patent/TWI860877B/zh active
- 2023-10-24 TW TW112211479U patent/TWM650924U/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60877B (zh) | 2024-11-01 |
TW202502148A (zh) | 2025-01-01 |
TWM650924U (zh) | 2024-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68274B2 (en) | End effector and light bar assembling device | |
US10106336B2 (en) | Transport system | |
CN113173420B (zh) | 一种amoled屏光学检测补偿一体机 | |
CN113333305B (zh) | 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 |
CN113231330A (zh) | Avi视觉检测机 | |
JP6104429B2 (ja) | 搬送システム | |
CN212126771U (zh) | 载具上下盖板装卸机 | |
JP2018006518A (ja) | 搬送システム | |
CN113998429A (zh) | Pcb钻靶机自动化上料设备 | |
CN219434671U (zh) | 一种电路板传输装置、取像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 |
CN114769887A (zh) | 一种电路板全自动激光刻标机 | |
CN111348434A (zh) | 用于pcb板的收/送板机 | |
CN114308701B (zh) | 一种pcb薄板的检修系统及其检修方法 | |
KR100813312B1 (ko) |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안착시스템 | |
CN211594151U (zh) | 一种pcb自动收放板机 | |
CN217478500U (zh) | 一种Tray和Box相互交换的设备 | |
CN217775879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激光刻槽装置及太阳能电池加工设备 | |
CN217412820U (zh) | 一种电路板全自动激光刻标机 | |
CN213111361U (zh) | 一种柔性屏上下料装置 | |
JP3715196B2 (ja) | レーザ加工装置 | |
CN214298246U (zh) | 一种移印工装及其组成的移印系统 | |
CN218907883U (zh) | 一种托盘上料机构 | |
CN115504245B (zh) | 玻璃面板蒸镀前搬运设备 | |
CN216174322U (zh) | 一种基板分类存储装置 | |
CN217045044U (zh) | 电路板的画叉打点标记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