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9411946U -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1946U
CN219411946U CN202223200092.7U CN202223200092U CN219411946U CN 219411946 U CN219411946 U CN 219411946U CN 202223200092 U CN202223200092 U CN 202223200092U CN 219411946 U CN219411946 U CN 219411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fiber plate
reinforcing structure
limiting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00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鑫
高贺祥
路新星
于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utebong Civi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utebong Civ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utebong Civi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utebong Civ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00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1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1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1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包括多个碳纤维板和固定组件,多个碳纤维板设置在梁体或其他建筑物的表面,并且碳纤维板具有预定的长度,碳纤维板上设置有限位部;固定组件,包括卡子和固定螺栓,卡子靠近碳纤维板的面上设置有卡槽,卡子通过卡槽与碳纤维板贴合,并且卡子的两端分别从碳纤维板的两侧延伸出,固定螺栓贯穿卡子两端的连接孔,并于梁体或其他建筑物连接,其中,卡子与碳纤维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并且凸起部嵌在碳纤维板的限位部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卡子对碳纤维板进行很好的限位,避免碳纤维板发生左右位移,有利于增加碳纤维板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梁体或其他建筑物等结构件常采用碳纤维板或碳纤维板进行加固,以减少裂纹并降低结构应力。图1为常见的碳纤维板加固结构,其包括碳纤维板1和卡子2,碳纤维板通过卡子2与梁体或其他建筑物等结构件的表面固定连接。但该补强结构在梁体或其他建筑物因外力发生弯曲或凹陷等结构变化时,碳纤维板1容易发生左右位移的情况,现有的卡子并不能对碳纤维板1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卡子对碳纤维板进行很好的限位,避免碳纤维板发生左右位移,有利于增加碳纤维板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包括碳纤维板和固定组件。碳纤维板设置在梁体或其他建筑物的表面,并且所述碳纤维板具有预定的长度,所述碳纤维板上设置有限位部;固定组件,包括卡子和固定螺栓,所述卡子靠近所述碳纤维板的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子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碳纤维板贴合,并且所述卡子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碳纤维板的两侧延伸出,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卡子两端的连接孔,并于所述梁体或其他建筑物连接,其中,所述卡子与所述碳纤维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并且所述凸起部嵌在所述碳纤维板的限位部内。
具体地,所述限位部为沿所述碳纤维板长度方向连续分布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设置两排,两排所述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板轴线的两侧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碳纤维板厚度的二分之一。
具体地,所述限位部为沿所述碳纤维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限位槽或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限位孔在所述碳纤维板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碳纤维板宽度的三分之一。
具体地,所述限位部为多个垂直于所述限位板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槽,所述卡子嵌在所述限位槽内,并且,相邻的所述限位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地,所述卡子上卡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碳纤维板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卡子,多个所述卡子在所述碳纤维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补强结构,在碳纤维板表面设置限位部,在卡子上设置凸起部,卡子与碳纤维板连接时,卡子上的凸起部嵌在碳纤维板内的限位部,从而能够使卡子对碳纤维板进行很好的限位,避免碳纤维板发生左右位移。另外,通过设置限位部和凸起部,能够增加卡子与碳纤维板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加碳纤维板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板补强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0碳纤维板,11限位部,20固定组件,21卡子,22固定螺栓,23凸起部,30梁体或其他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包括碳纤维板10和固定组件20。
其中,碳纤维板10设置在梁体或其他建筑物的表面,并且所述碳纤维板10具有预定的长度,所述碳纤维板10上设置有限位部11,限位部11可以为限位槽或限位孔,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固定组件20包括卡子21和固定螺栓22,所述卡子21靠近所述碳纤维板10的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子21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碳纤维板10贴合,并且所述卡子21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碳纤维板10的两侧延伸出,即延伸出一定长度形成延伸板,所述固定螺栓22贯穿所述卡子21两端延伸板上的连接孔,并与所述梁体或其他建筑物连接,其中,所述卡子21与所述碳纤维板10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凸起部23,并且所述凸起部23嵌在所述碳纤维板10的限位部11内,从而能够使卡子21对碳纤维板10进行很好的限位,避免碳纤维板10发生左右位移。具体地,卡子21可以为钢板、铝板或其他金属板,其表面的凸起部23以及两端的延伸板可以通过弯折形成。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1可以为沿所述碳纤维板10长度方向连续分布的限位槽,即限位槽的长度等于碳纤维板10的长度,将限位部11设置为长条状的限位槽,有利于降低卡子21上凸起部23与限位槽的匹配难度。具体地,碳纤维板10与梁体或其他建筑物粘结后,再将卡子21固定在碳纤维板10表面,并将凸起部23嵌在限位槽内。另外,本申请在此不限定限位槽的数量,其可以为单排或两排。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设置为两排,相应地,卡子21上的凸起部23也设置为两排,两排所述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板轴线的两侧呈对称分布,通过增加限位槽的数量,能够更好的对碳纤维板10进行限位,以有效防止碳纤维板10左右移动,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子21与碳纤维板1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碳纤维板10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限位槽对碳纤维板10的强度造成的影响,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碳纤维板10厚度的二分之一。
参见图4和图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1还可以为多个沿所述碳纤维板10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限位槽或限位孔,通过将限位部11设置为限位槽或限位孔,其既能够对碳纤维板10进行左右限位,还能够进行前后限位。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限位孔在所述碳纤维板10上均匀分布,以保证卡子21与碳纤维板10之间的连接强度相对均匀,避免了卡子21与碳纤维板10的连接位置集中受力而导致卡子21破裂损坏,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固定组件20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限位槽或限位孔对碳纤维板10的强度造成的影响,所述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碳纤维板10宽度的三分之一。
可选地,所述卡子21上卡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碳纤维板10的宽度,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碳纤维板10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卡子21,从而能够有利于提高碳纤维板10与梁体或其他建筑物表面之间的稳固性,并且,多个所述卡子21在所述碳纤维板10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碳纤维板10与梁体或其他建筑物之间首先需要通过胶体固定,再使用张拉装置张拉,使碳纤维板10产生预应力,最后再使用卡子21对碳纤维板20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碳纤维板(10),设置在梁体或建筑物的表面,并且所述碳纤维板(10)具有预定的长度,所述碳纤维板(10)上设置有限位部(11);
固定组件(20),包括卡子(21)和固定螺栓(22),所述卡子(21)靠近所述碳纤维板(10)的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子(21)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碳纤维板(10)贴合,并且所述卡子(21)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碳纤维板(10)的两侧延伸出,所述固定螺栓(22)贯穿所述卡子(21)两端的连接孔,并与所述梁体或建筑物连接,其中,所述卡子(21)与所述碳纤维板(10)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凸起部(23),并且所述凸起部(23)嵌在所述碳纤维板(10)的限位部(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1)为沿所述碳纤维板(10)长度方向连续分布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两排,两排所述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板轴线的两侧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碳纤维板(10)厚度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1)为多个沿所述碳纤维板(10)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限位槽或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限位孔在所述碳纤维板(10)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碳纤维板(10)宽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21)上卡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碳纤维板(10)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板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卡子(21),多个所述卡子(21)在所述碳纤维板(10)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CN202223200092.7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Active CN219411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0092.7U CN219411946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0092.7U CN219411946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1946U true CN219411946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0092.7U Active CN219411946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1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7343B1 (en) Prefabricated steel-wood composite joint
CN106522574B (zh)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KR20080111664A (ko) 긴장탭이 부착된 섬유보강판을 이용한 구조물 긴장장치
CN111749492A (zh) 一种预应力cfrp板加固梁的张拉锚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411946U (zh)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CN110469052A (zh) 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制造方法
CN114411975A (zh) 复合式栓接剪力键构造
CN213015007U (zh) 一种组合式双连接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N216109362U (zh) 一种碳纤维板定位装置
CN216239881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梁加固结构
CN215926277U (zh) 一种装配式钢构住宅连接节点
CN110359726A (zh) 带转向压板的锚固座
CN21548231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桥面板
CN209620403U (zh) 一种钢结构梁
CN207728019U (zh) 一种屋架梁加固结构
CN221073603U (zh)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CN105756288A (zh) 一种碳纤维板锚具
CN217326055U (zh) 一种带有边缘防护结构的碳纤维板
CN21871397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
KR20210109242A (ko) 프리스트레스 도입의 단차 보정이 가능한 ps슬래브 구조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2095464A (zh) 钢-混凝土组合梁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锚固连接装置
CN217105809U (zh) 一种钢结构横梁
CN219931727U (zh) 一种用于张拉多层碳纤维板的锚具系统
CN218492759U (zh) 一种结合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模块化建筑结构
CN219527965U (zh) 一种无支撑sp板与组合剪力墙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